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壓的模型,更受歡迎作者:文字:許桂林 圖片:吳晨璐4月17日早上9:00在B棟104舉行了由機電工程學院學生會學術部主辦的“模型建筑比賽”。共有十九個團隊參加了本次比賽,現場十分火爆,每個團隊都自信滿滿,滿懷激情地期待著本次比賽。當天,前來參賽的20左右支隊伍,帶來了他們的各個獨具匠心的紙質建筑模型,有的以長方體的棱柱架為模型,有的以多個圓柱為模型,各個模型都具有他們自己的特色且結構清晰,外觀整潔。普遍的參賽作品都在110克左右,但有些代表隊突發奇想,在確保一定的承重基礎上把參賽作品盡量減重,有一個參賽作品竟然只有45克。比賽分為兩個環節,首先是稱量模型的重量,再到測試模型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
2、。比賽的承重測量,是比賽最扣人心弦的環節。第一個參賽作品承重71斤,這讓很多參賽隊員心里忐忑不安了,“自己的作品也能做到嗎?”給其它團隊帶來了壓力。在最精彩的建筑模型的載重過程中,每個隊伍都有3次記錄成績的機會,不選擇記錄,成績就視為無效。有的參賽選手偏于求穩定,在放了不多載重物時,就用完了3次大的記錄機會,也有的則偏于追求高分記錄,可惜模型在后面時承受不了,模型被損壞。可以看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參賽難度。參賽選手在放重物時,都是經過精心考慮的,重物的大小、方向的選擇,都是小心翼翼的。比賽中最厲害的一個團隊成功地把賽場上的杠鈴全部都載上了,可見,同學的智慧,讓紙張有了用武之地。經測試,得出
3、10個模型承受的最大壓力在100N以上。在精彩測壓過程中,其中一個模型的最大承受的壓力為430N,當重物放到80斤時,同學們都驚嘆了,給予了最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參賽團隊決定再增加六斤,最后成功地以86斤成為全場最能承重的模型。承受的最大壓力在100N以上的其余9個模型承重分別為73斤、71斤、68斤、40斤、40斤、35斤、30斤、25斤、20斤。經過兩個半小時,比賽結束了,同學們不舍地離開了賽場。本次“模型建筑比賽”初賽取得了圓滿結束。這次比賽,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受力分析能力、發散性思維等,也讓同學們對建筑物的物理力學的理解更進了一步,讓我們一起期待月底決賽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