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老管道連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在污水管道施工時為了有效防范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的發生,保障施工人員的作業安全和身體健康,按照預防為主的方針,特對新老管銜接的部位制定本施工方案。二、施工準備1、測量需要接入管道的污水檢查井的深度、井直徑、井內爬梯高度以及相鄰檢查井間距,與原設計文件是否相符。2、委托專業單位檢測污水檢查井及雨水檢查井內氣體情況及管道沉淀物等。3、井下作業前須與工作面的前后雨、污水提升泵站協調,降低工作面區間內的雨、污水井中內水位。三、施工工藝流程1、管道施工段兩頭封堵作業前,提前一至二天打開工作面及其上、下游的窨井蓋,進行通風,并經硫化氫試儀等氣體檢測后方可下井。下井操
2、作人員委托專業的施工隊伍下井封堵作業,作業人員必須需佩戴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具,佩戴安全繩,并在井口安排至少2名安全監護人員,操作人員下井后,井口需繼續排風(需進行封堵的井位見后附圖)。2、新管接入老污水井在管道兩頭封堵的管段間施工,佩戴好防毒用具下井封堵后,用簡易生物檢測法,即在管段內放鴿子或小雞等小動物,三十分鐘后,若小動物無異常,且經硫化氫測試儀測試合格,施工人員方可在井上作業。施工期間每隔半小時用硫化氫測試儀檢測和隨時觀察小動物是否正常,以判斷作業環境有無毒氣等情況,有異常情況時須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 在老污水檢查井需要接入新管道時,采用大開挖挖除老井(老井開挖至新管管底),然后用強
3、排風方法排除老井內有毒氣體,絕對禁止施工人員下到井內施工作業,管道接好后直接砌筑檢查井至井頂。在施工中萬一發生安全事故禁止任何人不佩戴任何防護用具盲目施救。3、拆封堵委派專業施工人員下井拆封頭,敲封頭時必須遵循“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則,嚴禁同時拆除兩只封頭。拆除頭前應做好抽水超越與泵站的調水協調準備。拆除的雜物應全部清除出井,以防止出現雜物堵住井口,而導致排水不暢。四、施工方法的選擇(一)、封堵頭子的部位選擇,首先要考慮拆除頭子的方便和安全,無論封上游頭子還是下游頭子要結合實際調查清楚,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1、封堵原有管道頭子的原則是:應充分利用下游能利用的泵站抽吸以降低管內水位,如上游能
4、利用抽水機降低管內水壓力,則更為可靠。2、本工程的新舊雨污水管接管屬于在上游新建管道,接通下游管道,需封堵原管的下水頭子,為可靠起見,再加封原管的上水頭子,見圖(1-1。如在原窨井內封堵原管的下水頭子,則在封堵時,下游泵站必須抽水降低原管內水位,在封堵時密切配合,如下游無泵站時,則趁落潮期間待管內水位自然降低時封堵; 以上封堵頭子的部位和拆除頭子的時間都要作出詳細的原始記錄,記好記點、窨井編號、封塞方法、上游或下游的部位,附平面圖說明,以及封拆的日期等,在系統工程施工時,更要切記不得遺漏,以免工程完畢后,發現局部不通水。(二)、封堵頭子后必須達到不滲漏、不倒塌,拆除時方便,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
5、、干封:操作較簡單,小口徑管道400以下有定型的橡皮夾板塞頭,為雙面鐵板夾橡皮板,橡皮圈,中間有出水管孔加扁擔形夾緊螺栓所組成,安裝時掌握塞頭四周與管壁接觸,保持垂直旋緊螺栓即可,水量較大時可先留管孔口出水,然后再旋緊孔口壓蓋螺栓;管徑在600以上可用磚塊及1:3水泥砂漿封砌,1:2水泥砂漿粉刷,磚砌不得同縫,砂漿必須密實擠緊,特別是上圓部分要用楔形的磚片,敲緊擠實,磚墻封砌厚度根據不同管徑及封砌后承受水壓力大小決定。(見附表二) 封堵管道頭子磚墻厚度參考表 附表二管徑(mm)磚墻厚度(上游水位低于2.5M)600以上下半部(管徑)磚墻,上半部(管徑)半磚墻8001000下半部(管徑)磚墻,下
6、半部(管徑)半磚墻十一磚立柱12001500全管用磚墻1500以上下半部(管徑)磚半墻,上半部(管徑)半磚墻十一磚半立柱注:如上游水位高于2.5M以上時,應按表列各增加一檔半磚厚度2、帶水封堵頭子,當水位不高,流速不大時也可用磚墻封堵,但不能用水泥砂漿砌筑,一般用無雜質的黃粘土拌高標號普通水泥,攪拌均勻,軟硬適度不含僵塊,(水泥:粘土為1:23),隨用隨拌,封砌時先清除管口污泥雜質,用爛泥水泥打底,磚塊順序踏實34皮后,在中心位置設出水管孔,根據管徑,較大的(1200以上)可予埋230或300混凝土短管,當管徑不大時,也可埋入75150鐵管,當水量很大時可安放二個或二個以上出水管,但與磚塊都需
7、擠緊,排列不同縫,待爛泥水泥粘結牢固后,再用橡皮塞或木頭塞,塞住預留出水管孔;3、如流量較大而非渦流時,可在其上游12節窨井內采取降壓措施,一般在窨井內插入木板,用麻袋灌泥吊放入窨井內阻流,降低其流速后再用上法封砌磚墻;4、小口徑溝管帶水封堵,不能下井操作時,往往用刨成平頭圓錐形木塞頭,用竹桿鉤住沉入下游上端頭子即可封住拆除時鉤出木塞頭會自動上浮,或單純用麻袋包泥也能堵封小口徑溝管;5、水中封塞頭子,原管經常滿流,管徑大,無法降低水位時,則必須由潛水員下井封堵頭子,除遵守潛水操作規程外,所使用材料、方法基本上同第2.8.4條二。(三)、帶水封堵頭子,根據雨污水管分流制或合流制的性質,必須充分抓
8、住有利條件;1、落潮時間,水位下降到尚未漲潮的一段空隙時間;2、泵站配合抽水,預降水位時間;3、晴天無降水量增加時間;4、午后、夜間用水量低谷時間;5、附近地區排水量大的廠商單位休息時間;6、采取臨時岔道引開水流量后的時間; 封拆頭子須填寫“下窨井工作申請單”,落實監護人員和搶救措施,經過有關部門審查和批準后實施。五、項目管理體系:作業現場負責人的職責。作業負責人應確認作業人員、安全管理人員的上崗條件,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和防范設施用品符合作業要求;同時檢查、驗證應急救援服務、呼叫方法的效果,并負責與業主的協調;在作業完成后,要確認作業人員及所攜帶的設備和物品均已撤離。作業人員的職責。作業人
9、員應接受相關安全知識培訓;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應與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雙向信息溝通。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安全管理人員應接受相關安全知識培訓,持證上崗;在作業人員作業期間保證在作業場所外部安全區域持續監護;適時與作業人員進行必要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定時更換作業人員;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實施應急救援工作;安全管理人員在履行監測和保護職責時必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六、安全文明施工防范措施1、施工中需封堵排水管道頭子,在工程結束時,確屬不能拆除的,應在竣工圖上注明,并向接管單位辦理交接手續;2、
10、施工中需封堵原排水管道頭子,必須要有解決地區排水的過渡措施,并事先向養護管理單位辦理封堵手續經審定后才能封堵,工程竣工驗收時建設單位和接管單位應負責檢查管道是否暢通及頭子拆盡情況;3、施工中需封堵原排水管道頭子,必須事先對原管道調查水流方向,水位高低以及充分估計封塞頭子后,上水水位增高后的水流方向,必要時采取臨時溢流等措施,特別要調查附近工廠排放的工業廢水廢氣的有害程度,以便確定封堵、拆除頭子的安全防護措施;4、確定封塞頭子的部位后,下井操作前必須把前后窨井蓋開啟(至少三只)使其適當通風,并用有害氣體測量儀測定其濃度,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等含量以及水質情況,(測定前應對井內污水充分攪動),發現有
11、危害操作人員生命健康的廢水廢氣時,下井人員必須按規定配帶防毒面具和穿戴防護衣褲、手套等;5、井內需要照明燈具時必須使用防爆燈,并嚴禁明火下井,防止沼氣燃燒或爆炸;6、操作人員下井必須在腰部系好懸托式安全帶,吊索應同向井上,井上至少要有二人監護,井下有人操作時嚴禁離開崗位,上下窨井需用竹梯,如水流較急,操作者下井須持有一定長度的竹捧,橫向擱住下游管口,防止被水流沖倒。有穩定條件方可操作;7、操作人員在操作前,井上四周要設置護欄,下井必須清除井內雜物(如玻璃、爛鐵絲、污泥、石塊等),大口徑窨井可容納二人下井時,一人主封。一人協助,相互配合;8、拆除頭子除必需具備上述條件外,在拆除方法上要注意,先拆
12、除預留出水管孔塞頭,無預留出水孔時,則先敲拆上半部兩側,當拆除塞頭或敲拆穿孔通水時應立即上井,進行氣體、水質測定,防止中毒,如來不及上井的,井上監護人員應立即采取救護行動;9、待水流平穩,對有毒有害氣體消除或采取措施后再下井進行自上而下逐層拆除,切記連底敲拆,以防墻倒壓傷,最后把殘留磚塊吊運清理完畢;10、封拆頭子操作人員(包括潛水員)應經過健康檢查和專業知識培訓,必須熟悉泥水工作,并體質強健、技術熟練、經驗豐富,嚴禁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人員下井。11、要在可能產生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場所懸掛或張貼警示標志,并為從事危險作業的從業人員配備氣體檢測、報警儀器、呼吸器、救護帶、通訊設備(對講機)
13、以及醫療救護設備、藥品等安全設備(裝備)。施工單位還要采取可靠的通風措施,保證作業面的條件安全。在作業過程中,要安排專人對作業人員實施作業監護,一旦發生中毒事故,要按照預案科學施救。12、認真向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應急措施,并為作業人員配備供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毒用具。13、所有打開井蓋的窨井旁均應設置圍欄,夜間搶修時應使用涂有熒光漆的警示標志,并在井口周圍懸掛紅燈,以提醒來往車輛、行人,防止人、車墜入。工作完畢后應立即蓋好全部井蓋,以免留下隱患。14、下井前,作業人員應檢查各自的個人防護器材是否齊全、完好(包括濕毛巾、防爆手電、手
14、套、膠靴、安全繩、腰帶、保險鉤、安全帽等)。當使用供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具時,應由專人負責檢查壓力,并做好記錄;如需要潛水員下井時,潛水服、面罩、導氣管、地面設備等應有專人負責,并書面確認后才可下井。15、下井人員通常按1-2人為一組,井上留2-3人,井上人員應密切注意井下情況,不得擅自離開。當井下人員發生不測時,及時救助,確保井下人員安全。16、井上人員禁止在井口吸煙、閑聊、拋扔工具,以防止物品、煙蒂等掉入敞開的井內,發生危險。17、作業人員下井前,應穿著防毒衣、膠靴、系好腰帶,戴好安全帽,上、下井時系好安全繩,由井上人員拽往后上、下井,以免意外跌落危及安全。佩戴供應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
15、具或穿戴潛水服時,應檢查呼吸器面罩是否與面部緊貼密閉,防止井下作業時漏氣而發生危險。18、下井作業前必須由施工現場負責人確認市政雨、污水管網下、進管相關作業單,并由安全員簽字認可。19、下井使用自備的梯子,以防井壁的爬梯年久銹蝕斷裂而發生危險。20、井下人員在行進途中應留心觀察井內、管內的情況,發生緊急情況時不要慌亂,順原路返回,或從最近的井口上到地面,不能在井下卸下面罩。21、井上人員應在規定路線的下一個井口接應井下操作人員,發現有反常現象應立即協助井下人員撤離或做好急救準備。22、井上人員與井下人員傳遞工具、垃圾等物時,應使用吊桶,嚴禁直接拋下,吊物時應慢上慢下。23、聯絡辦法采用無線對講
16、機通話聯系,若呼叫無應答,井上人員須立即救助。24、施工方現場負責人須嚴格控制潛水員或戴呼吸器人員在井下(管內)的工作時間,確保安全。下井作業人員連續工作一般不得超過1小時。25、下井操作人員上井后須及時進行自身清潔工作,以免污物、細菌等侵蝕。26、每日工作完畢后,應及時清洗、檢修工具,設備入庫。如有損壞,應盡快修理或更換,以免留下隱患。七、有毒氣體中毒應急預案(一)、目的為了使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掌握有毒氣體中毒的救治原則,并能積極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給予妥善的處理,提高后期的搶救成功率,不使事故擴大,制定本預案。(二)、組織網絡及職責1、由項目負責人、安全員、技術負責人等成立應急小組。項目負
17、責人龔曉明 同志任應急小組組長。組員: 馮國恩、 尤建良、盧兆平、溫俊 、袁惠良具體分工如下:1、馮國恩:負責現場,任務是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2、袁惠良:負責組織人員加強現場通風、疏導被困人員、維持現場秩序。3、尤建良:負責立即同消防、醫院、公安部門的聯系,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盧兆平: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5、溫俊:負責現場電氣線路及照明的控制。(三)、應急措施1現場人員發現有中毒人員應立即通知應急救援小組成員。2由專門負責人撥打“120”、“119”急救電話,詳細說明中毒的癥狀、反映事發地點,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現場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器進入
18、中毒環境,并留有危險區外監護人員,做好一切救護準備,以盡可能的減少人員中毒或傷亡。4對于輕度中毒人員,迅速將其移至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給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安靜,臥床休息,注意保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5對呼吸,心跳驟停者,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對休克者應讓其取平臥位,頭稍低;對昏迷者應及時清除口腔內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送往醫院搶救。6有眼部損傷者,應盡快用清水反復沖洗,迅速送往醫院進一步處理。(四)、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五)、通訊聯絡醫院救護中心:120 報警:110 火警:119(六)、注意事項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119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2施救者不可只戴紗布口罩進入現場救人,因為紗布口罩對氣體或化學氣味,幾乎沒有防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