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驗槽及地基局部處理方法驗槽是工程建設的開始,也是基礎和上部結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驗槽可能發現各種問題,有時還需要進行補充勘察。以下結合工程事例簡要介紹一下驗槽的內容、要求、方法以及在工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情況及處理方法。驗槽內容 (1) 首先檢查基槽開挖的平面位置和尺寸與設計圖紙是否相符,其次檢查開挖深度、標高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2) 觀察槽壁、槽底的土質類型、均勻程度,是否存在疑問土層,是否與勘察報告一致;核對基坑土質和地下水情況。 (3) 檢驗基槽中有無舊房基、古井、洞穴、古墓及其他地下掩埋物,以及其位置、深度和形狀。 (4)檢查基槽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筑物的距離對建筑物穩定性有無影
2、響。 驗槽方法(1)詳細觀察、描述槽壁和槽底巖土特性,驗證基槽底的土質與勘察報告是否一致,基槽邊坡是否穩定,有無影響邊坡穩定的因素,如滲水、坑邊堆載過多等。尤其注意不要將素填土與新近沉積的黃土、新近沉積黃土與老土相混淆。如果有難以辨認的土質,應配合洛陽鏟等手段探至一定深度仔細鑒別。對于舊房基、洞穴、掩埋管道和人防設施等應沿其走向進行追索,查明在基槽范圍內的延伸方向、深度及寬度。(2)分析釬探資料。一般在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時,基槽開挖后均做釬探工作。巖土工程師會同設計、監理等有關人員詳細查看、分析釬探資料,判斷基底巖土均勻情況及同一深度段(一般按30cm為一步)的纖探擊數是否基本一致(同一基槽內的
3、鉛錘重量應相同,有條件的應使用標準錘,錘重10kg,落距保持50cm)。低于某一深度段擊數平均值30%以上的釬探點,在平面圖上圈出其位置、范圍,分析其差別原因,必要時需補做檢查探點,對低于平均值50%以上的點,要補挖探井或用洛陽鏟進一步探查。驗槽中地基的局部處理 驗槽工作中常遇到需整體處理和需局部處理兩種類型的問題。前者比較容易處理,如果是人工換填土,一般在勘察報告中建議挖除,將基礎放在老土層上,但往往由于某種原因未全部挖除而造成槽底殘留填土問題。這種情況一般挖除到老土即天然土,然后用2:8灰土回填夯實,或用人工級配砂石回填,也可把基礎埋深適當增大。 1.范圍較小松土坑的處理 當松土坑(填土、
4、墓穴等)的范圍較小時,可將坑中松軟虛土挖除,至坑底及四壁均能見天然土為止,然后采用與坑邊的天然土層壓縮性相近的材料回填。如果坑小夯實質量不易控制,應選壓縮模量大的材料。當天然土為砂石時,用砂或級配砂石回填,回填時應分層夯實,并用平板振動器振密。如果為較堅硬的粘性土,則用3:7灰土分層夯實;可塑的粘性土或新近沉積粘性土,多用1:9或2:8灰土分層夯實。當面積較大,換填較厚(一般大于3.0m),局部換土有困難時,可用短樁基礎處理,并適當加強基礎和上部結構的剛度。 關于松土坑的處理情況比較多見,例如河北省南宮市某住宅,驗槽時發現2層墓穴,下層墓穴時期較早,墓穴已坍塌,不易發現。經過對土質顏色、包含物
5、的仔細辨認,詳細分析纖探記錄,才逐一查出并予以清除,以1:9灰土分層夯實。2.范圍較大松土坑的處理 當松土坑的范圍較大,且坑底標高不一致時,清除填土后,應先做踏步再分層夯實,也可將基礎局部加深,并做1:2的臺階,兩段基礎相連接。如某辦公樓場地原為農田,驗槽時發現該基槽東部有一古磚墓坑,清理后發現西部淺,東部深,差異較大。處理方法為:清理全部填土,局部加深,并從東向西做1:2踏步夯實,2:8灰土分層夯實與老土相接。3.大口井或土井的處理 當基槽中發現磚井時,井內填土已較密實,則應將井的磚劵拆除至槽底以下1m(或大于1m),在此拆除范圍內用2:8或3:7灰土分層夯實至槽底;如井直徑大于1.5m時,
6、則應適當考慮加強土上部結構的強度,如在墻內配筋或做地基梁跨越磚井。這種情況也較多見,例如河北省南宮市某教學樓,驗槽時發現有整齊的2個大口井,中間填土已密實;教學樓之間的廊道也有相連的2個大口磚窯井,磚護壁完好。均采取全部挖除或部分挖除后再夯實2:8灰土的方法,建成后至今建筑物使用良好。4.局部硬土的處理 當驗槽時發現舊墻基、磚窯底、壓實路面等異常硬土時,一般都挖除,回填土情況根據周圍土質而定。全部挖除有困難時,可挖除0.6m,做軟墊層,使地基沉降均勻。5.局部軟土的處理由于地層差異或含水量變化,造成局部軟弱的基槽也較多見,例如某商業樓,釬探后發現1.8m厚軟土層。東部釬探總數120擊左右,中部230擊左右,西部340擊左右,地基土嚴重不均。經與設計、勘察部門研究,采用不同置換率的夯實水泥土樁進行處理,置換率為東部8%、中部6%、西部4%.6.人防通道的處理 在條件允許破壞而且工程量又不大的情況下,應挖除松土,回填土夯實,或用人工墩基或鉆孔灌注樁穿過。如果不允許破壞,則采用雙墩(樁)擔橫梁上加基礎避開通道,有時還需加固人防通道。若通道位置處于建筑物邊緣,可采用局部加強的懸挑地基梁避開,例如北京某沿街商業樓,全部跨越人防通道,采取夯實水泥土樁處理地基,人防通道上部用地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