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能珍寶琥珀2#樓塔機安裝專項方案(JC5513)編制依據:1、GB/T5031-2008 塔式起重機2、GB5144-2006 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3、JGJ33-2001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4、GB51/T588-2006 塔式起重機安裝與拆卸規則5、JGJ196-2010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6、GB/T13752-92 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7、成建委發【2010】256號 成都市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8、 塔機安裝、使用說明書第一節、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合能珍寶琥珀項目(標段三)施工總承包工程工程地址溫江區涌泉街辦鳳凰社區4組工程主要功能和用途該工
2、程使用功能主要為商業和住宅,其中,12、15#樓打造為商業走廊,1#樓為專門的商業樓棟,其余樓棟一層臨街為商業,二層以上為住宅。地下室主要用途為停車場子項13#、912#、15#樓及其地下室建筑面積(m2)162221高度/層高(m)1#樓11.10m;2、3、11#樓95.45m;9#樓98.05m;10#樓75.85m;12、15#樓15.1m地下室:-2層3.6m;-1層5.2m(純地下室-1層3.7m)層數地下:2層地上:1#樓2層;12、15#樓3層;2、3、9、11#樓34層;10#樓27層 第二節、塔機安裝位置及其平面、立面圖 根據現場環境條件及實際情況,塔機的安裝平面位置見附圖
3、1,安裝(附著)立面圖見附圖2。第三節、塔機的型號、編號及性能技術參數1. QTZ80(JC5513)塔機A、塔機主要技術性能參數表參數名稱額定起重力矩幅 度最大起重 量起升速度回 轉速 度最大最小單位KNmmmtm/minr/min800552.9608000.67參數名稱頂 升速 度變幅速度電機總功 率獨立高度整機重量獨 立高 度最大附著高度附著以上最大高度單位m/minm/minKWtmmm20/4038.437.6135.631.2B、塔機起重性能表 工作幅度(m)316.1515202629.33032354045起重量(t)3.03.03.033.02.922.692.42.021
4、.73工作幅度(m)5055起重量(t)1.51.3第四節、塔機基礎選擇和附著裝置的設置1塔機基礎的選擇:塔機基礎的地基承載力滿足塔機出廠說明書設計基礎的承載力要求,按照說明書基礎圖進行基礎施工。2塔機的附著的設置:根據實際情況,建筑高度(含地下室)約105米,塔機需要附著6道,每道間距約14米。塔機最終最大安裝高度約120米。塔機最終最大安裝高度約120米。(該附著道數僅為預計附著道數,實際附著道數可根據現場實際施工進度再做調整增加。)第五節、爬升工況和附著節點詳圖1.爬升工況:當塔機安裝高度不超過37m時,安裝第1道附著,距基礎頂面高度26m。當塔機安裝高度達到54m時,安裝第2道附著,距
5、第1道附著14m。當塔機安裝高度達到68m時,安裝第3道附著,距第2道附著14m。當塔機安裝高度達到82m時,安裝第4道附著,距第3道附著14m。當塔機安裝高度達到96m時,安裝第5道附著,距第4道附著14m。當塔機安裝高度達到105m時,安裝第6道附著,距第5道附著14m。2附著節點詳圖:2#樓附著節點詳圖見附圖3。第六節、安裝順序和安全質量要求1塔機的安裝順序:(1)基礎螺栓的預埋,基礎的找平。(2)安裝基礎節或標準節。(3)安裝套架。(4)安裝套架上的平臺欄桿。(5)安裝回轉支承和上、下支承座總成。(6)安裝駕駛節及配電柜。(7)安裝塔帽或撐架。(8)安裝平衡臂。(9)按說明書要求安裝1
6、塊的配重。(10)將地面組裝的起重臂安裝到確定的位置。并安裝余下的4塊配重。(11)檢查電源,接通主機線路。(12)調整各限位裝置及電氣。(13)檢查液壓系統。(14)作好頂升前的施工準備。(15)在氣候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頂升作業。(16)頂升完畢后,重復檢查各聯接系統的正確與否和緊固件是否達到安裝規范。(17)按規定載荷進行試車。安全質量要求:1、在大于四級風時不得進行安裝、頂升加節及拆卸工作,在風速大于六級時應停止塔機所有工作。2、塔機砼基礎的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的強度必須達到其80%后方可安裝塔機;強度達到100%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3、塔機塔身與基礎水平面的垂直度必須不得大于4/10
7、00.4、裝設附著框架和附著桿件,應采用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并應采用附著桿進行調整,在最高錨固點以下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1000;5、在附著框架和附著支座布設時,附著桿傾斜角不得超過10;6、吊索與物體的夾角越小,吊索受拉力就越大,同時,吊索對物體的水平壓力也越大,因此,吊索與結構件的夾角不要小于307、在安裝或拆卸過程中,平衡臂上未安裝全部配重時嚴禁在臂架上吊載,同時嚴禁小車在臂架上變幅運行。8、在油缸頂升加節過程中,嚴禁旋轉臂架、啟動載重小車及吊鉤。9、在安裝套架與回轉構件、回轉構件與回轉塔身后,嚴禁在未擰緊完螺栓或銷軸的情況下安裝平衡臂及起重臂,反之宜然。10、在吊裝起重臂時,吊索應放
8、在上弦焊節點前或節點后,嚴禁放在斜腹桿之間。11、在拆卸平衡臂及起重臂時,必須系好保險繩,防止在拆除連接銷時的瞬時失去平衡。12、頂升加節過程中,應監護好套架導向滾輪,防止將其頂出已安裝好的塔身標準節上平面。13、高強連接螺栓及銷軸嚴禁代用。14、塔機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15、塔身的連接高強螺栓的擰緊力必須滿足要求。16、液壓系統的維護保養:(1)、溢流閥的壓力調整后,不得隨意更改,每次頂升之前,應用油表檢查壓力是否正常。(2)、應經常檢查各部接頭是否緊固嚴密,不準有漏油現象。(3)、濾油器要經常檢查有無堵塞,經常檢查安全閥在使用后調整值是否變動。(4)、油泵、油缸和控制閥,如發現滲漏及
9、時檢查,在拆卸時,應將所有油管接頭用螺塞封閉,以防灰塵進入油路,同時保護封閉元件,并保護活塞桿清潔。重新安裝時應注意排氣。(5)、在冬季起動時,要開開停停數次,待油溫上升和控制閥動作靈活后再正式使用。第七節、主要安裝部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 塔機主要安裝部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包括塔機基礎節、標準節、爬升套架及頂升液壓系統、回轉構建(上、下支座、回轉機構及回轉支承)、操作室節、塔帽、平衡臂和起重臂。 由于起重臂和平衡臂的重心位置并不在部件正中,故應計算確定其重心位置。其吊點位置詳見附圖4.塔機安裝部件重量表 (單位:t) 部件名稱基礎節標準節套架塔頭總成回轉支承總成起重臂平衡臂平衡配重重量2.733
10、9.703.5072.4214.054.8324.17553.24121.64第八節、安裝輔助設備的型號、性能及布置位置根據塔機各部件的重量和安裝高度、汽車起重機的吊裝幅度,確定起重機的型號為25t。安裝輔助設備(25t汽車吊)的基本技術參數表第九節、電源設置在安裝前由安拆人員的專業電工與項目溝通協調,做好供電的一切準備工作。第十節、施工人員的設置根據成都市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塔機安、拆、頂升必須至少配備8人,其中必須有技術管理人員、安全員、電工。勞 動 組 織 分 工 及 職 責工作崗位姓 名崗位職責安拆隊長方欣負責塔機安拆前的場地勘察,方案的制定,各方的協調,人員安排。安
11、拆指揮張明富負責塔機安拆人員的分工與協調、塔機各部件的捆綁,連接件的安裝以及解體等具體指揮電 氣曾繼勇負責安拆時塔機的電氣監護以及電氣拆線安全監護梁柏順監護作業人員的安全以及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安裝作業人 員周遷 負責塔機安拆過程中的結構件的捆綁、連接件的安裝。胡袁兵陳敏機組配合人 員配合結構件的組合以及解體、零部件的清理等具體操作。鄧建友代鑫榮第十一節、吊索具和專用工具的配置根據吊裝的結構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吊索夾角確定吊索的規格、長度,以及需使用的卸扣的規格、數量,并在運輸前仔細檢查核對。根據JC5513塔機安裝的需要,必備的施工設備、機具及安全防護用品如下: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汽車吊
12、25T臺12貨車12T輛13活動扳手16把44力矩扳手2T把45橇棍自制根46二錘把47榔頭把28平面起子5 8把各19十字起子5 8把各110電工刀把111老虎鉗250mm把212鋼絲繩4m12.5mm根413鋼絲繩10m18.5mm根214鋼絲繩根215鐵絲8Kg/m2/3016哨子個217各種規格吊卡具3t個418安全帶安全帽套每人1在本次安裝中,采用GB/T8918-1996鋼絲繩中619的鋼絲繩,直徑選用18.5mm和12.5mm的,其規格參數見表 1。表1 鋼絲繩的破斷拉力(619)直徑鋼絲繩的抗拉強度/MPa鋼絲繩/mm鋼絲/mm14001550170018502000鋼絲破斷拉
13、力總和/kN6.20.420.0022.1024.3026.4028.607.70.531.3034.6038.0041.3044.709.30.645.1049.6054.7059.6064.4011.O0.761.3067.9074.5081.1087.7012.50.880.1088.7097.30105.50114.5014.O0.9101.00112.00123.00134.00114.5015.51.O125.00138.50152.00165.50178.5017.O1.1151.50167.50184.00200.00216.5018.51.2180.00199.50219.0
14、0238.00257.5020.O1.321150234.00257.00279.50302.0021.51.4245.50271.50298.00324.00350.5023.O1.5281.50312.00342.00372.00402.5024.51.6320.50355.00389.00423.50458.0026.O1.7362.00400.50439.50478.00517.0028.O1.8405.50499.00492.50536.00579.5031.O2.O501.00554.50608.50662.00715.5034.O2.2606.00671.00736.00801.
15、00 37.O2.4721.50798.50876.00953.5040.O2.6846.50937.501025.001115.00塔機安裝前,安裝負責人或安裝總指揮必須對所使用的吊索、吊具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確認完好無損方可使用。第十二節、安裝工藝程序(一)、安裝前的準備工作、了解現場布局和土質情況、清理周圍的障礙物;、根據現場布局、建筑物的布置,周圍的建筑物以及塔機的安裝和拆卸來決定基礎位置;、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和塔機性能參數以及外型尺寸編寫安裝方案,擬好安全措施并對塔機安裝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根據安裝方案準備吊裝機械、備足枕木、木楔以及足量的鐵絲、吊索、鋼絲繩、繩扣等常用工具,備好
16、水準儀、經緯儀各一架,鋼卷尺,以及榔頭、板手等安裝工具。(二)、主要安裝步驟、基礎的安裝()基礎施工要求:基礎施工必須按產品說明書中的基礎圖施工;()將預埋螺栓安裝于基礎定位工裝后,將其吊于基礎鋼筋上,留夠砼保護層5cm,用水平儀校平后,澆灌砼。(將預埋螺栓與鋼筋固定,螺栓應預留一定的長度,約13-15cm。()砼基礎砼強度達到其強度的80%后,拆除基礎定位工裝。2、基礎節及套架的安裝安裝基礎節(1)檢查基礎是否已按圖施工完畢,地腳螺栓絲扣與螺母是否完好,接地是否可靠。(2)將基礎節吊起放置在基礎上,要求平面位置正確,并用經緯儀校正四根主弦角鋼垂直度不大于11000,(互成90 度方向兩方測量
17、)。(3) 校正基礎節四塊底座板平面度,要求平面度不大于11000,然后擰緊M56 的雙螺母。 安裝套架組合件(1)在地面上將油缸安裝在套架橫梁上就位(注意活塞桿方向必須向下),用專用銷軸聯接,裝上卡板及固定卡板螺栓,頂升橫梁與油缸活塞桿端部用銷軸卡板聯接,用鉛絲將頂升橫梁栓在導架上,然后裝套架平臺,扶梯等其他套架分組件。(2) 將導架用吊車吊起從基礎節上端導入基礎節外,打開頂升橫梁栓結鉛絲,將橫梁掛在基礎節最低的一對頂升耳板上。(3)檢查調整,先將套架頂升橫梁掛在基礎節最低一個頂升耳座上,調整套架頂升滾輪與底盤基礎節(塔身標準節)間的間隙,保持在雙向間隙為35mm用經緯儀檢查基礎節(塔身標準
18、節)的垂直度不大于11000。注:安裝塔身基礎節時應注意塔身的頂升和拆卸方向不應與建筑物發生干涉,也便于安裝,頂升或拆卸。3、安裝回轉支承組合件(1)在地面安裝好駕駛室,將回轉支承組合件,包括上下支座、回轉支承、引進梁、司機室、回轉機構、吊裝至基礎節上就位。(2) 用8 個M36、10.9 級高強度螺栓聯接基礎節與回轉下支座。擰緊扭矩為1800N. m,嚴禁在末擰緊螺栓狀態下繼續進行以下安裝順序。4、 安裝塔頭用魚尾板螺栓連接塔頭和回轉上支座。5、安裝平衡臂和起重臂(1)平衡臂的安裝準備在平衡臂上安裝起升機構安裝行走通道安裝側面扶手欄桿,并用夾板(1)將它們連接在一起,在(2)的位置上插上開口
19、銷。放好兩根扶手欄桿(3),并用41 銷軸在(4)的位置上將它們固定。安裝拉桿并用銷軸連接。每根拉桿的最后一節(5)在地面上事先固定在塔尖上。在平衡臂上使用一根條木(6),以保持拉桿的位置。在平衡臂頭部系上一根繩子,以便在地面上導引安裝平衡臂。(2) 平衡臂的起吊和安裝在平衡臂上專設的吊點上栓好吊索。(2 根21.3,吊索長度8 米)將平衡臂微微吊離地面,檢查其穩定性。撳起連接通道(1),將平衡臂與塔尖連接。吊起平衡臂,并將其固定在塔頭(2)上; 兩個銷軸必須在銷孔內就位,加開口銷。(3)平衡臂的安裝準備為了便于拉桿的連接,平衡臂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使用銷軸將拉桿(1)和拉桿(2)連接起來。 (
20、從事此項工作的安裝人員必須身系固定在塔頭的安全帶)利用張緊裝置將拉桿組件提起 (將張緊裝置裝在塔頭,準備工作是在地面上進行的,見詳圖A)必要時,仍使平衡臂保持傾斜狀態,以便利于松開張緊裝置,將雙聯拉桿(3)在(4)的位置上與塔頭銷接,見詳圖B)。將平衡臂慢慢放下,張緊拉桿。放下連接通道。松開吊索。拆掉張緊裝置。(4) 起重臂的安裝準備將起重臂根部墊高,以便安裝起重小車。將牽引小車裝在宵架根部并將其錨固。根據所需要的起重臂長度組合吊臂節。在起重臂上弦桿上安裝支架(1)以支撐拉桿,安裝橫梁支架(2)。安裝帶有支架(1)的拉桿(3),支架(1)可用來支撐上拉桿(4)。安裝并用銷軸連接上連桿(4),安
21、裝托架總成,在(5)的位置將其與連桿(3)用銷軸固定,在(6)的位置上與連桿(4)用銷軸固定,將安全鋼絲繩系在起重臂頭部,穿過起重臂的鉤子,固定在起重臂根部最后一根斜腹桿上,在起重臂頭部系上一根牽引繩,以便于地面導引。穿繞鋼絲繩。注,用汽車吊安裝時,要檢查吊索(9)是否用銷軸在 (10)的位置上固定連接。(5) 在起重臂上安裝吊索臂架上標出的尺寸(見下頁簡圖)相當于重心到臂根的理論距離。吊點只是理論上的,必要時可將臂架吊起 10 厘米高度再調吊點位置。注意:檢查一下吊索的位置,應是或者安裝在臂架上弦桿的節點前(a),或者安裝在節點后(b)。絕對禁止放在斜腹桿之間(c)。在吊點處,鋼絲繩之間不要
22、擠壓拉桿。對QTZ5013 塔機使用兩根8 米長直徑為21.5 的吊索。(6) 起重臂的安裝起重臂處于水平位置時,進行拉桿連接工作,起吊臂架之前提起拉桿(1)。揪起可折疊通道(2)。由地面吊起臂架,檢查其穩定性及橫向水平性。吊起臂架至銷接位置,在臂根處聯接就位。使用銷軸將臂架與塔頂連接(兩個銷軸須在導向孔內就位)。放平可折疊通道(2),將臂架與搭頂連接。在平衡臂根部安裝張緊裝置,進行駛繩纏繞(見圖A),使用一根直徑為9.3,長為1 米的吊索做為固定鋼絲繩,并將安全帶系在塔頭上。使用張緊裝置由起重臂上面提起橫梁(5),盡快將連桿(6)和連桿(4)在(8)的位置上相連(見圖C)使用張緊裝置,繼續向
23、上提升。將拉桿托架與塔頭連接。用汽車吊將臂架吊起,以減少張緊裝置的張緊力。從塔頭通道處,先后在(1)、(2)的位置將拉桿托架連到塔頭上,慢慢放下臂架,張緊拉桿。安裝起重臂架根部的扶手欄桿,在塔頭上系安全繩。拆下張緊裝置。拆下托架支座。拆除吊索、解下臂架頭部的導引繩。6、 安裝配重注:安裝起重臂前應加一塊配重,且吊裝配重前,要檢查配重塊的總重量和尺寸規格,一定要符合有關要求,地面上如缺乏檢查,將它們裝到平衡臂上時就會有危險。(1)用汽車吊安裝配重拆下裝在平衡臂頭部的鎖桿(1),按安裝順序將配重塊擺放好,使用帶有銷軸(2)的吊索(3)提起第一塊配重至配重支架(4)的水平位置,并將其置于上橫梁之間(
24、如圖A和B 所示)。將銷軸(5)和附件(6)連接,然后落下配重塊,使銷軸插入其支撐架(7),如圖C 所示,在吊裝過程中,應避免配重塊將平衡臂頂起,否則很危險。其他配重塊也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安放,全部配重塊裝畢后必須將它們鎖在一起。將拉桿(9)穿過配重塊上的孔,再將止動墊板(8)套在拉桿上。這了固定止動墊板可將拉桿轉動1/4 圈。在里側可將止動墊板(10)與配重支架連接。用2 個螺母(11)將整個組件鎖緊,詳見圖D。整個配重裝配過程是在通道(12)上進行的,最后重新裝上鎖桿(1)。7、安裝電纜、配電箱,按照產品說明書穿繞起升鋼絲繩,在塔機司機的配合下,電工進行電氣接線、調試,并按說明書進行調整各限
25、位器,確保安全裝置靈敏、可靠。(三)、頂升加節1. 頂升準備(1)檢查套架就位位置及導輪間隙,檢查所有螺栓是否擰緊,銷軸聯接可靠,電源是否接通。(2) 將臂架旋轉至出入塔身方向,與塔身平行,試運轉起升機構和小車牽引機構、回轉機構、動作靈敏可靠無異常現象。(3) 液壓泵站及油缸調試運行。液壓泵站及油缸的調試運行,應按照塔機配套廠家的液壓泵站和油缸的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同時,必須進行液壓排氣,排氣方法可根據油缸使用說明書規定打開排氣接頭反復伸縮油缸活塞,達到排盡液壓油中的氣體,注意排氣是在油缸不頂升荷載狀態下進行的。必須調整高壓限壓閥。高壓限壓閥應調整至略高于能頂升塔機上部重量的最小值。而不是調整
26、至頂升壓力的最大值。本機的高壓閥最大調整理論值為14.7 兆帕。液壓泵站及油缸調試完畢應進行試運行。試運行中不得有漏油、劇烈震動及高速降落等異常現象。2. 頂升配平頂升配平表頂升配平的目的是使被頂升部分的重心位于油缸軸心線上,以保證頂升工作順利進行。(1)將塔身標準節在地面上安裝引進滾輪,起吊后放在引進梁上。(2)移動變幅小車進行頂升配平操作。(3) 松開回轉支承下座與塔身聯接的M36 高強度螺栓。(4) 操作液壓系統向上頂升約45cm,使回轉支承下座導向板剛剛脫離塔身節,此時檢查是否配平。檢查的方法為:1、檢查回轉支承下座導向板是否和塔身主弦角鋼外皮在同一豎直線。2、檢查此時液壓泵站壓力表是
27、否在頂升所需的最小壓力處,本機頂升最小壓力理論值為14.7 兆帕。必要時可調整載重小車位置,達到實際最佳配平位置。并作出標記,供配平用。3. 頂升加節(1)頂升操作液壓系統頂升套架,此時下頂升橫梁應可靠地放于塔身頂升耳座內。待行至達1.40m 時,用套架橫梁上的支腿可靠的支在塔身頂升耳座內。收回油缸活塞以提起下頂升橫梁可靠地放在上面一對塔身頂升耳座內。如此往復兩次,即能獲得塔身標準節推入頂升套架所需的空間。頂升操作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泵站壓力表的頂升壓力變動狀況,如發現壓力過高及劇烈震動現象應立即檢查,導輪是否有卡死現象等,并及時排除后方得繼續頂升。嚴禁在頂升過程中回轉起重臂,嚴禁移動載重小車位置
28、及吊鉤的起升及下降動作。(2) 加節此時頂起的塔身部份已用套架橫梁上的支腿支撐在塔身頂升耳座內,下頂升橫梁同時支撐在塔身頂升耳座中。將塔身標準節推向塔身,對準位置就位。操作液壓系統略起升,使套架橫梁上的支腿脫離塔身耳座。操作液壓系統下降,使標準節和已安裝的塔身就位,用M36 高強度螺栓聯接。注意:頂升加節過程中,嚴禁誤操作將套架導向滾輪頂出已安裝好的塔身標準節上平面外去。同時用M36 高強度螺栓將回轉支承下座與塔身標準節聯接,然后重復上述頂升加節程序即可,加入下一節標準節。注意:在末將回轉支承下座和塔身標準節用M36 螺栓聯接的狀態下,嚴禁回轉臂架,移動載重小車及升降吊鉤吊重,嚴禁中斷作業(直
29、到M36 螺栓聯接可靠為止)。1、頂升油缸約0.1m 將套架與回轉支承下座用銷聯接,將待加節的標準節吊放在引進梁上。2、將小車開至配平位置配平,然后拆除回轉支承與塔身M36 高強螺栓,啟動油缸頂升1.4m,并將套架橫梁支撐撐好在塔身頂升耳板內。3、啟動油缸提升頂升橫梁,放在上一個塔身頂升耳板內。4、繼續啟動油缸頂升1.4 m,并將套架橫梁支撐撐好在塔身頂升耳板內。5、將標準節引入套架,啟動油缸下降,將標準節就位加節至塔身上,并立即用8付M36、10.9 級高強度螺栓付聯接擰緊,擰緊扭矩1800KN. m 繼續慢速下降,將回轉支承下支座位于加節標準節上端,立即用8 付M36 高強度螺栓付擰緊。(
30、注意!在安裝和拆卸過程中,回轉支承下支座末與塔身標準節用高強度螺栓聯接前,嚴禁繼續安裝或拆卸標準節;嚴禁啟動起升機構、回轉機構及小車牽引機構)。6、繼續重復上述頂升加節程序將塔機自升到規定的高度。(3) 完成頂升加節最后一節標準節加節完畢后,必須將塔身標準節與回轉支承下支座螺栓付擰緊,并檢查全部標準節間聯接螺栓是否按1800Nm 扭矩擰緊。拆下套架與回轉支承下支座的聯接銷軸,啟動油缸,將套架下降至塔身底部(或附著框底部),用套架橫梁上的支腿支撐在塔身頂升耳座中。(四)、 立塔后的檢查1. 檢查底座地腳螺栓是否擰緊,是否為雙螺母。2. 回轉塔身與上支座間的M36 高強度螺栓付是否擰緊,完好。所有
31、與標準節相聯接的M36 高強度螺栓付是否擰緊完好。塔身爬梯、休息平臺安裝是否完好。3檢查駕駛室平臺橫梁與回轉支承上支座聯接銷軸是否聯接緊固。駕駛室內部司機需知的銘牌是否釘好。4. 所有檢修、操作平臺,防護欄桿是否安裝完畢。起升、變幅鋼絲繩是否正確。5. 所有銷軸安裝是否正確,銷軸的鎖定是否可靠;包括開口銷、卡軸板螺栓、焊縫等是否完整、有效。6.檢查全部潤滑油位及潤滑點。7. 檢查電纜懸掛綁扎是否可靠,通過回轉支承上座的電纜,其下部是否有抗回轉扭轉的往復電纜段。8. 檢查全部安全裝置是否均正確安裝就位,并調整到規定要求,靈敏、可靠。9. 試運轉,達到起吊額定載荷各機構往復動作各三次,組合動作三交
32、次,應無異常。然后再次檢查所有聯接螺栓并擰緊;檢查所有銷軸無松動,鎖定可靠。十三、安全限位裝置的調試1、起升(超高)限位器(1)、作用:吊鉤上升到接近起重臂小車時,起升用2繩時,吊鉤上部距小車下部最小距離為1m,4繩時為0.7m,能自動停止上升。吊鉤下降接近地面自動停止下降,防止鋼絲繩全部放開或反向卷繞。(2)、調整上升高度SH限位的方法:用2倍率空載起升吊鉤,在距小車1m高度停止,打開限位器,調節凸輪轉動至碰上相應的觸點,調節完畢后吊鉤下降一段距離再上升看是否在1m處自動停止。(3)、調節下降SD限位器的方法:當吊鉤下降接近地面時,調節凸輪轉動至碰上相應的觸點,調節完畢后實驗復查其可靠性。(
33、注意:改變起升繩倍率后必須進行重新調整。)2、小車變幅限位器(1)、結構、型號、規格、調節方式均同起升限位器,但對其調節方法如下規定:向前變幅的調節應將小車開至距臂端橡膠擋塊200mm處時自動停止小車向前運行。向后變幅限位位置到起重臂根部擋塊約200mm處。3、回轉限位器 塔機因不帶集電環,為防止電纜在回轉中扭曲損壞而設置回轉限位器。限位器調節方法與起升限位器相同,調節的要求作如下規定:塔機電纜引上安裝不扭曲為初始位,空載回轉順時針一周半,調至斷開觸點。反時針回轉三周,調至斷開觸點。調整完畢回到初始位置,順、反時針各轉一周半檢查是否能自動停止回轉。4、力矩限制器(1)、組成:由彈簧板、行程開關
34、、調節螺釘組成。行程開關SLMC(定幅變碼力矩開關)行程開關SDMC(定碼變幅力矩開關)行程開關SGK(變幅小車向外運行時,當起重力矩達到額定值的80%時自動轉換為低速運行)(2)、調節SLMC110%力矩保護將變幅小車開到最大幅度處,用低速提升不超過該處110%額定起重量,調節行程開關SLMC處的調節螺釘,使吊鉤停止上升, SLMC力矩指示燈亮。然后下降重物至地面,再起升該重物時,應不能起吊。否則重復上述調節動作,直至行程開關SLMC起作用。(3)、調節SDMC向前變幅力矩在地面上標定幅度16.15、18.15m兩點。在幅度16.15m起吊60KN,調節行程開關B處的調節螺釘與行程開關接觸,
35、SDMC力矩警示燈亮。然后將變幅小車退回幅度10m處,再以額定速度向外變幅(起吊60KN),在達到幅度18.15m前,向外變幅動作應被切斷。否則按上述規定重新調節螺釘。調整完畢后將行程開關SLMC和SDMC用繼電器串聯起來,調整時應嚴格按照接線圖接線。(4)、調節SGK力矩保護先低速運行,然后再換至高速運行,當變幅小車吊重26.4KN(25米時的80額定起重量)。高速向外運行至幅度25米時,SGK力矩保護開關動作,斷開小車變幅高速電源,自動轉換至低速運行,重復三次。5、起重量限制器作用:防止塔機工作時超過額定載荷使用。(1)、低速起升起重量限制器調整在起重臂的根部低速起升最大額定起重量重物,微
36、動開關不應動作,允許起升,此時可調整螺栓的頭部接觸微動開關,但不斷電。放下重物,再以低速起升105%最大額定起重量,此時微動開關應動作,切斷電源,不能上升,可下降和向內變幅。以上動作重復三次。(2)、高速起升起重量限制器調整在起重臂根部先低速起升高速時的最大額定起重量重物,然后用高速檔運行,微動開關不應動作,允許起升,此時可將調整螺栓的頭部接觸微動開關,但不斷電。放下重物,再以低速起升105%高速時最大額定起重量,此時微動開關應動作,切斷電源,不能上升,可下降和向內變幅。以上動作重復三次。(調整完畢后,鎖緊調整螺栓,不得讓其自由轉動,其他任何人不得隨意調整。)十四、重大危險源及安全技術措施(重
37、大危險源識別表附后)1、安裝安全技術措施:1)、參加安裝的所有人員應嚴格遵守國家和上級有關部門關于塔機的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度以及規程的要求。2)、安裝前由技術人員全面向機組人員進行分工、技術安裝交底。塔吊隊長指導交底,接受交底人簽字3)、所有安裝人員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作業人員在兩米以上高空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正確使用5)、上下同時作業時禁止向下投擲物件。6)、安裝作業時必須選用合格的、性能符合要求的、安全裝置靈敏可靠的汽車吊為起重工具。7)、起重臂下嚴禁站人。8)、四級風以上以及雨天不得從事安裝作業。9)、頂升塔機標準節時,起重小車位置按說明書規定要求
38、。10)、安裝過程中嚴禁回轉。2、針對性安全技術措施:1)、本塔機的安裝由本公司專業安裝隊伍進行,嚴格按分工執行、安裝時塔吊隊主管隊長及分公司技術負責人到場。2)、安裝前進一步熟悉本塔機的安裝程序及本塔機出廠技術說明書與有關技術規程中關于安裝方面的技術要求。3)、正式安裝前,進行機況檢查,如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停止安裝工作整改后再進行安裝作業,安裝過程中,每道工序完成時,經專人檢查認可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4)、施工現場設置安全警告線,并設專人監護。5)、塔身安裝時,高強度螺栓擰松時,由兩人配合,手掌平托工具,以免配合者手被傷害。6)、對安裝要求用的鋼絲繩、卸扣應認真檢查,發現隱患應及時更換。7
39、)、嚴禁酒后進行安裝以及頂升作業。8)、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穿防滑鞋,所有安裝人員不得穿拖鞋。塔式起重機緊急救援預案1、 1.起重機械應急預案的制定塔機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電氣設備故障、嚴重漏電事故、高空墜落事故、塔機倒塌以及吊裝物的墜落事故以致發生人員觸電事故、墜落傷亡等常見事故,從而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為預防突然出現的事故,減少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特制定此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2、 2、起重機械發生重大事故的原因1)、安全管理不科學、規章制度不健全,不按要求去操作、圖省力、習慣作業。2)、起重機械與建筑物或其它設施的安全間距不符合要求。3)、操作者素質不高,技能低,不會識別和預測危險
40、性,導致判斷決策失誤。4)、安全裝置不全或部件失控。作業場所堆放物太高,遮擋了起重機操作員的視線5)、選擇吊具、吊點不合適、綁扎方法不正確,致使物體墜落。6)、起重工違章作業。7)、指揮人員指揮信號不當或司機誤接信號且誤啟動。3、 3、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職責1)、設立應急搶險組織機構:搶險總指揮長:搶救組組長:付亞斌(電話:)組 員:曾繼勇(電話:)人員疏散組組長:組 員:張明富組 員:周遷車輛引導員:梁柏順(電話:)2)、人員職責和執行任務(1)指揮長,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現場指揮工作,負責調集人員、物資等立即搶險,把人員和物質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并立即報告項目部經理。調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41、。(2)搶救組,事故發生后立即開展傷員救護工作,在醫療人員到來前對傷員進行初步醫療護理并運離事故現場,對傷員妥善安置并在醫療人員抵達后幫助醫療人員了解現場人員傷亡情況,以利搶救并輔助搬運傷員。(3)人員疏散組,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疏散與搶險、搶救工作無關人員,指引人員到安全地帶,避免擴大傷亡。(4)排障組,負責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為搶救傷員工作掃清障礙,并負責搜救傷員和防止連鎖事故。(5)車輛引導員,負責引導場內車輛為搶險騰出有效空間,同時引導消防和救護車輛進入場地合理布局、有效作業。4、 4、應急和響應措施1)、事故發生后,最先發現者要立即報告直接負責人、主管負責人或值班人員。負責人
42、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對傷亡人員的搶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擴大,并逐級向上報告。2)、 搶救組首先要了解事故情況以及傷員地點、數量和輕重,然后依情況分組攜帶必要器械組織救護。3)、人員疏散組立即在組長指揮下奔赴通往事故地點的通道,指揮人員有序行動,并為方便醫療和搶險人員及時進入事故現場維持人員撤離秩序。4)、 排障組得到事故信息立即分別組織人員攜帶器械趕赴現場,搜救被物體壓住、掩蓋的傷員,同時清理事故現場障礙物,為投入更多搶險人員并進行有效工作提供方便。同時觀察事故現場情況,對于潛在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護或排除。5)、 車輛引導員要時刻注意場內搶險部署,及時引導對搶險
43、和人員撤離有影響的車輛轉移到妥善地點,在消防車和救護車趕到現場時引導員指引車輛進入現場。需要車輛、大型機械輔助搶險時及時聯系相關人員。6 )、保安組自始至終要維持好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靠近事故現場及消防場地,保護消防設施,制止一切對搶險活動起消極作用的行為。7)、 每個搶險小組成員都要明確自己在事故發生時的職責,還應進行預演來檢查應急的組織、人員、設施、工具是否能滿足搶險的要求。如有不符合搶險要求的環節和措施應予以糾正。8)、現場人員同時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盡量減少事故的損失和造成更嚴重的后果,事故發生后在現場電工應立即切斷電源。9)、現場應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減少人員傷亡:組織人員搶救傷員盡
44、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擠壓力綜合癥的發生,并轉移至安全地方。若擠壓部位有開放創傷及出血者,應及時止血。若有骨折(傷肢等)應及時的用夾板等簡單的固定期。發生人員傷亡情況時,現場應撥打120急救中心講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迅速轉往醫院。10)、現場人員組織保護好現場,按要求組織救援。5、 5、應急預案的裝備、防護用品1)、基本裝備序號名稱用途序號名稱用途1扳手清除障礙6鐵鍬清除障礙2撬棍支撐7鎬清除障礙3移動電話聯絡通訊8大型照明燈具照明4鉗子清除障礙9指揮旗指揮聯絡5大絕緣剪清除障礙10繩索救護2)、特種防護品:如絕緣鞋、絕緣手套,絕緣電木、千斤頂等; 3)、一般性防救護品和人員
45、序號名稱用途序號名稱用途1急救箱消毒5擔架救護2繃帶止血、包扎6手電筒照明3溫度計測量體溫7急救員救護4手術剪清理粘結衣物等8擔車轉運傷員6、 6、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1)、積極按照施工國家標準規范規定的要求開展和組織搶救,防止事態的繼續發展、擴大。2)、及時劃分應急區域、安全區域,事故邊坡危害半徑以內的任何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3)、開展救援工作時,制定統一的指揮信號和行動方案、組織路線,任何人的行動和作業都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和領導。4)、堅強救援工作時的過程控制,提高救援工作質量,及時處理好連帶突發事故。5)、及時報告塔機的安裝和租賃部門,使他們及時了解和采取應急措施。6)、加強應急救援措施的開展工作、進一步提高應急水平,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7)、處理電氣故障應由專業電工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