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 1、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編制范圍11.1、編制依據11.2、編制范圍12、工程概況13、施工準備、部署23.1、施工準備23.2、施工部署34、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44.1、地基表層處理44.2、半挖半填路基施工方法44.3、施工工序54.4、填料要求54.5、路基填筑54.6、路提檢測134.7、路堤邊坡修整135、路基防護及排水145.1、坡面防護145.2、邊溝、排水溝、截水溝、跌水急流槽156、工期保證措施176.1、工期保證措施176.2、施工組織保證措施207、質量保證措施207.1、組織措施207.2、管理措施218、特殊季節施工保證措施238.1、雨季施工注意事項238.
2、2、夏季施工注意事項24半挖半填路基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編制范圍1.1、編制依據、國家、行業現行的設計規范、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及有關文件。 、本項目采用的標準、規范、規程等。、新建尋烏至全南高速公路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新建尋烏至全南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文件。、設計院已下發的工點圖和通用圖。、尋全高速公路工地建設標準及尋全高速公路規范化施工標準等相關要求。、我單位的綜合施工能力,目前可投入的機械設備,技術實力以及近年來參加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經驗。1.2、編制范圍新建尋烏至全南高速公路K80+000K85+960及虎山互通、連接線范圍內深挖方路塹工程。2、工程概況江西省尋全高速公路
3、第C1合同段,起止樁號K80+000K85+960,全長5960m。本合同段路基工程挖土方127萬方,挖石方96萬方,填土方89萬方,填石方95萬方,路基填筑基本上以移挖作填為主,多余部分在就近棄土場處理。本合同段內屬于路堤主要有14處,具體分布情況見下表2-1:半挖半填路基分布情況一覽表 表2-1序號段落地基概述中心最大 填土高度路基邊坡最大高度主要防治措施1k80+230k80+370地表以下為風化花崗巖3.6137.25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2k80+890k81+010地表以下為風化花崗巖18.7434.74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強夯設置護角墻3k81+400k81+485表層0.5m為
4、耕質土,0.5-2.4m含礫粉質粘土,其下為全風化花崗巖25.1429.4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設置護角墻4k81+635k81+7400.2m為含礫粉質粘土,1.25m為全風化花崗巖,其下為強風化花崗巖17.1628.76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設置護角墻5k82+170k82+2400-1.2m為含礫粉質土,1.2-5m為全風化花崗巖,下為強22.2225.85鋪設土工格柵強夯設置護角墻6k83+870k84+980k85+080k85+110耕質土8-1.5m,其下為全風化花崗巖表層0-0.8m厚碎石土,其下為全風化變質砂巖22.8124.5827.6422.02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設置護角
5、墻鋪設土工格柵強夯 設置護角墻7k85+425k85+500表層0-0.8m厚碎石土,其下為全風化變質砂巖13.6920.48鋪設土工格柵強夯8k84+860k84+990表層0-1.4m厚粉質粘土,其下為全風化變質砂巖3233.42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設置護角墻9k85+050k85+080表層0-1.5m厚粉質粘土,其下為全風化花崗巖3.1432.74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設置護角墻10DK0+140DKO+210表層0-1.2m厚粉質粘土,其下為全風化花崗巖33.3125.76鋪設土工格柵沖擊碾壓強夯3、施工準備、部署3.1、施工準備、核查設計單位提供的工程原測設的永久性標志樁及測設資
6、料,并將提供的測設資料和測量標志進行復測。對施工中所有控制樁以及監理工程師認為放樣和檢驗用的標樁,進行加固保護,并于水準點、三角網點等處樹立易于識別的標志。所有導線復測、中線復測、水準點復測和增設水準點、橫斷面復測和補測等工作,及時上報復測成果。、按設計文件提供的設計數據和監理工程師批復的導線點、水準點結合施工現場實際地形放出挖方路基及填方路基的邊樁、中樁,以及結構物基坑界樁并標明開挖邊界線和填筑邊界線。、場地清理、依據設計文件測量放樣,確定工作界限,根據施工區域地形、地貌、植被及覆蓋層土質情況,在路基開挖或填筑前,先清除表面草皮與表層耕植土、腐殖土,水田路段按照50cm清理,其余路段按照30
7、m清理,清除的土方臨時堆放與相應的棄土場內。、路基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叢等均應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截水溝與起坡線之間的植被應盡量保護),砍伐的樹木應移植于路基之外,進行妥善處理。、填方路堤應將路基基底范圍內的樹根全部挖除,并將坑穴填平夯實,取土坑范圍內的樹根應全部挖除。、路堤修筑范圍內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應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按規定進行回填。、對路幅范圍內、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層腐殖土、表土、草皮等進行清理,填方地段還應按設計要求整平壓實。、清出的表層土應租用臨時用地集中堆放,場地宜選在填挖交界處,用于后期綠化用土。、臨時排水設施、路基工程土石方開挖前按照原地形、地貌進行臨時排水規劃,把開挖
8、斷面以外的匯水排出開挖斷面以外,避免匯水匯集在開挖斷面內,造成路基填料不適宜的影響,臨時截水溝、排水溝與原水系永久排水溝接通。、對于處于水田、山坳路段,首先開挖縱橫向排水溝,疏平地表水。、開挖縱橫向排水溝自然排水有困難的路段,應設集水坑,采取人工強制排水。、在路基范圍內設計設置的過水構造物,施工前在構造物一側開挖臨時排水溝,排水溝不影響構造物正常施工,并保證水流暢通。3.2、施工部署、對設計文件進行現場調查與核對,做好截排水設施,永臨結合設計排水系統。開工前,先調查山體在自然狀態下的穩定狀況,分析施工期間邊坡的穩定性,發現問題及時加固處理;、復測已經完成、水準點及導線網的布設滿足施工需要;、項
9、目部根據相關技術規范,完成對施工班組下發技術交底工作;、本段安排一個路基綜合作業隊伍,負責路基土石方工程、防護工程及便道維護整修。施工管理人員計劃表序號姓名職務本試驗段負責備注1楊錦江生產經理作業總負責2李澤山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3汪志軍總質檢工程師質檢負責人3閆德海施工隊長施工負責人4李 峰機械工程師機械負責人5張先鋒測量工程師測量負責人6楊 磊試驗工程師試驗負責人7黃木山安全工程師安全環保負責人施工隊伍駐地、任務劃分表隊伍名稱人數任 務 劃 分路基作業一隊160負責K80+000K83+000段路基工程的施工路基作業二隊140負責K83+000K85+960段的路基工程的施工路基作業三隊12
10、0負責虎山互通匝道及連接線路基工程的施工4、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4.1、地基表層處理、土質地基表層為旱地清表30cm,水田清表50cm,清表后碾壓至90%密實度,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50Kpa;當松散層厚度大于清表厚度時,應將其翻開,分層壓實至90%,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50Kpa。如地基承載力無法達到要求,采用碎石土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進行換填壓實,壓實度(重型)不小于93%,壓實后承載力不小于150Kpa。、地面自然坡度緩于1:5時,清除表面草皮、植被并壓實后直接填筑路基;若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5時,原地面開挖寬度不小于2m的臺階,當基巖斜坡上的覆蓋較薄時,將其清除后挖(鑿)臺階。、清表、清淤土方
11、進行集中堆棄,用于后期防護和排水工程的培土植草。4.2、半挖半填路基施工方法、當坡面橫坡緩于1:5,在清楚地表草皮、腐殖土后直接填筑路基;當地面橫坡為1:51:2.5時,先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在將地面挖成寬度不小于2m、內側橫坡為4%的臺階。、橫向半填半挖:當路基位于土質、軟質巖路段時,在挖方區超挖至路床地面,在填挖交界結合部左右各3米范圍內采用單擊夯能為800KN的自落式強夯,強夯采用滿牌方法進行夯實;在路床地面先鋪設一層雙向土工格柵,在分層鋪筑下路床,在下路床地面在鋪設一層雙向土工格柵,然后鋪筑上路床;填方邊坡高度大于5m的路堤部分應加強路基壓實,每填高4m采用自落式強夯進行沖擊碾壓,至
12、路床頂面;路肩至填挖交接的距離小于6m,無法采用自落式強夯進行補壓的,同時路基穩定不足時,在下路堤范圍內沿垂直方向按1m間距連續鋪設單向土工格柵。當路基位于整體性較好的堅石,次堅石路段時,填方區采用碎石土或開山石渣進行填筑。、縱向半挖半填:從填挖交界至挖方側縱向10m范圍內超挖至路床地面,路床回填碎石土壓實,填方區設置10m過渡段,填筑碎石土壓實,碎石土按照1:1.5放坡,并開挖成2m寬,內傾4%橫坡的臺階;當填方段縱向10m范圍內高差大于5m時,在路床范圍內鋪設兩層雙向土工格柵。、地下水較豐富路段,沿填挖交界處設置碎石盲溝把地下水引去路基范圍。4.3、施工工序半挖半填路堤施工的工藝流程為:施
13、工準備 運料 攤鋪 大粒徑石料破碎 采用細粒料填空隙 局部找平 碾壓 強夯施工 局部空隙細料找平 碾壓 檢測 按設計要求鋪設土工格柵下一循環施工。4.4、填料要求、利用路塹挖方作本段路堤填料,可將土、石混合填路堤。、上路床采用碎石土鋪筑,最大粒徑小于100mm,下路床采用碎石土填筑,亦可以挖方的土石混填,填料最大粒徑小于200mm。、本標段半挖半填路堤位置貫穿始終,路塹開挖的良好筑路材料應優先用于上下路床填筑。4.5、路基填筑施工中采取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方法施工。填料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平地機進行攤鋪,分層填筑,振動壓路機碾壓。依據“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作業法組織各項
14、作業均衡進行,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工序進度和關鍵工序的作業循環,做到挖、裝、運、卸、壓實等工序緊密銜接連續作業,避免施工干擾、交叉施工。其中:“三階段”為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四區段”為填筑區、平整區、碾壓區、檢驗區;“八流程”為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碾壓夯實檢驗簽認路面整形邊坡修整,。路堤按路基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石標高,分層進行平行攤鋪,壓實方法、虛鋪厚度按照試驗段確定的參數進行控制。準備階段路 基 填 筑 施 工施工階段驗收階段攤鋪區段填筑區段碾壓區段檢驗區段施工準備基層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邊坡修整路面整形碾壓夯實檢驗簽認圖4-1 路基填筑施工流程框圖4.5.1、土方填
15、筑土方路基施工質量檢測指標見表4-1土方路基施工質量檢測指標 表4-1項次檢驗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驗頻率和方法1壓實度(%)零填及挖方(m)00.30按附錄B檢查密度法:每200m每壓實層測4處00.8096填方(m)00.80960.801.50941.5093彎 沉(0.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值按附錄I檢查3縱斷高程(mm)10,1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4中線偏位(mm)50經緯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5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米尺:每200m測4處6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7橫坡(%)0.3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8邊坡符合設計要
16、求尺量:每200m測4處a 填方路基必須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高度,填方作業分層進行攤鋪;b為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堤的設計寬度300mm500mm;c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時,對于原地表清理和挖除之后的土質基底,應將表層翻松深300mm,然后整平壓實。d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時,應將路堤基底整平處理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其壓實度不應小于90%。e不同土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每種填料層總厚不得小于500mm;f土方路堤每層松鋪厚度不宜超過30cm,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壓實層厚度不應小于20cm。碾壓前先用推土機整
17、平,并做成4%的橫坡,碾壓時輪跡應重疊20 cm寬。g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坡陡于1:5時,應將原地面挖成臺階,臺階寬度應滿足攤鋪和壓實設備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2m,臺階頂做成2%4%的內傾斜坡。砂類土上不挖臺階,將原地面以下2030cm的表土翻松。h壓實設備無法壓碎的大塊硬質材料,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質材料最大尺寸不超過壓實層厚度的2/3,并均勻分部,以便達到要求的壓實度。i填土路堤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兩個相鄰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如兩段同時施工,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j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路堤時,應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
18、范圍內;當填筑路堤下層時,其頂部應做成4%的雙向橫坡;如填筑上層時,不應覆蓋在由透水性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邊坡上。k在土石混合填料中不得采用傾填法施工,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每層攤鋪厚度應根據壓實機械類型和規格確定,不宜超過50cm。l天然土混合材料中所含石料強度大于200MPa時,石塊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層厚的2/3,超過的應清除;當所含石料為軟質巖(強度小于15MPa)時,石料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層厚,超過的應打碎。壓實后滲水性差異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應分層或分段填筑,不宜縱向分幅填筑。如確需縱向分幅填筑,應將壓實后滲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兩側。m路床頂面以下300500mm范圍內應
19、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層壓實,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100mm。n 在施工過程中對土的含水量應及時測定,及時調整,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當超出最佳含水量+2%時,填料應進行翻曬或灑水。i路基表面整形壓實后,無明顯輪跡,無軟彈和翻漿,邊線順直,邊坡修整密實,坡面平順穩定,曲線圓滑。、石方填筑石方路基施工質量檢測指標見表4-2石方路基施工質量檢測指標 表4-2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公路1壓實度層厚和碾壓遍數符合要求查施工記錄2縱斷高程(mm)+10,-20+10,-30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3中線偏位(mm)50100經緯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
20、Y、YH兩點4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米尺:每200m測4處5平整度(mm)2030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6橫坡(%)0.50.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7邊坡坡度符合設計要求每200m抽查4處平順度符合設計要求、石料填筑,坡面采用大塊石碼砌。路基高度H5m時,填石邊坡碼砌厚度為1米,5mH12m時,填石邊坡碼砌厚度為2米。、路基填筑采用8m分級,最下一級邊坡高度不大于12m,坡腳設置擋墻或護腳。、填石路基填筑時石塊大面向下擺放平穩,緊密靠攏,所有縫隙用小石塊或石屑填塞。超粒徑石料在填筑前先進行破碎。所用填料粒徑不大于33cm,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圍
21、內,過渡層填料粒徑應小于15cm。、填方路基以推土機、壓路機為主,配以裝載機、挖掘機和自卸車裝運。攤鋪采用推土機,壓實采用大噸位壓路機進行壓實。密實度檢測采用核子密度儀和K30荷載板相結合的方法,壓實度以試驗段所取得數據和下沉量控制,并采用灌砂法檢測。路基基底及每層路堤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該層壓實度檢測。填方路基要求的層厚分層填筑壓實,每填高1米還用沖擊式振動壓路機復壓45遍。、在壓實質量合格后,按照設計要求位置沿路基橫向鋪設土工格柵,并注意格柵間拉直平順。施工土工格柵是要注意以下幾點:a、格柵的縱、橫向接縫可采用尼龍繩或滌綸線縫接或U型釘連接等方法使格柵連成整體,格柵間互相搭接寬度不小于20
22、cm,在受力方向連接處的強度不得低于材料設計抗拉強度。格柵嚴禁扭曲、皺褶、重疊,鋪設時應用手拉直,使格柵平順均勻,鋪好的土工格柵每隔1.52.0m用釘頭固定填方表面。b、土工格柵上、下側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規范規定的路床范圍內的粒徑要求,在距格柵層8cm內的填料粒徑不得大于6cm。c、格柵鋪完后,應及時填筑填料,每層按照“先兩邊,后中間”的原則對稱進行,嚴禁先填路堤中部。填料不允許直接卸在格柵上,必須卸在已攤鋪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大于1米。復測、加密水準點控制分層厚度補充灑水或涼曬測量設置中線及邊線填前碾壓檢測壓實度自卸車卸填料推土機攤鋪填料檢測含水量平地機平整壓路機碾壓檢測密實度進行下一層
23、填筑地表清除、整平或換填控制邊緣預留寬度否否 圖41 高填路堤土石方施工工藝框圖4.5.3、強夯施工4.5.3.1、強夯施工工藝、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落錘要保持平穩,若發現因地面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其整平;、重復上點工序,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重復以上幾個工序施工步驟,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地面高程;、按上述步驟逐遍完成全部夯擊遍數,包括最后一遍的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地面高程。、強夯施工工藝流程強夯施工工藝
24、流程圖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測量場地高程,使場地達到強夯設計起夯面高程;測定標出第一遍夯點位置,按夯錘接地輪廓線用石灰圈點標識;吊車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測校脫鉤高底,用脫鉤繩定死脫鉤位置高度。測量夯前錘機標高;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重復步驟,按設計規定的夯點擊數和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換夯點,重復步驟,完成第一次全部夯點的夯擊;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根據夯點情況,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次數、遍數及夯后整平工作,最后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后,測量夯后場地高程。4.5.
25、3.3、強夯施工工藝要點有效加固深度計算有效加固深度計算采用經驗公式:H=*式中:H-加固土層厚度(m); W-夯錘重(KN); h-落距(m); -經驗系數,其值在0.41.0之間,根據實際情況,本設計值取0.45。夯擊能量夯擊能量石決定加固系數的參數,設計中按單點夯擊能力考慮,單點夯擊能等于錘重落距。(主夯與副夯采用1500kN.m夯擊能;對應滿夯時能量則采用1000kN.m夯擊能。)夯點布置及間距夯點采用正方形布置,主夯與副夯時,夯擊能夯點間距分別采用4.0m;滿夯時,對應的夯點間距夯印彼此搭接1/4。單點夯擊數及夯擊遍數夯擊遍數應通過試夯確定,單點夯擊數在夯擊能力為1500kN.m是擬
26、采用8擊,1000kN.m時采用7擊,夯擊遍數采用主夯,副夯與滿夯三遍。第一遍:主夯,按規定間距,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副夯,在各主夯點位中間穿插進行;第三遍:滿夯,采用夯印彼此搭接1/4連續夯擊;強夯的收錘標準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夯坑周圍底面不發生過大的隆起。4.5.3.4、強夯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施工前標定錘重,根據錘重確定出提升高度。夯擊過程中,確保夯錘通氣孔的暢通。測量人員要認真仔細,保證每個夯坑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在每一遍夯擊前,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及時糾正。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夯擊的沉降量。為保證地基加固效果,雨季
27、施工時做好場地排水;下雨前將已夯完的夯坑及時推平,防止夯坑積水。起重機設防背桿纜繩,減輕起重機臂桿在夯錘落下時的晃動反彈和避免機架傾覆。夯點中心位置用明顯標志標出。夯錘落下后傾斜時,及時將夯坑填平。若傾斜超過D/4時(D為夯錘直徑),該擊點無效,推平重夯。4.6、路提檢測高填路基監測斷面布置圖針對路段的施工監測我項目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控制:、制定周密詳細的監控檢測方案;、設立專職的技術人員定期對監測點安平率進行測量;、監理專業的excel數據收錄對比頁面;、對變化較大點進行在側或加大兩側頻率等方法進一步監測;、如有變化較大變化立即進行集中討論、研究及時處理;4.7、路堤邊坡修整、按設計圖紙要求
28、檢查路基的中線位置、寬度、縱坡、橫坡、邊坡及相應的標高。、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時,預留出加固位置,對填土不足或邊坡受雨水沖刷形成小沖溝的地段,采取邊坡挖臺階,分層填補,仔細夯實的方法處理。、路基兩側超填的寬度予以切除,邊坡缺土時,要挖成臺階,分層填補夯實。、掛線進行邊溝整修,路基整修完畢后,堆于路基范圍的廢棄土料棄置指定的棄土場。5、路基防護及排水本段路基防護及排水水工程有漿砌石護肩墻、護角墻、護坡、排水溝等,截水溝、排水溝超前進行,以便及早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統。5.1、坡面防護根據計劃進度及路基施工進展情況及時安排施工,施工前備好足量的合格原材料,測量放樣后,對坡面刷坡清理,檢驗合格后開始砌筑施
29、工,砂漿采用機械拌合,擠漿法砌筑。砌筑完畢,及時填土,植草綠化。(1)路堤邊坡一般采用坡面植被防護。當邊坡高度小于3m時采用客土噴播植物(草籽和灌木籽)護坡;邊坡高度大于3m而小于8m時采用掛網客土噴播植物(草籽和灌木籽)護坡;邊坡高度大于8m時采用拱形加人字形骨架內噴播草籽和灌木籽。(2)水域地段或受季節性水流沖刷的路堤,常水位以上0.5米的以下部分采用滿鋪式漿砌片石防護。(3)在邊坡較陡或有特殊要求需對路基收縮坡腳寬度的路堤,采用護肩、路肩擋土墻、路堤擋土墻或護腳,支擋工程一般采用C15或C20片石混凝土。在設置圬工支擋結構較困難或者高度太高時,采用加筋擋土墻支護。(4)對于砂性土、土夾石
30、和全風化巖石的路塹邊坡,當邊坡高度小于3米時噴播草籽和灌木籽;邊坡高度大于3m時采用掛網客土噴播植物護坡。(5)對于風化較弱、巖石整體穩定性較好的輝綠巖路塹邊坡,坡度緩于1:0.5時采用掛網噴播混生植物防護。(6)對于巖石風化強烈、破碎,邊坡受雨水沖刷較大,但邊坡穩定性較好的挖方邊坡,采用拱形骨架植物護坡或方格形骨架植物護坡,路塹骨架護坡一般設置在非高邊坡路段的第一級邊坡或設置路塹擋土墻后的第二級邊坡。(7)巖石風化強烈、破碎的路塹巖石邊坡,采用掛網噴播混生植物防護。(8)對于風化強烈且存在崩塌現象或有淺層滑動趨勢的巖石邊坡,采用混凝土框架植物護坡,根據邊坡的穩定性好壞來確定錨桿的長度。(9)
31、對坡腳穩定性差的路塹邊坡,設置路塹擋墻,擋墻采用C20片石混凝土,墻面采取花壇式或采取植爬藤等綠化、美化。(10)挖方邊坡陡,按正常坡率開挖邊坡,導致邊坡高度極高,存在極不穩定因素或施工困難的邊坡,采用樁板式擋土墻支護,樁身采用C30鋼筋混凝土。(11)兩分離式路基中間邊坡一般采用客土噴播植物防護或掛網客土噴播植物防護。坡率較緩的邊坡可采用植樹、草防護。5-1防護工程施工工藝框圖5.2、邊溝、排水溝、截水溝、跌水急流槽截水溝要先行施工,以便排除地表水,確保路基開挖工程順利進行。邊溝、排水溝、急流槽、超高排水等則根據路基成型情況及時穿插安排施工。排水溝漿砌采用M7.5漿砌片石,蓋板座采用C20混
32、凝土,預制水溝蓋板采用C25鋼筋混凝土。排水工程施工工藝框圖見圖6-1。、邊溝施工要求a 挖方地段和填方地段均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邊溝,路堤靠山一側應設置不滲水的邊溝。b 邊溝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邊溝和涵洞結合處應與涵洞洞口建結構配合,以便水流通暢進入涵洞。c 平曲線處邊溝施工時,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后溝底縱坡平順銜接,不允許曲線內側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發生。曲線外側邊溝應適當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但曲線在坡頂時可不加深邊溝。d 邊溝采用漿砌片石對邊溝進行鋪砌時,應選用有平整面的片石,砌縫砂漿應飽滿。e 土工布的施工要求應按規范中關于土工材料的施工要求執行.f 邊溝每隔20米設置一道沉降縫
33、。、截水溝施工要求a截水溝的位置: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截水溝挖出的土,可在路塹與截水溝之間修成土臺并進行夯實,臺頂應筑成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截水溝每隔1020米設置一道沉降縫。b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截水溝應離開棄土堆坡腳15m,棄土堆坡腳離開路基挖方坡頂不應小于10m,棄土堆頂部應設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c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離開路堤坡腳不小于2m,并用挖截水溝的土填在路堤與截水溝之間,修筑向溝傾斜坡度為2%的護坡道或土臺,使路堤內側地面水流入截水溝排出。d截水溝長度超過500m時應選擇適當地點設出水口,將水引至山坡側的自然溝中或橋涵進水口。截水溝必須有牢靠的出
34、水口,并與其他排水設施平順銜接。e為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應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水性較大或裂隙較多的巖石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截水溝出水口,應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滲漏和沖刷溝底及溝壁。、排水溝施工要求a 排水溝的線形要求平順,盡可能采用直線形,轉彎處宜做成弧形,其半徑不小于10m,排水溝長度根據實際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過500m.。排水溝每隔20米設置一道沉降縫。b 排水溝沿路線布設時,應離路基坡腳不宜小于34m.c 當排水溝、截水溝、邊溝因縱坡過大產生水流速度大于溝底、溝壁土的容許沖刷流速時,應采用邊溝表面加固措施。、跌水與急流槽施工要求a防滑平臺一般2.53米設
35、置一處。b跌水與急流槽必須采用漿砌圬工結構,跌水的臺階高度可根據地形、地質等條件決定,多級臺階的各級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與長度之比應與原地面坡度相適應。c急流槽的縱坡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一般不宜超過1:1.5,同時應與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當急流槽較長時,槽底可用幾個縱坡,向下逐漸放緩。當急流槽較長時,應分段砌筑,每段不宜超過10m,接頭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實無空隙。d急流槽的砌筑應使自然水流與涵洞進、出口之間形成一個過渡段,基礎應嵌入地面以下,其底部應按設計要求砌筑抗滑平臺并設置端護墻。e路堤邊坡急流槽的修筑,應能為水流入排水溝提供一個順暢通道,路緣石開口及流水進入路堤邊坡急流槽的過渡段應連接
36、圓順。6、工期保證措施6.1、工期保證措施、加強組織領導,選派精良施工隊伍全線建設工期遵循“統籌規劃、科學組織,重點現行、分段展開,均衡生產,有序推進”的指導思想合理安排;以施工進度管理為核心,以控制工程為重點,高度重視、優先處理對工程影響大的征地拆遷、重大遷改和圖紙供應兩大外在因素,創造工期保證的良好外部環境;抓住實施性施組動態調控、施工合同硬化監管、工程進度信息化管理和進度管理激勵制度四項保障措施,確保工期節點可控;同時,在工程中,將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廣“四新”技術應用,提高施工效率,為全線工期的實現提供保障。成立精干高效的工程項目部,選派具有豐富鐵路施工經驗的項目經理參加本標段工程的建
37、設,在本工程建設期間,不兼任其它項目的項目經理。根據本工程特點,將投入足量的專業化施工隊伍進行施工,減少中間環節,科學組織施工。上場的管理力量、勞動力數量和技術素質滿足工程需要,控制工期的工程采用倒班施工、多開工作面等措施。認真編制實施性施工進度計劃將組織編寫詳細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分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總體網絡進度計劃”,實行網絡計劃管理;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網絡進度計劃展開工序流水作業,保證各分項、工程協調配合,全面展開施工;每周開會總結,擺出問題,查出原因, 提出措施,確保每月、每季工期兌現。工期保證體系圖人財物機配備適宜施工機械備,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調配性能良
38、好、數量足夠的機械設備投入施工,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和勞動生產率,同時在施工中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提高機械設備 完好率,保證主要機械設備出勤率90以上,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成立專門小組,做好“三通一平”和征地拆遷工作根據工程特點和工期要求,成立專門協調小組,主抓“三通一平”和征地拆遷工作,提前與業主、地方政府進行協商溝通,做到“三通一平”和征地拆遷工作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確保各項工程施工按計劃進行。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保證物資供應成立精干高效的物流領導小組,按施工計劃做好主材供應,并及時送貨至現場,滿足本標段施工正常需要;工程所需其它物資設備按計劃提前組織進場,并有一定的儲備量。加強施工
39、水電保障,在本標段配置足夠的帶有自動計量系統的混凝土拌合站、并配足發電機,滿足外部電源停電時施工用電需要;施工用水利用當地水源,埋設管道、建貯水池及水車運輸的方式,保證工程施工的連續性。成立防汛組織機構,指定專人加強同當地氣象部門的聯系,準確掌握天氣預報及汛情,及時反饋信息,以便采取措施;汛期準備足夠數量的草袋、麻袋、塑料袋、木樁等防洪物資器材放置在工地上,加強監控,發現險情苗頭立即采取措施,確保施工安全渡汛。對施工進度進行科學監控,保證施工有序進行針對本標段的重點工程制定目標責任管理辦法,分片分區、分項責任到人,嚴格獎懲兌現。運用“投資指標監控法、形象進度監控法、單項進度指標監控法、關鍵線路
40、網絡監控法”等多種方法對全過程進行進度監控管理。圍繞網絡圖關健線路上的控制工期工程,本投標人嚴密組織施工,合理安排順序,實行分段平行流水作業,加強工序銜接,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對施工進度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生產要素,保證全線均衡生產,做到附屬工程與主體工程均衡同步跟進,以日進度保月進度,以月進度保總工期目標實現。實行信息化管理,科學調度,保證工程均衡施工成立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并與業主、監理通過網絡聯結,實現管理自動化,將進度、質量、物資、設備等信息通過網絡快速傳輸,為項目實施的決策與資源配置提供參考依據,使關鍵線路得以在控制下實施。工程管理部對施工進度實行動態管理。建立自上
41、而下的調度網絡,采取垂直管理,減少中間環節,全面及時掌握施工動態,迅速、準確處理影響施工進度的各種問題;對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擾嚴重的工程進行超前研究對策,制定措施,及時調整生產要素,保證施工均衡連續進行。實行施工進度快報制度,及時了解施工進展情況加強調度統計工作,實行施工進度快報制度,堅持每天統計一次各工序的進展情況,每周統計一次重點工程的實際進度和計劃進度情況,對比、分析兩者間的差距及產生原因,全面及時了解各工程進展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對施工現場的需求和需解決的問題及時反映、及時解決。6.2、施工組織保證措施立即組織隊伍、設備上場,并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一是做好技術準備,熟悉設計文件,
42、領會設計意圖,辦理交接樁,搞好復測和材料取樣鑒定,編制好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搞好技術交底。二是搞好物資準備,做好材料計劃,疏通供應渠道。三是抓好施工力量及時到位。四是辦理征(租)地手續,做好施工便道及臨時房屋的修建工作。架設、配備、修建電力、通訊線路和供水設備。保證做到“四快”,即進場快、安家快、開工快、形成生產規模快。全力做好征地拆遷配合工作。自下而上建立強有力的協調專班,督促各級部門及時提供建設用地、完成拆遷任務。要迅速開展測量放線、邊界溝開挖等準備工作,參與做好拆遷房屋調查、地面附屬物清點工作。要盡量減少臨時用地數量,認真履行復墾責任,切實做好道路還建、水系恢復工作,共同創造良好建設環境
43、。施工中做到統籌規劃,周密安排,全方位有序協調。進一步完善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編制實施性施組,強化計劃管理、網絡管理、目標管理和成本管理。把握戰機,適時組織施工準備、攻堅、決戰和收尾配套的階段性會戰。7、質量保證措施我公司將嚴格按項目法組織本工程施工,全面推行IS09000系列標準,實行工程質量終身制、項目法人責任制,用先進的施工管理手段、精良的機械設備,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充分發揮人員及機械設備的效能,確保工程質量。7.1、組織措施調集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技術力量強、設備過硬的施工隊伍投入本工程施工,以高素質的施工隊伍、精良的施工設備和雄厚的技術力量保證工程質量。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
44、向到底,控制有效”質量保證體系。項目部設安質部,配備專職質檢工程師,施工隊設專職質檢員,工班設兼職質檢員。施工中嚴格實行“三檢制”,形成項目部、施工隊、工班三級質量自檢體系(見圖T-7 三級質量自檢體制)。7.2、管理措施7.2.1、施工前的質量控制依據ISO9000-2000標準,結合工程特點,制訂工程質量計劃,做好機構設置、試驗室建立、專業人員配備、施工材料調查和檢驗、施工設備選型、場地布置、技術交底、圖紙審核、規范標準和圖表選定等工作。7.2.2、施工中的質量控制a 組織強有力的測量人員進行測量控制。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中對測量質量控制的要求,實行從放線到竣工“一條龍”質量控制程序,嚴格
45、執行復核制度、交底簽認制度、向監理工程師報批制度,以“放準,勤復測,點、線、面通盤控制”的方法,確保測量工作的準確無誤。b 按照“設計、施工互動”的原則。施工圖設計中編制關鍵工序的施工工藝設計,指導施工。施工和檢測數據,及時反饋給設計,不斷修改完善設計,通過互動不斷循環上升,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c 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操作規程,高起點、高質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個”,將每個“第一”的檢驗數據結果定在全優起點上,并以此做樣板,通過高標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確保每道工序、每部位、整項工程最終達到優良標準。d 通過嚴把過程檢驗和試驗關,保證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個部位的質量在施工的過程中受到
46、控制。嚴格按照“過程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的內容和要求保證三級驗證制度的效能;及時組織質檢員、施工員和有關技術人員對各工序進行自檢,按有關規程規范進行檢驗、試驗、標識和記錄;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研究分析,訂出糾正和預防措施,以確保達到其實施效果;并及時通知甲方和監理單位,經現場認可后,才能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e 積極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把工程的質量重點、難點和特殊點列為技術攻關項目,發動群眾集思廣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質量關,達到設計圖紙、技術文件和驗收規范規定的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三級質量自檢體系圖 7.2.3、施工后的質量控制每項工序質量控制結束后,要及時對控制結果進行評價和對質
47、量偏差進行糾正。為了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發生,應按照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對不合格進行評審,分析原因,制訂糾正措施,跟蹤和記錄糾正措施的結果,并對其有效性做出評價。“三檢”、“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自檢制度本工程建立項目經理部、施工隊、作業班組三級自檢機構,加強工序質量內部檢查。嚴格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的“三檢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糾正,并由隊質檢員記入施工日志。“三檢”,即施工中自檢、互檢、交接檢。工序交接檢,即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須進行合格檢驗,并經質檢工程師或監理工程師簽證,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質量。“三不交接”,即無自檢記錄不交接,未經專
48、業技術人員驗收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工序質量控制流程見圖6-4。“五不施工”,即未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及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測量資料未經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經檢查簽證不施工。(3)、工序質量保證措施a本工程具體施工時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準確放線,并要認真進行技術復核,放樣和圖紙尺寸不符時,須報告進行調整,經有關部門辦理簽證手續。b土方開挖,嚴格控制基坑底及路基的標高,防止超挖欠挖。c土方開挖施工配備專職人員進行質量控制,要及時復核校對撒灰線,將開口線、填筑邊線等測放到位,準確控制標高。d土方開挖后,場地內要修筑排水溝及集水井,防止基坑泥濘,在四周設置
49、截水溝及修設排水系統,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內。e機械挖土要在基底標高以上保留30cm厚的土用人工挖平清底。f對工程的定位樁、水準點等要注意保護好,挖運土時不能碰撞,并要定期復測,檢查其可靠性。g嚴格控制填方分層厚度和壓實度要求.h路基每三層恢復一次中線,嚴格控制路基寬度,防止路面寬度不夠;i挖方路塹在開挖時預留30cm進行人工刷坡,石方路塹應嚴格控制光面爆破,保證路基邊坡順直。8、特殊季節施工保證措施8.1、雨季施工注意事項填筑時要隨挖、隨運、隨填、隨壓實,每層表面作成24的排水橫坡,未壓實前不能中斷施工。雨季施工時,不能在中雨或連綿雨天填筑非滲水土各部分填層。作好氣象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作好雨季來臨前的材料儲備,并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做到工地排水暢通,指定專人負責挖溝、疏導排水等工作。填方邊坡及時夯拍密實,防止坍方和沖刷農田,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雨后繼續施工時,填土表面必須翻松、晾曬,使其含水量滿足正常要求。協調安排施工計劃,合理調整雨天施工任務量。8.2、夏季施工注意事項夏季多暴雨、臺風、山洪等,也對參建人員的臨時用房,臨時道路及工地機械、物資,造成威脅。夏季多暴雨、洪水、并引發地質災害,容易產生路基施工表面積水和浸泡建筑中路堤,留下長久隱患。采取防暑降溫措施保證人身安全、機械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