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坪至麗江高速公路第28合同段 支座墊石、擋塊施工技術方案國家高速公路網G4261成都至麗江高速公路華坪至麗江段高速公路第28合同段K129+615K136+509支座墊石、擋塊施工技術方案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華麗高速公路第28合同段項目經理部2017年1月 日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 5 頁華坪至麗江段高速公路第28合同段支座墊石、擋塊施工技術方案1、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編制依據(1)本標段國家高速公路網G4261成都至麗江高速公路華坪至麗江段高速公路第28合同段K129+615K136+509兩階段施工圖設計以及圖紙中相關的地質情況說明;(2)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公路
2、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5)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實施要點;(6)支座墊石、擋塊施工經驗、現有地質情況、施工能力等。1.2編制原則(1)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方案與施工順序。(2)根據工程特點部署施工組織機構和優先先進可行的施工方案。(3)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確保質量的情況下保證進度。(4)確保安全資金的投入,保證施工安全。(5)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施工平面,盡量減少消耗,降低生產成本。(6)根據合同工期,配備所需設備及人員,滿足施工需求。2、工程概況2.1主要結構形式 工程結構表橋梁名稱尺寸(長
3、*寬*高)個數(個)龍潭2號大橋11.4*2.3*1.919龍潭3號大橋11.4*2.3*1.9192.2 施工平面布置(1) 施工便道沿橋梁兩側征地線外6米寬范圍進行臨時占地,修筑左、右側現場施工道路,在現場施工道路每隔300米處設置一個加寬段,長20米,寬3米,以免在施工交叉作業時形成通車障礙,加大通行能力。(2)拌合站混凝土沖拌和站位于主線K134+500右側約500米,占地面積10000,場地周圍有道路交匯,可修筑施工便道連接。為兩座橋梁墩柱供應混凝土。(3)鋼筋加工廠橋區鋼筋加工場設置在主線K130+300左側100米,占地面積為1920平米。供大龍潭2號橋和大龍潭3號橋鋼筋加工使用
4、,場地周圍有道路交匯,可修筑施工便道連接,便于材料進出。2.3 氣候水文本合同地處云貴高原西緣及西北緣,屬橫斷山脈及橫斷山脈與滇西北高原接壤地帶,總體地勢為北高南低,氣候特征表現為高原型氣候,氣候垂直分帶特征較明顯;氣候特征表現為干濕季節分明,山區氣溫較低,金沙江河谷兩岸炎熱。據其差異可分為三個帶:1)河谷亞熱帶,氣候炎熱,年平均氣溫18;2)盆地暖溫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3;3)山區溫涼帶,一般交冷冬雪夏雨,常陰云多霧。據麗江、永勝等氣象資料顯示區內年平均氣溫最低月為1月(9.5),最熱月7月(最嘎氣溫31.2),平均霜期117填,平均降雨量890-950毫米,雨水集中于7-9月;蒸
5、發量2100-2400毫米;山區氣候多變,十一月指次年四月為旱季。本合同區域內氣候條件條件總體對施工有利,但雨雪、冰雹、大風是影響本項目的主要的氣候因素,應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構造物安全及運營安全。2.4 施工條件橋梁施工現場所需混凝土及成品鋼筋由拌合站和鋼筋加工廠提供,運輸方便。2.5 施工要求(1) 模板進場要進行試拼并檢查是否嚴密、接縫平齊,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都使用。(2)鋼筋加工必須在鋼筋加工場集中加工制作,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運送至現場,并且支墊高度保證30cm以上。(3) 人、機、料進場必須滿足施工要求。(4 )施工場地平整:做好“三通一平”, 保證施工場地應平整、密實,避免
6、在運料過程中車輛產生沉陷。施工便道排水通暢不積水,路線暢通。2.6 技術保證條件(1)開工前仔細研究施工圖紙,由項目總工組織技術員對圖紙進行會審。(2)編制施工組織和首件施工方案,準備有關施工工藝的試驗參考資料。對制定的施工工藝和方案通過技術交底和相應措施落實到位。并在施工中對施工方案不斷的進行總結和完善。(3)做好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制定切實可行的獎罰措施,提高全體施工人員對安全生產質量的重視,把安全生產落到實處。3、施工計劃3.1 機械設備配置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機械設備型號單位數量用途1挖掘機斗山230臺2施工現場2發電機KF150臺23吊車25噸臺34水泵3P臺25鋼筋運輸車解放輛26數控彎曲機1-HD-32臺17數控彎箍機CBM-12A臺18龍門吊10噸臺29塔吊QTZ80臺210混凝土運輸車10方輛8拌合站11裝載機ZL50臺1ZL30臺13.2 人員配置技術負責人:權開樂;現場負責人:云惠軍;結構工程師:沈強;質檢工程師 :聶鑫磊測量工程師:于東洋;試驗工程師:郭新華安全工程師:李東海;機械工程師:胡開業專職安全員:3人;現場技術員:4人;施工人員:50人。3.3 施工進度計劃支座墊石、擋塊施工計劃工期:2017年4月1日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