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線橋施工交通疏導方案一、編制依據及原則一、編制依據及原則編制此方案的依據有三部分編制此方案的依據有三部分 1、招標文件以及兩階段的設計圖紙。2、關于安全生產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省、市人民政府頒布的各項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條例、規定,以及交通行業各項標準、規范。3、我單位對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調查所掌握的資料;以及在互通轉向車道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施工過程中所得的現場數據及施工作業成果。編制原則編制原則總體上采取“邊施工、邊通車”的原則,采取單幅封閉,單幅通車的方式。施工過程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對安全工作做到前期的主動控制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動態控制。保障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2、保障路面車輛的行車安全。二、工程概況二、工程概況互通立交位于永安市西洋鎮嶺頭村東側,連接泉三高速公路,為漳永高速公路與泉三高速公路的快速銜接服務。互通立交采用變異B型單喇叭,泉三主線上跨匝道。互通主線范圍K154+470線路終點,與泉三主線的交叉樁號為AK154+073.686=QSYK175+532.450。嶺頭樞紐互通共設匝道7條,即AG匝道,總長4314.722米;泉三高速改建總長840米。互通區共設1座泉三主線橋,橋長81米,E匝道橋1座,橋長77米;涵洞及通道工14道。(互通區平面布置見下圖)。三、交通疏導方案一三、交通疏導方案一本方案計劃將泉三高速右幅車道的行車通過竹坑山隧道出口的
3、轉向車道引導到泉三高速左幅車道行駛,以達到封閉泉三高速右幅車道進行泉三主線橋施工的目的。具體實施過程為三個步驟:一、完成隧道出口轉向車道的施工。二、根據疏導方案,對泉三高速進行交通疏導布控。三、封閉泉三高速右幅道路,將泉三高速右幅的行車引導到左幅行駛。將泉三高速左幅雙車道由ZK175+510處開始至ZK175+720處用水馬隔開,由單向行駛改為雙向行駛。同時,在YK175+450處開始封閉右幅車道。右幅車道上的車輛由隧道出口的轉向車道過渡到左幅車道行駛,至K175+680K175+720段開口的中央分隔帶向右改道至右幅車道上行駛。為泉三高速主線橋右幅施工創造了施工條件。四、交通疏導方案二四、交
4、通疏導方案二本方案采取繞行方式。泉三改道右轉繞行“將泉三右線全封閉”向右繞行。計劃在泉三高速右幅竹坑山隧道出口新建繞行車道順接C匝道。將C匝道作為臨時車道,達到車輛繞行目的。本方案將分兩個步驟實施。第一步:新建繞行車道的施工。第二步:待繞行車道施工完畢,對泉三高速右幅車道進行繞行疏導布控。對YK175+450K176+250段的道路進行交通疏導工作,引導泉三高速右幅車道上的車輛駛出竹坑山隧道出洞口改道右轉,進入繞行車道。同時將泉三高速公路右幅YK175+450K176+250段實行道路封閉。保證泉三高速公路不因泉三主線橋的施工而中斷交通。方案一:轉道方案方案一:轉道方案優點優點:1、施工難度較
5、小,受天氣干擾不太大。2、推遲工期時間短。3、資源消耗減少三分之二。缺點缺點:1、布控要求高于方案二。方案二:繞行方案方案二:繞行方案優點優點:1、布控要求低于方案一。缺點缺點:1、施工難度較大、受氣候干擾極大。2、推遲工期時間增加五倍以上。3、資源消耗增加兩倍以上。4、需另修建一條約600米的施工便道。兩方案對比兩方案對比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方案一略優于方案二。五、交通疏導基本規劃五、交通疏導基本規劃施工區的基本區劃。根據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J07396)規定,在施工時為了保證給道路使用者和施工工人提供最大的安全保護,本工程的交通控制區,即施工作業控制區應設置(1)警示區(2)上游過度區(3
6、)工作區(4)施下游過度區(5)終止區五個區段。(1)警示區 作用:提示前方道路施工,使行車者注意交通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本工程警示區設置長度為2500m、1600m。在該區段前,設立施工預告標志,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斷、繞行情況,使司機有時間調整其行車速度。施工預告標志采用固定方式設置在行車方向右側或者醒目的地方和中央分隔帶處。警示區內每隔一定距離應設置有關標志,每個標示之間的距離為400m。警示區內統一設置“施工標示”標志、“導向”標志及“限制速度”限制速度為60km/m、40km/h標志7(2)上游過度區作用:起導流作用,引導車輛改變行駛方向,變換車道。該區長度本工程設置為100
7、m。在前漸變區前應設置“導向”標志。若需在夜間施工,應在該區內每50米安裝一個黃色頻閃警視信號燈,警視信號燈具要反映漸變區輪廓。(3)工作區作用:作業區是施工人員活動和工作的地方。在車道與作業區之間必須設置隔離裝置,作業區還應為工程車輛提供安全的進出口。根據施工作業的需要設置作業區長度。本工程工作區長度:泉三右線YK175+450K176+250長800m;封閉、車輛繞道通行,引導車輛繞道。一般禁止在夜晚、雨、霧等不良天氣施工。(4)下游過度區作用:起導流作用,引導車輛改變行駛方向,變換車道,進入正常的行駛車道。該區域長度本工程設置為30m,車輛駛過施工區后,應利用錐形交通標志設置后漸變區,引
8、導車輛進入正常車道。(5)終止區作用:表示施工區的結束和施工限制的解除,位于施工區的末端。終止區的設置長度大于30m。終止區的末端設置解除限速標識牌。六、交通疏導實施方案六、交通疏導實施方案實施布控上路前對布控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布控方案學習,講解具體布控實施先后程序,并對進場施工作業人員的作業內容進行明確分工。所有材料、設備、人員從泉三高速公路桃源站統一進出。具體布控前,報請高速路政、交警部門協助臨時交通管制,接到下一步工作指令后,根據交通疏導的規劃方案,作業人員開始布控作業。布設過程應保證安全,對車輛通行影響小。預先考慮安排10人同時分段將交通錐、防撞桶、擺放在設計位置。交通錐等分隔設施擺放
9、應控制線性,保證平順。再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隧道內限速40km/h。施工路段全稱測速,誘導車輛控制車速,在改道處高速公路外設專人值班(1名),并在施工期間安排專人對布控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護。方案一實施步驟方案一實施步驟第一步 進行泉三右線的布控。進行泉三右線的布控,按設計方案,布設自行車方向的上游開始至下游結束。錐形筒、標識標牌等由桃源進入泉三高速右線,至竹坑山隧道入口開始布置。在設計指定的位置,將前方施工、限速、方向誘導、道路變窄等交通標識標牌安放固定好。第二步 設置中央分隔帶開口部位以及轉向車道等位置的標識標牌以及臨時交通標線。將泉三左道用水馬隔開,由單向行駛改為雙向行駛。第三
10、步 封閉泉三右線,布置右線標識標牌及臨時交通標線,引導車輛經隧道出口轉向車道進入泉三左線內側車道行駛。將行車方向上游的限速、警示、誘導標識標牌安放好,在高速路政、交警的協助下,用水馬、錐桶將泉三右線封閉。同時將設置在路面上的警示、誘導識標牌安放固定到位。方案二實施步驟方案二實施步驟第一步 進行泉三右線的布控,按設計方案,從行車方向的上游開始,錐形筒、標識標牌等由桃源進入泉三高速右線,至竹坑山隧道入口開始布置。布設自行車方向的上游開始至下游結束。按照設計,在指定的位置,將前方施工、限速、方向誘導、道路變窄等交通標識標牌安放固定好。第二步 封閉泉三右線,布置右線標識標牌及臨時交通標線,引導車輛繞道
11、進入輔助車道泉三右線外側車道行駛。將行車方向上游的限速、警示、誘導標識標牌安放好,在高速路政、交警的協助下,誘導識標牌安放固定到位。七、安全管理措施七、安全管理措施在施工期間要與高速交警大隊和路政大隊保持聯系和溝通,服從指揮,共同疏導交通,注意防止非施工車輛進入施工封閉區。為了確保施工人員自身安全以及泉三高速公路上的行車安全,防止出現交通事故或交通嚴重阻塞,我們提前防控,制定了以下安全管理措施細則。(1)成立“保通小組”,由項目安全副經理直接領導。施工現場設專職交通協管員,負責維護現場交通秩序。協管員應在作業控制區的兩端路外較安全的地段進行休息、觀察、巡視。交通協管員應經過培訓,掌握交通法規應
12、具備能快速、有效地指揮交通,應付突發的交通情況的能力。(2)協管員要時刻注意現場封閉設施的完好性,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要保證設施、標志清潔,易于辨認,并始終處于正確工作狀態。注意因通行車輛刮、碰標志可能導致指向錯誤或無法正確辨認,應避免非施工作業車輛誤入作業控制區。(3 3)設立專職安全員負責監督現場的安全管理,督促作業人員不能隨意走出作業控制區,現場專職安全員應服從交警、路政等部門對現場作業秩序和安全組織措施的監督管理,做好施工路段交通組織保障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使施工段所設置的作業控制區安全始終處于良好、有效狀態,并積極協助交警、路政部門處理路面突發事件。本次計劃設置專職安全員1名,負責監督
13、交通疏導布控。在布控完成之后,安全員還負責泉三主線橋施工階段路面交通疏導設施的檢查及設施的更換工作。(4)全體施工人員上崗前應進行施工安全教育,從思想上重視施工安全;施工人員應身著黃色反光背心作業;注重安全作業,不在作業區外,特別是越過交通安全設施外的未封閉道路上流動。(5)施工機械、車輛(如吊車、銑刨機、鉆機等)在施工區內應按規定地點有序停放,進出施工區域時應服從專職交通協管員管理,不得擅自進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施工機械及車輛的任何一部位伸入未封閉道路,造成事故。八、施工安全應急預案八、施工安全應急預案為了做好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的緊急救援工作,減少事故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防止事故進一步擴
14、大;充分的發揮各職能部門、施工隊的作用,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建立應急救援體系,特制定本預案。1、現場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現場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總指揮長:黃平 副總指揮長:胡國新 吳建明 黃廣斌 組 員:戴海鵬 石飛軍 莊心波 王付英 杜理達 張希鵬應急救援體系下設:應急救護小組、事故處理調查小組、現場保護善后工作組、急救后勤組。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各個小組明確職責,在指揮機構的協調組織下合理有序的進行事故救援和處理工作。2、應急響應、應急響應一旦發生如下情形生產安全事故:工程失事事故、機械事故、工程中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或地質災害引發人員傷亡、重大的火災。應急救援指揮部開始運作,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即開
15、始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后,指揮部人員無特殊情況不準請假。3、職責與分工、職責與分工正、副指揮長負責召集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會議,部署應急工作,制定和采取應急措施,指揮部成員負責完成以及會議交辦的各項分工任務,確保政令暢通。項目部各部門全力配合救援工作。4、事故報告、事故報告項目部應第一時間向業主、監理及當地有關部門報告事故發生的事實,并立即啟動緊急預案,投入緊急搶救中。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及時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局、公安部門報告。與醫院取得聯系,已得到地方政府和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幫助。5 5、交通分流預案、交通分流預案(1)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生堵車現象,預案組織領導機構立即啟動,由組長全權指揮項目部相
16、關人員積極疏導交通,并立即上報交警及路政部門,請求協助。(2)如出現大面積堵車現象,擬采用如下處理方案:立即停止施工,查找堵車原因,第一時間上報交警及路政部門,請求協助。項目部立即進行全員動員,對已進入堵車區域的車輛,我部將動用一切可動用資源,積極清理路面障礙物,將影響車輛通行的障礙物托運至施工便道區域,盡快恢復通車。視路面障礙物清理情況,及時開通施工過程中封閉的車道,予以導流,道路疏通完成后,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施工組織方案,謹慎施工。6、事故調查、處理、搶險工作的評價、事故調查、處理、搶險工作的評價1.在現場搶險工作完成后,應立即開展事故的調查、分析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擬定
17、防范措施,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2.項目部應向有關部門書面匯報事故經過,并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3.事故調查報告由質量安全部牽頭擬定,深入剖析事故的原因,找出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環節。4.對事故負有責任的各級人員,應進行嚴肅地批評、教育、處罰或處分,觸犯刑法的,應交由司法機關處理。事故搶險工作結束后,應進行必要的總結性評價。7、生產和生活的恢復、生產和生活的恢復(1)、在現場搶險工作完成后,項目部應及時負責安排好生產和生活的恢復工作。(2)、對因事故原因無法工作的人員應及時進行調整,對破壞的設備應及時進行維修、更新,及早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3)、為預防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項目部應加強管理,增加安全投入,認真檢查,消除隱患,杜絕事故,確保安全匯報完畢,敬請批評指正!匯報完畢,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