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升降機的安裝與拆卸第一節基礎安全要求建筑升降機的基礎,采用現場澆筑混凝土基礎。具體做法:一、安裝場地先平整夯實,禁止在松土或沉陷不均的土層澆筑混凝土基礎,土層夯實后承載能力應大于150kPa;二、在建筑升降機安裝場地范圍內,排水要暢通,不得存在積水浸泡現象;三、在平整夯實的地基上,做300mm厚2:8灰土,灰土上現澆200mm厚C20混凝土。混凝土表面應水平,并高出周圍地面100mm。現澆混凝土時,應同時預埋固定底籠的地腳螺栓或預留螺栓孔(在安裝底籠時下入錨固螺栓后,用高強度等級早強細石混凝土灌注固定)。四、混凝土基礎必須養護15天以上,混凝土基礎平面度偏差不大于2mm,水平度偏差不大于5
2、mm。第二節建筑升降機的安裝與拆除安全要求一、安裝底籠(外籠)和底節導軌架并調平,然后初緊地腳螺栓(如采取預留孔作法,則需待混凝土凝固后初緊地腳螺栓)。二、安裝梯籠(里籠):安裝梯籠前,應在底籠地盤上放置四個舊輪胎,梯籠放在舊輪胎上,以減少梯籠運行落地時的沖擊力。梯籠的安放高度應使梯籠底板面高出升降機基礎面0.56m。三、試車:按試車程序進行,使其達到正常運行條件。四、開動梯籠和其上的起重拔桿進行導軌架的接高架設。五、安裝底層附墻架,并用兩臺經緯儀校正導軌架的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2mm)。隨后擰緊地腳螺栓。六、在兩臺經緯儀的監測下,繼續進行接高架設,使其在任何高度上的垂直偏差均不超過10mm
3、。導軌架的接高與附墻架和通向樓層的站臺結構的裝設協同進行。七、架設至所需高度后,安裝最高限位裝置和對重裝置等。八、潤滑全機并對各部件進行調試。升降機的拆卸程序與安裝程序相反。第三節附墻架安全要求一、升降機附墻架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其間隔一般不宜大于9米,且在建筑物的頂層必須設一組。二、附墻架與架體及建筑物之間,均應采用剛性件連接,并形成穩定結構,一般不得連接在腳手架上。嚴禁使用鉛絲綁扎。三、附墻架的材質應與架體的材質相同,不得使用木桿、竹桿等做附墻架與金屬架體連接。四、附墻架與建筑結構的連接應進行設計。第四節一般安全要求一、安裝與拆除作業前,應根據現場工作條件及設備情況編制作業方案。對作業人
4、員進行分工交底,確定指揮人員,劃定安全警戒區域并設監護人員,排除作業障礙。二、提升架體實際安裝的高度不得超出設計所允許的最大高度。三、安裝作業前檢查的內容一般包括:1、金屬結構的成套性和完好性;2、提升機構是否完整良好;3、電氣設備是否xx可靠;4、基礎位置和做法是否符合要求;5、地錨的位置,附墻架連接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確和埋設牢靠;6、提升機的架體和纜風繩的位置是否靠近或跨越架空輸電線路,必須靠近時,應保證最小安全距離,并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其最小安全距離為:外電線路電壓為1千伏以下時,最小安全距離為4米;外電線路電壓在1-10千伏時,最小安全距離為6米;外電線路電壓為35-110千伏時,最小
5、安全距離為8米;外電線路電壓為154-220千伏時,最小安全距離為10米;外電線路電壓為330-500千伏時,最小安全距離為15米。四、拆除作業前檢查的內容一般包括:1、查看升降機與建筑物及腳手架的連接情況;2、查看提升機架體有無其他牽拉物;3、臨時附墻架、纜風繩及地錨的設置情況;4、地梁和基礎的連接情況。第五節卷揚機安裝安全要求一、卷揚機應安裝在平整堅實的位置上,宜遠離危險作業區,視線應良好。因施工條件限制,卷揚機安裝位置距施工作業區較近時,其操作棚的頂部宜采用50mm厚木板架設或采用兩層竹笆,上下竹笆層間距應不小于600mm。二、固定卷揚機的錨樁應牢固可靠,不得以樹木、電桿代替錨樁。三、當鋼絲繩在卷筒中間位置時,架體底部的導向滑輪應與卷筒軸心垂直,否則應設置輔助導向滑輪,并用地錨、鋼絲繩栓牢。四、提升鋼絲繩運行中應架起使之不拖地面和被水浸泡。必須穿越主要干道時,應挖溝槽并加保護措施。嚴禁在鋼絲繩穿行的區域內堆放物料。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