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能住宅建筑設計淺析摘要:本文就我國建筑能耗現狀探討了節能建筑及其設計內涵,并就節能設計方式入手研究了節能住宅建筑設計科學途徑與策略,對構建高能效、低能耗生態型環保節能建筑、美化人們居住使用建筑空間環境,提升居住幸福指數、推動建筑設計行業的全面發展有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2/view-13088687.htm關鍵詞:節能住宅;建筑設計;生態1、前言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令我國建筑行業實現了迅猛提升,人們的住房質量條件得到了良好改善,同時隨之而來的建筑能耗顯著問題也日益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可以說能源如何有效利用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難題,建筑行業更是由于其耗能量龐大而備受
2、重視。較多發達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致力于研究新型節能設計理念、發掘環保材料、探析現代化節能技術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節能辦公樓、節能住宅綠化屋頂等成功典范向國人們展示了高科技與節能設計理念的完美融合。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及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提升,我國建筑節能比例也實現了不斷提升。2、 我國建筑能耗現狀我國住宅建筑設計節能標準頒布于八十年代中期,并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打造了一批試點節能小區,積累了一定的節能設計經驗。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日益深入各類高級辦公寫字樓、賓館、酒店大量興建并成為耗能大戶,其總體耗能量甚至較普通住宅建筑能耗高出六至七倍,一些地方區域甚至上升至十倍左右。而用戶建設及使用
3、住宅產生的能耗則占到我國總耗能量的百分之二十,約百分之三十的城市總量水資源被住宅建筑消耗,而建設住宅應用的鋼材則占到我國總鋼材用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水泥使用量為全國總用量的百分之十七。由此可見在我國推行建筑節能設計與節能環保技術已勢在必行。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出臺了有關旅游建筑空調與熱工節能設計規范以及檢測外窗性能相關標準方法等規定,由執行標準情況來看,少部分北方城市予以動作,而南方城市則行動緩慢。為全力加快該標準的執行貫徹,北京等一線發達城市出臺了有關建筑節能的法律法規,展開了建筑節能的深入研究,例如節能窗、節能墻體材料、太陽能建筑設計技術等,并令研究成果形成了階段性應用推廣與迅速發展,節
4、能住宅也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形成了發展規模。當然目前在住宅建筑節能設計發展之路中我們仍然存在許多薄弱環節,有待進一步研究提升。3、 節能住宅及其設計思路節能住宅是應用節能新型技術及綜合維護體系措施,有效降低其采暖、空調、用電能耗、滿足國家相關節能標準要求,為居民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與建筑服務功能的一類住宅項目工程。要想實現該類節能目標首要任務便是從節能設計入手,通過合理的選材以最大化控制室內溫度于人體適應的舒適范疇,令小區規劃布局趨于合理,通過科學設計降低噪音、塵埃、營造舒適環境,同時降低住宅建筑運行服務階段能耗,為居住使用者提供真正健康、環保的人性化居住空間。在實施住宅小區設計規劃階段,一些方案沒
5、有能夠充分考慮建筑單體的布局合理,令其小區沒有形成暢通的自然通風。而小區栽植綠化設計的不合理、應用花崗巖進行道板布設則較易產生熱導效應并令建筑消耗大量能源。而一些小區住宅建筑在設計單體階段沒能進行科學有效的熱工計算,令其無法達到既定標準,或一些設計工作人員為片面打造舒適性、追求建筑外觀效果而采用大面寬、進深小、大落地窗設計方式,令其產生了大量的門窗能耗,這些均是不可取的設計現象。無論何類住宅居室,人們對其室內居住環境的標準要求基本處于一致性,即擁有良好的熱工環境、聲環境、空氣質量、空氣感與光環境,因此我們應通過良好的空氣溫度、物體表面溫度、空氣流速、相對濕度設計營造室內新風換氣量的健康標準。同
6、時我們應科學采用環保設計技術構建優質墻體隔聲系統,為住宅建筑構造良好的聲環境,有效提升住宅門窗的氣密性與玻璃隔音性能。另外我們應合理構建一整套住宅建筑評價光環境方法體系,提升其光環境整體舒適度,令其兼具個性化、藝術性及節能環保性。對于建筑小區的設計規劃我們應有效布置其立面與平面,在小區內構建環流風能效應,有效降低熱導現象,創設便捷優質的交通組織,對各個陳設、方位進行合理布置,進而提升整體住宅建筑的空間感。4、節能住宅建筑設計策略4.1建筑朝向適應性設計在建筑布局設計層面我們應充分考量節能及朝向的既定關系,在炎熱南方區域令其坐北朝南進而有效避免陽光的西曬東照,有效降低日射對住宅建筑的影響。同時我
7、們可合理配合隔熱遮陽裝置,營造顯著的設計效果。例如我們可設置寬度為一米的陽臺于建筑南立面,進而營造良好的遮陽隔熱效果。同時我們還應充分結合建筑物所處當地環境特征將其設置于變化環境氣候影響最小的方位。4.2科學設計建筑節能外殼 住宅建筑外殼包括墻、窗、門及屋面等,對其進行節能設計我們可首先從形體設計入手,有效降低外界與建筑物熱交換,基于其他條件等量下體系系數與單位面積熱量消散的正比性我們應在外形設計中盡量不過于復雜,降低其外殼總體表面積,進而有效控制其產生的不良熱交換現象。住宅建筑的巧妙平面布置可獲得意想不到的節能效果,因此在該環節設計中我們應靈活掌握、創新務實。例如可將樓梯、電梯、機房、管井布
8、置于建筑西側或南側以有效降低直射光照,采用挑空中庭方式構建二次隔熱區域。同時我們可創設住宅區域自然通風環境有效改善居住條件、降低溫度,進而節省炎熱區域空調能耗總量,可通過創設通風口,誘導并組織自然通風,進而在節能基礎上提升空氣品質,創設舒適住宅環境。4.3設計復合內保溫節能墻體復合內保溫墻體是傳統材料、絕熱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的復合體,具有良好的保溫節能效果,因此我們可在寒冷區域采用該類墻體設計模式,該節能墻體由空氣層、隔熱保溫層與保護層構成,其主體圍護結構包含剪力墻以及框架結構體系。墻體設計中我們可引入常用空氣隔離層材料營造良好的隔熱保溫及防水隔潮效果,同時基于抗壓強度、導熱系數、燃燒性能與蒸汽
9、滲透率等綜合考量選用擠塑聚苯板保溫材料進行復合墻體設計。為防止保溫層受到不良破壞我們應科學設置保護層,阻止住宅建筑室內侵入水蒸氣,基于環保與抗沖擊訴求我們可合理選用無機A級防火板布設保護層。4.4合理改善住宅建筑門窗綜合性能,充分利用太陽能環保資源基于住宅建筑門窗為損失能耗薄弱環節,因此我們應在確保其采光、日照、觀景與通風基礎上有效降低外門窗面積,提升氣密性,隔絕冷風滲透,提升其自身保溫性能。首先我們應確保窗墻比在北方、東西及南方分別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三十與三十五,設置必要的密封泡沫塑料條,采用密閉性能優良新型門窗材料。對于框體縫隙我們可采用松軟彈性材料、密封膏、設置邊框灰口進行密封處理。集合
10、防盜、防火要求我們可在住宅門窗空腹內合理填充巖棉板、聚苯乙烯板材,提升其絕熱性能。在窗戶設計中應采用塑料、鋼塑復合材料進行設計,有效避免金屬材料產生冷橋現象,同時選用鍍膜、中空、低輻射玻璃,擴充玻璃單塊面積,降低開啟窗戶面積,進而控制窗芯,提升門窗綜合防護性能。基于太陽能節能、環保、長效能源特性我們可將其合理引入住宅建筑設計中,作為一種常規能源的補充與替代,引入太陽能熱水器、為其相關裝置預留位置,進而為后續的節能住宅建筑拓寬發展空間、豐富發展途徑做足充分準備。5、結語 總之,以人為本、樹立可持續科學發展觀,由建筑節能設計入手營造良好的住宅建筑節能建設環境尤為重要,我們只有科學明晰我國建筑能耗現狀、理清節能設計思路、完善制定節能設計策略,才能真正創建節能住宅建筑,為人們營造舒適、環保、健康的住宅環境作出貢獻。參考文獻1南亞平,王萍.淺談住宅建筑節能設計J.山西建筑,2007(25).2駱秋雁.淺談建筑節能的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