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業“營改增”后工程招標采購價格控制策略摘 要 建筑業“營改增”實施后,對業主方工程發包招標政策影響進行闡述,結合稅金規避、價格折讓臨界點等理論知識點,以便在新稅制下做好工程施工招標造價控制。 關鍵詞 政策解析 稅金策劃 價格折讓臨界點“營改增”后對于工程招標采購來說,服務提供方從營業稅納稅人變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因此存在經濟的選擇服務提供方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營改增”后企業工程招標采購中價格控制策略。一、政策解析(一)一般納稅人及小規模納稅人區別按照“營改增”試點通知的有關規定,建筑企業分為:一般納稅人及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標準為500萬元(含本數,財政
2、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可以對年應稅銷售額標準進行調整)以上的企業,否則為小規模納稅人;建筑服務適用的稅率為11%;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以及一般納稅人提供部分建筑服務選擇簡易計稅方法的,征收率為3%。另外建筑服務業的一般納稅人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第一,一般納稅人施工方不采購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購輔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費、管理費或者其他費用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第二,一般納稅人施工方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甲供工程,是指全部或部分設備、材料、動力由工程發包方自行采購的建筑工程,俗稱“半包”。第三,一般納稅人為建筑工程老項目
3、(以施工許可證或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的開工日期是否2016年4月30日(含)為時間分界線)提供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二、稅金策劃工程造價稅金由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組成,如何進行稅金的計算及籌劃,更關系到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切身利益。(一)計稅方法選擇建筑企業在選擇何種計稅方法時,需要考慮對其業主方成本的影響。如果按一般計稅方法計稅,則業主方可按購進價格的11%抵扣進項稅額;而如果按簡易計稅方法計稅,則業主方只能按工程價格的3%抵扣進項稅額。(二)稅金基數及方式分析業主或總包方購買的設備均不構成建安工程費用,稅金基數不應包括此部分價款。另外從分包、甲供材、應稅勞務方
4、面考慮,考慮對于業主或總承包方有利稅金基數及稅率。工程實踐中,如果分包人是銷售自產貨物,如某玻璃幕墻分包工程,分包人具有相應資質,自產幕墻自行安裝,則幕墻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交付總承包人。此外金屬結構件、鋁合金門窗等項目可以同樣操作。三、通過臨界點分析選擇分包商對于建筑業企業一般納稅人來說,選擇簡易征收率是他的權利;但是,根據市場游戲規則,如果你的競爭對手選擇了一般計稅方法,將給業主方獲得更多的進項稅抵扣,從而使得業主或總包方在選擇分包方方面有一定的主動權。以下甲供材比率及整體合同價格折讓兩方面進行對于業主或總包方有利的臨界點分析(一)甲供材比率臨界點分析施工企業甲供材情況下,算增值稅計算依據是
5、按照從業主拿到多少錢為主的,假設工程合同為A,這個A 是不包括甲方買的,因為A加上甲方買的就構成整個工程造價,但是這里假設A是不包括甲方買的,如果選一般計稅,按11%算稅,A除以(1+11)是不含增值稅11%的銷售額,再乘以11%是建筑工程的銷項稅,增值稅等于增值稅銷項稅減去增值稅進項稅才是企業交的稅,所以一般計稅方式的應繳增值稅=A11%(1+11%)-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9.91%A-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簡易計稅方式的應繳增值稅為A3%(1+3%)=2.91%A。如果施工企業一般計稅與簡易計稅都相同的情況下,臨界點都相等,9.91%A-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物質的進項稅額=2.9
6、1%A,推導出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7%A,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建筑企業采購材料價稅合計17%(1+17%)=7%A,由此計算出臨界點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的價稅合計=48.18%A。通過計算,若業主方購買材料,其在全部材料中所占得比重決定施工企業選擇一般計稅方法還是簡易計稅方法,這個無差別平衡點比重是48.18%,即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物質價稅合計48.18%“甲供材”合同中約定的工程價稅合計,對于業主方而言選擇簡易計稅有利;反之,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物質價稅合計48.18%“甲供材”合同中約定的工程價稅合計,對于業主方而言選擇一般計稅有利。(二)合同價格折讓臨界點分析參考價格折讓臨界點計算
7、公式: 假如:一般納稅人為A,小規模納稅人為B。 A/(1+增值稅稅率)1-增值稅稅率(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教育費附加征收率) =B/(1+征收率)1-征收率(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教育費附加征收率) 當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征收率為3%時,則: A/(1+增值稅稅率)(1-增值稅稅率10%)=B/(1+征收率)(1-征收率10%) B=(1+征收率)(1-增值?稅率10%)(1+增值稅稅率)(1-征收率10%)A ;當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1%,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3%時,則有: B=(1+3%)(1-11%10%)(1+11%)(1-3%10%)A=A92.05%,即:價格折
8、讓臨界點為92.05%;也就是說,當小規模納稅人的價格為一般納稅人的92.05%時,即價格折讓幅度為時,無論是從一般納稅人處還是從小規模納稅人處采購貨物,取得的收益相等。另一種計算方式:設某工程含稅總價為Q(11%的稅率)時,建筑A提供11%增值稅發票,建筑企業B提供3%增值稅發票,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按10%計算,所得稅稅率25%。運用現金凈流量公式可得:第一,A企業提供11%增值稅發票時:現金凈流量=0.668243Q-0.668243A (1)第二,B企業提供3%增值稅發票時:現金凈流量=0.668243Q-0.725971B (2)令(2)=(1):即0.668243Q-0.725971B=0. 668243Q-668243A也就是提供3%發票情況下的現金凈流量和提供11%發票情況下標準現金凈流量相等時,可求出B與A之比為92.05%。以上兩種方式計算結果吻合,就是說當采提供3%的專用發票簽訂合同時,建筑企業給予業主方含稅價大于7.95%的價格折讓, 業主方就能價格上獲益。四、結語工程施工招投標,它不僅僅是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投資控制的主要階段,結合在稅制、甲供材及價格臨界的度量,還是降低工程造價的關鍵手段,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為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