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聯合光伏陽春*MWp農業光伏發電項目電纜敷設施工方案項目經理: 審 核: 審 批: 編制單位: 編制日期: 2018年 06月10日 第一章 編制說明一、編制目的結合項目施工生產實際情況,為確保優質、安全完成本工程電纜敷設的施工任務,特編制此施工方案,用以明確、指導該項工程的施工管理。二、編制依據1. 本工程設計圖紙及其有關的技術資料。2. 相關的技術規范及標準圖集:電纜敷設D101-17 (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GB50150-91)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9-92)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2002
2、) ;三、計劃目標1. 質量目標:確保整體工程質量合格。2. 安全目標:杜絕重大傷亡及火災、機械事故,輕傷頻率控制在 3以下3. 工期目標:電纜敷設工期為 5天四、 施工流程(電纜鋪設流程圖)排布扎綁電纜敷設敷設前檢查施工準備驗收記錄電纜標示電纜頭制作安裝第二章 施工準備一 、作業條件1. 作業條件要求(1) 電纜線路的安裝工程應按施工圖進行施工。(2) 電纜安裝前,土建工作應具備下列條件:a. 預留孔洞、預埋件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埋設牢固。b. 電纜線路敷設前,土建應完成的工作必須完成。c. 有較寬的操作場地,施工現場干凈,并備有 220V 交流電源。2. 施工前準備(1)電纜的技術準備已完
3、成。(2)電纜線路兩端連接的電氣設備(或接線箱、盒)應安裝完畢或已就位,敷設 電纜的通道無堵塞。(3)電纜橋架、電纜托盤、電纜支架及電纜管道已安裝完畢,并驗收合格。(4)電纜沿線的照明滿足施工要求。(5)敷設電纜施工機具及施工用料已準備好,支架已搭設完畢,且符合安全要 求。(6)電纜線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已經編制,并已審批,工程任務單已下 達。(7)電纜型號規格及長度與設計資料核對無誤。(8)敷設前,應對電纜進行外觀檢查及絕緣電阻試驗,并達到合格要求。(9)臨時聯絡指揮系統的設置。3. 在實施階段,應對施工現場條件作業環境需作詳細描述,并進一步識別危險源。二、 技術準備1. 施工圖紙、技術
4、資料、相應施工圖集、規范、規程齊全;施工方案編制完畢 并經審批,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 施工前應組織施工人員充分熟悉相關圖紙及設計要求, 并進行電纜線路牽引 計算。用電纜線路的全長來定出每盤電纜的路徑起始和終點的位置,然后將 每盤電纜的路徑分成各種類型的基本段,如水平直線牽引、水平彎曲牽引、 垂直提升牽引等,比較計算結果,定出合適的牽引方向及牽引方式。3. 電纜敷設前絕緣搖測或耐壓試驗(1) 1kV 以下電纜,用 1kV 兆歐表搖測線間及對地的絕緣電阻應不低于 10M。(2) 施工前應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電纜的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長度等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無扭曲、損壞等現象。(3)
5、 多根電纜敷設在橋架及支架上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事先將電纜的排列用表或圖的形式畫出來,最大限度減少電纜的交叉和混亂。三 、材料準備1. 所有電纜應具有出廠合格證、生產許可證、 “CCC”認證標識;其規格型號及 電壓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2. 每盤電纜上應標明電纜規格、型號、電壓等級、長度及出廠日期,電纜軸應完好無損。3. 電纜外觀完好無損,鎧裝無銹蝕、無機械損傷、無明顯皺折和扭曲現象。橡 套、塑料電纜外及絕緣層無老化及裂紋。4. 電纜的其他附屬材料:電纜標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脂酸、白布帶、 電纜頭附件等均應符合要求。5. 各種金屬型鋼不應有明顯銹蝕,管內無毛刺。所有緊固螺栓,均應采用鍍
6、鋅 件。四 、勞動力準備敷設電纜需要10位左右人員,電纜敷設前,根據電纜的數量及電纜敷設進度安排,提前做好人員的準備工作,保證敷設電纜時人員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對進場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在進入電纜敷設實施階段應該附上具體施工作業人員清單及施工作業證書 (起重工、電工) 。五、 機具準備1. 根據確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進度計劃,確定施工機具需用量。2. 組織施工機具設備的落實,保證按期進場。3. 主要施工機具設備的配備詳見下表。序號名稱數量單位1電纜放線架2個2電纜滑輪3個3壓接鉗 3把4高溫吹風2個第三章 施工過程一 、電纜的檢查驗收 電纜的質量有時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在生產過程及出廠試驗時
7、也未能發現,如果安裝時不及時覺察,在投入運行后,就會造成嚴重的故障。所以在電纜敷設以前,應該詳細檢查電纜質量。 電纜的質量檢查分作電氣性能和物理性能檢查。 電氣性能檢查主要是通過電氣試驗來檢定;物理性能主要是通過結果檢查、工藝檢查、材料檢查等內容來檢定。對電纜電氣性能的檢查,應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采取需要數量的樣本送有資質的質量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對電纜物理性能的檢查,首先應從整盤電纜的末端割下一段樣品,從最外層開始至纜芯逐層進行剖驗,具體項目如下:1. 多芯扇形線芯斷面對稱性檢查 扇形線芯電纜應符合下述要求; (1).扇形短軸應通過電纜的幾何中心, (2).其歪曲角不宜超過 10度15度 (
8、3).查看纜芯形狀與結構是否與制造廠提供的規格相符。對稱性測量如圖所示2. 電纜外護套檢查(1)外被層的檢查 用游標卡尺在同一截面上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測量其外徑,取其平均值,其值應 符合國家有關標稱要求;同時剝外被層時,檢查浸漬液應使麻繩相互粘牢,不可過稀 或過濃。(2) 內襯層的檢查其檢查方法同外被層。 內襯層應緊貼在金屬護套上粘附緊密, 不應有皺褶或隆起。3. 絕緣層的檢查(1)外表檢查 紙帶應包纏整齊緊固,沒有凹陷、皺褶、裂口、擦傷等情況;浸漬油不應有結晶 和受潮現象。(2)絕緣厚度的檢查 可用千分尺直接量取其絕緣厚度,同時還應測量其外徑、紙層數目,每層絕緣的 厚度、寬度及纏繞方向和包纏
9、方式是否符合制造廠的規定。(3)重合間隙檢查 絕緣紙在不少于一個節距長度內的間隙,如不被它上一層絕緣紙遮蓋住,即為一 個重合間隙。電壓在 6KV 及以上的電纜不允許有超過三層以上的紙帶重合間隙。4. 導電線芯檢查 檢查導電線芯時,應注意導線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沒有倒刺、裂罅、卷轉、擦 傷等情況。導電線芯的表面不應有過多氧化現象。 導電線芯截面積應符合電纜額定載流量、熱穩定電流、允許電壓降,經濟電流密 度等要求。二、 電纜敷設 本工程電纜敷設方式主要是在地埋敷設。 1.水平敷設電纜:可以采用機械牽引或人工牽引進行電纜敷設。 人工牽引敷設電纜一般是人力拉引、 滾輪和人工相結合的方法, 見圖: 這種
10、方法需要施工人員較多,特別注意的是人力分布要均勻合理,負荷適當,并要統一指揮,電纜展放中,在電纜兩側須有協助推盤及負責剎盤滾動的人員。為避免電纜受拖拉而損傷,可把電纜放在滾輪上,拉引電纜的速度要均勻。 2. 小型挖機牽引敷設方法:因電纜長度較長,且電纜直徑較大情況下,可采用小型挖機牽引的方法。 3.電纜干線敷設順序:根據電纜在橋架里面擺設整齊的原則,電纜敷設應按照電纜在橋架內的布置圖進行敷設,敷設順序嚴格按照先下排后上排、先外后里的原則進行敷設。 4. 電纜的排列和固定a、電纜敷設排列整齊,間距均勻,不應有交叉現象。大于 45傾斜敷設的電纜每隔 2m 處設固定點。水平敷設的電纜,首尾兩端、轉彎
11、兩側及每隔 5m10m 處設固定點。b、對于敷設于垂直橋架內的電纜,每敷設一根應固定一根,采用扎帶綁扎固定。控制電纜固定點為 1m,其他電纜固定點為 1.5m。三、 電纜頭的制作安裝 所有接線端子均采用緊壓銅端子,端子需與電纜線芯截面相匹配,銅端子的壓接采用手動式液壓壓接鉗, 采用熱縮頭、 熱縮管作為電纜頭絕緣保護。 電纜終端制作好,與配電柜連接前要進行絕緣測試。以確認絕緣強度符合要求。同時電纜要作好回路標志和相色標志。電纜的裁剪長度要合適,保證電纜與配電柜母線或接線端子連接后不產生過大的機械應力。 連接前, 對搭接面進行清潔處理, 同時涂抹適量的電力復合脂,緊固力矩符合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
12、收規范 (GB50303-2002) ,確保連接和導電性能可靠。四 、電纜標識 沿電纜橋架敷設及穿管敷設的電纜在其兩端、拐彎處、交叉處應掛標志牌,直線段每隔 20m 增設標志牌。標志牌規格應該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掛設應牢固。標志牌上應注明電纜的編號、 規格、 型號及起始位置。 (現市場上有 PVC 電纜標識牌出售) 。電纜標識牌(樣圖)回路編號: 規格型號: 起始位置: 終止位置: 第四章 質量技術措施一 、 質量保證體系1. 項目經理對工程質量、施工過程控制負全面責任。2. 施工技術負責人協助項目經理對工程質量、施工過程負責。3. 工長對分管的分項、分部工程質量負責,并堅持在現場坐鎮監督施工
13、。4. 專職質量檢查員負責工程質量的監督、驗證。5. 施工班組的質量檢查員負責施工質量的自檢。二、 質量保證措施1. 不斷提高安全員質量意識,加強全面質量管理。2. 貫徹實施 ISO9002 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落實質量職責,確保施工質量處于受控狀態。3. 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制度,切實行使質量控制權、質量否決權。4. 堅持“自檢、工序交接檢”及專業質量檢查制度。5. 堅持質量分析會制度。對施工中發生的不合格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并進行修正、驗證;為防止潛在的不合格品發生,消除原因,應制定預防措施,并貫徹實施。6. 做好材料和設備的質量控制。三 、 質量標準(一
14、) 主控項目1. 電纜敷設嚴禁有絞擰、鎧裝壓扁、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陷。2. 三相或單相的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于鋼導管內。(二) 一般項目1. 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應符合質量驗收規范規定。2. 電纜與管道的間距應符合質量驗收規范要求。3. 敷設在電纜溝、豎井內和穿越不同防火區的電纜橋架處、電纜管道處,按設計要求,有防火隔斷措施。4. 橋架內、支架上電纜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 大于 45傾斜敷設的電纜每隔 2m 處設固定點。(2) 電纜出入電纜溝、豎井、建筑物、柜(盤)、臺處以及管子管口處等做密 封處理。(3) 電纜敷設排列整齊,水平敷設的電纜,首尾兩端、轉彎兩側及每隔 5m 10
15、m 處上設固定點;敷設于垂直橋架內的電纜固定點間距,不大于質量驗 收規范的規定。5. 電纜固定(1) 垂直電纜敷設或大于 45傾斜敷設的電纜在每個支架上固定。(2) 交流單芯電纜或分相后的每相電纜固定用的夾具和支架,不形成閉合鐵 磁回路。(3) 電纜排列整齊,少交叉;當設計無要求時電纜支持點間距不大于質量驗 收規范規定。6. 電纜穿管前,應清除管內雜物和積水。管口應有保護措施,不進入接線盒的 垂直管口穿入電纜后,管口應密封。7. 電纜的首端、末端和分支處應設標志牌。四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一、電纜敷設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沿支架或橋架敷設電纜時,應防止電纜排列不整齊,交叉嚴重。電纜施工前須將電
16、纜事先排列好,劃出排列圖表,按圖表進行施工。電纜敷設時,應敷設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2. 沿橋架或托盤敷設的電纜應防止彎曲半徑不夠。在橋架或托盤施工時,施工人員應考慮滿足該橋架或托盤上敷設的最大截面電纜的彎曲半徑要求。3. 防止電纜標志牌掛裝不整齊或有遺漏,應由專人復查。二、電纜頭制作安裝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電纜頭制作,從剝切到封閉的全部工序應連續一次制作完成,以免受潮。2. 電纜頭制作時,應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充油電纜還應遵守油務及真空工藝等有關規程。3. 剝切電纜時不得傷害線芯絕緣。包纏絕緣層時應注意清潔,以防止污物與潮氣侵入絕緣層。絕緣紙(帶)的搭接應均勻,層間應無空隙及褶皺。第
17、五章 安全保證措施一 、安全保證體系(一)、項目經理對施工安全負全面責任。(二)、工長對分管的分項、分部工程的施工安全負責。(三)、專職安全檢查員負責施工安全監督。(四)、施工班組的兼職安全員負責施工安全的自檢與監督。二 、安全保證措施1. 施工中的安全技術措施, 應遵守現行有關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 對重要工序,還要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執行。2. 架設電纜盤的地面必須平實,支架必須采用有底平面的專用支架,不得用千斤頂代替。3. 采用撬杠撬動電纜盤的邊框敷設電纜時,不要用力過猛;不要將身體伏在撬棍上面,并應采取措施防止撬棍脫落、折斷。4. 人力拉電纜時,用力要均勻,速度要平穩,
18、不可猛拉猛跑,看護人員不可站于電纜盤的前方。5. 敷設電纜時,處于電纜轉向拐角的人員,必須站在電纜彎曲半徑的外側,切不可站在電纜彎曲度的內側,以防擠傷事故發生。6. 敷設電纜時,電纜過管處的人員必須做到:接迎電纜時,施工人員的眼及身體的位置不可直對管口,防止挫傷。7. 拆除電纜盤木包裝時,應隨時拆除隨時整理,防止釘子扎腳或損傷電纜。8. 人工滾動運輸電纜盤時要做到:(1) 推盤的人員不得站在電纜盤的前方,兩側人員站位不得超過電纜盤軸心,防止壓傷事故發生。(2) 電纜盤上下坡時,可采用在電纜盤中心孔穿鋼管,在鋼管上拴繩拉放的方法,但必須放平穩,緩慢進行。為防止電纜滾坡,中途停頓時,要及時在電纜盤
19、底面與地坪之間加鍥制動。人力滾動電纜盤時,路面的坡度不宜超過 15。9. 小型電纜盤可搬抬轉彎, 不允許采取在地面上用物阻止電纜盤一側前進的方法轉彎。10. 在已送電運行的變電室內進行電纜敷設時, 必須做到電纜所進入的開關柜停電;施工人員操作時應有防止觸及其他帶電設備的措施(如采用絕緣隔板隔離);在任何情況下與帶電體操作安全距離不得小于 1m(10kV 以下開關柜);電纜敷設完畢,如余度較大,應采取措施防止電纜與帶電體接觸(如綁扎固定)。11. 在豎井內敷設電纜時,應注意電纜墜落。應該分樓層在一層、和頂層豎井處設置拉繩,一端在電纜上綁牢固。防止電纜在手動葫蘆拉電纜時電纜脫落。12. 橋架內敷設
20、電纜時,應采用移動式操作平臺,在操作平臺上牽引電纜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拉電纜時要前呼后應,嚴禁你拉我扯,用力不協調。13. 電纜頭制作安裝時,操作人員應穿長袖上衣和長褲,戴手套和護目眼鏡,戴腳套。14. 熱縮電纜頭制作時,注意加熱時周圍無易燃易爆物品。15. 使用電氣設備、電動工具要有可靠的保護接地(接零)措施。16. 各種氣瓶的存放,要距離明火 10m 以上,挪動時不能碰撞。氧氣瓶不能和可燃氣瓶同放一處。17. 施工現場配備 4Kg 滅火器兩具,用桶裝若干水和沙子。18. 專職的質安員每天現場檢查,監督。第六章 成品保護一、電纜的成品保護1. 電纜及附件的運輸、保管,除應符合本節要求外,
21、當產品有特殊要求時,尚應符合產品的要求。2. 電纜及附件在安裝前的保管要求系指保管期限在一年以內者, 允許長期保管時,應遵守設備保管的專門規定。3. 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應使電纜及電纜盤受到損傷,禁止將電纜盤直接由車上推下。電纜盤不應平放運輸和平放貯存。4. 運輸及滾動電纜盤前,必須檢查電纜盤的牢固性。5. 電纜及附件如不及時安裝,應按下列要求貯存:(1) 電纜應集中分類存放,盤上應標明型號、規格、電壓、長度。電纜盤之間應有通道,地基應堅實(否則盤下應加墊),易于排水;橡膠套電纜應有防日曬措施。(2) 電纜附件與絕緣材料的防潮包裝應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的室內。6. 電纜在保管期間,應每 3 個月檢查一次。木盤應完整,標志應齊全,封端應嚴密。如有缺陷應及時處理。二、電纜頭的成品保護1. 制作電纜頭時,對易損件要輕放,操作時要小心,防止碰壞電纜頭的瓷套管等易損件。2. 在緊固電纜頭的各處螺絲時,防止用力過猛損壞部件。3. 固定電纜時要墊好橡皮或鉛皮。4. 電纜頭制作完畢后,立即安裝固定送電運行,暫不能送電或有其他作業時,對電纜頭加木箱給予保護,防止砸、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