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和藝術的新結合現代建筑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田強教材版本:美術鑒賞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分析:本課是美術鑒賞的最后一課。高中學生經過一學期欣賞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分析、歸納、判斷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為主,運用比較法,重點賞析優秀建筑作品,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學會欣賞的方法。教學目標:1了解和認識現代建筑的主要特點和發展方向。2掌握欣賞現代建筑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美術語言去欣賞現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形成人文、科學的素養。3培養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教學要點:1重點是認識和理解現代建筑的主
2、要特點,學會欣賞現代建筑。2難點是課本中出現的名詞術語比較多,學生對此也比較生疏,可結合具體的現代建筑加以解釋。教學方法:比較法、討論法、談話法、練習法。活動方式:綜合探究性學習。教學準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科技和藝術的新結合現代建筑。 學生:自由結合,68人為一個小組,課前預習,收集關于現代建筑的資料;課外閱讀資料;繪畫工具。教學過程:教學評價表一: 第 小組案例1:看建筑、畫建筑設計意圖:出示不同造型、風格的建筑,讓學生通過用速寫的形式概括地描繪,便于發現各自的特點,增加對不同建筑的感性認識。展示與表述:我們畫的建筑像一個大蘑菇,又像一個杯子;我們畫的建筑像像拿破侖的帽子,像泰坦尼克號的
3、船艏;我們沒畫完,教堂結構太復雜了,時間不夠;學生的感覺較直觀,表述很形象,老師引導學生用美術術語進行描述:造型別致、單純、精致、夸張;線條以直線、曲線為主,簡潔、多變;色彩協調、單純、純凈;感覺神秘、怪誕、捉摸不定;通過提示,逐步使學生注意到作品的形式語言,為進一步賞析活動打下基礎。案例2:對朗香教堂的賞析朗香教堂在課堂引入畫建筑時已經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在小組討論中,大部分同學認為它作為教堂,跟傳統教堂的造型完全不同,很特別,很有意思。賞析活動由此展開:問:你看到該教堂的第一感覺是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生活經驗回答像一頂帽子,有的同學甚至說像拿破侖的帽子;有的同學說像泰坦尼克號的船艏,
4、還有巨大的煙囪;像碉堡,還有槍眼;形象不確定;總之它很怪,很神秘,給人印象深刻。學生通過描述,有了基本的認識。由此進一步提問:設計師為什么要這樣做?提示回憶傳統教堂建筑的功能特點,為宗教服務,營造神秘的氣氛,象征上帝與天堂的存在,看看在這點上朗香教堂與傳統教堂有無共同之處。學生很快明白,建筑師仍然是從建筑的功能出發來設計制造,只不過造型更獨特、別致而已。再問:體現了什么審美觀念?學生思考,把賞析活動引向深入。我們欣賞過古典建筑,東西方建筑在形式、結構、審美觀念上都有很大差別,而現代建筑就少有這種感覺了,從包豪斯校舍可以看出,現代建筑注重功能,簡化裝飾,造型逐漸顯得單一。超高層建筑的出現,又使人們遠離自然。于是,一些建筑師提出建筑應該更有個性,有更豐富的含義,如象征性、隱喻性等,出現了一些如朗香教堂、流水別墅、悉尼歌劇院等造型獨特、新穎別致的建筑。通過解釋,學生對現代建筑的多樣化風格有了深入的認識和認同。知識遷移: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造型別致、風格獨特的建筑?你喜歡它們嗎?教學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