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管理方案一、環境管理總體規劃我項目經理部將與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聯合協作,控制施 工污染,減少污水、空氣粉塵及噪音污染,對一些對易引起職 業健康安全工種加強控制,嚴格控制水土流失,扎扎實實抓好 環境保護工作。1)成立以項目經理任組長的環境管理領導小組,配備一定 數量的環保、勞保設施和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環保和勞保知識, 共同搞好環保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2)在進行“施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藝的編制和制定時,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3)采用各種有效措施,對容易引起環境污染的各種渠道嚴格控制。不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各種污染達標后再進行排放。4)配足適合本工種作業的勞動保護用品,并正確使用。5)聘
2、請環保專家現場指導,不發生環保投訴問題并與當地 環保部門簽訂聯合開展環保工作協議。6)及時貫徹傳達環保文件。二、環境保護具體措施1)水土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1)對樹木、植被及地下水資源的保護是施工中的環保重 點。對合同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植物、樹木等盡力維持原 狀;砍除樹木和其它經濟植物時,事先征得所有者和業主的同 意,嚴禁超范圍砍伐。(2) 施工完畢后臨時用地范圍內的耕地采取措施進行復耕。(3) 營造良好環境。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 生設施,經常進行衛生清理,同時在生活區周圍種植花草、樹 木,美化生活環境。(4) 及早施工防護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蓋, 防止水土流失
3、。(5) 工程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徹底清理,并按設計要求采 用植被覆蓋或其它處理措施。2) 水環境保護措施(1) 生活污水按設計分別采用生化設施或化糞池處理。(2) 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超標 排放,造成河流和水源污染。(3) 來自生活區、辦公區和能工區的污水,嚴格凈化處理, 并經檢驗符合環保標準后,再排入水中。(4)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溝壕或堤壩同生活水源隔開, 并避免污染生活水源。(5) 沖洗骨料的水或施工廢水,經過過濾、沉淀或其它方法 處理后再排入河道。3) 大氣環境及粉塵的防治措施(1) 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防護,盡可能防止灰塵對生產人員和其它人員造成危
4、害及對農作物的污染。(2) 車輛在運料過程中,對易飛揚的物料用彩條布覆蓋嚴 密,且裝料適中,不超限;車輛輪胎及車外表用水沖洗干凈, 不污染道路。(3) 對于易松散和易飛揚的儲存材料用彩條布覆蓋嚴密,并 適當的灑水降塵。盡量減少對當地居民影響和對當地環境的造 成污染。4) 固體廢棄物(1) 施工營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經當地環 保部門同意后,運至指定地點。(2) 報廢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運出現場并進 行掩埋等處理。對于施工中廢棄的零碎配件、邊角料、水泥袋、 包裝箱等及時收集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以保護自然環境與景 觀不受破壞。5) 噪聲環境(1) 對使用的工程機械和運輸車輛安
5、裝消聲器并加強維修 保養,降低噪音。(2) 機械車輛途經居住場所時減速慢行,不鳴喇叭。(3) 在比較固定的機械設備附近,修建臨時隔音屏障,減少 噪音傳播。(4) 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降低夜間車輛出入頻率。 夜間施工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機械。(5) 適當控制機械布置密度,條件允許時拉開一定距離,避免機械過于集中形成噪音疊加。(6) 拌合站盡量遠離居民區。(7) 合理安排施工人員在高噪音區和低噪音區的作業時間, 并配備勞保用品。6)職業健康安全保護措施對白灰消解場地施工作業人員配足長筒膠鞋、手套、防 塵口罩等,場地經常灑水降塵,并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身體健 康檢查。出現問題及時治療。項目部對電焊工
6、配備電焊面罩,手套,工作服、眼鏡等, 減少其工作對身體的傷害。攤鋪機司機配戴防毒面罩阻止瀝青蒸汽對身體的傷害, 發放茶葉、綠豆湯、風油精等降溫物體,以防止高溫中暑。瀝青拌合樓、灰土拌合樓施工人員配戴安全帽、施工手 套、防塵口罩等勞保用品,派專職安全員指揮,消除事故隱患, 保障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對基層、瀝青施工隊人員,在施工現場一天24小時供應 涼開水,綠豆湯,施工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確保廉工人員身 體健康。對從事油庫、瀝青柴油罐等易燃、易爆的物資管理人員進行上崗培訓,持證上崗,并對其發放勞保用品和消防設施, 確保不發生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安全事故。財務部保證專項勞動保護資金,以保障勞保物品及時足額 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