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編制目的及適用范圍1.1 編制目的為規范杭州國際會議中心鋼結構工程現場鑄鋼件的焊接質量,特編制此方案。1.2 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杭州國際會議中心鋼結構工程鑄鋼件現場焊接施工。2. 焊接方法的選擇平焊、橫焊、立焊采用SMAW打底,GMAW填充;仰焊采用SMAW打底,填充。3. 焊接材料的選擇SMAW采用E5015(J507)(大西洋)焊條,3.2、4;GMAW采用ER50-6(錦州錦泰)焊絲,1.2。4. 焊前準備(1)焊條在使用前必須按規定烘焙, E5015焊條的烘焙溫度為350。烘焙1小時后冷卻到150保溫,隨用隨取,領取的焊條應放入保溫筒內。(2)不得使用藥皮脫落或焊芯生銹的變質焊條
2、、銹蝕或折彎的焊絲。(3)二氧化碳氣體的純度必須大于99.7%,含水率小于等于0.005,瓶裝氣體必須留1Mpa氣體壓力,不得用盡。(4)焊前,焊縫坡口及附近50mm范圍內清除凈油、銹等污物。(5)施焊前,復查組裝質量,定位焊質量和焊接部位的清理情況,如不符合要求,修正合格后方可施焊。(6)手工電弧焊現場風速不大于8m/s、氣體保護焊現場風速不大于2m/s,應設防風裝置。(7)焊接前,檢查各焊接設備是否出于正常運行狀態。(8)檢查坡口尺寸是否達到要求。(9)焊工必須持證上崗。5. 焊接工藝5.1 焊接工藝參數的選擇(1)立焊:SMAW打底,GMAW填充;道次焊接方法焊條(焊絲)直徑(mm)保護
3、氣體流量(l/min)電流(A)電壓(V)焊接速度(cm/min)打底SMAW3.2/1101302025填充GMAW1.2CO21201801525(2)橫焊:SMAW打底,GMAW填充;道次焊接方法焊條(焊絲)直徑(mm)保護氣體流量(l/min)電流(A)電壓(V)焊接速度(cm/min)打底SMAW3.2/1301502231610填充GMAW1.2CO226032036423580(3)仰焊:SMAW打底,SMAW填充道次焊接方法焊條(焊絲)直徑(mm)保護氣體流量(l/min)電流(A)電壓(V)焊接速度(cm/min)打底SMAW3.2/1101302025410填充SMAW4.
4、0/1401702228435蓋面SMAW4.0/140160222818355.2 預熱與后熱(1)預熱鑄鋼件與異種鋼施焊前應進行焊前預熱,采用23把烘槍進行火焰預熱。預熱溫度為170。待溫度降至150時方可進行焊接。(2)后熱焊接結束后,用烘槍對焊縫進行后熱處理。后熱溫度為200,之后采用50mm的保溫棉對焊縫后熱處理部分進行包裹,緩冷至室溫。5.3 焊接坡口的選擇5.4 焊接工藝措施(1)焊接層間溫度控制正式施焊時應將層間溫度控制在200250,采用接觸式測溫儀進行測量溫度;(2)打底焊接時,采用手工電弧焊多層多道焊接,每層焊縫高度約為焊條直徑,當焊道寬度大于20mm時方可以進行二氧化碳
5、氣體保護焊;如下圖所示(僅為示意圖)(3)焊接前應將每個鑄鋼件焊縫的真實坡口形式記錄備案,(4)鑄鋼件與異種鋼接頭的焊接,應按厚板焊接的有關工藝規定進行施焊,作好定位焊的施焊控制和檢查,并保證接頭的對稱、連續焊接,一次完成;(5)鑄鋼件焊接順序a.鑄鋼件與立柱焊接順序該層鑄鋼件焊接時先進行立柱與鑄鋼節點焊接(當第四層鋼結構安裝就位之后),采用兩人對稱焊接,如下圖所示:先焊A(B)再焊D(C)b.菱形箱形梁與鑄鋼件焊接順序腹板下翼板上翼板1123在進行菱形梁與鑄鋼件焊接時,焊接順序如上圖所示,腹板兩人對稱焊接結束之后,進行下翼板的焊接,最后進行上翼板的焊接。5.5 鑄鋼件節點的焊接順序杭州國際會
6、議中心鋼結構工程中,主樓箱形柱與弧形柱轉換部位鑄鋼節點共43個,現舉其中一個鑄鋼節點進行焊接順序分析,鑄鋼節點如下圖所示:41325786910鑄鋼節點示意圖節點部位焊接順序:先進行鑄鋼件與下部立柱的焊接,再進行環向菱形梁與鑄鋼件的焊接(兩人對稱焊接),之后進行徑向H型鋼梁與鑄鋼件間的焊接,再進行下部斜撐與鑄鋼件的焊接。之后進行鑄鋼件與上部鋼柱的焊接,再進行上步斜撐的焊接。焊接順序:12、3456789、10。5.6 焊接缺陷及修復(1)焊縫表面缺陷超過相應的質量驗收標準時,對氣孔、夾渣、焊瘤、余高過大等缺陷應用砂輪打磨、鏟鑿、鉆、銑等方法去除,必要時應進行焊補;對焊縫尺寸不足、咬邊、弧坑未填
7、滿等缺陷應進行焊補。 (2)經無損檢測確定焊縫內部存在超標缺陷時應進行返修,返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返修前應由施工企業編寫返修方案; 2) 應根據無損檢測確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輪打磨或碳弧氣刨清除缺陷。缺陷為裂紋時,碳弧氣刨前應在裂紋兩端鉆止裂孔并清除裂紋及其兩端各50mm長的焊縫或母材; 3) 清除缺陷時應將刨槽加工成四側邊斜面角大于10的坡口,并應修整表面、磨除氣刨滲碳層,必要時應用滲透探傷或磁粉探傷方法確定裂紋是否徹底清除; 4) 焊補時應在坡口內引弧,熄弧時應填滿弧坑;多層焊的焊層之間接頭應錯開,焊縫長度應不小于100mm;當焊縫長度超過500mm時,應采用分段退焊法; 5) 返修部位應連續焊成。如中斷焊接時,應采取后熱、保溫措施,防止產生裂紋。再次焊接前宜用磁粉或滲透探傷方法檢查,確認無裂紋后方可繼續補焊; 6) 焊接修補的預熱溫度應比相同條件下正常焊接的預熱溫度高,并應根據工程節點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用采用超低氫型焊條焊接或進行焊后消氫處理; 7) 焊縫正、反面各作為一個部位,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過兩次; 8) 對兩次返修后仍不合格的部位應重新制訂返修方案,經工程技術負責人審批,并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執行; 9) 返修焊接應填報返修施工記錄及返修前后的無損檢測報 告,作為工程驗收及存檔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