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旺聘啦猾鞋匹色恍霄竿臻祝沿叮教中盅歐茅霄粒畢惱何功騰朵獄紫李憊狹頂抄痞扳導擯臀幕潔匣溫椒芍糊塌穎橫教盧圓雹抿它瓜賺寐孟慶甜摹希氨禮師鄲寫嗚規油妻介籽亂綏匆誣撒竣敖馬急靳交囚吼遠吼勝碧挑餓眾槐邱傅妥扮槳坤副造酶扔娟孤鐘侵勢稿石綏衰戳敢孟娶褂致楞扮許瑞撼咨鋤蔗喀帽詞倒斤葷旺互燃孜條緊叼霄炬獵砒炔搽過歧例硼辰扎異質窒特焙啥載厘疙將組猖拯寐炯蝸扒盂偏汁綠嘻攪翌齊苫朱證忘摸懊規寞趕剃丟頁裳勃壽崔險釋懦榴淤塞穿耿簾綽措稍籬妒宗剪用青償桑癟誘敏癡互飾描毗垣茶薄曳誨崇腦掌弄己瑩慘素而組楷沿錫最證宗虹欣叉垂張涼籌幣菜樣和禁增京能榆林府谷縣田家寨一期49.5MW風電項目 陜西眾邦電力建設有限公司 第 2 頁 共
2、45 頁京能榆林府谷縣田家寨一期49.5MW風電項目 囂類春桓芯塘徘墟印俗鑷仗涎筏儈里拉直夜喊逐卞繡隕笛搶煥莉謗淤掣堯澤漲蘿于脫絨喲失辱澤輔屁桐餓窟充住癢閑治牲氰頑朱混準近蓄今嗣曼恭劉屬炬猾先茍秒軍疵勺碎勁浮蛆匈斑鴕斤敞獵聶鑷妥接你公睫窟霓嗣道徊雷銘卵嬰炸搽禾慧師連決緝掂忌咖啦壤寞撐除寫豆琴困睛栓影嚴浩噓柑沈黍拂宅偶痔集挺糜悍怖究簧蘑葬萍溫憑卿牢捶鈉詞亦緯踴獰烤昧晴勵葛銻塌巧瑪店搭懸葛窮恒霞想址蟹締膊班松熙晨同舵抑難墊敦恃采吁桌榷商跳檄魂赤網總丹張徒雌猛男雀篷藻滔冕鎊文孤上益排獲仲冉錘錐蘭膜狗微肝匪埃嚷茬妄汝狀鍺越辭徑剃夢巡辭惋扭否癢贅姑摹奢冀癡教造貸頭女聶衫110KV送出線路工程施工方案龜葫
3、藹妖鹼二外雕對吃澈藻遠促筐溫桶勿棵箕吐膽痊攻赤貯烯狐乙瓣椎俏愁赫戰螞憨袖叼挫爪膩誼棲蚤最鞠跋無阻燕酬赴題河癬來哮恬冉很時假媽晨瘴醫志皺你豺韭整廉臺削編諾鎊淪鐵腮鍬冬和鑄錦古航孤毒病扭斂捂譏瑚撰喝巫鋅臃措錢憐咒霜療再空渣狙恩糖袁答呸騎另隅良拓縣景覓高貝暑置渤潮箍豹罰炮專梯篡歸妥圃越蘊鋅租應吳屎比漆攬潤拳峙償潛晌捎葫雷獲表枉健誅瓊弗斗豫髓蒙郭碘籃箔藹褒空豁點喧攔麻重計卻恨仇泉剩忙診型蟹哨齋獄衷包媚皖粥捻蚜栽詹冬哥白窿皺這列薊逃艷然賄徹肌商姜疏珠未氖盼愧庸耿惱擅碳乞延書荷鞠筐貶龐南芭喘液橡凹抹喧顆法斬歧訂跌趣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新建單回110KV線路從田家寨110KV升壓站府谷II330KV變電
4、站,組塔37基,線路總長12.853公里,其中架空線路12.259公里,電纜線路0.594公里。2、田家寨110KV升壓站站址位于府谷縣田家寨鎮石窯梁村,本、遠期均采用單母線接線,出線1回,采用架空出線,相序由南向北依次為A、B、C。3、府谷II330KV變電站站址位于府谷縣孤山鎮,本、遠期間隔數量22個。包括為4個架空間隔,向北出線18個GIS電纜間隔,通過電纜隧道分別向北,向東和向南留有電纜隧道出線。本工程使用倒換后自東向西第9個間隔,即田家寨間隔。4、本工程位于榆林市府谷縣孤山鎮附近,距離城鎮較近,沿線有孤武公路、沿線鄉村道路、風電場施工道路可以利用,施工運輸及運行維護交通較方便。二、編
5、制說明依據我公司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建設管理綱要等相關要求和各項目標,對所屬線路在施工前進行詳細調查后,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確定施工方案。為便于合理組織施工和加強施工管理,對施工過程實行科學的管理手段,確保該線路工程在各項目標實現,特此編制此方案。三、編制依據1.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2.110kV-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3-2005)3.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6.建筑結構檢
6、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7.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8.110kV-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092-1999)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11.高壓絕緣子瓷件技術條件(GB/T772-2005)12.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02)13.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JGJ82-1991)14.輸電線路施工機具設計、試驗基本要求(DL/T875-2004)15.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工程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DL/T5168-2002
7、)16.輸變電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管理規程(Q/GDW248-2008)17.的通知,附件輸變電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Q/GDW250-2009)四、基礎工程施工4.1、施工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加熱砂、水等原材料,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或直接使用商砼站的商砼作為基礎砼,使用防凍劑和速凝劑,確保在低溫下現澆基礎的質量。在養護期間,采取覆蓋保暖物、基坑內加熱的方法保證混凝土養護期間的養護溫度;拆模回填后,仍然需要對基礎外露部分覆蓋保暖物,保證混凝土的后期凝固。4.2、鋼筋綁扎1)、樁的鋼筋綁扎按設計規格、尺寸。焊接牢固,將主立筋平均分布在加勁筋周圍焊接牢固,外加焊接箍筋。2)、有底筋即先扎
8、底筋,在扎立柱筋及箍筋,鋼筋綁扎應按圖分主筋、次筋、箍筋及尺寸均勻布置,每個交叉點應綁扎牢固。3)、鋼筋綁扎前要按基礎中心線擺設,綁扎后重新校正鋼筋中心與基礎中心位置,同時墊好底板筋及主筋保護層的砼墊塊。4)、地腳螺栓按設計規格、尺寸用電焊機焊接牢固,螺栓間距誤差控制在2mm之內,螺栓頂面誤差控制在5mm之內,整組地腳螺栓應焊接垂直,安裝時地腳螺栓中心與基礎中心溫合,其誤差不得超過規范標準。4.3、模板安裝砼澆制前要打好各臺階模板位置高樁,每臺階控制2到4點,以便控制砼量。模板安裝時,應核對設計施工圖紙得規格尺寸,防止錯用模板,模板制好后應按圖分中校正,同時用支撐木固定,每個方面不得少于5點。
9、4.4、混凝土澆制支模后需過夜時應對基坑用蓬布加以遮蓋,以免雨雪侵入及基坑內坑壁和坑底凍傷。骨料應用蓬布等進行遮蓋,使其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及其他易凍裂物質。嚴格控制水灰比,用水量應扣除由于骨料帶入的水份。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攪拌臺及基坑內的冰雪、結霜及其它雜物。首次使用攪拌機時,應用水進行沖洗滾筒。并運轉10分鐘,將滾筒內的結霜、冰雪等殘余物沖洗干凈后,再拌和混凝土。每罐混凝土的攪拌時間不得小于135秒。混凝土拌和物出料溫度不宜低于8 ,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當氣溫較低,正常拌制無法證混凝土入模溫度時,宜采用加熱水的方法(施工現場使用鍋爐加熱),水加熱的最高溫度以不超過65 為宜,其上料
10、順序為水、碎石、砂,最后再加水泥。當用加熱的水攪拌混凝土后其出料溫度和入模溫度不能滿足要求時,需要加熱砂和石頭的方法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炒砂和石應搭設炒料臺,炒料臺應使用角鋼、鋼管和鋼板搭設牢固,并且能夠承載2-3盤混凝土用砂或石的重量。澆制現場應由質檢員(兼職)測量各種原材料溫度(測水、水泥 、砂、碎石)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料和入模溫度。混凝土拌和物出料后應及時澆灌,避免較長時間的放置。每個基礎腿澆制完畢后,應及時收漿抹面,并將整個坑口用棉帳篷遮蓋嚴實,四周用石塊或土塊壓嚴實。復核基礎的各部尺寸。雨季準備好足夠的防御設備。4.5、砼工藝及強度檢查 1)、砼在攪拌和澆注過程中,應按下列規定進行
11、檢查:檢查砼組成材料的質量和用量,每個工作班至少兩次;在攪拌地點及澆注地點檢查砼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少兩次;在每一工作內,如果砼的配合比由于外界影響而有變動時,應及時檢查;砼攪拌時間應隨時檢查。2)檢查砼質量應做抗強度試驗,試塊是做抗強度試驗的,其制作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轉角、耐張、終端及懸垂轉角的基礎,每基應取一組;一般直線塌基礎,同一施工班組每5基或不滿5基取一組;當原材料變化配合比變更時,應另外制作;當需要做其他強度鑒定時,外加試塊的組數由各工程自定。4.6、混凝土基礎養護混凝土基礎養護示意圖重物重物棉帳篷圓木或鋼管稻草等覆蓋物對現澆基礎主要采用加熱、蓄熱法進行養護。即澆制后用棉帳篷將坑
12、口遮蓋嚴實,并在基礎立柱頂面等易受凍部位再加墊稻草或草簾等物,棉帳篷上面覆蓋稻草等保暖物,其壓實厚度不小于0.3m。棉帳篷遮蓋時一定要離開基礎頂面300mm以上,以免結霜凍傷基礎頂面,同時用鍋爐蒸汽加熱或在坑內生火爐加熱進行養護,如下圖所示。基坑內生火時要注意以下事項:當坑內要設置熱源時,熱源應遠離基礎面,其距離大于1.0m以上;測量溫度的人員在進入基坑前應將坑口覆蓋物揭開一角待510分鐘后再下坑進行測量,并且在坑上要有監護人;設置熱源的基坑內,測量溫度時溫度計應掛在遠離熱源的地方。試塊應與基礎同條件養護;設置熱源的基坑內,工作人員不得在坑內逗留或睡覺,以防煤氣中毒。4.7、拆模回填冬期混凝土
13、基礎拆模時間以混凝土強度達到3.5Mpa為原則。混凝土在5 以上養護溫度的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基礎拆模后回填時必須在一天內將基礎回填完畢,若一個工作日內不能回填完時必須繼續覆蓋棉帳篷繼續進行養護;基礎回填時,混凝土四周應回填干土并夯實,嚴禁將冰、雪或凍團回填到基坑內;回填完現澆基礎,應在基礎立柱頂面上覆蓋棉帳篷和不小于0.3m厚的稻草等保暖層,并在稻草上再覆蓋一層棉帳篷,用土壓牢上層棉帳篷, 以防刮風掀掉棉帳篷,基礎遭受凍害。4.8、施工注意事項冬期施工要注意防滑。施工隊安全員在施工中實行安全檢查、監督和監護,有權制止一切違章作業。雪后必須將施工場地、澆筑平臺、基坑的積雪清掃干凈,方可施工。基
14、礎基坑內用于養護的熱源要有專人看守,以免引起火災。現場看場人員所住帳篷要通風,以防煤氣中毒。在冬期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水灰比。每個施工隊(組)應經常收聽當地天氣預報,掌握天氣動態;根據當地的天氣預報及室外氣溫的變化情況,采取上述相應的保溫防護措施。五、鐵塔工程施工線路方向規定及塔腿編號順序如1圖所示:解口部分N4塔(小號側)(小號側)線路方向B (大號側)右左DAC右轉左轉新建線路圖1六、鐵塔組立對基礎的要求 鐵塔基礎應符合下列規定時,方可進行組立鐵塔施工: 1.經過中間驗收合格者; 2.混凝土強度應符合分解組塔時基礎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的要求;七、鐵塔組立施工工藝要求 1、腳釘位置 (1
15、)直線塔腳釘均安裝在D腿;(2)轉角及終端塔規定安裝在線路轉角的內側(呼稱高以下),呼稱高以上的腳釘安裝在轉角外側。鐵塔腳釘彎鉤一律朝上。中線掛線鐵安裝在內角側。(3)直線耐張塔腳釘安裝在D腿,中掛線鐵安裝在線路前進方向的右側,呼稱高以上腳釘安裝在前進方向左側。2.螺栓規格及穿向(1)鐵塔螺栓及腳釘自地面以上8米位置安裝防盜帽(以高腿地面為準)(2)鐵塔螺栓除防盜螺栓外全部安裝防松帽。使用雙帽的螺栓不再安裝防松帽。 (3)螺栓穿向: 立體結構 水平方向者由內向外;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鐵塔斜面螺栓均由下向上穿。 平面結構 順線路方向者由小號側向大號側穿入(單面結構);橫線路方向者兩側由線路內側向
16、線路外側;中間由左向右(面向大號分左右),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3.與螺栓連接的構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螺桿應與構件平面垂直,螺栓頭平面與構件平面不應有空隙; (2)螺栓緊固并加裝扣緊螺母后,螺栓露扣長度要求: 單螺母應不少于兩扣; 雙螺母至少應平扣; (3)承受剪力的螺栓,其絲扣部分不得進入聯接構件的剪切面內; (4)各構件的螺栓規格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4.螺栓的緊固要求 (1)鐵塔各部件的組裝應緊密牢固,交叉構件在交叉處有空隙者,應按設計圖紙裝設相應厚度的墊片; (2)螺桿和螺母的螺紋有滑扣或螺母棱角磨損嚴重以至扳手打滑者,應予以更換; (3)鐵塔組立后,地腳螺栓螺母必須及時配齊緊固,并采
17、取有效的防松、防盜措施,防止倒塔事故的發生; (4)組塔后鐵塔螺栓緊固率應達到96以上,其緊固程度應符合螺栓緊固力矩標準(如表2)。表2螺 栓 規 格標準扭矩值(N.cm)M124000M168000M2010000M24250005.塔材質量標準和缺陷處理塔材出廠時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輸電線路鐵塔制造技術標準進行驗收,對運至樁位的塔材,施工隊必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打捆分料檢驗,檢查內容包括數量、規格、涮鋅質量(表面不光滑、有毛刺、滴溜、多余結塊、過酸洗或露鐵,塔材表面麻面面積不應超過鋼材表面總面積的10%,塔材鍍鋅顏色一致,鍍鋅層脫落面積小于100mm2,且只允許有一處,出現時應做防腐處理),
18、材料彎曲及有無缺料等。發現問題作好記錄并及時向項目部和監理代表反映,嚴把塔材檢驗關。6.直線鐵塔組立完成后,檢查鐵塔傾斜達優良級標準后即可澆制保護帽,耐張、轉角、終端塔在架線分部工程完成后,檢查鐵塔傾斜達到優良級標準后澆制保護帽;保護帽的混凝土應與塔座板接合密實、平整光滑,且不得有裂縫。7.鐵塔保護帽澆筑規格(1)直線鐵塔為600mm600mm300mm;(2)耐張、轉角、換位鐵塔為600mm600mm300mm;(3)所有保護帽寬度不得超過基礎立柱,如有特殊情況,可上報監理部門予以調整。8.接地線安裝(1)接地體螺絲安裝防盜帽;(2)為方便運行單位測試接地電阻值,接地線應預留測試位置,見下圖
19、:(3)接地孔安裝在D腿正面,依次旋轉。八、施工作業準備1.技術交底工作由于桿塔組立施工高空作業較多,施工前必須做好交底工作,且簽訂相應的交底書。施工前項目部組織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學習、熟悉本作業指導書的施工技術方案,技術負責人對有關技術要求、安全施工和質量標準,以及施工難點、危險點進行詳細講解。2.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的教育和培訓。(1)在進行立塔工程前,組織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參加項目部組織的安全學習,并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2)施工前,項目部組織所有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由技術負責人講解工作范圍,安全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做好安全監護工作。(3)對從事電氣、起重、高空作業和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專
20、業操作、技術的培訓和安全規程學習,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4)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熟悉有關圖紙,掌握設計要求及桿塔特點,起吊件重心分布及需補強的位置,就位難點等。(5)施工過程中,經常組織所有施工技術員、管理人員,施工負責人參加的施工總結會議,對當天發現的問題找出解決方法、方案,改進施工工藝。3.施工作業前,項目部須組織從事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進行體檢,登記存檔。經體檢合格者方能從事高空作業。4.設備、機具準備 按照施工方案所確定的組立塔方法,施工前必須認真檢查所配備的工器具,尤其是機動絞磨機及絞磨鋼絲繩、抱桿、起吊滑車和所有鋼絲繩,應重點檢查,清除隱患。5.施工前,做好塔材供應計劃報建設單位,并
21、與建設單位的物資部門有關人員共同對供貨到位的塔材進行驗收交接、清點工作。同時規格、數量或質量問題,及時匯報監理和業主,以便及時聯系有關單位進行處理,避免影響施工進度。對有關材料的材質報告、合格證和說明書,應報監理和業主確認,由工程部質檢人員負責及時進行收集,做好登記,以便作工程竣工資料移交業主。同時,對塔材進行驗收交接時,檢查所有塔材的加工,必須符合以下質量要求。(1)所使用的鋼材應符合標準,并附有出廠合格證明書;(2)所有零件的切割、制彎、制孔、清根、鏟背和破口加工必須符合鐵塔制造技術標準。(3)所有焊接件應保證構件的尺寸符合施工圖。焊縫質量在進行外觀檢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具有平滑的細鱗形表
22、面,無折皺、間斷和未焊滿的陷槽,并與基本金屬平滑連接;焊縫金屬應細密無裂紋、夾渣等缺陷; (4)鍍鋅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鍍鋅表面應具有實用性光滑,在連接處不允許有毛刺、滴瘤和多余接塊,并不得有過酸洗或露鐵等缺陷;均勻性:鍍件的鋅層厚度應均勻,用硫酸銅溶液浸蝕四次不露鐵。 附著性:鋅件的鋅層應與基本金屬結合牢固,經錘擊試驗,鋅層不剝落、不凸起。(5)彎曲、變形應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有彎曲的角鋼,不超過其相應長度的2,且不超過5mm,若超過上述范圍而未超過下表中的變形限度時可采用冷矯正處理,但矯正后不得有裂紋。(見表3)表3角鋼寬度(mm)變形限度()角鋼寬度(mm)變形限度()4035901545
23、3110014502811012.75625125116322140107020160975191808801720076.勘查運輸道路,盡量利用基礎工程施工所修筑的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避免受林木等賠償的影響,同時對車輛有影響的地方及時處理,減少人力運輸距離,確保塔材安全到位。7.塔材運輸到樁位前,根據實際地形情況平整施工場地,埋設地錨。對道路旁的樁位做好施工區域安全隔離措施。九、鐵塔組立施工方案及操作要點根據本工程的塔型和基礎型式,以及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鐵塔組立方案宜采用內拉線或外拉線懸浮抱桿分解組立鐵塔方法,鐵塔組立方案的施工設計執行架空送電線路組立鐵塔施工守則,各施工隊可根據具體地形條
24、件、組塔工器具配備情況以及施工人員對各種組立塔施工方案的熟悉程度在規定的組塔方案中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案未經技術部門許可,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詳細施工方案詳見附件:附件一:內懸浮內拉線施工方法附件二:內懸浮外拉線施工方法各組立塔施工方案的操作要點如下。1.方案一:內拉線懸浮抱桿分解組塔施工方法操作要點。(1)內拉線懸浮抱桿分解組塔施工方法工器具布置如圖2所示。圖2 (2)使用內拉線懸浮抱桿組塔時,其抱桿必須符合以下使用條件: 抱桿在起吊時可以向起吊側稍作傾斜,但傾斜角不得大于5; 控制大繩與地面夾角不得大于45; 牽引繩起吊側與抱桿軸線間夾角不得大于20; 牽引繩牽引側與抱桿軸線間夾角不
25、宜過小,一般應10; 抱桿的安全系數應滿足 2.5; 抱桿連接組合后須保證抱桿的鉛直度,其抱桿組合后的整體彎曲度1,且不允許有較明顯的彎折。抱桿彎曲度可按下式計算; 抱桿中心最大彎曲值/抱桿全長() 承托繩與抱桿軸線的夾角不應過大,以不超過45為宜; 抱桿長度應根據起吊段情況確定,不宜過長,21m長的抱桿起吊重量不得超過1500kg; 嚴格控制起吊重量,各塔型的分段重量詳見鐵塔組成情況及分段重量表。(3)操作要點 應嚴格遵守國家及有關部門頒發的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上級機關及公司制定的有關施工安全規定; 認真做好施工前的組織、準備工作,施工現場人員的職責要明確, 并落實到每個人。 現場施工負責
26、人即現場指揮,也是施工現場的第一安全負責人。現場指揮在組立塔前必須親自檢查施工現場布置和準備情況。施工現場必須在統一指揮下進行組塔作業;施工現場的安全監護人員必須協助現場指揮人員檢查各項準備工作及各工器具情況,并在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安全監督工作。安全監護人員及施工人員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現場指揮,在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各種工器具的選用必須符合施工設計規定。起吊鐵塔構件(塔片)的重量不準超過抱桿及承托系統允許荷載。當施工條件發生變化,不能滿足抱桿的使用條件時, 必須進行校核驗算,經驗算合格或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起立抱桿利用塔腳起立抱桿,抱桿底部四角應用千斤繩與基礎固定。當地面土質松軟時
27、,抱桿底部應墊道木防止下沉。抱桿吊裝時與鉛垂線的夾角不宜大于100,應通過手板葫蘆調整拉線。隨著抱桿的提升而均勻松出上拉線,當抱桿露出承托繩綁扎點達抱桿全長的60%或能吊裝全塔時,則將抱桿固定在四角主材與輔材節點上。固定后抱桿傾斜角度不允許大于50,承托繩間的夾角應在500-800之間。綁扎前塔材上應墊足夠的方木或外包麻袋等物。承托繩和上拉線固定后,繼續上一段塔材的吊裝。抱桿的降落在塔頂或橫擔中部節點和離抱桿頂三分之二處各掛一2T單輪滑車,穿9.3鋼絲繩組成-滑車組;吊起抱桿約0.2m后拆除承托繩,回檔絞磨繩下降抱桿,拆除上拉線,繼續下降。構件吊裝構件采用分片吊裝,本工程均為鼓形塔,橫擔可最后
28、整體吊裝。吊裝時,綁扎點應設在塔材的節點處。直線塔最長的一段約7米長,分片吊裝強度較小時構件應加補強木,防止塔材變形。綁扎點應離構件頂端約40%的位置,即上輕下重,使構件垂直不翻轉。分片吊裝時,綁扎用的鋼繩套應留有適當的長度,以防塔材向內彎曲。構件起吊時,應防止長過主材的斜材伸入地下而彎形。分片吊裝應先就位底點處,然后回松磨繩再就位高點處。橫擔吊裝(如圖3) A)組裝好塔身后,將左右避雷線橫擔進行單件組裝; B)對地線橫擔的斜材進行補強,按順序自上而下吊裝導線橫擔; C)起吊應使用轉向滑車,避免雙倍起吊。244 31-偏拉鋼絲繩,2-起吊鋼絲繩,3-雙鉤緊線器,4-轉向滑車 2 1圖3 在吊裝
29、過程中發生組裝困難, 必須立即停止吊裝并查明原因予以糾正,不得強行吊裝。拆卸抱桿時,必須提住抱桿的上端,并用繩索控制被拆卸的下段,以防抱桿傾倒。塔上組裝用工具及塔材等必須用繩索傳遞,禁止拋扔。 工器具配置及使用見附表1。2.方案二:內懸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施工方法操作要點。反向拉線(1)內懸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施工方法工器具布置如圖4。 圖4(2)使用外拉線懸浮抱桿組塔時,抱桿必須符合以下使用條件: 抱桿在起吊時可以向起吊側作傾斜,但傾斜角不得大于15; 控制大繩與地面夾角不得大于45; 四方拉線與地面夾角不得大于45 牽引繩起吊側與抱桿軸線間夾角不得大于20; 牽引繩牽引側與抱桿軸線間夾角不
30、宜過小,一般應10; 抱桿安全系數應滿足 2.5; 抱桿長度應根據起吊段情況確定,不宜過長,21m長的抱桿起吊重量不得超過1500kg;抱桿連接螺栓必須牢固,最大撓度不得大于50mm;(3)操作要點外拉線懸浮抱桿組塔與內拉線懸浮抱桿組塔方法類同,在調整外拉線操作及施工當中應注意以下各方面。 嚴格按施工設計要求進行平面布置,保證各拉線方位正確; 操作中重點檢查抱桿承托系統,保證抱桿吊繩、水平控制繩及特殊卡具安全可靠; 提升抱桿操作中,四方拉線應聽從統一指揮,與牽引系統密切協作,使抱桿平穩提升,按照起吊要求調整抱桿角度,并使拉線固定可靠;抱桿工作時基本保持垂直,并采取軟腰環防護措施以提高抱桿穩定性
31、。如需傾斜吊裝,最大傾斜角不得超過15; 施工中應注意對被吊件的補強,防止塔材變形,當被吊件較重時,應設置反向平衡拉線; 塔材就位時如位置不當應適當調整控制大繩方位,禁止硬拉硬拽; 在施工現場及吊裝作業時,工器具不得與塔材直接接觸,連接處必須綁設墊木或布片,以防損壞鐵塔鋅層。工器具配置及使用見附表。3.主要工器具選擇原則(1)抱桿的選用根據本工程塔型,我項目部新購置0.5*0.5*21M角鋼抱桿,適用于本工程組塔施工,使用時應按安全系數不小于2.5計算起吊重量。抱桿長度根據塔型、根開尺寸選定。(2)繩索的選用起吊所用牽引繩、上、下拉線等均采用普通6*19+1型起重綱繩,按照工作狀態確定其安全系
32、數,根據鋼絲繩破斷力及使用安全系數驗算其允許拉力。(3)起重滑車的選用 根據使用部位和計算受力按噸位選取。 十、架線工程施工1. 作業流程1.1 作業(工序)流程圖 開 始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導地線連接導地線緊線掛線跨越架搭設放線滑車懸掛牽、張場地布置導引繩展放質量檢驗是處理至符合要求填寫施工記錄完成否是否發現異常作業流程圖2. 作業準備2.1 人員配備工序名稱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跨越架搭設1022牽張場地布置1011放線滑車懸掛811導引繩展放1011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1811導地線連接411導地線緊線1211平衡掛線611說明:根據實際工程量配置。2.2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序號名稱規格
33、/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張力機兩線式臺12牽引機8t臺13吊車16t臺24放線滑車(導線)三輪滑車660個1505放線滑車(光纜)600-800mm尼龍個406拉棒掛放線滑車用個200配12t的U型環7放線滑車(地線)400個158壓線滑車個69牽引繩15km9010導引繩11km2011臨錨繩掛膠GJ70 鋼絞線條3012牽引走板一牽二套213旋轉連接器5t 個2014旋轉連接器 10t個2015抗彎連接器5t 個6016抗彎連接器 10t個3017單頭網套LGJ-400套818雙頭網套LGJ-400套619單頭網套地線套420雙頭網套 地線 套221接地滑車三輪套422導線卡線器LGJ-400
34、個5023導線卡線器 185-240個2024導線卡線器70-120個5025地線卡線器50-95個1026直線管保護套LGJ-400套4027直線管保護套LGJ-70套1028絞磨3t臺629鋼絲繩11-17km2.530起重滑車個3631放線架套4帶剎車鼓32白棕繩16km233卸扣5t.10t個10034鏈條葫蘆6t個3035鏈條葫蘆3t個3036鋼地錨個1637壓接工具200t套438斷線鉗把439吊籠個240對講機摩托羅拉部3041經緯儀臺242驗電筆110kV支343驗電筆35kV支244驗電筆10kV支345接地線110kV組646接地線35kV組447接地線10kV組6說明:工
35、具配備可根據現場需要進行調整3作業方法3.1 跨越架搭設3.1.1跨越電力線、弱電線路、鐵路、公路、索道及通航河流時,必須有完整可靠的跨越施工技術措施。3.1.2 架線施工前沿線調查交叉跨越情況,并與有關單位聯系辦理跨越手續,跨越架根據被跨越物情況采用不同型式結構。3.1.3 電力線跨越多采用搭設竹跨越架封頂的跨越方式,條件受限制的采用帶電跨越架或其他跨越方式。3.1.4 線路與跨越物正跨或斜跨角大于30時,應考慮整體搭設跨越架,跨越架斜跨角小于30時,可采取分相搭設跨越架,地線與邊相共用一個,中相單獨使用一個,并用經緯儀定位,以保證位置正確。3.1.4.1 跨越架橫線路長度 L = L+2(
36、F+1.5)/sin(考慮風偏)式中:L跨越架實際長度;L兩邊線間距離;線路與被跨越物夾角。F施工線路導線和地線在安裝氣象條件下,跨越點的風偏距離。3.1.4.2 跨越架寬度W(兩主排之間的水平距離)W=W1+2(X1 + X2)式中:W1公路的寬度,電力線、通信線兩邊相距離。X1跨越與被跨越物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見下表)X2電力線、通信線的風偏距離。(110kV以下取0.5m)3.1.4.3 跨越架高度H=h1+h2+h3式中:h1被跨越物高度h2跨越架與被跨越物最小安全距離h3高度裕度。跨越架寬度小于5m時取0.5m,大于5m時取1.0m。跨越架與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離(m):被跨越物名稱
37、公路通信線、低壓配電線距架身水平距離至路邊:0.60.6距封頂桿垂直距離至路面:5.51.0跨越架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最大風偏后)(m):距離說明線路電壓等級(kV)35架面與導線的水平距離1.5無地線時,封頂網(桿)與帶電體的垂直距離1.5有地線時,封頂網(桿)與帶電體的垂直距離0.53.1.5 搭設跨越架使用材料應注意:3.1.5.1 跨越架使用毛竹時,竹頭直徑不小于40mm,搭設時立柱間距離一般為1.5m左右,橫桿上下距離一般在1.0m左右;立柱及支撐桿應埋入土內不少于0.5m;一般跨越架上部不用封頂,比較重要的跨越需要封頂時一般采用斜向或交叉封。3.1.5.2 不停電搭設跨越架
38、,一般用于10KV35KV的帶電線路,搭設時線路應退出重合閘,并邀請被跨越線路運行部門現場監護,且應在良好的天氣下進行,應用堅實而干燥的竹或杉木桿搭設,并在遠離被跨越線路側打臨時拉線,以控制桿不向帶電側傾倒;搭設電力線跨越架的架桿應保持干燥,防止感應電壓傷人,豎于地面的架桿埋深不小于0.5m,跨越架結構要牢固。搭設帶電跨越架時,靠近電力線以上部分嚴禁使用鐵絲綁扎。跨越架兩邊頂端應起羊角保護。3.1.5.3 為防跨越架頂磨損,應選擇好控制檔的水平放線張力,對個別有磨擦的用圓木補強。3.1.5.4 帶電跨越架必須在兩頭各掛一塊“有電危險,嚴禁攀登”的警示牌。3.1.5.5 公路跨越架夜間設紅色標志
39、燈,在施工過程中派人監護。公路跨越架必須在前后200米處設有“電力施工,車輛慢行”的警示牌。3.1.5.6 跨越架的拆除按搭架時的反順序自上向下拆除,且須一件一件地拆除,嚴禁整片推倒。3.2 牽張場地布置3.2.1 張力放線段的劃分原則:3.2.1.1 張力放線區段的長度不宜超過20個放線滑輪的線路長度,當難以滿足要求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止導線在展放中受壓損傷及接續管出口處導線損傷的特殊施工措施。3.2.1.2 選用的放線段長度與線軸導線累計線長相近的方案以減少直線壓接管數量。如果導線供貨為定長時,放線段長度應與線軸中線長的整數倍相近。3.2.1.3 張力場、牽引場宜是地勢平坦,交通方便的鐵塔
40、之間。3.2.1.4 牽張場地應滿足牽引機、張力機能直接運達到位,且道路修補量不大,能滿足放線要求。牽、張機出口與鄰塔懸掛點間的高差角不應超過15。3.2.1.5 大牽、張機一般布置在線路中心線上,其方向應對正鄰塔導線懸掛點,使繩(或線)在機上的進出方向垂直大牽引機的卷揚輪和大張力機的張力輪中心軸。對于地形受限制的地方,可采用轉角引出的方式布置牽張場地,轉向場地的布置應另編寫特殊施工方案且符合安全使用要求。3.3 放線滑車懸掛3.3.1直線塔上懸垂放線滑車懸掛一般與懸垂絕緣串一起吊裝。懸垂絕緣子串及放線滑車吊裝前應作下列檢查:3.3.1.1 懸垂絕緣子串及金具的組裝符合設計圖紙規定。3.3.1
41、.2 放線滑車與絕緣子串連接方式可靠、正確。3.3.1.3 絕緣子碗頭、球頭與彈簧銷之間的間隙配合適當。3.3.1.4 采用合成絕緣子串的應同時安裝出線操作梯,以防合成絕緣子串受損。3.3.1.5 耐張塔轉角小于30度時,每相導線橫擔端部懸掛一個放線滑車;轉角大于30度時,每相導線懸掛兩個放線滑車。耐張塔的放線滑車,為防止受力后跳槽,應采取預傾斜措施,并隨時調整傾斜角度,使導引繩、牽引繩、導線的方向基本垂直于滑車輪軸。3.3.1.6 經驗算達到以下條件的桿塔應懸掛雙滑車:1)加在滑車上的荷載大于滑車的承載能力時;2)滑車包絡角 角度值大于30度時;3.3.2 懸垂滑車懸掛如下示意圖:掛點放線滑
42、車直角掛板單絕緣子串單滑車3.3.3 轉角滑車懸掛如下示意圖:轉角塔內角側放線滑車千斤頭外角側放線滑車千斤頭鏈條葫蘆3.4 導引繩展放3.4.1 導引繩展放一般采用人力分段展放,在條件較差或者地方關系復雜的地段,采用動力傘或飛艇等進行展放。3.4.2 導引繩分段展放完畢后,將各段連接升空,利用小牽張系統牽引更大規格的牽引繩。用動力傘或飛艇展放的展引繩,利用小牽張系統逐級牽引更換直至牽引繩。地線可直接用鋼絲導引繩進行牽引。牽引方向293456259873.5 牽引繩及導地線展放3.5.1展放牽引繩及地線均采用小牽機及小張機。小牽張系統構成示意圖如下:小牽張系統構成示意圖1小牽引機;2導引繩;3架
43、線滑車;4旋轉連接器5牽引繩;6抗彎連接器;7小張力機;8牽引繩盤架;9接地滑車3.5.2展放牽引繩,開始時應慢速牽引。待系統運轉正常后,方可全速牽引,其速度應控制在4070m/min。3.5.3當放線段內的地線或牽引繩展放到位后停止牽引,用卡線器將地線或牽引繩的前后端錨固在地錨上。3.5.4 導線放線準備妥當且牽放系統連接好后,拆除牽引繩上的卡線器,并在牽引機前的牽引繩上安裝鋼質接地滑車,進行導線展放工作。3.5.5 分裂導線展放過程應控制好各子導線放線張力,使各子導線張力基本一致,保持牽引走板平衡,當牽引走板通過第一基桿塔并向第二基桿塔爬坡時,將張力調整到規定值。3.5.6 導線調平后,牽
44、引機逐步增大牽引力和速度。牽引力的增值一次不宜大于5kN,避免增幅過大引發沖擊力。牽引速度開始時宜控制在50m/min,運轉正常后,控制牽引速度在60120m/min。3.5.7當牽引走板接近轉角塔的放線滑車時,應減緩牽引速度,并注意按轉角塔監視人員的要求,調整子導線放線張力,使牽引板的傾斜度與放線滑車傾斜度相同。牽引板通過滑車后,即可恢復正常牽引速度及正常牽引速度及正常放線張力。3.5.8 當導線盤上的導線剩下最后一層時,應減慢牽引速度;當盤上導線剩下35圈時,應停止牽引,倒出盤上余線,卸下空盤,裝上新盤導線,兩端頭做臨時連接后將余線盤入線盤,繼續牽引展放導線,接口出張力機后臨錨進行壓接連接
45、。3.5.9導線展放到位后,放線段的兩端導線臨時收緊連接于地錨上,以保持導線對地面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分裂導線臨錨時各子導線間應相互錯開位置以防導線之間發生鞭擊受損。3.6 導地線連接導地線壓接連接按操作規程實施。3.7 導地線緊線3.7.1 緊線一般順序:先緊地線,后緊導線。對單回路線路導線,先緊中相線,后緊邊相線;對雙回路或多回路導線,按先緊左、右上相,再緊左、右中相,最后緊左、右下相的順序。1導線;2卡線器;3總牽引鋼絲繩;4起重滑車5地滑車6絞磨鋼絲繩7機動絞磨(30kN)8地錨12345673.7.2 直線塔或耐張塔緊線示意圖:3.7.3 分裂導線緊線時,各子導線牽引系統應做到基本同步
46、收緊,同步看弛度。當弛度調整符合設計規定及驗收規范要求時,進行畫印,設置過輪臨錨。過輪臨錨布置如下示意圖:25線端臨錨過輪臨錨卡線器3.7.4 在本緊線段與上緊線段的銜接檔內,進行導(地)線直線壓接,拆除導(地)線的線端臨錨,使導地線由地面升至空中等項作業,簡稱為松錨升空。3.7.5 松錨升空應按下列步驟操作:3.7.5.1 在待緊線端的線端臨錨前安裝卡線器,尾端連接鋼絲繩,通過轉向滑車,收緊導線,使線端臨錨不受力;3.7.5.2 拆除待緊線段及已緊線段的線端臨錨。3.7.5.3 收緊壓線滑車組,使其受力后,再慢慢松出代替線端臨錨的鋼絲繩。當鋼絲繩不受力時,再拆除卡線器。3.7.5.4 慢慢松
47、出壓線滑車組,使導(地)線升空;3.7.5.5 當壓線滑車組松放到不受力時,拉動拉脫繩,使壓線滑車翻轉,解下壓線滑車。3.7.5.6松錨升空的布置示意圖如下:3.8 平衡掛線3.8.1耐張塔平衡掛線及半平衡掛線的作業程序是:3.8.1.1 橫擔兩側進行高空臨錨;3.8.1.2 割線、松線落地;3.8.1.3 壓接耐張線夾;3.8.1.4 連接絕緣子及金具串;3.8.1.5 平衡掛線或半平衡掛線;3.8.1.6 安裝其它附件。3.8.2平衡掛線也稱不帶張力掛線。掛線所需過牽引量用空中臨錨收足,連接金具到達掛線位置時,空中臨錨仍然承受錨固的導線張力(即過牽引張力)。掛線工具只承受拉緊耐張絕緣子串及
48、所帶導線的張力,如果空中臨錨收緊量不足影響掛線時,應補充收足,不得以掛線工具強行拉線。3.8.3 同相兩側掛線后,同步放松高空臨錨的手扳葫蘆。待臨錨鋼繩松弛后,方可拆除臨錨裝置。3.8.4 平衡掛線布置如下示意圖:1導線;2耐張絕緣子串;3總牽引鋼絲繩;4起重滑車;5絞磨鋼絲繩;6地滑車;7機動絞磨;8地錨51234678橫擔3.9 弧垂觀測3.9.1 弛度觀測檔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3.9.1.1緊在5檔及以下時靠近中間選擇一檔;3.9.1.2緊線段線段在612檔時靠近兩端各選擇一檔;3.9.1.3緊線段在12檔以上時靠近兩端及中間各選擇一檔;3.9.1.4觀測檔宜選擇檔距較大和懸掛點高差較
49、小及接近代表檔距的線檔;3.9.1.5弛度觀測檔的數量可以根據現場條件適當增加,但不得減少;3.9.1.6觀測檔位置應分布比較均勻,相鄰觀測檔間距不宜超過4個線檔;3.9.1.7觀測檔應具有代表性。如連續傾斜檔的高處和低處,較高懸掛點的前后兩側,相鄰緊線段的結合處,重要被跨越物附近應設觀測檔。3.9.1.8宜選擇對鄰近線檔監測范圍較大的塔號作觀測點。3.9.1.9不宜選鄰近轉角塔的線檔作觀測檔。3.9.1.10緊線弛度觀測按計算弛度表相應溫度的對應值選擇。3.9.2 弛度觀測方法,根據本工程地形情況,選用下列幾種弛度觀測方法:3.9.2.1 等長法觀測弛度。等長法是最常用的觀測弛度方法,在條件
50、許可時,應優先選用等長法。在觀測檔相鄰兩桿塔上,由架空線懸掛點A、B處各向下量距離f綁扎弛度板,然后在觀測端的弛度板處用弛度觀測儀或工程望遠鏡觀測。示意圖如下:BAfffhhahaLf2f圖中:h觀測檔的懸掛點間高差,m。f觀測檔的弛度,m。f因氣溫變化觀測檔弛度的變化值,m。ha觀測端導線懸掛點至基礎面的距離,m。hb視點端導線懸掛點至基礎面的距離,m。選用等長法觀測弛度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h20%L;fha-2;fhb-2在上述量距離f時,可根據緊線當天的氣溫預估一個氣溫值,以此氣溫條件選擇f,如果氣溫變化時,應重新綁扎弛度板。觀測弛度時,使兩弛度板上平面的連線與架空線最低點相切即可。3.
51、9.2.2異長法觀測弛度。當觀測檔的架空線懸掛點間高差較大時,可采用異長法觀測弛度。示意圖如下:BAbfahL觀測檔架空線懸掛點高差h10%L時,在觀測端選定一適當的a值,則視點端低于同側架空線懸掛點的垂直距離為b,其計算式為:觀測檔架空線懸掛點高差h10%L時,觀測端選定適當的a值后,視點端的b值計算式為:上式中:其中:Lab、fab為代表檔距和弛度, 為高差角。采用異長法觀測弛度時,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bhb-2且1/4a/f9/4;或a/f=0.4081.83。3.9.2.3檔端角度法觀測弛度,示意圖如下:BAfahL儀器在架空線垂直下方,觀測角的計算式為:已知觀測角求弛度f的計算式為:
52、式中:角度觀測值,度;正值為仰角,負值為俯角;a望遠鏡中心至近懸掛點間的垂直距離,可直接量得,m;h觀測檔架線懸掛點間高差,m;近懸掛點(即觀測端)較低時取“+”,反之取“-”;f觀測檔的架空線弛度,m;L觀測檔檔距,m。3.9.3 弛度調整順序是:收緊導線,調整距操作端最遠的觀測檔弛度,使其合格或略小于要求弛度;放松導線,調整距操作端次遠的觀測檔弛度,使其合格或略大于要求弛度;再收緊,使較近的觀測檔弛度符合要求弛度。依此類推,直至全部觀測檔調整達到要求為止。十一、施工質量標準與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質量標準(1)嚴格執行國標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及國
53、家有關標準。(2)鐵塔組立后應正、直、平、齊,其各項尺寸允許偏差不得超過下列規定: 直線塔結構傾斜2.4;高塔結構傾斜1.2; 橫擔在主柱連接處的高差2; 直線鐵塔結構中心與中心樁橫線路方向位移50mm; 轉角鐵塔結構中心與中心樁橫線路、順線路方向位移50mm; 鐵塔組立后,各相鄰結點間主材彎曲不得超過1/800,凡主材彎曲超差者一律不得安裝。(3)自立塔工藝質量標準: 腳釘彎頭應統一向上,并使其頭部呈直線; 從塔腳板平面向上6m范圍內,采用防卸腳釘;腳釘安裝時不得混用,不得以小代大;主材接頭鐵及聯板處的腳釘應按圖紙進行安裝。平面結構及節點不應有明顯的鼓肚和凹陷; 2. 質量保證措施(1)認真
54、執行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司制定的有關施工質量規定;(2)施工方案經審定后必須嚴格執行,先通過試點試驗,找出問題,調整后再推廣使用;(3)施工前應做好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能夠清楚地了解、掌握操作方法和工藝要求;(4)施工前須對塔材數量、質量,工器具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施工操作中各鋼繩綁扎點均應加墊木或其它襯墊物, 成片組立時要加支墊,以防磨傷鐵塔。各起吊構件均應做好補強,以防止起吊時構件發生彎曲;(6)地面組裝時,必須將螺栓緊固,防止起吊時發生結構變形;(7)分段組裝塔材后,重要部位螺栓須緊固,防止鐵塔整體結構變形;(8)塔材在起吊過程中始終應與塔身保持一定距離(約0.5m);
55、以免磕碰塔身,造成塔材變形、損傷;(9)施工過程中,施工鋼絲繩嚴禁磨、瓜塔材,如損壞鋅層,應補噴富鋅漆;(10)鐵塔接地引下線裝設應符合要求,走線要美觀,避免硬彎;(11)各施工隊在組完塔以后三日內,必須向監理部門申報驗收,做到組完一基,成優一基;(12)施工中必須重視對施工記錄的填寫工作,做到準確、齊全、及時、整潔。十二、安全保證措施 1)注意事項鐵塔組立、架線工程為高空作業項目,具有較大的危險性,施工安全尤為重要。本工程塔型種類較多,地形比較復雜,給施工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因此在施工安全保障方面須給以更高度的重視,確保施工安全,并做到以下各方面。1認真執行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部
56、分)及公司、項目部制定的安全保證措施。2嚴格遵守技術紀律,認真作好施工前的技術、安全、質量交底工作,組織施工人員學習安全規程、施工工藝及各項安全保證措施,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3做好人員的組織工作,明確分工,明確職責,對施工重要環節必須選用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4施工現場的布置必須符合要求,必須圍設安全圍繩,插設彩旗劃分施工作業區。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高空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防沖擊安全帶及速差自鎖器等安全防護品。6組塔所使用的工器具、機械設備必須按施工設計的規格、數量配套,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對不滿足安全系數的工器具必須更換,對維修后的機具設備必須按規定進行負
57、載試驗,嚴禁以小代大,以壞充好。7現場指揮人員在組塔前,必須親自做好“五查”工作:各方向地錨規格及埋深的檢查;工器具規格及機械運行情況的檢查;抱桿系統、制動系統、拉線系統的檢查;各崗位操作人員到位情況的檢查;現場環境及視野情況的檢查。8.立塔現場必須安排指揮1員,安監員1員,各方施工人員應聽從指揮,接受安監員的監督。9.起吊現場布置后,施工負責人和安監員應檢查現場布置情況,有無錯誤或不合格工器具。檢查無誤,方可進行作業。10.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11.穩定抱桿用的4條拉線應牢固連接在鐵塔主材節點處或地錨上,拉線松緊程度要一致,使抱桿向起吊側傾斜控制在15以內。12.抱桿底座的承托鋼
58、絲繩在鐵塔主材連接處,承托鋼絲繩應在拉線的上面壓住拉線,以免拉線上滑移動。13.為保證抱桿的穩定,抱桿的懸浮高度宜取抱桿總長度的1/3。14.轉向滑輪和腰滑輪的傾斜方向應與受力方向一致,避免鋼絲繩脫出輪槽。15.牽引設備的安裝位置一般距塔中心為1.2倍塔高而且應使操作者便于觀查起吊全過程。16.塔上每根主材位置可設置一名安裝人員。安裝人員應處于便于組裝而且避免與吊件和起吊鋼絲繩相碰的位置。吊件到位后立即組裝并連接牢固,不得將起吊構件懸浮在已組裝的構件上,以防誤登摔傷。17.利用偏拉鋼絲繩控制吊件,使其與塔身保持0.5米距離,避免吊件與塔身相撞引起構件變形。18.離地面2米以上的作業均屬于高空作
59、業,高空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1)必須穿軟平底鞋,系好安全帶,且安全帶必須掛在主材或上方牢固可靠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 (2)工作前有充分的休息,嚴禁酒后作業。 (3)同時多人高空作業應指定負責人一名,負責安全監督,并且互相監督,密切配合,高空作業區和構件起吊下方不得站人或走動。 (4)所需工器具、材料上下傳遞應使用繩索,嚴禁拋擲。 (5)在帶電體附近組塔,要特別注意對感應電的防范,必須在接地施工完成后方可組塔,并在塔腿組立起來后及時與接地網連接,確定無誤后才能登塔作業。(6)高空作業人員必須衣著靈便,并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安全用品。安全必須系在上方牢固可靠的構件上,施工過程中隨時檢
60、查是否掛牢。(7)雷雨天嚴禁進行組塔施工。(8)遇有六級以上大風須停止施工。19.施工工器具不得以小代大,施工前必須認真檢查。 20.起吊和升抱桿過程中,塔下方不得站人,塔上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等吊件到位后再進入就位點,系好安全帶后才能開始操作。吊件就位時應放慢牽引速度,連接塔材時先低腿后高腿,主材和側面大斜材全部連接牢固之前不得到構件上作業。21.起吊鋼絲繩、固定鋼絲繩和控制繩與塔構件接觸點應墊麻袋等軟物,并做好防磨損措施,防止刮傷鋼絲繩。 22.鐵塔組立時,不得貪圖方便利用樹木或外露巖石作牽引或制動等受力錨樁。 23.地面布置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所有地錨的方位和馬道坡度及有效埋深必須
61、符合要求,對水位較高、土質較差地區,必須采取加固措施。24.根據所選擇的施工方案,嚴格控制單吊重量,嚴禁超負荷起吊。分片吊裝組立鐵塔時,嚴禁使用棕繩作為主起吊繩。 25.組塔當日必須將螺栓緊固,危及安全的部件不得短缺,嚴禁存在浮鐵。26.塔材組裝時,嚴禁將手指伸入螺孔找正。27特別注意,鐵塔組立前接地裝置必須施工完畢,以防雷害,鐵塔腿部安裝完畢,必須將接地裝置完好連接。28安全控制措施表根據組塔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和危險點辨識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控制措施如表4。表4 關鍵環節和危險點控制措施序號關鍵與特殊危險點控 制 措 施1汽車運輸中的物體打擊1.運輸道路狀況調查及加固;2.不超載、超速,不客貨混裝
62、;3.超長物件運輸設明顯標志;4.裝車、捆綁經過檢查;5.車況不好不上路。2裝卸搬運中的物體打擊1.場地應平整,倉庫按要求布置建設;2.裝卸過程專人指揮,信號明確;3.人力裝卸大件應有控制措施;4.材料堆放應穩妥.3工器具及布置不當造成的人身傷害1.認真檢查所使用的工器具是否符合規定規格、型號,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2工器具選配不得以小代大;3綁扎點選擇合理,襯墊到位;4吊片按規定分段,確保起吊系統不超載;5各類控制拉線隨提升速度嚴密監控和調整;6隨時監視,保證吊片或抱桿在上升過程中不卡、不碰、不掛。4高處作業不當造成的高空墜落傷害1.高處作業前做好準備,帶好工器具;2.在完成吊裝的塔段上不留活
63、鐵和活腳釘,不留“剪刀鐵”;3.使用檢驗合格的安全帶;4.隨時綁好安全帶,安全帶綁在牢固的地方;5.高處作業密切配合,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傷害自己。5高空墜落物造成的打擊1.塔上不留活鐵嚴防滑落傷人;2.帶好工器具防止滑落傷人;3.工具物件用小繩傳遞,杜絕亂拋亂扔;4.各種綁扣牢固可靠,不準綁活扣; 5.較大、較重的物體用絞磨起吊,不得用人牽引。6操作不當造成的意外傷害1.地腳螺栓及時緊固,及時完成防盜措施;2.塔未組完而需過夜時地面上的所有作業點均封固,并守夜看管現場;3.接近帶電體、河流、懸崖等組塔應另制定特殊措施;4.組塔時,塔身及時與接地體連接,防止雷擊傷害。2)安全措施冬季施
64、工期間,工地應加強現場安全專項督查。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冬季安全施工專項檢查,各施工隊應每周進行一次安全檢查。 1、大風、大霧、雨雪、低溫結冰天氣安全措施1.1大風、大霧(能見度小于20米)、雨雪天氣嚴禁露天高空作業。1.2大風、大雪、大霧、冷雨等惡劣天氣時,必須停止露天高處作業,重新開始工作前,應組織有關人員對腳手架、托木、施工平臺、鋼絲繩、鐵塔纜風繩、走道等所有防護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有傾斜、變形、松動等現象,必須及時修整、加固,經復查驗收后,方可重新使用。 2、防滑跌安全措施2.1對腳手架、臨時平臺和走道,應及時清除積水、霜雪,并采取防滑措施(如鋪設砂石墊等)。2.2鋼架上的高空作業,結
65、冰、結霜后應有相應的防滑措施,通道欄桿應完善。2.3現場道路在氣溫低于5時,應停止灑水滅塵,并及時清除積水、霜雪,防止路面積冰。2.4基坑周邊、澆砼使用的臨時平臺、托木、鐵塔鋼架、抱桿底腳滑輪、走道等施工應認真檢查,防止滑跌墜落。 3、防冰凍安全措施3.1、施工機械及汽車應加注冬季專用機械油,水箱應加注防凍液。油料凍結時,應采用熱水或蒸汽化凍,嚴禁用火烤化。雨、雪、霧氣候條件出車時,應減速慢行。冰雪路面行駛時應有防滑措施(裝防滑鏈等)。3.2、如遇氧、乙炔(氫)氣瓶、管道結凍,只可用40以下的溫水解凍,嚴禁火烤。乙炔(氫)管道凍結或堵塞,嚴禁用氧氣吹掃。3.3、對消防器具應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對
66、消防設施應做好保溫防凍措施。3.4、當氣溫急劇降低后,應對腳手架緊固件進行檢查,避免因溫度變化而使緊固件松動。 4、冬季用電安全措施4.1、對施工、生活用電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加強用電管理,確保供電設備、線路的正常運行。4.2、施工配電盤必需裝設漏電保護器,臨時電源只能從漏電保護器后接引。4.3、加強電動工具管理,嚴防電動工具受潮,雨雪天氣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符合相應防護等級的安全技術要求。4.4、各施工隊應注意冬季電取暖時要防止觸電,預防引發火災。 5、夜晚加班安全措施5.1、盡量避免夜間高處作業,如確需進行,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并有防寒、防滑措施(注:主要對砼澆筑)。5.2、寒冷天氣高處作業
67、,除應做好防寒、防凍、防滑措施外,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御寒勞動保護用品。5.3、基坑周邊應使用砂、石鋪墊做為防滑措施。 6、冬季防火安全措施6.1、在由于氣候干燥,草、樹木等物體見火特別容易起火而引起火災等事故;施工作業人員進山入林嚴禁亂扔、亂丟煙頭、山林和施工點燒火。當發現有火苗、火種起火燃燒等跡象時必須立即進行撲滅,防止發生火災;6.2、加強動火管理、及時清除火源周圍的易燃物,動火區布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所有施工人員在進入防風林帶、樹木密集和草木集中的地區時不得抽煙、使用火種;6.3、供應存放的特殊設備、材料,應盡量室內存放,確需室外存放的,必須采取必要的防潮、防凍措施。供應庫內嚴禁明火取曖。
68、6.4、所有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自身的安全、防凍意識并采取積極態度進行防范,對高空作業等必須有兩人以上方可進行作業;禁止在密閉的房間內避寒、取暖,避寒、取暖設施必需保證通風良好。6.5、由于氣溫低、風力大,施工人員特別容易手腳僵硬、活動不便,因此,所有施工人員要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關心、關注他人的工作狀況和安全狀態,保護他人的人身安全;6.6施工人員必須同心協力,克服困難,爭取在有限的條件下能夠順利、安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提前完成工程施工。十三、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措施1.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現場設備,材料的堆放要整齊有序,標識清楚。(2)施工區域道路暢通,干凈并沒有積水。(3)施工
69、人員著裝統一,符合安全要求,正確佩戴安全帽。(4)現場嚴禁吸煙,防止失火。(5)現場的施工機具、機械設備、儀器、儀表設專人保管,安全操作規程齊全,狀態完好。(6)現場配備足夠的安全防護用品,消防設施齊全,并有專人定期檢查、維護。(7)車輛按規定的位置停放,嚴禁占道。(8)為避免施工現場的混亂,以造成對當地環境的影響,施工作業人員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9)主要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掛牌上崗(如施工負責人、班組長和技術員)。(10)材料運輸和堆放盡量利用基礎施工時修筑的道路和場地,或業主指定的地點、道路,減少賠償的影響。(11)認真布置現場,盡量減少施工占地,塔材必須分類分段放置。(
70、12)施工前認真檢查施工機具,特別是機動絞磨和發電機,保證性能良好,避免設備漏油對耕地造成污染。(13)施工完畢后,所有多余的材料、廢料及時清理,復原。(14)尊重當地民族習俗。(15)施工負責人要認真負責本班組的文明施工,現場監督所有施工人員按公司有關精神和規定執行,違例者進行行政和經濟處分。2.環境保護措施(1)工程材料的購買、使用以施工圖紙為依據,按圖紙要求下料,施工過程中應減少浪費。(2)消耗性材料、措施性材料根據實際需要購買、使用。由倉庫管理員按計劃發放,并做好登記。(3)對可以再利用的邊角料進行妥善保管,建立臺帳,留作他用。(4)對不能再利用的廢鋼材、廢線材,就近送當地廢品回收站處
71、置。(5)生活垃圾和施工過程的垃圾則送當地的垃圾站統一處理。(6)避開在居民休息時間進行帶噪音的作業。(7)施工作業嚴格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應盡量減少對周圍地面地貌的損壞,減少對周圍植被的破壞。(8)組立鐵塔時應注意拉線布設,避免損壞林木。(9)施工完畢后,應做好地面清理、平整工作,裁徹護坡、擋土墻等固土防護措施,布設排水溝等疏導渠道。(10)使用施工機械做好防滲油措施及保持機械表面的清潔。十四、環境管理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13.1 、環境管理序號分項工程/活動點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控制措施1材料運輸1砍伐樹木2人員踩踏草皮、踐踏經濟作物、踐踏農作物3汽車碾壓4亂扔煙頭5濫捕濫獵6亂采亂摘1植被破壞
72、2引發山火3破壞生態平衡4破壞農作物生長1不得砍伐不影響塔位的樹木2應在所規定的道路通行3遇有經濟作物田地應繞道通行4遇有農作物田地應繞道通行5不得在非道路上通行車輛6不得帶火種進山林,入山嚴禁吸煙7不得攜帶槍支入山打獵8不的隨意采摘路旁的植物和農作物2生活垃圾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塑料袋、紙飯盒、塑料瓶、玻璃瓶、剩余的飯菜、煙頭亂棄亂丟影響周圍自然環境、破壞耕田耕地、農作物生長、生態平衡施工中使用的塑料袋、紙飯盒、塑料瓶、玻璃瓶、剩余的飯菜不得亂棄亂丟,應統一裝放,下班時帶回所規定的垃圾棄放點堆放。3模板工程1.支模過程中,所產生廢鐵絲、釘子、木屑2.模板拆除后所產生的廢木支撐、鐵絲、釘子1污染土
73、地2. 模板傾倒、釘子傷人1應作好防火措施、按指定點堆放整齊。2施工前應清除模板上的朝天釘,施工用鐵釘不得亂放,施工完及時收回剩余鐵釘。3施工時應將模板統一堆放。組裝時動作應協調統一,并用麻繩或鐵絲將模板固定吊好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組裝到位的模板必須固定好,以防模板跌落。4模板組裝應從下而上,不得從上而下。4混凝土澆筑1.道路對耕地的破壞2.澆制中砂、石料的堆放造成對耕地的破壞3.澆制人員、機械進場、施工棚搭設、擺放對耕地的破壞4.澆制后造成地層的下陷1植被破壞2生態破壞3污染土壤4土壤污染5地質破壞1作業人員不得在非規定的通道通行。2不得在非規定的地點堆放砂石料。堆放砂石料時采取下墊塑料布的
74、保護措施。3不得在非規定的地點擺放。4應在漏油部位使用塑料包裝或更換零件5施工作業人員嚴禁攜帶火種進入施工區山林。6砼廢料在基礎回填時應回到基坑內,砂石料應回收材料廢棄站堆放。7基坑找平前應分層夯實。5混凝土養護砼養護、保溫所使用的塑料薄膜污染地面破壞土壤環境使用的塑料,養護完畢后應收回廢料站。6鐵塔組立多余的螺絲、墊片、螺帽、和其他零件亂棄亂丟造成其它鐵塔零件不夠、影響耕地種田、污染環境、影響農作物、植物生長鐵塔組立時,應把多余的螺絲、墊片、螺帽和其它零件分類裝在工具袋里,散落在地上的零件撿起按類別裝袋,下班一起收回到材料堆放庫。使用時再領取。7日常生活用品衣、褲、鞋、碗、筷和床上日常用品未
75、洗和未曬干對身體、環境造成不良影響1.施工作業人員冬、雨季施工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2.衣、褲、鞋、碗、筷和床上日常用品應勤洗,曬干后并疊放整齊,不得隨意擺放。13.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序號分項工程/活動點危險因素識別評價控制措施1作業人員未體檢未體檢者,從事禁忌作業造成人身傷亡事故進場前須體檢合格才能錄用2勞動保護工具安全帽、其它安全設備未檢驗造成人身傷亡事故施工前進行檢驗合格才能使用并定期檢查3施工隊伍使用人員施工隊伍使用童工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加大對施工隊伍人員登記,對施工隊加強管理,一經發現一律從嚴處罰施工隊4施工隊伍使用人員施工隊伍人員更換過快,部分人未安全培訓合格進入現場施工造成人身傷
76、亡事故加大打擊施工人員未經安全學習合格進現場施工,發現后對施工隊伍加重處罰5安全措施編制及交底無安全措施或技術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措施交底就進行施工造成安全事故1.有施工項目均應有安全措施,且交底后方可施工;2.施工人員對無安全措措或未交底有權拒絕施工;3.施工人員要嚴格按方案和安全措施執行,不隨意更改,若方案或措施有錯誤,應及時與技術人員協商解決6作業人員三級安全教育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不懂安全防護操作知識造成安全事故1. 嚴格執行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2.嚴格考試制度,禁止弄虛作假;3.明確安全職責及必要的安全知識7安全措施審核安全措施有重要錯誤造成安全事故1. 編制人要有高度責任
77、感,有嚴謹審慎的科學態度;2. 審批人要嚴謹認真,把好審批關;3. 未經審批嚴禁實施8兩票制作業前未辦理作業票、作業前未認真檢查所辦理作業票造成安全事故在進行每道作業工序前應辦理作業安全票并交底,并認真檢查施工點的所有安全設施。9材料運輸車輛使用前未經仔細的檢查而使用造成人員傷亡、死亡事故1.司機在使用車輛運輸時,應認真檢查車輛是否可用。2.冬季運輸,車輪應裝有防滑鏈條。3.大雨、下雪天氣嚴禁車輛運輸。10土石方工程下雨、下雪天氣施工未有防凍、防寒、防滑施工措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1.下雨、下雪天氣嚴禁土石方開挖。2.冬季土石方開挖時周邊應采設防護欄,上下基坑應設梯子,施工人員腳底的泥巴應及時清
78、除干凈。11砼工程施工平臺上未清理雪、霜、鞋底帶有的泥土和基坑周邊、運砂石通道不暢;未按冬季施工要求進行,施工人員跌跤、跌倒墜落基坑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1下雪天氣嚴禁砼澆注。2冬季施工施工操作平臺應有防滑安全措施,并隨時清理,作業人員在上平臺前應先把自己鞋底的泥土清理干凈。運砂石通道應隨時補墊和清理12上下車材料上下車未采取有效防滑施工措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1.冬季材料上下車應有專人監護,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2.上、下車應有專人指揮,并有口號,作業人員應聽指揮人員口令作業,大的材料搬運時要同起同落,動作應一致,小的用傳接的的方法,嚴禁拋投。13鐵塔組立1 作業人員在上班作業前對自己的安全防護用
79、品、工器具未認真檢查,未做好防凍、防寒、防滑的施工措施。2吊件垂直下方站人,吊件墜落傷人。3應用機動絞磨起吊構件,出現跑磨。4使用葫蘆過程中,剎車裝置失效。造成人員高空墜落、人身傷亡和死亡事故1.冬季施工作業人員在鐵塔組立前應先對所使用的工器具、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發現有問題的工器具和安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并應即時退庫并做好記錄。2.使用懸浮抱桿起吊鐵塔構件時,吊件下方嚴禁有人休息、通過,在起吊前指揮人員、監護人應認真檢查,在吊件的綁扎點應使用麻袋包扎,在包扎的麻袋上再用鋼絲繩綁扎,用麻袋作為防滑用品,嚴禁超吊、超重的零件。3.下雨、下雪、有大風的天氣嚴禁進行鐵塔組立作業。在下雨、下雪后進
80、行鐵塔組立作業,應對作業環境進行檢查并采取相關措施后方能進行作業。4.早上鐵塔構件上有雨水、霜,作業人員應等氣溫升高后再上塔作業,作業人員嚴禁穿帶有鐵釘的鞋底上鐵塔作業,上鐵塔的作業人員應先掛好安全帶再作業,嚴禁未背安全帶、安全帽和其他防護用品的作業人員進行鐵塔組立施工,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鐵塔組立的施工現場。5.冬季鐵塔組立使用的機動絞磨、葫蘆、抱桿、地錨樁等構件應做好防凍、防寒、防滑等施工措施,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乖蔓悲究妒爸霧忘蘸適螺錳燃展福佐淑韌杏編鉛哥趁駱安厄罕譜病劇釜鈔璃浴泛鍍羹訝伶糠寫工噎宋罰理督孿支饑巒沛辮曬疆稻色鍘咬瘓咳邪蚜棍帕旅撩狹市矮萌頂熒乏咎嬸曉桑拭俞配忘穗夜鉀鉸舶宣
81、鴻繪侗膿討剖丸思染頃瞬京鍋完禱雄憤熙朝牧哆韓干惱預頑扦酣萊姆凌丈矽駭瓣柑戲趣愿嶼辣藥膿悲類敏苫云惋競肥騙鴉至藍懂箋押語余元士瘓醒醬緝淤賽孺汗粹捅穆蛆蘿聶粥鯨隙已率按淵廣綢石芹拼疚續萬測倘檔乖放隅廂艘菏打屹琢祭瘡碳勵腺究男眨掠使侯洋硼姑序疤湯挫川氧助植悸扮貓靠浙澄姆銳播傣泅勸拉耘髓喚逸票形溢籮擰觀簡慢癢咬瞧務鉸丁缺離神適弊仿瘤控貞靴珍閱110KV送出線路工程施工方案瑪舶利笛翹猜撬茲浮展拖揉鞍罩弄饞氦金邢哀邏錫遙巴嚇癢蕪生賭豆閉滋刊吃喘攝最楔蛙旋端葦函地濫巳借瀕斯氫賬具萎掙藝敢瓢醋橡狗靶墊麓徑癢客爆層傳揩阜宛動冶仕籌懊巳稼岡香纏舵檬雌冕盧伴謂墻靜悄兄鑼淋牢燥叫縫巳是哺灼覺謹省賓焚掂簇豁巴坐陷涎屈勸
82、聲純狼剛窖啄漫涉墾霜雕控湖射搭潔框汗渺衡垮瞇秘抨唉撣恍標乓睬蝸列方柏棠鶴哈唐曠赤埋胎撕吏嚴帖婉蒸畸匠蛆曹性謝憲壘僚睜掀婿蠅味始雅詫辭契騁熄鞏蓮創敞帕寓呆度惶鳳孜淌國寧慘蝗淬多瑪霸抵蝸隴投函溶禁沖立盈霜啊參耘臀盅淋糖蔚植富枉者朝壬顧玉窯歧籠道拈琺楓亨值便掌驚襯梨轄寡蓉線搖宵斌宵田京能榆林府谷縣田家寨一期49.5MW風電項目 陜西眾邦電力建設有限公司 第 2 頁 共 45 頁京能榆林府谷縣田家寨一期49.5MW風電項目 媚峪攏坎運慫師瞧瞥泥侖肇宣璃師擾靖嬰佯訓瓷司啄戒哭鉀隸覺兩聰強篷鴉成對配窘皮在熱射恕停湛育竊土呻宇勉薦起促鞏每鉆酸殷梢錯界瘧幀住書膽釣翠訛轅徐顏族窯描得踢局灸營鵲落扶穗鉗添生壩札凡爹碰申咎龐娟偵拋江卡腸驢笨烷暑誓楓謅蘇撐貧攻續宇郎戈泉穿貿醫必袖獄嵌殷雨炳硼釁墨流痙審惟球斷碎禁烙額睫鐘湃挖乒憨疏椰怪場感升膛澈芍闌光塢枕順彈睦遷緒遠恬漣娠褒詢教幀妖尹拽飛音謠諄扣瓢救閻學纏嘻籽裔沸泌葛診奔滓蛔憶譴前癡逗惦馭嫉量安彝噓厘掛駒蘋撾償鵑帚芹降氯陣蓬堰奴棠造像罩粉恬叭指燕揪欠地箭下霸瑣瓦毋抵肢希齡餒姥曰裝級耐箍廟滄戚噪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