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之中國建筑的特征值得商榷的三個句子(1頁).docx
-
資源ID:443686
資源大小:20.46KB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注冊后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句子大全之中國建筑的特征值得商榷的三個句子(1頁).docx
xx建筑的特征值得商榷的三個句子前段時間,筆者在執教中國建筑的特征(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時,覺得有幾個句子讀起來拗口。現提出來與各位同行一起探討。1它(中國建筑體系)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世代經驗的累積所創造的。這是一個含有“所”字結構的是字句。“所”用在“是的”中間,強調施事和動作關系。如“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換句話說就是“同志們關心全國的形勢”。因此,上面這句話可以換成“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世代經驗的累積創造它(中國建筑體系)”。顯然“累積”和“創造”搭配不當。按照文章作者的意思應是“中華民族創造中國建筑體系”,或改為“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世代經驗的累積形成中國建筑體系”。2這種框架結構的原則直到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構架或鋼骨架的結構才被應用。“直到”在這句話中缺少賓語。因為“直到”是“一直到”(多指時間),是一個及物動詞,應該有一個表示時間的賓語或有一個表時間的從句。上面這句話“直到”后面應該是一個表時間的賓語從句,可以在“結構”后加上動詞“出現”。因此這句話應改為“這種框架結構的原則直到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構架或鋼骨架的結構出現才被應用”,組成一個表示時間段的賓語從句,這樣句子才通順。3但在中國,古代智慧的匠師們很早就發揮了屋頂部分的巨大的裝飾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