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美學的基本知識(一)建筑空間空間是由點、線、面、體占據、擴展或圍合而成的三度虛體(圖1-8-1),具有形狀、大小、色彩、材料等視覺要素,以及位置、方向、重心等關系要素。其視覺效果與一系列因素有關,包括空間限定的方式、閉合程度、深度感、形狀、序列、材料、色彩等。空間的效果直接受限定空間的方式的影響,建筑空間主要是由建筑的基本要素面所限定,包括墻面、地面、屋頂以及自然的山、水、樹水等(圖1-8-2)。地面與屋頂的高低起伏,墻面的直角開合影響著空間的效果。無論單獨或綜合使用均可構成不同形式和類型的內部或外部空間。建筑空間是由其周圍物體的邊界所限定的,包括平面形狀與剖面形狀。由于空間與空間的連續性
2、或周圍邊界不完全閉合,建筑空間經常表現為復雜、通透,尤其是一些較開敞的不規則空間,其滲透和流動更為突出??臻g的形態與其比例、尺度的差異能給人以不同的感覺,造成某種氣氛,如開闊或宏偉、親切或局促、壓抑或開敞、單純或復雜、靜止或流動等(圖1-8-3)。建筑空間的秩序、材料與肌理、光影與色彩影響著空間的效果??諉栔刃蚴怯扇舜┰狡渲袝r所經歷的,隨著人的視線的移動,空間因此而產生不斷的深度與層次的變化??臻g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相互聯系、前后影響并通過連續的序列被人感知。(二)建筑造型建筑造型是指構成建筑空間的三維物質實體的組合。研究建筑造型的目的是為了使建筑具有整體的美感,同時又具有多樣化與秩序性,因
3、此需要用美學的基本原理對建筑進行形態塑造。相似、變形、對比和均衡是常用的基本手法。相似是指物體的整體與整體、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存在著共通的因素。相似是形成整體感的重要條件。變形是對基本造型要素作形態上的變化。在建筑造型中變形表現為許多方面,如變尺度、變形狀、變位置、變角度、變虛實和變高度等。在建筑設計中需要運用對比以克服單調。建筑造型的對比常指大小、高低、橫豎、曲直、凹凸、虛實、明暗、繁簡、粗細、輕重、軟硬、疏密、具象與抽象、自然與人工、對稱與非對稱以及形狀、方向、色彩、材料的質感與肌理、光影等(圖l-8-4)。均衡是處理建筑造型視覺平衡感的手段。體量、數量、位置和距離的協調安排是形成
4、均衡的基本方法。對稱均衡與非對稱均衡是建筑造型中的兩種相互補充的組合方式。對稱的形式具有安定感、統一感和靜態感,可以用于突出主體、加強重點、給人以莊重或寧靜的感覺(圖卜6人非對稱均衡是利用形和位置的不對稱關系造成空間的不同強弱。二、建筑色彩色彩是人對周圍環境總的知覺的一部分,它能使人在空間中分清物體、傳遞信息,并影響人們的舒適與健康。色彩在環境中是一種語言,它可作為一種信號對不同地點、場所的特征給予描繪,在復雜的空間中有助于向人們提供明確的結構,減少人對環境理解的困難。勒柯布西埃曾指出用色彩進行設計可使人能夠從混亂中清理出頭緒。許多大型復合空間結構如居住區利用色彩進行分區,一些機場、車站利用色
5、彩引導人流的活動方向。建筑色彩往往依靠其形成的環境起著多方面的作用,它有助于使建筑環境更富于人情味而克服機械的冷漠感。色彩還可以改變建筑的體積感和形體,對改善工業區的環境質量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建筑色彩有利于提供視覺刺激、改善單調、強調體積,或用于象征和裝飾。建筑色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定作用,它可以配合人的活動與行為需要促進空間的功能,如可使空間感覺更暖或更冷、舒暢或壓抑、輕或重、與周圍環境形成對比或融于其中,甚至可以通過色彩使建筑和空間具有某種象征意義。與環境對比或融合的色彩處理是環境設計中的兩種最基本的方法,它們經常在交替中不斷被使用。許多良好的建筑色彩用色不多,一般不超過3種
6、色。色與光的結合可以更加強化色彩的效果,強調出建筑中的一些重要部位或視覺中心,創造某種氣氛。三、建筑與環境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包括與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的關系。如山川、河流、樹木、建筑。街道、廣場、小品設施等與建筑物的關系以及建筑物所處的歷史文化環境。這些都是人們可以感受到的,是身心能夠進行體驗的外部空間。所謂建筑環境,并不是指單幢建筑物,而是包括建筑物所處在的一個范圍,即人們對建筑的內外空間、功能、形象都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對建筑所處在的空間范圍有較清晰的感受。在城市景觀環境中,建筑往往占據著重要的角色,無數個根據建筑物劃分的建筑環境構成了整個城市的景觀環境。個別重要的建筑物可對一定范圍的環境起控
7、制作用,形成所謂的“地標”建筑。地標建筑的形象和尺度感要鮮明。而對于大多數建筑而言,均是一定環境中的一個要素或配角,建筑群體和其整體環境的形象和作用遠大于單個的建筑,即建筑與環境的整體協調產生美、表現出城市的形象。建筑設計創作應追求與周圍環境整體上的美感,而不應不適當地強調單個建筑的自我表現。每個建筑同時又是構筑城市外部空間的一個要素,因此建筑的設計和建造不能脫離它本身所處的城市空間環境和歷史文化環境,建筑設計的目的同時也是為了同周圍的建筑環境和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一起為人們提供更多的使用及有意義的城市外部空間,并強化城市的特征。建筑所處的環境不僅僅是人工的建筑環境,同時還包括自然的綠化、水體和地形地貌環境。將建筑物與周圍的綠化和水體環境以及自然地形地貌充分地結合,不論是純自然的還是人工建造的,都會產生強化建筑特征和擴展建筑空間的作用。建筑與環境的結合與融合是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則,因此建筑應該充分體現對已有環境的尊重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