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軌道交通盾構區間施工測量方案(37頁).doc

  • 資源ID:449568       資源大小:9.32MB        全文頁數:3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軌道交通盾構區間施工測量方案(37頁).doc

1、中國XXXXX公司XXXXX(英文)XX軌道交通XX號線X期工程XXX標XXX盾構區間施工測量方案中國XXXXXX公司XXXXXXXXXXXXX(英文)二O一八年一月中國XXXXX公司XXXXX(英文)XX軌道交通XX號線一期工程土建X標XX盾構區間施工測量方案 審批: 審核: 編制: 中國XXXX有限公司 XXXXX(英文)二O一八年一月目 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11.1 編制依據11.2 編制原則11.3 適用范圍1第二章 工程概況2第三章 施工控制測量43.1 首級控制網的復核43.1.1 平面控制點復核43.1.2 高程控制點復測53.2 地面近井控制點的測量63.2.1 近井導線點選點與

2、測量6近井水準點選點與測量83.3 盾構聯系測量10兩井定向法平面聯系測量10高程傳遞測量123.4 地下控制測量123.4.1 地下施工控制導線測量12、地下高程測量13、控制測量施測過程中的關鍵點14第四章 始發和掘進階段的測量154.1 始發測量準備工作154.2 始發托架的平面位置控制154.3 反力架的定位164.4 盾構機初始姿態調試164.5 盾構導向系統吊籃測量184.6 盾構姿態的人工測量194.7 全自動全站儀的移站224.8 管片檢測224.8.1 管片檢測方法224.8.2 管片姿態超限處置要求234.9 貫通前洞門及接收托架復測244.9.1 洞門復測244.9.2

3、接收托架復測24第五章 竣工測量265.1 貫通測量265.2 竣工斷面測量265.2.1 平面、高程控制點265.2.2 斷面測量點位26第六章 測量工作精度保證措施27第七章 測量資料的管理29第八章 測量成果報驗30第九章 盾構施工測量安全措施31第十章 測量人員、測量儀器及工具的配置3210.1 測量人員配置3210.2 測量儀器配置3210.3 附件32第一章 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2017);(2)城市測量規范(CJJ/T8-2011);(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 1289

4、7-2006)(5)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6)本標段工程設計施工圖;(7)本標段施工組織設計;(8)成都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軌道交通施工測量管理細則201493號;(9)成都軌道交通11號線一期工程土建1標段施工測量方案;(10)國家、地方相關行業有關規范、強制性標準等。1.2 編制原則滿足相關測量規范中規定的測量精度和要求,不影響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1.3 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XX地鐵XX號線X標XXXX站XXX站盾構區間施工測量。第二章 工程概況XXXXX站區間始于XXXX,隧道地表為市政道路。左線區間線路起訖里程為ZDK5

5、0+801.524ZDK51+270.329,長458.818m(短鏈9.987m)。最小半徑為500 m。最大坡度為16.6 ,隧道頂部最大埋深約為14.9 m。最小埋深約為 10.6 m。本區間從XX大道站始發,在XXX站接收。右線區間線路起訖里程為YDK50+801.524YDK51+270.324,長468.8m。最小半徑為530 m。最大坡度為16.6 ,隧道頂部最大埋深約為14.9 m。最小埋深約為 10.6 m。本區間從新通大道站始發,在新川路站接收。圓形隧道內徑5400mm,隧道外徑6000mm,襯砌厚度為300mm。線形采用直線環、左轉環和右轉環的組合方式。標準環環寬1500

6、mm,轉彎環為雙面楔形環管片,楔形量38.0mm,環寬1500mm。一環管片由1塊封頂塊管片(F)圓心角為15,標準塊管片3塊(分別為A1、A2、A3)圓心角均為72。鄰接塊管片左右各1塊(分別為B1、B2)圓心角均為64.5,縱向接頭為10處,按36等角度布置。圖2-1 XXXX區間平面實景圖 圖2-2 XXXX區間平面示意圖第三章 施工控制測量3.1 首級控制網的復核為了確定控制點是否有變化,依據成都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軌道交通施工測量管理細則201493號文件,我部每3個月對全線控制網進行復測,全線控制網復測涵蓋全線所有GPS控制點、導線控制點以及高程控制點。另外,如果發現部分控制點不穩定

7、,則加大復測頻率。3.1.1 平面控制點復核3.1.1.1 GPS控制點復測嚴格按照GPS靜態觀測的規范進行。天線的定向標志應指向正北,對中,整平。 每時段觀測前后分別量取天線高,兩次測量結果之差不應超過3mm,實際控制時不應超過1mm,取其平均值記入測量手薄中。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開機作業,保證同步觀測同一組衛星,觀測開始后,應及時記錄有關數據并隨時注意衛星信號和信息儲存情況。觀測即將結束前,應檢查接收機的對中整平情況,檢查完畢后按照規定的時間關機。采用蘇一光FGO2008后處理軟件進行基線解算和平差計算,各項指標均需滿足規范要求。平差結果與交樁值比較,看是否在允許差值范圍之內,以確定控制點是

8、否有變化。目前,現有的GPS點共有12個:GPSG6069、GPSG6072、G11102、G11103、G11104、G11105、G11106、G11107、G11108、G11109、G11112、G11115。GPS靜態觀測的簡約網形圖如下:圖3.1-1 GPS靜態觀測簡約網形圖3.1.1.2 導線控制點復測本工程所處地理位置道路交通流量不大,測量時間安排在早上6點至晚上8點,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測量時采用附合導線作為本工程的地面平面控制測量方法,嚴格按照精密導線的規范要求進行。觀測儀器為索佳CX101 1秒級全站儀,采用測回法進行觀測,每個置鏡點左、右角各觀測2個測回。內業資料直接輸入

9、電腦分別采用南方平差易和科傻測量平差軟件進行嚴密平差,相互檢核,平差結果與交樁值比較,看是否在允許差值范圍之內,以確定控制點是否有變化。目前,精密導線點共有18個:D11102、D11102-1、D11103-1、D11104-1、D11105、D11106-1、D11107、D11108、D11109-1、D11110-1、D11111、D11112、D11113、D11114、D11115、D11116-1、D11117、D11118。導線測量時使用GPS控制點作為起算點,導線測量起始邊為G11102-GPS6069,附合邊為G11112-G11115。導線測量的簡約網形圖如下:圖3.1-

10、2 導線測量簡約網形圖3.1.2 高程控制點復測水準點復測方法采用往返測附合水準測量,嚴格按照二等水準的規范要求進行。測量時間安排在早上6點至晚上8點,避開中午高溫時間。路線長度約為1.3公里,觀測儀器為天寶DiNi精密水準儀(0.3mm/KM,DS1級)+精密條碼銦瓦水準尺,內業資料直接輸入電腦采用南方平差易和科傻平差軟件進行嚴密平差,平差結果與交樁值比較,看是否在允許差值范圍之內,以確定控制點是否有變化。目前,高程控制點共21個:BM6092、BM6094、BM11101、BM11103、BM11104、D11105、G11105、BM11105、BM11113、D11107、D11108

11、、BM11106、D11111、D11112、D11113、BM11108、D11114、D11115、BM11107、D11118、BM11109。水準測量的起始控制點為BM6092,附合控制點為BM11109。往返測量,內業資料直接導入電腦采用科傻平差軟件進行平差,平差結果與交樁值比較,看是否在允許差值范圍之內,以確定控制點是否有變化。水準測量的簡約網形圖如下:圖3.1-3 水準測量簡約網形圖測量組保護好所交各控制樁點,對人流量、車流量較多處及施工中可能擾動的點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由于施工(或外界影響)必須挖掉、覆蓋、遮擋(造成不通視)或擾動的點,測量組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并事先向監理報告經批

12、準后方可進行,確保各樁點不受破壞和擾動,確保工程施工和測量的順利進行。3.2 地面近井控制點的測量3.2.1 近井導線點選點與測量 (1)選點與埋設:1、相鄰邊長不宜相差過大,最短邊長不應小于50m,相鄰短邊不宜小于長邊的12。2、近井導線點的位置應選在因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施工而發生沉降變形區域以外的地方。3、點位應避開地下管線等地下建筑物。4、相鄰點之間的視線距障礙物的距離以不受旁折光影響為原則。5、近井導線點布設為砼標石,頂部有明顯不銹鋼質或銅質測量點標識,包括直徑60mm的不銹鋼質或銅質標識盤及直徑20mm半球形突起,半球形頂部須有刻畫明顯的十字線標識,須保證穩固及有最高位置,禁止使

13、用易被破壞的簡易測量標志。6、在觀東路站施工場地內布置兩個近井導線點,分別為D11103-1和JM4,分別位于新通大道站西側和南側井口附近,近井導線點的布設以及近井導線測量線路圖如下:圖3.2-1 近井點布置及近井導線線路示意圖(2)測量:地面近井導線點以業主提供的GPS控制點和精密導線點為依據,根據豎井布置位置,在施工場地,結合現場情況布設近井導線控制點,所設的近井導線點與業主所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形成一條附合精密導線。近井導線測量以控制點D11102-1和D11103-1為起始邊,附合到控制點D11105和G11106。嚴格按照精密導線的要求進行。為保證導線測量的精度,應做好以下幾點: 水平角

14、觀測采用1全站儀,儀器應經過有檢定資格的單位檢定。 由于工點所處道路車流量較少,導線觀測時間選在早上6點至晚上8點內進行,避開中午高溫時間。 水平角的觀測為4測回,(左、右角各兩個測回),各項限差按以下精密導線網技術要求執行。 前后視邊長相差較大,觀測時需要調焦時,宜采用同一個方向正倒鏡同時觀測法,此時一個測回中不同方向可以不考慮2C較差的限差。 水平角觀測中誤差2.5,方位角閉合差5 (n為測站數)。 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技術要求:半測回歸零差6;測回中2C值較差9;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6。 水平角觀測結束后,測角中誤差應按下式計算:式中: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環的方位角閉合差();n計算時的測站數

15、;N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環的個數。 測距時,應在啟動儀器20-30min后觀測,以保證儀器適應室外環境;在成像清晰和氣象條件穩定時進行,雨、霧和大風天氣作業時盡量避開,不宜順光、逆光觀測,嚴禁將儀器照準頭對準太陽;測距過程中,當視線被遮擋出現粗差時,應重新啟動測量;當觀測數據超限時,應重測整個測回。 測距的主要技術要求:總測回數:往返測各3個測回;一測回指照準目標一次讀數4次;一測回讀數較差(mm):3;單程各測回較差(mm):4;往返較差(mm): 2(a+bD)。 內業計算中數字取值精度的要求如下:方向觀測值及各項修正數(): 0.1;邊長觀測值及各項修正數(m): 0.0001;邊長及坐標

16、(m): 0.0001;方位角(): 0.1。測量精度要求滿足以下條件:每邊測距中誤差:4mm;測距相對中誤差:1/60000;測角中誤差:2.5。級全站儀測回數:4測回;方位角閉和差:5。全長相對閉和差:1/35000;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8mm。精密導線點上只有兩個方向時,按左右角觀測,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度的較差應小于4。采用嚴密平差,其近井點的點位中誤差應在10mm之內。3.2.2近井水準點選點與測量(1)選點與埋設:水準點應埋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工地圍擋以內選取合適位置布設,水準點必須穩固可靠,避免布設在端頭基坑附近以及其他容易受到擾動的區域。水準點的布設要求為布設為砼標石

17、,頂部有明顯不銹鋼質或銅質測量點標識,包括直徑60mm的不銹鋼質或銅質標識盤及直徑20mm半球形突起,須保證穩固及有最高位置,禁止使用易被破壞的簡易測量標志。在新通大道站施工場地內布置近井水準點JM3,JM3位于新通大道站南側端頭井附近,近井水準點的布設以及近井水準測量線路圖如下:圖3.2-2 近井水準點布置及水準線路示意圖(往測)圖3.2-3 近井水準點布置及水準線路示意圖(返測)(2)測量:水準往測起始點為BM11104,經過近井點JM3,最后附合到BM11113。往返測量,按城市二等水準精度要求測量外業和內業計算。水準測量滿足以下要求: 往測 奇數站上為:后前前后 偶數站上為: 前后后前

18、 返測 奇數站上為:前后后前 偶數站上為: 后前前后 每一測段的往測與返測,分別在上午、下午進行,也可在夜間觀測。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根標尺必須互換位置。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作業前,應對所使用的水準測量儀器和標尺進行常規檢查與校正。水準i角檢查,在作業第一周內應每天1次,穩定后可半月1次。二等水準測量儀器i角應小于或等于20。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偶然中誤差:2mm,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全中誤差:4mm,附合水準路線平均長度:24km。 觀測次數:往返測各一次,往返兩次測量高差超限時應重測。重測后,應將重測成果與原測成果比較,其較差合格時,取其平均值。 平坦地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和差:m

19、m。 視距:60m;前后視距差: 2.0m ;前后視距累計差: 4.0m;視線高度:視線長度20m以上0.4m,視線長度20m以下0.3m。 水準網的數據處理應進行嚴密平差,并應計算每千米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高差全中誤差、最弱點高程中誤差和相鄰點的相對高差中誤差。3.3 盾構聯系測量在隧道施工過程中,聯系測量分別于始發前、盾構掘進至盾尾距離始發面150m200 m處時、300400m處時,和盾尾距離始發面150m200m處時進行。采用多次測量成果的加權平均值,指導隧道順利貫通。3.3.1兩井定向法平面聯系測量根據本區間始發井實況平面聯系測量決定采用兩井定向法進行幾何定向,如下圖:圖3.3-1

20、聯系測量示意圖在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左線聯系測量時,在左線北端頭井口和左線南端頭井口分別懸掛一根鋼絲,右線聯系測量時,在右線南端頭井口和右線北端頭進口分別懸掛一根鋼絲。但是在某些現場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比如井口無懸掛鋼絲條件、井口視線不通、施工震動較大等情況,則需要根據現場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井口懸掛鋼絲,鋼絲距離地面近井點的距離不宜過短或過長,過長則會導致視物不清,增加觀測誤差,過短則會導致邊長比過大,同樣增加測量誤差,另外,兩鋼絲間的距離在現有施工條件下應保證盡可能的長,但同時也要避免底板控制點距離鋼絲距離過遠導致觀測視物不清的問題。在底板上左線和右線各布置兩個控制點,既作為平面控制點,

21、也作為高程控制點使用。底板控制點的布設位置,一般在軌行區附近,既可布置在軌道中間,也可以布置在軌道兩邊,底板控制點布置的原則是:既保證不受盾構機影響,也要保證通視條件良好。底板控制點的布設方法為:在底板上用電鉆鉆孔,孔深10cm左右,插入專用不銹鋼測量控制點,控制點上方有明顯的細十字絲線,孔與控制點之間的縫隙用水泥砂漿填實,控制點必須有明顯的最高點。根據現場情況對控制點采取合適保護措施。井下底板平面控制點布設與測量示意圖如下:圖3.3-2 底板平面控制點布設及測量示意圖在兩井定向中,遵循以下幾點:(1)兩井定向獨立進行三組,每組分左右線分別計算基線點坐標,坐標閉合差滿足規范要求后平差,最后取三

22、次的平均值作為該次的定向最終測量成果。每測回測定的地下起始方位角較差小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誤差為8。(2)聯系測量宜選用0.3mm鋼絲,懸掛10kg重錘,重錘應浸沒在阻尼液中。邊長測量采用全站儀測距,讀至0.1mm。每次應獨立測量三測回,每測回三次讀數,各測回較差應小于1mm。井上與井下同一邊邊長較差應小于2mm。(3)角度觀測應采用級全站儀,用全圓測回法觀測四測回,各測回間同一方向觀測值互差應不超過4。(4)基線邊方位角互差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5)聯系測量推算的地下起始邊方位角的較差應小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誤差在8之內。(6)懸吊鋼絲間距應該盡量大。(7)儀器至鋼絲的距離采用在鋼絲上粘

23、貼反射片進行電磁波測距。聯系測量的質量直接影響了盾構機掘進的方向,在平面和高程測量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操作,以保證聯系測量的精度。3.3.2高程傳遞測量新新區間左右線共布設4個控制點,均為高程與平面共用。地面水準點的采用天寶DiNi03精密電子水準儀按二等水準測量方法進行,各項技術指標應滿注足相應技術要求。以平面控制點作為高程控制點使用。采用在豎井內懸掛鋼尺的方法進行高程傳遞測量,在鋼尺上懸掛與鋼尺鑒定時相同質量的重錘。導入標高每次獨立進行3次,每次變化儀器高高差大于100 mm,3次高差較差3 mm,取3次平均值為地下水準測量基點標高。高差應進行溫度、尺長改正,當井深超過50m時應進

24、行鋼尺自重張力改正。圖3.3-3 高程傳遞測量示意圖高程傳遞測量時應注意以下事項:(1)近井點穩定可靠。(2)每次高程聯系測量獨立作業三組,各組高差互差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取其均值作為本次高程聯系測量成果。(3)三次高程聯系測量基點高程成果互差,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4)高程傳遞測量前,須事先檢核地面兩個近井水準點的高差,以確保其穩定性。3.4 地下控制測量3.4.1 地下施工控制導線測量在洞內布設雙導線,減小測量誤差,提高精度。隧道內的導線點設置在管片拱腰位置,采用強制對中托架,強制對中導線點能盡量減小儀器的對中誤差,從而有效提高測角精度。在直線段保證平均邊長約150m,曲線上不宜小于60m

25、,角度觀測按精密導線的技術要求施測四測回。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導線測量前,對已有的施工控制導線點進行檢測,無誤后,再向前延伸。施工控制導線在隧道貫通前的測量與豎井定向同步。當重合點重復測量的坐標值與原測量的坐標值較差小于10mm時,采用逐次的加權平均值作為施工控制導線延伸測量的起算值。洞內導線的布設形式如下圖:圖3.4-1 洞內雙導線布設示意圖3.4.2、地下高程測量地下控制水準點的布設采用支水準路線向前延伸,設置水準控制點,水準點采用在管片底部鉆孔埋設水準控制點的方法。地下控制水準測量采用天寶DiNi03精密電子水準儀和銦鋼水準尺,按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地下控制水準測量在隧道貫通前獨立進

26、行并與地面向井下傳遞高程同步。重復測量的控制水準點與原測點的高程較差小于5mm時,并采用逐次水準測量的加權平均值作為下次控制水準測量的起算值。新布設高程控制點的測量步驟為:首先檢核起始控制點的穩定性,確認無誤后,從起始控制點開始測量,往返測量,嚴格按照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洞內高程控制點布設形式及線路圖如下:圖3.4-2 洞內高程點布設形式及往測線路示意圖(返測線路相反)在左線掘進時,聯絡通道打通后,通過聯絡通道,把左、右洞水準點連接起來,形成附合水準線路。3.4.3、控制測量施測過程中的關鍵點地面平面控制網必須有一基本方向線,并與隧道平面布置圖相吻合最為理想。采用導線測量引測地下平面點

27、時,須嚴格控制隧道前進方向橫向點位誤差值。聯系水準測量時,必須選用兩臺經檢定合格的水準儀進行高程引測,并進行溫差尺長改正校差。第四章 始發和掘進階段的測量4.1 始發測量準備工作對盾構推進線路數據進行復核計算,計算結果經指揮部精測隊復核無誤后,上報監理工程師及第三方測量單位書面確認。實測始發、接收井預留洞門中心橫向和垂直向的偏差,并由監理工程師書面確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按設計圖在實地對盾構始發托架的平面和高程位置進行放樣,始發托架就位后立即測定與設計的偏差。在盾構右上方預留位置安裝自動導向系統的設備,且保證相互通視。盾構就位后人工精確測量盾構機與設計軸線的平面、高程偏差,以及盾構機的切

28、口里程、滾動角、俯仰角;并與安裝在盾構機上的自動導向系統測量結果一致,上報監理工程師備查。4.2 始發托架的平面位置控制由于線路設計在始發井內為直線,所以始發托架的平面定位直接按照隧道中心來控制。在盾構機始發托架安裝前,利用井下經監理和第三方測量單位檢核合格的控制點精確在地面標定出隧道設計中心線及盾構托架支撐導軌的中心線,在垂直投影面上始發基座的中心線與隧道的軸線相吻合。另外,要通過調整始發基座的支架使盾構機處于水平始發,始發基座高程的計算方法是通過擬訂盾構機在始發基座上時盾構機的中心線在盾尾位置處要與隧道軸線相一致,始發托架靠近洞門端的高程要比設計高程略高12cm,這是防止盾構始發時出現“栽

29、頭現象”。盾構托架支撐導軌與隧道中心線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圖4.2-1 始發基座示意圖4.3 反力架的定位反力架的定位包括平面位置定位、高程定位和傾斜度定位。反力架的平面位置根據負環管片的環數和始發托架的位置而定,反力架左、右立柱連線必須與隧道中心線垂直。反力架的鋼環中心線標高根據線路中心線標高和實際盾體中線標高而定,保證反力架鋼環中心與實際盾體中心線重合。反力架鋼環面與盾體中心線垂直。圖4.3-1 盾構機反力架示意圖4.4 盾構機初始姿態調試盾構機掘進方向的控制主要由自動導向系統來指導,盾構機自動導向系統儀器安裝在盾構機右上方的吊籃上,吊籃采用鋼板制作,其底部采用強制對中螺栓,用以安置全

30、站儀。吊籃強制對中點的三維坐標通過聯系測量傳遞到洞口的導線點和高程點傳遞而來,施測時通過吊籃測量盾構機上的參考點,計算出盾構機的切口里程、滾動角、俯仰角,以及盾首、盾尾的平面和高程偏差,再與盾構機自動導向系統的計算結果對比,確認一致無誤后,即完成盾構機的初始姿態測量。自動導向系統軟件界面如圖下圖所示。圖4.4-1 自動導向系統界面示意圖XX盾構區間采用米度導向系統,米度導向系統可以在系統軟件中直接輸入線性要素,輸入完成之后可以在軟件中進行逐樁坐標檢查,并導出逐樁坐標數據表,報送監理及第三方測量單位審核,確保輸入的線性要素正確無誤。線路中線線性要素輸入界面如下圖:圖4.4-2 自動導向系統中線輸

31、入界面示意圖4.5 盾構導向系統吊籃測量盾構機配備米度自動導向系統,該系統為使盾構機沿設計軸線掘進提供所需要的盾構機姿態位置等數據信息,同時該系統還能提供在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完整備檔文件。測站和后視吊籃設計成直接安裝在管片螺栓上,不需要電鉆打眼安裝。每次移站時把吊籃安裝在盾構機的尾部,激光站的吊籃安裝在離激光靶約20米的距離。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在適當位置安裝測站及后視棱鏡吊籃,利用井下平面和高程控制點引測出激光站和后視棱鏡三維坐標,引測時仰角不宜大于15,高程宜測量獨立測量三次,測得的高差較差3mm。在盾構施工過程中,由于激光站附近的管片還不是很穩定,激光站可能會發生位移,需利用隧道內的平面和高程

32、控制導線點定期復測吊籃上的強制對中點三維坐標。如校核差值過大,需再次復核進行確認,以地下控制導線測得的吊籃三維坐標為準,用以指導盾構機沿著設計軸線掘進。特別是在盾構機出洞前50米更要加強對激光站和后視點坐標的人工復測。導向系統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圖4.5-1 米度自動導向系統示意圖4.6 盾構姿態的人工測量通過測量盾構機上的參考點來計算盾構機的姿態與盾構機導向系統顯示的姿態是否一致。盾構姿態的復測采用人工復測,特別是在隧道貫通前更要加大檢測頻率。測量項目包括平面偏差、高程偏差、切口里程、滾動角、俯仰角等。盾構機作為一個近似的圓柱體,在開挖掘進過程中我們不能直接測量其刀盤的中心坐標,只能用間接法來

33、推算出刀盤中心的坐標。在盾構機的機殼體內適當位置選擇測量的觀測點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所選觀測點既要有利于觀測,又利于點位的保護,并且相對位置不能發生變化。 圖4.6-1 盾體空間關系圖如圖4.6-1中A點是盾構機刀盤中心,E是盾構機中體斷面的中心點,即AE連線為盾構機的中心軸線,由A、B、C、D、四點構成一個四面體,測量出每個角點的三維坐標(xi, yi, zi),根據四個點的三維坐標(xi, yi, zi)分別計算出LAB, LAC, LAD, LBC, LBD, LCD, 四面體中的六條邊長,作為以后計算的初始值,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Li是不變的常量,通過對B、C、D三點的三維坐標測量來計

34、算出A點的三維坐標。同理,B、C、D、E四點也構成一個四面體,相應地求得E 點的三維坐標。由A、E兩點的三維坐標和盾構機的絞折角就能計算出盾構機刀盤中心的水平偏航,垂直偏航,由B、C、D三點的三維坐標就能確定盾構機的扭轉角度,從而達到檢測盾構機的目的。此方法在外業作業時,只需測得任意三點的坐標,利用各參考點在TBM坐標系中相對位置,列出三元二次方程組,然后解出前后參考點的三維坐標,然后比較前后基準點的里程的理論三維坐標,即可得出盾構姿態的相關參數。假設我們選定并測量了盾構機上A、B、C三個參考點的三維坐標分別為: (Xa、Ya、Za)、(Xb、Yb、Zb)、(Xc、Yc、Zc),并設未知量為盾

35、構機的前、后基準點的三維坐標(X前、Y前、Z前)、 (X后、Y后、Z后) ;由于參考點A、B、C及盾構機前、后基準點在TBM坐標系中的三維坐標是已知的,因此參考點A、B、C及盾構機前、后基準點的六條空間基線向量也是已知的,用來表示。根據以上條件可以列出如下方程:前基準點三維坐標求解方程:后基準點三維坐標求解方程:解算出前、后基準點的三維坐標后,與盾構機所在里程的隧道中心設計坐標相比較,其差值為,可獲得如下資料:前基準點水平偏差=前基準點垂直偏差=同理可得盾體后基準點的水平及垂直偏差值盾構機仰俯角=(為盾體前后基準點連線長度)。始發掘進前,在車站地下空間內的適當位置安裝激光測站及后視棱鏡吊藍,利

36、用井下控制點和井下高程控制點引測出激光站點和后視棱鏡三維坐標,引測時仰角不大于15,測量三次,測得的高差較差2mm。始發掘進階段,利用井下控制點對盾構姿態進行人工復測,及時將人工復測的數據與自動導向系統記錄的數據進行比較,當差值較大時,用全站儀對激光站和后視棱鏡點坐標進行檢查,修改自動導向系統中的設置參數,以確保掘進過程中盾構姿態的正確。盾構機姿態人工測量時,測定在盾構機殼內至少三點(已知在大地坐標系中坐標)的三維坐標后,反算出刀盤中心點的三維坐標和盾尾中心點的三維坐標,由刀盤中心、盾尾中心兩點的坐標計算出盾構機在掘進過程中瞬時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偏差值,與自動導向系統所顯示的相關數據進行比

37、較就可以知道自動導向系統是否正常工作。測量方法:從隧道內主控制導線點引測至托架上,引測至托架上時仰角不得大于15。在托架上建立測站,測定機殼至少三點的三維坐標。高程用1級全站儀測量,采取正、倒鏡讀數,消除儀器豎直角指標差的影響,測量三次,測得的高差較差2mm。在盾構始發前,由于盾構還沒有進入土體,可以采用對盾體頂部盾前及盾尾分中測量的方法進行人工姿態檢核,兩種方法相互結合,確保數據準確。盾構姿態的人工測量在激光站的移站后進行,或環片測量結果與盾構姿態數據差距較大時進行。本區間左、右線各進行兩次盾構機姿態人工測量,分別在始發前、始發后100m左右和貫通前100m左右進行,另外,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

38、如果出現盾構機姿態異常,管片姿態異常時應及時對盾構機姿態進行測量復核。4.7 全自動全站儀的移站盾構機的掘進時的姿態控制是通過全站儀的實時測設目標靶的坐標,反算出盾構機盾首、盾尾的實際三維坐標,通過比較實測三維坐標與隧道中線三維坐標,從而得出盾構姿態參數。隨著盾構機的往前推進,每隔規定的距離就必須進行全自動全站儀的移站。直線段在后視吊籃脫出最后一節臺車前移站,曲線段在全站儀將要無法通視激光靶或目標棱鏡前移站,為了避免移站工作對掘進的影響,移站工作選在管片拼裝時進行。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每次移站必須以隧道內的控制點為起始控制點,堅決避免采用現有全站儀吊籃和后視吊籃坐標直接往前移站。4.8

39、管片檢測4.8.1 管片檢測方法在襯砌管片時,及時測量襯砌環的姿態,同時也是對導向系統的校核。每拼裝一環管片,就及時測量該環管片的姿態,實時跟蹤,每次測量時,都復核前一環的管片姿態,并與上次所測結果進行比較,確保測量結果準確無誤。襯砌管片檢測采用鋁合金尺,在尺中心粘貼徠卡反射片,測量時在鋁合金尺上放置水平尺,調整鋁合金尺到水平狀態,直接測量鋁合金尺的中心三維坐標來推算管環中心的三維坐標,如圖所示。使用的水平尺應定期進行校正。計算管環中心偏離隧道軸線時,可以通過測量出來的管環中心三維坐標,然后用EXCEL或軟件計算隧道中心的偏差。同時采用CAD作圖法復核,通過在CAD里繪出的隧道軸線(空間)比較

40、就可以檢查計算的管環中心偏差。另外,為了增加高程測量的精度,還需單獨測量出管片底部和頂部的標高,計算出管片中心的標高,兩種方法相互檢核,如果偏差過大,及時查找原因,并且重新測量。管片測量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圖4.8-1管片姿態測量示意圖4.8.2 管片姿態超限處置要求根據盾構法隧道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446-2017中9.3.4章節中對地鐵成型管片姿態的驗收標準,成型管片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的限值均為50mm,根據成都地鐵工程施工測量管理細則(成地鐵建201493號)文件要求,管片姿態超限等級及處理機制按照下表內容執行。警情等級狀態描述報送范圍報送時限報送方式處置黃色預警盾構管片姿態橫向或豎

41、向偏差達到(50,100 mm1.監理2.業主代表3.安全質量部門正副部長及質量安全主管人員、測量主管人員當天短信監理單位總監視情況組織相關各方分析、處置橙色報警盾構管片姿態橫向或豎向偏差達到(100,150 mm1.監理、設計2.建設分公司副總3.工程主管部部門正副部長及業主代表4.安全質量部門正副部長及質量安全主管人員、測量主管人員當天電話+短信建設分公司工程主管部門副部長視情況組織相關各方分析、處置紅色報警盾構管片姿態橫向或豎向偏差大于150 mm1.監理、設計2.建設分公司總經理、副總3.工程主管部部門正副部長及業主代表4.安全質量部門正副部長及質量安全主管人員、測量主管人員當天電話+

42、短信建設分公司工程主管部門部長視情況組織相關各方分析、處置表4.8-1 警情等級劃分、報告與處置要求一覽表4.9 貫通前洞門及接收托架復測4.9.1 洞門復測4.9.1.1 始發洞門復測在盾構始發托架下井之前,需對始發洞門環進行復測,確定實際洞門中心,根據該成果對盾構掘進進行指導,保證盾構機順利進洞。使用經監理和第三方測量單位檢核合格的底板控制點作為依據,具體復測方法為于接收端架設全站儀,實測洞門邊緣8個點以上,然后用SPMS軟件空間圓擬合功能計算出實測洞門中心三維坐標,如下圖所示。另外也將點位展于CAD中,計算出圓心位置,兩種方法相互檢核,計算結果與線路設計中心位置對比,求出偏差。圖4.9-

43、1 SPMS軟件空間擬合界面圖4.9.1.2 接收洞門復測在盾構掘進至貫通面之前50m-100m左右,對接收端洞門進行復測,確定實際洞門中心位置,根據該成果對盾構掘進進行指導,保證盾構機順利出洞。具體復測方法與始發洞門環相同。4.9.2 接收托架復測由于線路設計在接收井內為直線,所以接收托架的平面定位直接按照線路設計隧道中心線來控制。在盾構機接收托架安裝前,利用井下控制點精確標定出隧道設計中心線及盾構托架支撐導軌的中心線,在垂直投影面上接收基座的中心線與隧道的軸線相吻合。另外,要通過調整始發基座的支架使盾構機處于水平接收,接收基座高程的計算方法是通過擬訂盾構機在接收基座上時盾構機的中心線在盾尾

44、位置處要與隧道軸線相一致,接收托架的高程要比設計高程略低12cm,保證接收盾構機順利出洞。盾構托架支撐導軌與隧道中心線位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圖4.9-2接收托架示意圖第五章 竣工測量5.1 貫通測量盾構通過一個區間后,及時地進行聯測井上、井下導線、水準網,并進行平差,為盾構隧道貫通測量提供具有一定精度的導線點與水準點。利用吊出井貫通面兩側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進行隧道的縱向、橫向和方位角貫通誤差測量以及高程貫通誤差測量。其中平面貫通誤差利用在隧道貫通面處,采用坐標法從兩端測定貫通,并歸算到預留洞門的斷面和中線上,求得橫向貫通誤差和縱向貫通誤差,根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GB50308-2008),

45、橫向中誤差限值為50mm,高程貫通中誤差限值為25mm,縱向貫通誤差限差為L/5000(L為兩開挖洞口之間的距離)。高程貫通測量由兩側控制水準點測定貫通面附近同一水準點的高差較差確定,其誤差即為豎向貫通誤差。若貫通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則測量工作達到了預期目的。隧道貫通后地下導線則由支導線經與另一端基線邊聯測成為附合導線,水準也變成了附合水準,當閉合差不超過限差規定時,進行平差計算。按導線點平差后的坐標值調整線路中線點,改點后再進行中線點的檢測,高程亦要用平差后的成果。將新成果作為凈空測量、調整中線起始數據,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方可使用。5.2 竣工斷面測量5.2.1 平面、高程控制點如果隧

46、道貫通誤差不超限,則利用兩側的控制導線點重新平差計算,求出線路導線控制點的新的坐標,把新的坐標值作為竣工驗收的依據;同時利用兩側的控制水準點高程平差計算,求出全線控制水準點新的高程,并以此作為竣工斷面的依據。5.2.2 斷面測量點位對于區間圓形隧道,具體測量要求按地鐵公司下發的斷面測量要求施測。第六章 測量工作精度保證措施地鐵建設對施工測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施工測量要保證設計參數實現,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在保證施工測量質量的各個環節上,克服苦難,排除干擾,做到精準無誤,因此須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本標段所配置的測量儀器在開工之前送到具有檢定資格的部門檢定和校準,合格后才投入使用。(2)測

47、量控制工作必須堅持復核制,由工區測量隊、項目部測量隊、指揮部精測隊按“三級復核制”的原則進行實施。(3)開工前,對測量人員進行測量知識、測量規范、測量儀器的性能及操作技能的培訓。(4)測量技術人員施工前認真閱讀施工圖紙,如發現疑問作好記錄并及時上報,待得到答復后,才能按圖進行測量放樣。(5)測量技術人員做內業資料要認真,資料要齊全,采用一人計算,另一人復核制度。(6)外業前,測量技術人員對內業資料進行檢查,所采用的測量方法、測量所用樁點以及測量要達到的目的向測量員進行交底,做到參與測量的人員都清楚工作內容;列出所用的測量儀器和工具,檢查是否完好,運輸和使用測量儀器和工具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如發

48、現儀器有異常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檢,對上次測量成果作出評價。(7)利用已知點進行引測、加點和施工放樣前,必須堅持先檢測,后利用的原則,即已知點檢測無誤時,才能使用。(8)測量過程中,必須消除干擾,需暫時停工的要暫時停止施工,以保證測量精度。(9)外業中,軸線和高程測量要形成檢校條件,滿足校核條件要求的測量成果才能成為合格成果,否則返工重測。(10)外業后,應檢查外業記錄的結果是否齊全、清晰、正確,由另一人復核外業結果無誤后,向施工部門交底。(11)所用的導線點、軸線點及水準點要埋設在工程施工影響范圍之外、堅固穩定不易受破壞且通視良好的地方。并對上述樁點定期進行復核。(12)測量隊適當加密或改

49、善地面控制點,務求以后能有較多的“多余觀測條件”以保證施工測量精度。(13)測量隊對結構形式和施工誤差的積累進行分析,根據本單位施工管理和施工控制的實際情況對結構尺寸提出誤差余量以求保證結構凈空。(14)本工程和鄰近工程貫通處應進行中線及標高聯測,如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可照此施工;如在誤差允許范圍外則查明原因,改正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第七章 測量資料的管理(1)測量記錄及圖紙是測量的原始資料,要求正確、清楚、干凈并妥善保存。(2)一切原始觀測值和記事項目.應在現場用鋼筆或鉛筆記錄在規定格式的外業手簿中,字跡應端正、清楚、整齊、美觀,內容要完全,并保持整潔,不得涂改、擦改、轉抄,外業手簿或記錄紙應

50、進行編號。(3)更正錯誤,均應將錯誤數字、文字整齊劃去,在上方另記正確數字和文字。劃改的數字和超限劃去的成果,均應注明原因和重測結果的所在頁數。(4)各種記錄手簿和記錄本中的線名、段別、日期、天氣、使用儀器等項,由記錄者填寫,司鏡者、記錄者、復核者等各項簽名,均由本人簽署。(5)整理記錄時,如發現漏填漏簽,應通知本人補簽。檢查手簿中所有計算是否正確,觀測成果是否滿足各項限差要求。確認觀測成果全部符合規范要求,各種記錄必須經過復核后才能使用。(6)控制導線觀測時,記錄使用專用的導線觀測記錄本。(7)控制水準觀測時,記錄使用專用精密水準外業記錄本。(8)施工平面放樣測量時,記錄使用專用放樣記錄本。

51、(9)施工水準放樣測量時,記錄使用水準儀簿。(10)本工程所用的一切測量資料,都應加以分類及存檔,按資料管理規程進行管理。第八章 測量成果報驗項目部測量隊的各項測量成果報驗流程如下圖:第九章 盾構施工測量安全措施(1)隧道內的控制點的布設必須考慮全站儀架設后與行駛的電瓶車的安全距離,防止與電瓶車發生碰撞。(2)在隧道內必須佩帶安全帽,穿反光背心,尤其是在盾構機上面行走時,防止頭部撞傷刮傷。(3)嚴禁測量人員私自連接各種電源線,需要連接時必須讓專業電工完成。(4)全站儀吊籃和后視棱鏡吊籃必須固定牢固,防止吊籃脫落引發事故,每次吊籃安裝完成后,必須經過確定牢固后方可安裝全站儀。(5)在盾構機上面行

52、走時,如果遇到通過困難或者表面比較濕滑的情況,盡量避免經過,尤其是攜帶測量設備經過的時候,碰到這種情況,盡量就近下來,然后在目的地找就近的安全爬梯上去。(6)隧道內測量時,必須做好安全警示標志,特別要注意隧道內行駛的電瓶車,遇到電瓶車駛來時,需用手電搖晃示意。(7)盡量避免高溫作業,如果再高溫作業時,需做好防暑降溫措施。(8)地面測量作業時,盡量避開車流高峰期,并且安設好安全警示標志。第十章 測量人員、測量儀器及工具的配置10.1 測量人員配置本工程現場施工依據工程進度配備測量主管1名、測量技術人員若干名。施工單位的測量隊應由測量專業工程師或高級測量工程師主持。測量員(工)必須持有測量崗位證書

53、。表10.1-1測量人員配置表序 號姓 名職 務學 歷工作年限職稱1XX測量負責大學本科7年測量工程師2XXX測量員大學本科8年測量員3XX測量員大學本科2年測量員4XXX測量員大學本科2年測量員5XXX測量工大學專科9年工程測量工10.2 測量儀器配置表10.2-1測量儀器及工具配置表編號儀器品牌精度數量備注1GPS接收機蘇州一光A30-510mm+1ppm2臺合格2全站儀索佳CX-10111臺合格3電子水準儀天寶Dini030.3mm/km1臺合格4銦鋼尺天寶Dini030.3mm1對合格550米鋼尺田島1mm1把合格10.3 附件10.3.1 人員資質證書人員資質證書 1人員資質證書2人員資質證書 3人員資質證書 4 人員資質證書 510.3.2 儀器鑒定證書GPS鑒定證書1GPS鑒定證書2全站儀鑒定證書3電子水準儀鑒定證書4銦鋼尺鑒定證書5 50m鋼尺鑒定證書6


注意事項

本文(軌道交通盾構區間施工測量方案(37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台东县| 九龙坡区| 邮箱| 犍为县| 涿州市| 手游| 上林县| 大同县| 德化县| 黄山市| 邓州市| 团风县| 寻甸| 顺义区| 方山县| 分宜县| 寻乌县| 桦甸市| 大港区| 三江| 呼图壁县| 二连浩特市| 鄂托克旗| 滨海县| 乌拉特后旗| 博兴县| 淮南市| 大丰市| 海淀区| 弥勒县| 郑州市| 历史| 镇远县| 丹棱县| 长泰县| 霍林郭勒市| 出国| 正阳县| 大洼县|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