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2工程地址3建設單位4設計單位5監理單位6勘察單位7施工單位8建筑功能住宅及商鋪9建筑面積約5.0萬m210建筑層數地下2層,地上30層11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12建筑高度102m13工期要求600天(以實際開工令為準)工程概況一覽表 一、工程環境條件一、工程環境條件本工程位于市中心位置,工程北邊有實驗小學,南邊為家屬樓,西邊為銀行,東邊緊鄰棉紗廠。基坑大致呈正方形分布,南北長約56米,東西長約55米,現場可用場地非常狹小。1、基坑西側為銀行,西北側為3層已有建筑,地下基礎范圍線距3層已有建筑最近距離約為4.5m。2、基坑北側為文化路,地下基礎范圍線距文化路最近路
2、基約為12.3m。3、基坑東側為廠房,地下基礎范圍線距用地紅線最近距離約為5m。4、基坑南側為家屬樓,基坑南側地下基礎范圍線距用地紅線最近距離約5.1m。二、工程地質概況二、工程地質概況擬建場地自上而下各土層地質特征如下:1層素填土:黃褐色等,松散,層厚1.202.10m。2層粉質粘土:灰褐色,黃褐色等,可硬塑狀態,層厚1.502.50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60Kpa。3層粗砂:黃褐色,稍密中密,層厚2.004.60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200Kpa。4層全風化片麻巖:黃褐色等,密實,層厚1.001.40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300Kpa。5層強風化片麻巖:黃褐色等,密實,層厚1.707.8
3、0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450Kpa,平均埋深11.79m。6層中風化片麻巖:黃灰色,本層最大揭露深度20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000Kpa。本工程設計持力層為第本工程設計持力層為第5層和第層和第6層強風化片麻巖、中風化片麻巖。層強風化片麻巖、中風化片麻巖。三、工程水文概況三、工程水文概況本本場場區區地地下下水水類類型型為為第第四四系系孔孔隙隙潛潛水水與與基基巖巖裂裂隙隙水水混混合合水水,地地下下水水主主要要賦賦存存第第四四系系砂砂層層與與風風化化巖巖裂裂隙隙中中,透透水水性性較較好好,富富水水性性好好,涌涌水水量量大大,主主要要受受大大氣氣降降水水和和側側向向徑徑流流補補給給,排排泄泄以以蒸
4、蒸發發和和側側向向地地下下徑徑流流為為主主。場場區區地地下下水水位位穩穩定定水水位位埋埋深深3.49-4.51米米之之間間,水水位位標標高高12.44-12.73米米(絕絕對對高高程程),水水位位年年變變幅幅約約1.02.0m。場場區區地地下下水水對對混混凝凝土土結結構構具具微微腐腐蝕蝕性性;在在長長期期浸浸水水和和干干濕濕交交替替環環境境下下,地地下下水水對對鋼鋼筋筋混混凝凝土土結結構構中中的的鋼筋具有微蝕性。鋼筋具有微蝕性。四、逆作法設計概況四、逆作法設計概況本方案根據設計計算要求實施部位為0.000標高以下地下兩層結構及地上二層結構施工,挖土深度12.8m;采用一柱一樁+支護樁+高壓旋噴
5、止水帷幕+地下層樓板的施工方案。根根據據設設計計圖圖紙紙要要求求,本本工工程程在在地地下下逆逆作作法法施施工工完完成成前前,地地上上結結構構最最多施工至二層多施工至二層。工程采用鋼管混凝土立柱樁作為逆作法施工時地下二層及地上二層結構施工時臨臨時時支撐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筏筏板板作為結構基礎;采用800間距1.6米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作為基坑支護樁,基坑支護樁只作為臨臨時時支撐,不作為永久性結構構件,支護樁外側與地下擋土墻外側間距0.8米;采用高壓旋噴樁作為止水帷幕;采用地下負一層梁板結合冠梁及地下負二層梁板結合腰梁作為基坑支護的水平支撐;降水井在帷幕內側沿基坑周邊布置,井管直徑500mm,間距1
6、2m,計18眼,井管采用混凝土無砂濾水管,管壁外側回填石子。逆作法施工及鋼管凝土承重樁平面圖五、施工方案五、施工方案1.現場平面布置辦公室辦公室辦公室辦公室 2.支護樁+高壓旋噴止水帷幕及鋼管混凝土立柱樁施工3.-3.00米以上土方開挖:土方采用盆式開挖,挖土深度為3米,機械開挖至-2.8m,人工清槽至-3.0m,澆筑150mm厚C25混凝土墊層。4.施工0.000梁板結構 出土口預留及土方運輸路線根據首層樓梁板設計荷載限制,首層樓板上禁止車輛行駛,故利用原有車道作為行車路線。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東西方向緊鄰原有建筑,北邊為文化東路,西邊為真繡巷,預留出土口布置運輸土方車道及出土口,如下圖所示:(
7、挖掘機等機械進出地下一層及地下二層出土口時,應根據運土路線堆土做45角坡道,已保證挖掘機等機械進出出土口)。出土口位置及土方運輸路線示意圖說明:1.土方運輸路線根據首層設計荷載確定,結構樓板上不允許載重車輛行駛;2.出土口共設置2個,施工前與設計單位及建設單位確認后預留。土方運輸路線示意圖地下部分土方暗挖流向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5.-3.00m至-6.5米土方開挖暗挖土方采用挖機倒運土的方式,0.000的支撐體系拆除完成后用小挖機挖土,鏟車倒土至出土口,再用長臂挖掘機挖土裝車并將土方運至建設單位指定場地。(0.000樓板強度必須達到100%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撐體系。)6.進行負二層結構
8、梁板、腰梁及負一層柱施工 7.-6.50m至基礎底土方開挖-5.00m樓板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后進行模板腳手架拆除,模板腳手架拆除后,進行-6.50m至基礎底土方開挖。土方開挖深度用機械開挖從-6.5m至-12.6m,人工清槽至-12.8m(電梯井基坑身為-14.3)。-5.00米的樓板強度必須達到100%設計強度拆除模板支撐后,采用暗挖方式進行挖土,先用小挖機挖土,鏟車倒土至出土口,再用長臂挖掘機挖土裝車并將土方運至建設單位指定場地。-6.50m至基礎底土方開挖 8.基礎墊層、防水、防水保護層施工 9.基礎底板及地下二層地下二層柱子施工 10.地下室外墻施工、出土口封堵基礎底板施工完畢后
9、按照從地下二層至地下一層的順序,進行地下二層、一層外剪力墻(外剪力墻為順做)施工及地下預留出土口封堵。地下外剪力墻磚模、卷材防水及回填及剪力墻施工 六、主要節點施工方法六、主要節點施工方法1、框架柱:一柱一樁,每個框架柱內設置一個鋼管混凝土樁,鋼管混凝土樁直徑400mm,內填強度C45的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柱與框架柱結合。本工程采用鋼管立柱樁作為逆施工時的豎向支撐結構的“樁柱合一”做法,疊合柱的鋼筋綁扎如下圖所示:2、柱子、剪力墻鋼筋豎向接頭示意圖 3、剪力墻地下室外墻采用施工墻頂連梁預留剪力墻鋼筋的方式,根據設計計算,墻頂連梁施工高度為1.1m,梁寬同墻厚。剪力墻鋼筋留插筋如上圖,梁配筋圖及止
10、水鋼板位置如下:4、后澆帶為保證梁板柱的剛性及力的連續傳遞要求對于原設計的混凝土溫度后澆帶做以下處理:后澆帶節點圖 5、梁柱處節點施工地下一層梁鋼筋過樁時,由于鋼管樁頂在梁中位置,梁上部鋼筋可以直接通過,下部鋼筋在過柱遇樁時采取鋼筋打折繞過和彎錨的形式,彎錨必須保證伸入柱里的平直段0.4lae。能保證平直段的采取彎錨,不能保證的采取鋼筋打彎繞過的形式通過。鋼筋打彎繞過可對柱子界面較小的梁頭位置采取水平加腋以保證鋼筋彎折通過:施工地下二層時,鋼管混凝土樁與梁的連接采取傳力鋼板法。在結構梁頂標高處鋼管設置兩個方向且標高錯位的四塊傳力鋼板,雙向框架梁頂部第一排主筋遇鋼管阻擋處鋼筋斷開并與傳力鋼板焊接
11、,而梁底部第一排主筋遇鋼管則下彎,梁頂和梁底第二三排主筋從鋼管兩側穿越。梁頂第一排主筋與傳力鋼板焊接采用雙面焊接,焊縫長度大于5d。所有角焊縫質量等級為三級,坡口焊縫質量等級不低于二級,焊接點應符合(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及(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的有關規定。6、墻模板配置及混凝土施工節點如下圖所示:7、柱混凝土施工節點如下圖所示:8、鋼管柱穿越基礎底板防水節點鋼管混凝土柱止水鋼板時,將止水鋼板分成4塊,分別焊接,板間預留20mm縫隙滿塞焊,沿鋼管周邊滿焊,施焊時確保焊縫飽滿,不得有孔洞、夾渣,焊縫厚度不小于6mm。如下圖:9、降水井封堵節點降水井在基礎底板施工時全部保留,地下部分結構施工完畢后封閉,降水井封閉確保該部位不產生滲水通道,封閉節點如下:預留降水井示意圖井管封閉示意圖 10、梁柱不同強度混凝土施工控制地下部分墻柱混凝土等級為C55,梁板混凝土等級為C35,等級相差較大,混凝土澆筑時必須采取分隔措施,采用收口網或鋼絲網進行分隔詳下圖。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