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屋建筑抗震防災新構想天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5.12地震已過去近一個月,在我們心中的痛久久不能消去,一直在想應為抗震救災做些什么。地震是嚴重危害生命安全的自然災害,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幾萬人死亡,眾多的人員傷殘;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萬,重傷十六萬;我國有史記載死亡最多一次是1556年1月23日陜西華縣8級地震,壓死官吏軍民83萬。據統計地震造成的傷亡主要原因是創傷性休克,因建筑物倒塌擠壓而死亡的人數占地震傷亡的9598%,因此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對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至關重要的。我國的房屋抗震是依據中國地震局提出的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為設防烈度,按照國家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標準進行房屋建筑
2、抗震設計。規范中的設防三水準原則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體現的是以可承受的財政投入,盡可能有效的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精神。地震的發生有很大的偶然性,人類對地震認識還遠沒能上升到充分數值統計科學分析確定的程度,還不能確切地預見各地域將發生的地震烈度,使得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規定的房屋抗震設防標準存有一定的誤差,日后的某地域地震災害會明顯高于區劃圖中的數值。就是抗震技術先進的發達國家也不能避免因地震造成的房屋及市政設施垮塌,許多慘重的現實已說明了這一點。若要保證房屋不倒塌,是否可以提高抗震標準,達到足以抵御有可能發生的任何強度地震,以保證房屋的抗震安全呢?這樣理論上可行,但現實不可能
3、普遍實施:首先房屋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提高到哪一水準,如汶川已有報道其烈度達到11度,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中設防烈度的標準為7度,其地震烈度相差4度,地面動參數相差16倍,11度已遠遠超過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最高設防烈度(9度)。普遍地將地震作用提高16倍,國民現有財力肯定不可承受。假若這樣標準,再建高層已難以實施,現有土地資源也遠不能滿足現有的居住水平,房間的布置與洞口的開設將受到相當限制。總之我們不僅投入了難以承受的財力,我們的居住狀況也會明顯地低于現有條件。我們為不可預知的地震災害作出如此之大的付出,是一既不現實也不理智的選擇。我們見到一些抗震科普宣傳,提倡在地震發生時人員就近躲避到桌子下,
4、或大件家具旁保護生命安全,要知道房屋倒塌時起破壞力已超出房屋的承載能力,單薄的家具骨架又如何能夠承受這倒塌沖擊荷載。難道就沒有更為理想的房屋建筑抗震防災方案了嗎?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作為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為何不建造房屋時,或在已有的建筑局部增設一堅固的生命庇護空間,震災發生時保護人們生命安全呢。抗震安全屋結構體系 這一構想是在房屋建筑內設置一堅固小屋,尺度以滿足臨時生活休息為準,自身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可在強震作用下甚至房屋倒塌后保護小屋內人員生命安全。該小屋是整體結構的一部分,當不超過規范設防烈度標準時與整體結構協同抗震,滿足結構規范各項要求;超越抗震標準后,小屋周邊構件破壞,不再承擔整體建
5、筑傳來荷載;建筑倒塌后,它自身仍是一穩定堅固空間。自身仍為堅固安全小屋,內部空間不會有明顯變形,周邊柔性構件可減緩建筑物對安全屋過大沖擊,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小屋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在正常使用時可結合建筑使用需要,作為儲藏間、衛生間等。安全屋可以作到再大的地震如這次震中汶川烈度達到11度(可以說是達到地震破壞的極限),整體房屋均已倒塌后,抗震安全屋很容易地保證其基本不變形,不遭受破壞。因為它小就容易加強它的剛度與強度,因為它小就不須要過多的建造費用,因為大震時它卸掉了整體建筑的地震荷載,它一身輕松很容易保障室內人員生命安全。這種構思可用于新建建筑,已有建筑也可增建。材料可采用鋼筋砼結構、鋼結構,或采用其它材料。所需費用,如一戶住宅45平米的的儲藏間設置為抗震安全屋,僅約增加原儲藏間造價的80100%。有了抗震安全屋使人們減少了對地震的恐懼,安然面對震情保障了正常生活與工作。也減少了國家進行震情的預報對社會產生不必要動蕩的顧慮,哪怕是存有不確切的震情預報也會顯著地減輕地震產生的災害。 天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已獲得了抗震安全屋結構體系國家發明專利,愿能得到專家學者的指導,也希望與之有不同見解人士進行深入探討,不斷改進完善,希望與各界有志之士共同協作,將本構想早日付諸實踐受惠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