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業化設計要點研究和分析【摘要】由于現代社會對建筑的質量、建設效率、建設環保節能的追求更高,建筑工業化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行工業化設計和管理后的建筑工程,無論在建筑構架、建設理念方面,還是在運輸供給和建筑施工方面,都要比原先分散的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更高、水平更先進,對建筑工業化設計要點進行研究和分析對我國未來的工業化建設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業化;設計要點;建筑構架;研究分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人們對建筑行業的要求更高,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深,西方國家的建筑工業化思想迅速流傳到我國,并且很快取代了原先分散的、低水平和低效率的建筑
2、模式,建筑行業也進入了社會化大生產的階段。而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都在不同程度上對資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費,與現在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背道而馳的。而建筑工業化是將建筑所需的資源進行集中化的規模管理,在保證工程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了工程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需求。一、建筑工業化的概述建筑工業化是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時出現的概念,伴隨著歐洲興起的建筑運動,采用工廠預制、現代化的機械裝配,漸漸形成了建筑工業化的理論結構;二戰后西方國家需要開展大量的建筑工程來滿足人民的居住需求,但是經過戰爭后勞動力缺失,給建筑工業化一個良好的實踐機會,并慢慢將這個理論得到充實和提高。它具體通過現代化
3、的制造、運輸、安裝和管理進行大工業生產,代替傳統分散的、小規模的和不成體系的建筑方式。它的主要標志就是建筑設計的標準化、構件生產施工化和施工管理科學化。二、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現狀我國引進建筑工業化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紀50年代后期,我國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開始進行標準化的配構件設計,為當時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按照國外的標準設計進行建筑施工,不結合我國的國情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須按照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建筑工業化設計的研究和分析,走出一條適合我國的建筑工業化道路。我國目前的建筑工程主要是以粗放型為主,在開展大規模建設工程、采用大量施工人員施工、利用大型機械設備運輸的工程建設中,卻繼續沿
4、用著傳統的施工方案、陳舊的施工技術、滯后的建筑標準等,沒有將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功用發揮出來,再加上沒有先進的建設理念,整個工程的進度沒有保障,造成的資源浪費情況依舊存在。可以說我國在建筑工業化方面還停留在初期的探索階段,遠遠沒有達到現代建筑工業化的要求。三、建筑工業化設計要點分析(一)建筑模數的利用建筑模數是指在建筑設計中,統一選定的協調建筑尺度的增值單位。它是建筑物、建筑構配件、建筑制品以及相關設備尺寸相互協調的基礎,所以每項建筑工程的啟動,都必須進行相應模數的分析。目前世界上統一采用的基本模數數值用M表示,也就是1M=1000mm,在它的基礎上又分為擴大模數和分模數。其中擴大模數的基
5、數是3M、6M、12M等,我國一般采用3M為標準建筑模數,可以滿足使用的要求,又能減少構配件規格類型。建筑部件的構造都應該按照模數進行設計,這樣就有利于生產企業生產出工程所需規格的生產預制構建。(二)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結構設計就是設計人員對施工建筑的表達。安全性是建筑工程首先需要保證的,在工業化建筑施工前就要對建筑結構體系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核算。常見的房屋建筑結構有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鋼結構等,每種結構各有自己的特點,其中磚木結構是以磚墻、磚柱和木屋為主要承載結構的建筑,一般在農村和廟宇用的比較多;磚混結構適宜磚塊、鋼筋混凝土和屋頂承重構件為主要承重結構的建筑
6、,目前的住宅建設中最為常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都是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結構形式。但是這些傳統的建筑類型,并不是我國現階段發展建筑工業化的主要模式,建筑工業化設計需要的建筑結構體系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分別是全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全預制裝配式框架結構和全預制裝配式板柱結構體系等。這些結構形式全采用工廠化的制作,產品質量有保證;外墻裝飾面和外墻板同時預先制定減少了現場的裝飾工作量,提高了建筑工程的進度;此外減少現場的作業量降低了粉塵和污染比較環保。(三)建筑圖紙的繪制建筑圖紙的繪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步設計階段,它是在工程開始前針對工程的建設目的、施工方案、平面和結構要求等繪制的
7、參考圖紙;第二階段是施工中為了修改和完善初步的施工設計,對出現的一些變動的再設計。建筑工業化的圖紙繪制是根據建筑構建的類型、規格、質量材料等,將其中建造量最大、使用面積廣、共性多、通用性強的建筑配件和零部件、設備裝置經過綜合研究編制而成的標準設計圖。建筑工業化對建筑工程的效率、環保、成本和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建筑圖紙的準確繪制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建筑工業化的各項要求,將工程的各項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減少問題出現的幾率,保證工程的質量。(四)建筑材料的購置建筑材料是整個項目工程進行的基礎,它與建筑結構共同搭建起整個工程的框架,所以對材料進行科學合理地購置非常重要。現代建筑工程對材料的要求是高
8、強度、輕質量和多功能,而這些材料正是新型建筑材的特點,所以加強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制開發,著重推廣高性能、低能耗以及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是建筑工業化的要求,更是現代建筑工程的發展趨勢。(五)構造節點的安排每一項工程的開展都會產生一些交接口,這些交接點就是問題經常出現的地方,所以在交接點材料的使用上必須慎重,既要保持其經濟適用性更要保證其安全性。一般而言,在工業化的建筑工程中,各構造節點的施工設計是整個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因為作為工程的薄弱環節,任何節點出現問題可能導致整個工程項目宣告失敗。而構造節點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組件之間的連接點、預制構件和設備管線的組合、建筑構件與預制品的組合等方面。對這些構造
9、節點的設計要從整個工程的大結構下進行,能不設置這些節點就最好少設置,而節點的材料之間的類型和特點也要相適應,在使用這些節點材料的同時,更要注重對這些材料的研發。結束語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筑工業化必將成為我國建筑工程未來的發展方向。建筑工業化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的整體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在工程開展前進行認真的設計思考,改變傳統的操作模式,將建筑工程工業化發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對以后的建筑施工作業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技巧。參考文獻1史曉燕,王欣,仝小芳.談我國建筑工業化的實施途徑J.山西建筑,2011(35).2浦艷.建筑工業化設計的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34).3李本悅,徐成,樊啟廣.建筑工業化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山西建筑,2014(8).4賀靈童,陳艷.建筑工業化的現在與未來J.工程質量,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