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綠色智能化的構筑與推進一、建筑綠色智能化涵義建筑是指建筑產品,是一種特殊商品,是無智力型生命性產品。我們根據目前國際上不少專家們研究的成果,將建筑產品裝置智能型設備、無智力型生命性產品轉化為智力型生命性產品,我們裝置智能型設備的目的,就是為滿足綠色建筑的基本要素,起到人與自然友好、節約資源、居住環境健康舒適的目的。簡單地講,建筑綠色智能型產品是指具有智能的綠色建筑產品,并滿足智能和綠色要求,其基本特征為兩個方面:一是具有智能性;二是具有綠色性。所謂智能性,就是具有思維感,對自然事物具有感確和反應。所謂綠色性,就是能夠節約資源,通過建筑物的智能反應而節約資源,控制資源消耗。比如說,對產品使用
2、中用電、用氣、用水起到一定量和耗流速度及時反應出來,從而控制資源消耗;滿足人居環境健康舒適要求,外來入侵及時進行報告,污染物污染環境及時報告,溫濕度超過人們居住需要及時調節等均通過建筑產品智能系統來完成;能夠保持人與自然和諧。通過智能體系,使人充分享受自然現象和氛圍。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建筑綠色智能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體系,實現建筑產品綠色智能化具有重要作用。二、建筑綠色智能化作用構化和推進建筑綠色智能化具有社會可持續發展,推進科技進步,改善生態環境,增強人民體質作用。為什么說構化和推進建筑綠色智能化,具有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用?因為我們資源緊缺,供需矛盾十分明顯,而綠色智能建筑的構化正是以節水、節電
3、、節氣為核心。通過節約,可緩解供需矛盾,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建筑科技水平和建筑產品輔助品仍然達不到綠色智能化建筑產品需求。通過構化和推進綠色智能建筑化的手段,來加速技術改造和建筑產品、輔助品項目的開發必然推進科技進步。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關注的焦點問題,綠色智能建筑的本質就是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說自了就是要控制環境污染。所以說,通過構化和推進綠色智能建筑將為改善生態環境起到很好作用。人的體質狀況除先天性因素和營養結構外,就與生活環境有著直接關系,而綠色智能化建筑就是為人們構化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所以說構化和推進綠色智能建筑有利于增強人們體質。三、建筑綠色智能化技術要素建
4、筑綠色智能化是關系到高學科、多專業、多技術領域形成的整體建筑產品,屬新興的高技術領域。按照我們既定的目標要求,目前技術能力和技術手段仍然比較缺乏,所以通常意義上講要在10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完善。1、智能建筑建設方法論研究;2、開放式的智能化建筑結構;3、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4、互聯網技術;5、網絡控制技術;6、智能卡技術;7、流動辦公技術;8、家庭智能技術;9、無線域網技術;10、數據衛星通信技術。從智能建筑本身密切相關的技術發展可以概括為以下三方面:1、智能建筑的個性設計。2、智能建筑的節能。3、智能建筑綠色環保。四、建筑綠色智能化推進策略綠色智能建筑發展要以完善標準體系為核心,以人才培養為
5、基礎,以經濟效益為根本,實施經濟可持性。2000年版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已經很難適應今天的智能建筑技術發展的水平,須要盡快修訂。隨著IT技術的發展,我們對智能建筑的理解越來越深入。智能建筑已不再是辦公樓的專利,現在已發展到體育、文化、醫院、教育、住宅、娛樂等建筑。目前,各類智能建筑的建設均統統納入一個標準進行衡量,現在有關部門應盡早出臺相關標準,使不同類型的智能建筑根據相應的標準進行建設。1、培養專才。建筑平臺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為滿足建筑本身使用功能而為各專業所考慮而給予的一定的位置與空間。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許多新技術應用到建筑中來,勢必對建筑師提出較高的要求。一個好的智能建
6、筑方案,是建筑師在充分發揮自己建筑創作才能和靈感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各設備專業智能化系統的要求。否則,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還將有許多甚至是很大的改動??梢姡G色智能建筑的發展對建筑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適應這些要求,建筑師需要不斷了解和掌握有關綠色智能建筑設計中各專業的一些具體要求,以便從設計方案的初始階段就能給予考慮,安排布出能符合各專業要求的空間。2、注重建筑經濟性。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智能建筑也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以前,大家多注意綠色智能建筑的先進性,很少考慮其經濟性。建筑綠色智能化要與經濟相關聯。目前,我國的信息化社會的指標太少,量化分析不夠。我國在概念上并不落后,但在項目管理、
7、技術實施上存在著太多的缺陷,項目實施時定性的因素過多,定量的因素太少。3、加強綠色智能自律。目前,智能建筑市場競爭很激烈,市場混亂。無序競爭與惡性競爭造成了不良影響,低價中標使智能化系統工程質量下降。國家應盡快制定應對措施制止這種混亂局面,給承包商留出一定合理的利潤,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有效手段。智能建筑能對各類建筑元素的原始價格、運行消耗進行測算,體現開發性設計,把各專業專家、學生、使用者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共同利益。4、管理應細化。綠色智能建筑的智能由多方面因素決定。建設單位、建筑單位、系統集成商、物業管理公司等單位的工作質量都會影響智能建筑的工程質量。理順這些部門的關系,細分職責,使綠色智能
8、建筑工程得到科學的管理。系統集成產品的國有化。目前我們應用的集成系統大多來自國外公司,這就造成了在建設過程中的管理不便。應發展國內自己生產企業,以便于市場的管理。5、發展的原則。首先,綠色智能建筑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智能建筑的最終收益者應該是在其中生活、工作的人。一幢大廈的綠色智能化程度,不能全視起設備器材的先進程度,而主要取決于使用人的需求功能。發達國家的智能建筑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單純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簡單合成,而是采用高科技來實現人的需求,改善和提高人工環境的品質,更好地為人服務;其次,既要節約建筑制造能源,也要節約建筑運行能源。在當今人口眾多、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嚴重的條件下,節能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綠色智能建筑要體現利用各種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自然通風、采光、利用太陽能、風能、熱能、地熱能和生物能等;應體現節約能源的高效照明;同時還要節約其它能源,節約用水、節約木材,能重復利用某些舊建筑材料、結構配件、設備及循環利用再生材料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綠色智能建筑要能體現人與人工自然的和諧,人工自然與天然自然的和諧,使智能建筑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發展,既要有增益作用、消費功能和審美效應,也要與大自然形成統一的、互利的融洽的關系。本文由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