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易博華源 1#2#3#4#施工現場易博華源 1#2#3#4#施工現場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應應急急救救援援預預案案編制單位:重慶江渝建筑工程公司編制 人:吳志兵審批 人:鄧履洪2006 年編制時間 8 月 10 日2為了貫徹落實我國安全生產法 規定的企業負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職責。并執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施工單位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根據我項目部的生產特點及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即編制適合本項目部的應急救援處理預案。一、應急救援預案的任務和目的為了更好地適應法
2、律法規和經濟發展,現場施工的要求,給施工現場民工、周邊居民、臨近施工現場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或沖突的應急救援。有效的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避免沖突加劇,降低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促使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實際作用。二、應急預案的組織機構應急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項目部設置應急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施工班組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1、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1)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
3、為了適應事故現場的應急需求,建立一支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應急隊伍。根據本項目部的實際情況,特以鄧履洪、吳志兵、張小勇、龍卿、鄧履明、付玉清、王友義、唐恒芝、劉志高、王慶家文等 12 位同志組成的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總指揮:鄧履洪副總指揮:吳志兵3公共事務:龍卿通訊聯絡、風險評估:張小勇培訓演練:鄧履明應急物資人力管理:付玉清工程技術服務:朱義勇、胡大順后勤供給:劉紹軍安全保衛:王慶、劉志高、唐恒芝(2)項目部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框架圖 (3)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a、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
4、和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b、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c、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d、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e、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f、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g、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h、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i、通報外部+機構;j、決定請求外部援助;k、決定應急撤離;1、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反應操作副總指揮的職能和職責:a、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4b、向應急總指揮提出應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c、保持與事故現場操作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d、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
5、所需的其他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e、組織公司總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全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f、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g、根據各施工場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達成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3)危險源風險評估部的職能和職責:a、對各施工現場的特點以及生產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b、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事故發生;c、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d、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
6、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e、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便應急反應時及時啟用;f、制訂項目的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儲備力量。4)應急反應培訓演練部的職能和職責:a、根據工程項目生產的特點,施工場區人員的構成情況,以及施工場區周圍環境狀態,按照已確定的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應急內容,制訂培訓和演練計劃;b、按照應急預案和公司總部的年度計劃規定和各項目經理部的計劃安排二按時按計劃組織各應急反應隊伍進行各種應惹反應技能因學習和培訓,適時5組織各應急反應隊伍進行應急反應技能的演練;c、協助組織各項目經
7、理部施工場區的各類應急反應隊伍,建立各項應急反應機制;d、通過培訓和演練,及時修正應急反應的不足和缺陷,逐步完 善各項目經理部的項目應急反應實施機制,培訓演練內容和措施;e、收集和整理在應急反應技能演練和實施中所獲得的信息,及時反饋反應操作副總指揮,作好應急反應的人力資源資料和應急能力資料檔案的歸檔。5)應急反應物資管理部的職能和職責:a、協助個項目經理部制訂施工場區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己制訂的項目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檔案并歸檔;b、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c、定期檢查、監督、落實過期
8、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狀態;d、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作好物資資源的數據儲備;e、預案啟動后,按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周邊其他項目經理部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救援。6)應急反應人力管理部的職能和職責:a、協助個項目經理部制訂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行動人力配備計劃;b、按己制定的項目施工場區應急行動人力配備計劃,協助項目施工場區建立和配備各種應急反應救援小組;c、定期檢查、監督、落實各應急救援小組的人員變更、數量到位狀態;d、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行動火力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
9、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作好人力資源的數據儲備;e、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周邊其他項目經6理部應急反應人力資源,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救援。7)應急反應工程技術服務部的職能幾職責:a、根據各項目經理部的施工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b、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的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8)應急反應后勤供給部的職能和職責:a、根據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位置,了解落實該項目周邊的應急反應物資供應點分布情況,為及
10、時向應急反應行動的后勤物資供給作好準備作;b、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及時趕赴現場,根據應急反應救援工作的需要,及時提供后勤服務。9)應急反應保衛部的職能和職責:a、定期檢查項目場區的保安人員數量落實情況;b、協助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建立應急反應行動保安隊伍并登 記整理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保安資源的數據儲備;c、應急于頁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及時趕赴現場,協助事故現場的保衛工作,必要時負責組織場區外的居民疏散工作。2、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1)項目經理部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項目部二級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是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救援的直接指揮者或參與者,為了
11、適應事故現場復雜多變的救援環境,充分鐘現應急救援的高效、快速,把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降你到最小限度,我1#2#3#4#棟項目部特組建事故現場指揮部、傷員營救組 物資搶救組、消防滅火組、保衛疏導組、搶險物資供應組、后勤供經組、現場臨時醫療組等八個小組構成。7事故現場副指揮由:鄧履洪傷員營救組長:吳志兵物資搶救組長:龍卿消防滅火組長:張小勇保衛疏導組長:鄧履明物資供應組長:付玉清后勤供給組長:劉志高現場醫療組長:王慶1)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由項目經理部經理、項目經理或公司總部任命專人擔任;2)傷員營救組由施工長擔任組長,各作此組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4)消防滅火組由施工員、施工場區水電管理員
12、、各作業組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5)保衛疏導組由保安人員、后勤人員和各作業細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6)搶險物資供應組由倉庫管理員、各作業組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7)后勤供給組由后勤人員、各作業組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8)現場臨時醫療組由現場醫護人員和后勤人員,各作業組分別(3)項目部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框架圖:(4)項目部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的職能和職責1)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職能和職責;A、所有事故現場操作的指揮和協調;B、現場事故評估;C、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D、控制緊急情況;E、現場應急反應行動的指揮,與在應急指揮中心的反應操作副總指揮的8協調;F、作好應急救援處理現場指
13、揮權轉化后的移交和應急救援處理協助工作;G、做好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聯系工作。2)傷員營救組的職能和職責:a、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b、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3)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a、搶運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b、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a、啟動場區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b、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5)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a、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b、疏散場區外的居民撤出危險地帶。6)搶險物資供應組的職能和職責:a、迅速調
14、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b、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配備;c、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7)后勤供給組的職能和職責:a、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b、及時輸送后勤供給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8)現場臨時醫療組的職能和職責:a、對受傷人員作簡易的搶救和包扎工作;b、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就醫。9三、應急預案啟動涉及的事故內容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內發生:1、深基坑開挖塌崩2、現場火災3、高支模支架塌陷4、外架倒塌5、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6、觸電傷害7、塔吊傾倒8、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四、應急預案的啟動前提施工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前兆或發生評估預測為:1、死亡人數在1人以上2、直接財產損失在1萬元以上
15、3、對施工現場外的影響有明顯的破壞或人身傷亡五、應急預案的啟動和響應假如施工現場發生外架倒塌事故1、由應急總指揮發出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由應急總指揮事故現場操作副總指揮同時啟動應急反應應項目部一級應急反應行動組織和項目部二級應急反應行動組織,按應急預案的規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現場的特性,執行應急反應行動;2、迅速啟動傷員營救班組和物資搶救班組,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事故現場,對事故中的傷亡人員及財產進行搶救,并盡最大努力保護好事故現場,以便查明事故原因;3、在此同時一并啟動物資供應組、現場醫療組、保衛疏導組及其他相關10班組,如有電源線路被破壞,機電設備人員首先切斷電源,避免搶救人員重復傷亡;4、物資供
16、應組首先將預備營救傷亡人員的車輛,拆卸鋼管扣件所需工具等迅速送達事故現場;5、醫療組將受傷人員進行簡易包扎后立即送往離事故現場最近的324醫院進行搶救,并妥善處理好遇難人員;6、保衛組到達現場執行治安維護、疏導交通,在事故現場設立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防礙應急救援工作的有序進行。在應急救援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或突發事件,應急反應總指揮可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協議應急救援資源和社會應急救援資源。六、應急預案的終止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預案實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的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場內相關人員已經全部撤離,應急總指揮根據實際情況,下達應急反應終止令或授權事故現
17、場操作副總指揮明確應急預案終止的決定。七、應急計劃的建立1、危險源的風險評估項目部施工場區危險源的風險評估,應依據施工場區周邊的具體實際情況,施工場區內建筑物的總平面分布及施工特點,施工方 案及組織設計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的要求,施工項目的內容和規模等,科學地評估出幾種可能發生的事故及影響度。綜合評估后,提出合理的評估意見,確立最佳的應急方案。結合周邊項目應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該項目的應急計劃。上報公司總部各案并與公司總部的預案形成獨立的項目總應急預案。2、應急反應行動的資源配置應急計劃確立后,根據項目部施工場區所在位置的具體條件以及周邊應急11反應可用資源情況,按半小時自救的應急
18、反應能力,配置合理的應急反應行動物資資源和人力資源。上報公司總部行政辦公室備案。3、建立兔險辯識系統根據施工場區內的特點和設備材料等特性確定危險源的清單,并根據危險源的分布情況建立落實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危險辯識體系,定時、定向、定人、交叉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危險源的突顯特征。4、應急報警機制應急報警機制由應急上報機制、內部應急報警機制、外部應急報警機制和匯報程序四部分組成。它的形式為由下而上、由內到外,形成有序的網絡應急報警機制。(1)應急上報機制通過危險辯識體系獲取危險源突顯特征后,第一時間報告項目現場負責人,施工現場負責人應立刻向公司總部匯報,由公司主要負責人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2
19、)內部應急報警機制應急預案啟動后,一、二級應急反應組織啟動,并拉響應急反應警報,通過電話通知公司總部的相關人員以及事故現場的全體人員進入應急反應狀態,一、二級應急反應組織進入應急預案及應急計劃實施狀態。(3)外部應急報警機制內部報警機制啟動的同時,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立即啟動外部應急報警機制,向已經確定的施工場區外部公司內部的勢涯理目部應急反應體系、周邊己建立外部應急反應協作體系、社會公共救援機構報警。(4)匯報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報規定和行業事故上報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級相關主管部門匯報。125、建立應急反應救援安全通道體系應急計劃中,必須依據施工總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內容以及施工特點,確
20、立應急反應狀態時的救援安全通道體系,體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與場外連接通道,并應準備好多通道體系設計方案,以解決事故現場發生變化帶來的問題,確保應急反應救援安全通道能 有效地投入使用。6、通訊體系應急預案中必須確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訊系統,以保證應急救援系統各個機構之間有效地聯系。建立有效的通訊體系,其體系應 因素有:1)應急人員之間;2)事故指揮者與應急人員之間;3)應急救援系統各機構之間;4)應急指揮機構與外部應急組織之問;5)應急指揮機構與傷員家庭之間;6)應急指揮機構與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之間;7)應急指揮機構與新聞媒體之間;8)應急指揮機構與認為必要的有關人員和部門之間;7、受影響區
21、域的疏散機制在對施工場區周邊情況的摸查基礎上,應確立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疏散路線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網絡。應急反應狀態時,由應急總指揮決定下達應急反應疏散令。保衛疏導組引領受影響區域的居民從疏散通道網絡疏散、撤退。8、交通管制機制交通管制機制由事故現場警戒和交通管制兩部分構成。(1)警戒事故發生后,對場區周邊必須警戒隔離。其任務和作用是:13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外來干擾、盡力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安全等。(2)交通管制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交警部門,對事故發生地周邊道路實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為救援工作提供暢通的道路。八、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公司總部
22、和施工場區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反應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1)一級應急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2)二級應急組織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3)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培訓的內容:(1)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2)個人的防護措施;(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4)事故報警;(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6)各奪中搶救的基本技能;(7)應急救援的團隊協作意識。3、培訓目的使應急救援人員明確“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及相關法規所列出的事故危險和應急責任。4、應急反應演練應急反應預案和應急反應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應做到,公司總部人員每年演練一次,施工場區
23、人員開工后演練一次,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14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5、演練目的:(1)測試預案和計劃的充分程度;(2)測試應急培訓的有效性和應急人員的熟練性;(3)測試現有應急反應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4)提高與現場外的事故應急反應協作部門的協調能力;(5)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和計劃中的缺陷和不足。九、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的恢復工作。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需要移動現場物品時,應當做出標記和書面記錄,妥善保管有關物證,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對事故過程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做收集統計、歸納,形成文件,為進一步處理事故的提供資料。對應急預案在事故發生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做出總結,完善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依據公司總部的勞動獎罰制度,對事故過程中的功過人員進行獎罰,妥善處理好在事故中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盡快組織恢復正常的生產和工作。十、其他1、預案與各項目部的應急計劃形成獨立的項目總應急預案。2、預案的培訓演練計劃按公司總部年度計劃及各項目部的培訓演練計劃執行。就近醫療機構:重市渝北區人民醫院 重慶市回興醫院 急救電話: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