1、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繪制方案施工總平面圖是擬建項目施工場地的總布置圖。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的要求,對施工現場的道路交通、材料倉庫、附屬企業、臨時房屋、臨時水電管線等做出合理的規劃布置,從而正確處理全工地施工期間所需各項設施和永久建筑、擬建工程之間的空間關系。一、施工總平面圖設計的內容(一)建設項目施工總平面圖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擬建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其他設施的位置和尺寸。(二)一切為全工地施工服務的臨時設施的布置位置,包括:(1)施工用地范圍,施工用的各種道路;(2)加工廠、制備站及有關機械的位置;(3)各種建筑材料、半成品、構件的倉庫和生產工藝設備主要堆場、取土棄土位置;(4)行政管
2、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5)水源、電源、變壓器位置,臨時給排水管線和供電、動力設施;(6)機械站、車庫位置;(7)一切安全、消防設施位置。(三)xx測量放線標樁位置許多規模巨大的建筑項目,其建設工期往往很長。隨著工程的進展,施工現場的面貌將不斷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應按不同階段分別繪制若干張施工總平面圖,或者根據工地的變化情況,及時對施工總平面圖進行調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時期的需要。二、施工總平面圖設計的原則(1)盡量減少施工用地,少占農田,使平面布置緊湊合理。(2)合理組織運輸,減少運輸費用,保證運輸方便通暢。(3)施工區域的劃分和場地的確定,應符合施工流程要求,盡量減少專業工種和
3、各工程之間的干擾。(4)充分利用各種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和原有設施為施工服務,降低臨時設施的費用。(5)各種生產生活設施應便于工人的生產生活。(6)滿足安全防火、勞動保護的要求。三、施工總平面圖設計的依據(1)各種設計資料,包括建筑總平面圖、地形地貌圖、區域規劃圖、建筑項目范圍內有關的一切已有和擬建的各種設施位置。(2)建設地區的自然條件和技術經濟條件。(3)建設項目的建筑概況、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以便了解備施工階段情況,合理規劃施工場地。(4)各種建筑材料構件、加工品、施工機械和運輸工具需要量一覽表,以便規劃工地內部的儲放場地和運輸線路。(5)各構件加工廠規模、倉庫及其他臨時設施的數量和
4、外廓尺寸。四、施工總平面圖的設計步驟(一)場外交通的引入設計全工地性施工總平面圖時,首先應從研究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設備等進入工地的運輸方式入手。當大宗材料由鐵路運來時,首先要解決鐵路的引入問題;當大批材料是由水路運來時,應首先考慮原有碼頭的運用和是否增設專用碼頭問題;當大批材料是由公路運入工地時,由于汽車線路可以靈活布置,因此,一般先布置場內倉庫和加工廠,然后再布置場外交通的引入。1.鐵路運輸當大量物資由鐵路運入工地時,應首先解決鐵路由何處引入及如何布置問題。一般大型工業企業、廠區內都設有永久性鐵路專用線,通常可將其提前修建,以便為工程施工服務。但由于鐵路的引入將嚴重影響場內施工的運輸和
5、安全,因此,鐵路的引入應靠近工地一側或兩側。僅當大型工地分為若千個獨立的工區進行施工時,鐵路才可引入工地中央。此時,鐵路應位于每個工區的側邊。2.水路運輸當大量物資由水路運進現場時,應充分利用原有碼頭的吞吐能力。當需增設碼頭時,卸貨碼頭不應少于兩個,且寬度應大于2.5m,一般用石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3.公路運輸當大量物資由公路運進現場時,由于公路布置較靈活,一般先將倉庫,加工廠等生產性臨時設施布置在最經濟合理的地方,再布置通向場外的公路線。(二)倉庫與材料堆場的布置通??紤]設置在運輸方便、位置適中、運距較短并且安全防火的地方。區別不同材料、設備和運輸方式來設置。(1)當采用鐵路運輸時,倉庫通
6、常沿鐵路線布置,并且要留有足夠的裝卸前線。如果沒有足夠的裝卸前線,必須在附近設置轉運倉庫。布置鐵路沿線倉庫時,應將倉庫設置在靠近工地一側,以免內部運輸跨越鐵路。同時倉庫不宜設置在彎道處或坡道上。(2)當采用水路運輸時,一般應在碼頭附近設置轉運倉庫,以縮短船只在碼頭上的停留時間。(3)當采用公路運輸時,倉庫的布置較靈活。一般中心倉庫布置在工地中央或靠近使用的地方,也可以布置在靠近于外部交通連接處。砂石,水泥、石灰木材等倉庫或堆場宜布置在攪拌站、預制場和木材加工廠附近;磚、瓦和預制構件等直接使用的材料應該直接布置在施工對象附近,以免二次搬運。工業項目建筑工地還應考慮主要設備的倉庫(或堆場),一般笨
7、重設備應盡量放在車間附近,其他設備倉庫可布置在外圍或其他空地上。(三)加工廠布置各種加工廠布置,應以方便使用、安全防火、運輸費用最少、不影響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為原則;一般應將加工廠集中布置在同一個地區,且多處于工地邊緣。各種加工廠應與相應的倉庫或材料堆場布置在同一地區。(1)混凝土攪拌蛄。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可采用集中、分散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三種布置方式。當現澆混凝土量大時,宜在工地設置混凝土攪拌站;當運輸條件好時,以采用集中攪拌或選用商品混凝土最有利;當運輸條件較差時,以分散攪拌為宜;(2)頇制加工廠。一般設置在建設單位的空閑地帶上,如材料堆場專用線轉彎的扇形地帶或場外臨近處。(3)
8、鋼筋加工廠。區別不同情況,采用分散或集中布置。對于需進行冷加工、對焊、點焊的鋼筋和大片鋼筋網,宜設置中心加工廠,其位置應靠近預件構件加工廠;對于小型加工件,利用簡單機具成型的鋼筋加工,可在靠近使用地點的分散的鋼筋加工棚里進行。(4)木材加工廠。要視木材加工的工作量、加工性質和種類決定是集中設置還是分散設置幾個臨時加工柵。一般原木、鋸材堆場布置在鐵路專用線、公路或水路沿線附近;木材加工場亦應設置在這些地段附近;鋸木、成材、細木加工和成品堆放,應按工藝流程布置。(5)砂漿攪拌站。對于工業建筑工地,由于砂漿量小分散,可以分散設置在使用地點附近。(6)金屬結構、鍛工、電焊和機修等車間。由于它們在生產上
9、聯系密切,應盡可能布置在一起。(四)布置內部運輸道路根據各加工廠、倉庫及各施工對象的相對位置,研究貨物轉運圖,區分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進行道路的規劃。規劃廠區內道路時,應考慮以下幾點,(1)合理規劃臨時道路與地下管網的施工程序。在規劃臨時道路時,應充分利用擬建的永久性道路,提前修建永久性道路或者先修路基和簡易路面,作為施工所需的道路,以達到節約投資的目的。若地下管網的圖紙尚未出全,必須采取先施工道路,后施工管網的順序時,臨時道路就不能完全建造在永久性道路的位置,而應盡量布置在無管網地區或擴建工程范圍地段上,以免開挖管道溝時破壞路面。(2)保證運輸通暢。道路應有兩個以上進出口,道路末端應設置回車
10、場地,且盡量避免臨時道路與鐵路交叉。廠內道路干線應采用環形布置,主要道路宜采用雙車道,寬度不小于6m,次要道路宜采用單車道,寬度不小于3.5m。(3)選擇合理的路面結構。臨時道路的路面結構,應當根據運輸情況和運輸工具的不同類型而定。一般場外與省、市公路相連的干線、因其以后會成為永久性道路,因此,一開始就建成混凝土路面;場區內的干線和施工機械行駛路線,最好采用碎石級配路面,以利修補。場內支線一般為土路或砂石路。(五)行政與生活臨時設施布置行政與生活臨時設施包括:辦公室、汽車庫、職工休息室、開水房、小賣部、食堂、俱樂部和浴室等。根據工地施工人數,可計算這些臨時設施的建筑面積。應盡量利用建設單位的生
11、活基地或其他永久建筑,不足部分另行建造。一般全工地性行政管理用房宜設在全工地入口處,以便對外聯系;也可設在工地中間,便于全工地管理。工人用的福利設施應設置在工人較集中的地方,或工人必經之處。生活基地應設在場外,距工地500-1000m為宜。食堂可布置在工地內部或工地與生活區之間。(六)臨時水電管網及其他動力設施的布置當有可以利用的水源、電源時,可以將水電從外面接入工地,沿主要干道布置干管、主線,然后與各用戶接通。臨時總變電站應設置在高壓電引入處,不應放在工地中心;臨時水池應放在地勢較高處。當無法利用現有水電時,為了獲得電源,可在工地中心或工地中心附近設置臨時發電設備,沿干道布置主線;為了獲得水
12、源可以利用地上水或地下水,并設置抽水設備和加壓設備(簡易水塔或加壓泵,以便儲水和提高水壓。然后把水管接出,布置管網。施工現場供水管網有環狀、枝狀和混合式三種形式,根據工程防火要求,應設立消防站,一般設置在易燃建筑物(木材、倉庫等)附近,并須有通暢的出口和消防車道,其寬度不宜小于6m,與擬建房屋的距離不得大于25m,也不得小于5m,沿道路布置消防栓時,其間距不得大于100血,消防栓到路邊的距離不得大于2m。臨時配電線路布置與水管網相似。工地電力網,二般3-1OkV的高壓線采用環狀,沿主干道布置低壓線采用枝狀布置。工地上通常采用架空布置,距路面或建筑物不小于6m。上述布置應采用標準圖例繪制在總平面
13、圖上,比例一般為1:1000或1:2000。應該指出,上述各設計步驟不是截然分開,各自孤立進行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需要綜合考慮,反復修正才能確定下來。當有幾種方案時,尚應進行方案比較。五、施工總平面設計優化方法在施工總平面設計時,為使場地分配、倉庫位置確定,管線道路布置更為經濟合理,需要采用一些優化計算方法。下面介紹的是幾種常用的優化計算方法。(一)場地分配優化法施工總平面通常要劃分為幾塊場地,供幾個專業工程施工使用。根據場地情況和專業工程施工要求,某一塊場地可能會適用一個或幾個專業化工程使用,但施工中,一個專業工程只能使用一塊場地,因此需要對場地進行合理分配,滿足各自施工要求。(二
14、)區域疊合優化法施工現場的生活福利設施主要是為全工地服務的,因此它的布置應力求位置適中,使用方便,節省往返時間,備服務點的受益大致均衡。確定這類臨時設施的位置可采用區域疊合優化法。區域疊合優化法是一種紙面作業法,其步驟如下:(1)在施工總平面圖上將各服務點的位置一一列出,按各點所在位置畫出外形輪廓圖;(2)將畫好的外形輪廓圖剪下,進行第一次折疊,折疊的要求是:折過去的部分最大限度地重合在其余面積之內;(3)將折疊的圖形展開,把折過去的面積用一種顏色涂上(或用一種線條、陰影區分);(4)再換一個方向,按以上方法折疊、涂色。如此重復多次(與區域凸頂點個數大致相同次數),最后剩下一小塊未涂顏色區域,
15、即為最優點最適合區域。(1)將區域的外xx畫出并剪下;(2)沿某一方向如DE邊方向折紙,使其最大限度重合在其他區域中;(3)展開紙面,將紙的折疊線用點劃線畫出;(4)換其他方向繼續折疊,將折疊線畫出。則各條點劃線圍成的公共區域即為食堂選點的最合適區域。這塊陰影區域對應于原圖中的OP慶ST區域,根據現場情況,避開原有房屋,可以考慮將其確定在K位置上。(三)選點歸鄰優化法各種生產性臨時設施如倉庫、混凝土攪拌站等,各服務點的需要量一般是不同的,要確定其最佳位置必須要同時考慮需要量與距離兩個因素,使總的運輸噸公里數最小,即滿足目標函數2道路為有環形道路當道路有環路時,數學上已經證明,最優點一定在服務點
16、或道路交叉點上。具體選擇步驟如下:(1)計算所有服務點需求量總和的一半弘;(2)比較備支路上各服務點Q與Q。,則j點為所求最優場地。否則,將其歸入鄰點(3)若支路上各點均Q弋鈦,則比較環路上各點Q與酞,(4)若環路上亦無q三Q。點,則計算環路上各服務點與道路交叉點的運輸噸公里數。其中品的最小值點即力量優設場點。(1)將供應源與需求點的位置畫出(先勿連線汕(2)依次連接距離最短的連線,原則是:1)連線距離從小到大;2)各連線不能形成閉合的圈。(3)當供應源與需求點全部被連接時,表明最小樹已經找出,最短線路即為該最小樹。以上介紹的幾種簡便優化方法在施工總平面圖的設計中,尚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優化結果加以修正和調整,使之更符合實際要求。六、施工總平面圖的科學笛理(1)建立統一的施工總平面圖管理制度,劃分總圖的使用管理范圍。各區各片有人負責,嚴格控制各種材料、構件、機具的位置、占用時間和占用面積。(2)實行施工總平面動態管理,定期對現場平面進行實錄、復核,修正其不合理的地方,定期召開總平面執行檢查會議,獎優罰劣,協調各單位關系。(3)做好現場的清理和維護工作,不準擅自拆遷建筑物和水電線路,不準隨意挖斷道路。大型臨時設施和水電管路不得隨意更改和移位。在總平面圖上。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