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標編號:有限責任公司xx發電廠2600MW級超臨界空冷機組工程間接空冷系統xx 空 調 股 份 有 限 公 司xx集團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目 錄1 總則12 系統配置及主要技術數據表33 工作范圍和供貨范圍194 性能保證245 技術文件、設計聯絡和培訓266 投標者資格337 檢驗、調試和驗收試驗388 管束技術特點419 偏差表(無)4310 投標專題報告4411 投標文件附圖771 總則1.1 我方已認真閱讀了招標文件,除偏差表外,其余的部分完全響應招標書的要求。1.1.1 本投標書為表面式凝汽器間接空冷系統散熱器及其附屬設備的供貨。1.1.2 本投標技術規范書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術要
2、求,并未對一切技術要求做出詳細規定,也未充分引述有關標準和規范的條文,我方保證提供符合招標技術規范書和相關的國際國內標準的優質產品及其相應服務。對國家有關安全、環保等強制性標準,我方承諾滿足其要求。1.1.3 我方提供的表凝式間接空冷系統散熱器設備是技術先進、成熟,安全可靠,有相似條件的應用業績。所采用冷卻散熱器的熱力性能和阻力性能經過由招標方認可的國家級檢測單位檢測通過并在投標時提供相關證明文件。1.1.4 我方對表凝式間接空冷系統散熱器及其附屬設備負有全責,即包括分包(或采購)的產品。分包(或采購)的產品制造商應事先征得招標方的認可。1.1.5 我方執行招標規范書中所列標準。如與我方采用的
3、設計制造標準有矛盾時,按較高標準執行,并在投標書中予以說明,如果我方在系統設計和設備設計制造中采用的標準不在本規范書所列范圍內,該標準應書面提供給招標方。1.1.6 如我方未對招標技術規范書提出偏差,招標方則可認為我方提供的產品完全滿足招標技術規范書的要求。偏差(無論多少)都必須清楚地表示在投標文件的“技術差異表”中。1.1.7 在合同簽定后,在我方產品生產制造前,招標方有權因規程、規范、標準發生變化或其它變化而提出一些補充修改要求,我方將遵守這些要求。1.1.8 雙方技術協議書簽訂后15天內,按招標技術規范書相關章節明確的要求,我方提出合同設備/系統的設計、制造、檢驗/試驗、裝配、施工、安裝
4、、調試、試運、驗收、試驗、運行和維護等采用的標準、規范給招標方,用于招標方確認。1.1.9 如果我方采用國外技術,所提供的文件將有英文版,并附有中文翻譯和相應的頁碼,在此情況下,仍以中文為準。1.1.10 本工程采用KKS標識系統。我方在中標后提供的技術資料(包括圖紙)和設備的標識編制KKS編碼,KKS編碼將在第一次設計聯絡會中確定。1.1.11 計量單位使用國際單位制。1.1.12 本工程的工作語言為中文,我方與招標方之間的往來信件及投標文件的編寫均使用中文。2 系統配置及主要技術數據表2.1 工藝系統優化2.1.1 優化參數的選用(1)通過散熱器的迎風面流速根據電廠當地環境風速和招標書的要
5、求,取三座不同尺寸的空冷塔進行優化,通過散熱器的迎風面流速分別取1.80 m/s、1.90 m/s和2 m/s。(2)空冷塔塔型l 國家對冷卻塔的規范l 當地氣象條件l 已經運行的空冷塔和即將建設的空冷塔l 已經運行的濕冷塔l 招標文件給定的空冷塔最外緣直徑160米的要求確定。(3)冷卻三角 a. 以100%熱負荷優化確定散熱器面積。b. 散熱器面積增加10%,同時換熱量也增加10%(單臺機組換熱量為960.313MW)。c. 按照49.08、55.8和60三種冷卻三角角度進行優化。d. 為使空冷塔各冷卻扇段配水均勻,確定方案時各扇段的冷卻三角數盡量一致。2.1.2 優化計算的方法空冷塔的優化
6、,取空冷塔設備和塔筒土建費用最低為最優方案。2.2 推薦方案系統配置及數據表按照招標方提供的空冷塔設計技術要求和考核值進行優化比選,不同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的塔型優化結果,見表2-1。表2-1 塔型各方案優化結果匯總表(100%換熱面積)方 案單位方案1方案2方案3空冷塔底部直徑m142135130空冷塔散熱器外緣直徑m151144139空冷塔出口直徑m83.6079.1378.34空冷塔喉部直徑m78.074.074.0空冷塔高度m152156170空冷塔進風口高度m27.027.027.0空冷塔喉部高度m117.04120.12130.90空冷塔總抽力kPa98105112空冷塔總阻力kP
7、a98105112空冷塔總風量m3/s397674002040572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m/s1.922.1冷卻三角數個182174168散熱器管束尺寸/數量mm25/36425/34825/336翅片管/翅片特征尺寸mm18/6001500.318/6001500.318/6001500.3翅片管/翅片材質AL/ALAL/ALAL/AL空冷散熱器迎風面面積m2209302001019320空冷散熱器翅片管總面積m2174702716702341612640平均傳熱系數W/m2.k35.6836.6637.59管束及百葉窗阻力Pa73.3880.3487.54水側壓降mH2O2.773.033
8、.25總體重量t254824362352循環水量m3/h640006400064000工程總價(塔土建+設備等)萬元193921817318353注:空冷塔土建費用不考慮地基處理費用。根據招標文件和澄清意見的要求,散熱器面積在最優方案加10%的換熱面積上進行三個角度的優化。表2-2 冷卻三角夾角優化優化各方案優化結果匯總表(110%換熱面積)方 案單位110%換熱面積冷卻三角夾角49.08方案4冷卻三角夾角55.8方案5冷卻三角夾角60方案6空冷塔底部直徑m150161165空冷塔散熱器層直徑m159170174空冷塔出口直徑m97.12101.66101.83空冷塔喉部直徑m929697空冷
9、塔高度m165153147.5空冷塔進風口高度m272727空冷塔喉部高度m125.4117.81118空冷塔總抽力kPa101.9397.797空冷塔總阻力kPa10197.496.6空冷塔總風量m3/s441604432144581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m/s2.02.052.13冷卻三角數個192188182散熱器管束尺寸/數量mm25/38425/37625/364翅片管/翅片特征尺寸mm18/6001500.318/6001500.318/6001500.3翅片管/翅片材質AL/ALAL/ALAL/AL空冷散熱器迎風面面積m2220802162020930空冷散熱器翅片管總面積m218
10、4301718046211747027平均傳熱系數W/m2.k36.336.837.6總體重量t268826322548循環水量m3/h640006400064000管束及百葉窗阻力Pa80.3180.179.8水側壓降mH2O2.492.72.9空氣出口溫度51.351.150.9空氣出口溫度下的空氣密度Kg/m30.9740.9530.953工程總費用(塔土建+設備等)萬元197601998019853從表2-1看出,對100%排熱量和100%散熱面積的優化方案,方案2總投資費用較低,再結合本地區的氣象條件,冬季時間較長,氣溫較低和風壓情況,本工程推薦方案2。從表2-2看出,冷卻三角夾角4
11、9.08方案總投資費用較低,本工程冷卻三角夾角推薦49.08。詳細的優化,見間接空冷塔優化報告。通用表格表3 一臺660MW間接空冷系統優化布置設計(鋁管鋁翅片)序號設計內容單位設計推薦值要求1.空冷散熱器布置方式-垂直2.空冷塔內散熱器總的散熱量MW873.0113.散熱器設計總散熱面積m21670234總散熱面積增加10%后總散熱面積m218430174.增加10%總散熱面積后對應大氣溫度(散熱量不變,改變對應大氣溫度)30.4考核值5.增加10%總散熱面積后對應散熱量(大氣溫度28.60不變,改變散熱量)MW960.3136.空冷塔最外緣直徑(散熱器)m1597.進風口高度/進風口處直徑
12、m27/132.728.空冷塔總高m165 9.冷卻三角數量個19210.冷卻三角夾角49.0811.冷卻三角管束迎面風速m/s1.9512.冷卻三角管束內流速m/s0.913.冷卻三角管束尺寸mm25000表4 我方在投標階段給出以下4個工況的設計(110%換熱面積、鋁管鋁翅片)計算1THA工況序號內容單位填寫項目1設計氣溫14.42設計背壓kPa123空冷塔循環水出口水溫32.44機組排熱量MW791.435迎面風速(鋁)m/s1.886空氣側散熱系數W/( m2K)40.97水側散熱系數W/( m2K)251.68總散熱系數W/( m2K)34.89散熱面積m2184301710冷卻三角
13、數量個19211散熱器阻力Pa72.312百葉窗阻力Pa3.313塔總高度m165計算2TMCR工況序號內容單位填寫項目1設計氣溫13.52設計背壓kPa123空冷塔循環水出口水溫32.44機組排熱量MW848.215迎面風速(鋁)m/s1.926空氣側散熱系數W/( m2K)41.47水側散熱系數W/( m2K)252.68總散熱系數W/( m2K)35.29散熱面積m2184301710冷卻三角數量個19211散熱器和百葉窗阻力Pa75.312百葉窗阻力Pa3.513塔總高度m165計算3_TRL工況序號內容單位填寫項目1設計氣溫30.42設計背壓kPa273空冷塔循環水出口水溫504機組
14、排熱量MW873.015迎面風速(鋁)m/s1.946空氣側散熱系數W/( m2K)41.27水側散熱系數W/( m2K)2998總散熱系數W/( m2K)35.89散熱面積m2184301710冷卻三角數量個19211散熱器Pa7312百葉窗阻力Pa3.413塔總高度m165 計算4_VWO工況序號內容單位投標人填寫項目1設計氣溫13.32設計背壓kPa123空冷塔循環水出口水溫32.44機組排熱量MW866.5275迎面風速(鋁)m/s1.946空氣側散熱系數W/( m2K)41.77水側散熱系數W/( m2K)252.98總散熱系數W/( m2K)35.49散熱面積m2184301710
15、冷卻三角數量個19211散熱器Pa7712百葉窗阻力Pa3.613塔總高度m165根據招標澄清意見,按TRL工況(對應環境溫度28.60)保證出塔水溫進行系統優化確定系統面積,在此基礎上增加10%的冷卻三角數作為最終的報價方案。同時就報價方案的系統反算出THA、TMCR、VWO工況對應的設計氣溫(其中THA和TRL同時作為考核工況)和端差作為考核值和檢查值。推薦方案的的間冷塔配置的主要參數如下表所示(每臺機)。表5 單臺機組主要技術參數表(110%換熱面積)序號項目單位主要參數1管束1.1型號FORGO T60型1.2管束尺寸mm250001.3數量個3841.4翅片管管徑mm181.5重量t
16、3.71.6翅片特征尺寸mm6001500.31.7翅片間距mm2.881.8翅片管/翅片材質AL/AL1.9翅化比(散熱面積/迎風面積)83.41.10翅片管排數排62A型冷卻單元2.1迎風面面積m2220802.2空氣迎風面流速m/s22.3散熱系數W/m2K362.4尺寸mm25002400250002.5A型夾角度24.542.6A型構架重量t3.4653空冷塔3.1底部直徑/空冷塔散熱器外緣直徑m150/1593.2進風口高度/進風口處直徑m27/132.723.3喉部高度/喉部直徑m125.4/923.4出口高度/出口直徑m165/97.123.5空冷塔總抽力101.933.6空冷
17、塔總阻力1013.7空冷塔總風量441604地下儲水箱4.1容積m363204.2尺寸m3.823.55輸水泵系統5.1數量臺25.2揚程m405.3流量m 3/h4005.4功率kW755.5水泵房尺寸6補水泵系統6.1數量臺26.2揚程m456.3流量m 3/h1006.4功率kW18.56.5水泵房尺寸7循環水分配管7.1管徑mm3000/2200/2000/ 1600/12007.2長度m基本設計提供7.3重量t基本設計提供7.4閥門數量168空冷補水排水管道8.1管徑mmDN600、DN1508.2長度m4508.3重量t8.4閥門數量169充氮保護系統(無)9.1高壓氮瓶數量/9.
18、2需要氮氣量/9.3充氮裝置間尺寸/10循環水系統10.1空冷散熱器的水頭損失m310.2散熱器允許最大迎面風速m/s10.3空冷塔空氣阻力(包括百葉窗)正常風速/最大風速MPa11高位膨脹水箱容積m3280m3空冷散熱器系統數據表6 總的部分(110%換熱面積)空冷散熱器型式冷卻三角數192管束尺寸(m)25管束迎風面面積(m2)22080翅片管總面積(m2)1843017每個三角平均傳熱系數(W/m2k)36.4進風口高度(m)27設計條件下初始溫差(ITD)(k)30.34驗收考核條件下初始溫差(ITD)(k)30.34設計壓力(bar)0.6試驗壓力(bar)0.75設計溫度()100
19、表7 翅片管束(110%換熱面積)空冷散熱器型式FORGO T60型基管橫截面尺寸(mm)18基管壁厚(mm)0.75翅片外形尺寸(mm)150600翅片厚度(mm)0.3翅片間距(mm)2.88每米管束傳熱系數(W/ m2k)36.4翅片管材質及材質標準1050A/GB/T 6893-2000翅片管加工方法拉脹翅片管防腐處理方法MBV沿空氣流向管排數6每一管束外形尺寸(m)2.425每一管束迎風面積(m2)57.5每一管束翅片管面積(m2)4800每一散熱器管束總數240每一散熱器管束重量(t)3.685制造廠hac2.3 土建部分2.3.1 工作范圍我方對包括冷卻塔塔體、冷卻塔支柱及基礎、
20、散熱單元、散熱單元支撐系統的支柱及柱基礎、膨脹水箱及其支撐平臺、上平臺步梯、檢修方式在內的冷卻塔塔內冷卻系統部分整體進行基本設計。2.3.2 一般要求我方對所負責的工程中的結構部分的基本設計獨自承擔責任,有責任提出完整的基本設計計算書、基本設計圖紙及文件。由于熱效應、徐變、收縮、沖擊以及正常環境條件和運行荷載所產生的變形在設計中說明。散熱單元與支撐系統的連接設計考慮散熱單元自身變形的影響。冷卻塔塔體結構部分詳圖設計由招標方委托的設計院完成。我方根據招標方工程進度要求及時提供結構設計專業配合資料,當提供的資料尚不能滿足結構設計要求時,招標方工程師可向我方索要必要的配合資料,我方將及時和無償地提供
21、必須的結構設計資料。2.3.3 法規及標準我方主要依據下列法規及標準進行設計,法規及標準(包括其目錄) 為最新版本。如使用其他法規及標準代替,該法規及標準不低于中國相應的法規及標準,如發生矛盾時按較高標準實行。GB50009-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T50102-2003 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DL/T5339-2006 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191-93 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17-2003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153-92 工程結構可靠
22、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25-2004 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2.3.4 設計條件.1 風荷載設計基本風壓0.55 kN/m2。風荷載隨高度、陣風因素等產生的變化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和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考慮。2.3.4.2雪荷載基本雪壓0.4 kN/m2,雪荷載變化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考慮。.3 地震荷載場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地震基本烈度7度。.4 地基地基為人工復合地基,承載力標準值暫按300KN/m2考慮。.5 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分析、設計、強度及其適用性均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的要求。.6 可靠度結構和設備支
23、撐系統按極限狀態設計原則設計,并含有相應規范中規定的結構可靠度。各計算工況作用的分項系數和作用的效應組合取值應在計算書中說明。.7 結構設計要求我方對所負責的空冷塔體和其它結構部分基本設計的合理性和結構安全可靠性負責。.8 我方提供的文件我方提供包括(但不僅限于)空冷塔體和下列空冷塔塔內支撐系統基本結構設計圖紙、計算書及文件:a、所有計算書,其中包括空冷塔體結構、空冷塔塔內設備支撐系統結構計算書、空冷塔支撐系統整體沉降計算書、設計說明、設計規范。b、空冷塔體平面、立面、剖面圖;塔筒壁厚的特征尺寸、柱截面尺寸、環基斷面、塔頂剛性環截面等表述塔體結構的主要特征尺寸。c、空冷塔塔內設備支撐系統平面圖
24、、立面圖、剖面圖。d、空冷塔塔內設備支撐系統主要構件尺寸圖、特征斷面圖。e、構件材料表。推薦方案中的主要技術參數表中應包含結構的內容如下:序號項目單位數據備注1空冷塔體混凝土量m3塔筒:15800支柱;3750支墩:900環基:9600合計:251602環基寬度/厚度m10.0/2.03空冷塔支撐方式和對數型斜支柱,48對4空冷塔支撐柱截面尺寸m0.91.5 (矩形截面)5塔筒最大厚度/最小厚度m1.60/0.275最小壁厚由規范對整體穩定的要求確定6塔體耗鋼量t塔筒:1975支柱;1125支墩:135環基:1060綜合:42957塔體埋件和欄桿等金屬構件重量t482.4 電氣系統2.4.1
25、電氣工作范圍: 根據招標文件要求,電氣工作范圍為空冷塔外1米以內的電氣部分基本設計,包括防雷接地、照明檢修、電纜構筑物的基本設計,設計接口在空冷塔外1米。空冷塔內用電負荷由塔外配電裝置供電。2.4.2 廠用電要求:高壓廠用電系統采用10kV一級電壓,頻率50HZ;低壓廠用電系統為380V/220V,頻率50HZ;直流電源供電電壓220V(動力)、110V(控制)。容量為200kW及以上的電動機額定電壓為6kV,容量為200kW以下的電動機額定電壓為380V。2.4.3 根據此次投標工藝專業提供的電動機清單,空冷塔內用電負荷清單見下表,該表僅為初步清單資料。空冷塔負荷清單序號設備名稱功率(kW)
26、電壓(V)#1機#2機安裝地點控制要求安裝數量(臺)運行數量(臺)安裝數量(臺)運行數量(臺)1輸水泵753802121空冷塔就地/程控2補水泵18.53802121空冷塔就地/程控3清洗泵753801111空冷塔就地/程控4冷卻三角扇區百葉窗電機183808888空冷塔就地5冷卻三角扇區進水閥5.53808888空冷塔就地6冷卻三角扇區出水閥2.23808888空冷塔就地7冷卻三角扇區熱水管泄水閥1.53808888空冷塔就地8冷卻三角扇區冷水管泄水閥1.53808888空冷塔就地9旁路閥1.53802222空冷塔就地10照明電源102201111空冷塔2.5 儀表和控制系統2.5.1 我方
27、的供貨范圍我方隨所供工藝設備及管道本體提供1套滿足間接空冷系統正常運行、監視、保護的儀表及控制設備,以實現由DCS對就地設備監控的全部功能。對于空冷島內的關鍵參數或導致汽輪機跳閘的重要參數的遠傳儀表應按三重冗余獨立設置。我方隨百葉窗配套提供百葉窗電動執行機構。同時,我方還提供用于間接空冷系統性能測試、安裝在我方所供工藝設備及管道上的測量儀表(包括儀表導管、儀表閥門)。2.5.2 我方的設計范圍我方完成所供儀表及控制設備的安裝設計、接線設計、布置設計等。并提供有關的儀表說明書、接線圖、布置圖等。我方提供有關間接空冷系統供貨設備的運行方式、控制要求、連鎖條件的說明,配合間接空冷控制系統DCS廠家完
28、成對間接空冷系統的監控。2.5.3 供貨界限與設計界限我方所提供的儀表及控制設備均應連接至接線盒或控制設備端子排,以我方所提供的接線盒或控制設備端子排為界,接線盒或控制設備端子排以上部分均為我方的供貨范圍和設計范圍。2.5.4 儀表設備要求2.5.4.1 我方所提供的控制聯鎖邏輯及設備為至少在兩個同類型電廠有2年以上成功運行經驗的成熟產品。2.5.4.2 我方對所提供的熱工設備(元件),包括每一只壓力表、測溫元件及儀表閥門等都要詳細說明其安裝地點、用途及制造廠家。2.5.4.3 我方提供的指示表、開關量儀表、測溫元件必須符合國際標準,不得選用國家宣布的淘汰產品。測量元件的選擇必須符合控制監視系
29、統的要求,并根據安裝地點滿足防凍、防火、防水、防腐、防塵的有關要求。2.5.4.4 所有測點必須設在具有代表性、便于安裝檢修的位置,并符合有關規定。2.5.4.5 所有熱電偶(K分度號)、熱電阻(Pt100鉑熱電阻)應采用雙支,熱電阻采用三線制或四線制(根據DCS設備決定),就地測溫裝置要求采用抽芯式雙金屬溫度計。2.5.4.6 遠傳儀表、變送器采用420mADC標準信號。變送器應為兩線制,精度不低于0.1%。2.5.4.7 用于遠傳的開關量,應選用進口的過程開關,過程開關的接點容量至少應為110DC 1A或220VAC 5A;接點數量滿足控制要求。2.5.4.8 變送器選用智能變送器:ROS
30、EMOUNT 3051或橫河EJA、霍尼韋爾產品,變送器為智能型,帶HART協議。過程開關應為SOR、UE、日本太平產品。2.5.4.9 我方提供的儀表設備和機柜的防護等級,室內為IP52;室外為IP56。就地儀表控制設備的防護等級為IP56。2.5.4.10 我方提供的所有一次儀表、控制設備的接口信號,連接到我方提供的接線盒、儀表控制箱柜的端子排上,我方負責設計接口點的位置。2.5.4.11 我方所提供的調節閥、電動門等選用有成熟的運行經驗的產品,所有電動門執行器采用智能型一體化進口設備,我方選用SIPOS(用于調節的執行機構選用SIPOS5)、EMG、ROTORK(IQM系列)產品,最終廠
31、家由招標方確認。調節型電動執行機構的動作次數為:1200次/每小時;每個調節型電動執行機構配供一個內供電的位置發送器,輸出420mA信號,并能接受來自DCS的420mA控制信號,每個調節型電動執行機構為帶伺服放大器一體化結構,并有防震、斷電、斷信號保護功能。每個電動頭要求380VAC供電;電動執行機構的全行程開或關時間在20秒到50秒之間可調。;每個開關型電動頭至少分別配供兩對獨立的DPDT型開限位開關、兩對獨立的DPDT型關限位開關、一對獨立的“在就地控制方式”開關、一對獨立的“電源故障和過力矩故障”開關。開關接點容量大于220VAC,3A,或220VDC 3A。且能接受控制指令信號:開電動
32、門、關電動門,電動門具有自保持的投入及切除功能。2.5.4.12 對于所有供方供貨的閥門電動執行機構的供電電壓為380V AC、三相四線電源。3 工作范圍和供貨范圍3.1 我方的工作范圍本工程我方的工作范圍:按照招標方提供的空冷塔設計參數、循環水流量等設計數據及設備考核條件,進行空冷散熱器設備的選型和優化布置,至少提出2種以上設備選型或者優化布置方案。我方的優化設計范圍為空冷塔外1米以內。我方負責空冷塔外1米以內的基本設計,并保證系統的整體性能,基本設計的接口在空冷塔外1米。我方指導國內安裝公司和調試單位進行安裝和調試。我方負責對招標方散熱器設備運行、維護人員進行培訓。設計院(SED)的設計范
33、圍:空冷塔外1米以外的循環水系統的基本設計及整個間接空冷土建、工藝、熱控、電氣等系統的施工圖設計。我方的布置優化范圍包括:1) 空冷散熱器系統2) 空冷散熱器充排水系統3) 空冷散熱器補充水系統4) 刪除,無充氮保護5) 空冷塔結構的優化(限于鋼筋砼結構)6) 電氣部分7) 儀表和控制系統。3.2 我方的供貨范圍我方的供貨范圍主要包括:1)空冷散熱器系統(包括空冷散熱器管束、散熱器框架、冷卻三角的支撐架構及與混凝土構件的連接件、散熱器上下聯箱及密封圈、排氣管道、進出口管道及配套法蘭、配件等)、密封板和百葉窗及百葉窗執行機構)。2)充氮保護系統(投標方案無)3)隨空冷散熱器系統設備供貨的熱控設備
34、及儀表。4)設備接口的反法蘭及附件。5)我方供貨設備和材料的底漆和中間漆等防腐設施。6)我方供貨設備的保溫設計并提供保護層材料和保溫用金屬構件。7)用于系統在線監控的在我方供貨范圍內的一次測量元件接口和儀表(送出遠傳信號到DCS, 420mA 24VDC兩線制或420mA 220VAC四線制)。8)用工具,見表3.3-2。9)隨機的備品備件和推薦的三年商業運行的備品備件,見表3.3-3和表3.3-4.我方對散熱器的散熱性能作出保證,滿足招標方所要求的性能保證值。性能保證值見章節4。3.3 數據表格工藝設備管道系統的供貨范圍見供貨范圍分界表。表3.3-1 單臺機組供貨范圍表(110%換熱面積)序
35、號設 備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產地供貨商名稱備注1空冷散熱器(包括散熱器上下聯箱及密封圈、排氣管道、進出口管道及配套法蘭、附件等)組384中國哈空調百葉窗套192中國哈空調百葉窗執行機構(雙側)智能一體化電動套962空冷散熱器框架套192中國哈空調3支撐結構和密封板等附件套192中國哈空調4充氮保護系統 (無)套無5熱控設備及儀表套無6其它配套設施套若有7提供設備保溫設施套18供貨設備和材料的防腐套如需要9供貨設備所需的保溫材料和保溫用金屬構件套如需要10隨機的備品備件套13.3.2 專用工具 表3.3-2 單臺機組專用工具(110%換熱面積)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制造廠備注1冷卻柱組裝臺架個1哈空調2框
36、架組裝臺架個1哈空調3冷卻元件配制臺個1哈空調4冷卻三角組裝臺架個1哈空調5冷卻元件起吊梁水平式個1哈空調6冷卻元件起吊梁傾斜式個1哈空調7冷卻三角傾斜梁個1哈空調8冷卻三角起吊梁個1哈空調9冷卻元件修理設備個1哈空調總計93.3.3 隨機的備品備件表3.3-3 單臺機組隨機的備品備件(110%換熱面積)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價格制造廠商備注1冷卻三角形標準緊固件套12襯管根 9003橡膠“O”型圈件300004金屬軟管套25百葉窗葉片片1006管堵個2003.3.4 三年商業運行的備品備件表3.3-4 散熱器垂直布置(110%換熱面積)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價格制造廠商備注1冷卻單元套202襯管根150
37、003橡膠“O”型圈件350004金屬軟管套205百葉窗葉片件4006百葉窗執行器套63.3.5 大部件表表3.3-5 大部件表序號部件名稱數量長寬高重量廠家名稱貨物發運地點運輸方式備注包裝未包裝包裝未包裝124 性能保證4.1 間接空氣冷卻系統及其附屬設備在極端最高溫度37.9C和極端最低溫度-34.5C下能安全運行。4.2 我方將提出環境溫度從-34.5到 37.9 范圍內空冷塔的性能曲線,作為性能考核的依據。4.3 當大氣溫度為30.4時,每臺汽輪機組TRL工況:主機排汽流量1240.27t/h,排汽焓2529.5kJ/kg;小汽機排汽流量150.93t/h,排汽焓2610.5kJ/kg
38、,每臺汽輪機組循環水量為64000t/h時,距離空冷塔零米地面以上10m標高處的平均風速不大于4m/s(測點距離空冷塔外界凈距20m40m的開闊地帶),空冷塔循環水的出水溫度不大于50 。4.4 當大氣溫度為14.4時,每臺汽輪機組THA工況:主機排汽流量1162.21t/h,排汽焓2431.6kJ/kg;小汽機排汽流量113.1t/h,排汽焓2537.6kJ/kg,每臺汽輪機組循環水量為64000t/h時,距離空冷塔零米地面以上10m標高處的平均風速不大于4m/s(測點距離空冷塔外界凈距20m40m的開闊地帶),空冷塔循環水的出水溫度不大于 32.4 。4.5 在機組運行情況下,環境溫度在0
39、以下至最低氣溫時,保證空冷散熱器管束不結凍。4.6 控制系統的可利用率不低于99.9%。4.7 空冷系統的電耗不超過投標書中承諾的額度。5 技術文件、設計聯絡和培訓5.1 我方設計文件的提交與確認 我方設計文件的提交與確認按下述程序進行。.1 空冷塔土建部分設計需要資料我方在技術協議簽定后7天內按照招標方要求提供空冷塔土建設計需要的相關資料。 我方提供的土建配合資料要求序號資料名稱單位要求提供時間注備1散熱器的重量凈重t運行重t2散熱器、檢修平臺荷載資料根據工藝設計,提供所有作用在冷卻塔塔筒、型支柱、基礎等部位的全部荷載標準值及作用點位置3留孔、埋件資料全塔混凝土結構上的孔洞、埋件位置、尺寸、
40、規格等招標方對所提供的有關文件進行確認。 我方提供4套完整技術資料(設計院2套),并加蓋“xx電廠專用”章的紙版文件,并提供相同內容的電子版2份。.2 散熱器工藝安裝需要資料 我方技術協議簽定后7天內按照招標方要求提供散熱器工藝安裝所需資料。 我方提供的安裝配合資料要求序號資料名稱單位提供時間備注1散熱器外形安裝圖2設備埋件我方提供最短時間3空冷散熱器空氣流動阻力與空氣流量的關系式及系數(包括修正系數)4空冷散熱器水流阻力與水量的關系式及系數5散熱器空氣側散熱系數公式及系數(包括修正系數)6散熱器水側散熱系數公式及系數(包括修正系數)7總傳熱系數公式81個冷卻三角充水容量m39其它設計中的急需
41、數據招標方對所提資料進行確認。如有修改內容,將在確認后滿足安裝工期要求的時間內,我方將修改后的提資文件按規定的套數送給招標方。 5.1.2 我方將提供3套有關合同電廠貨物、供應、施工、檢查、試驗、驗收、運行檢修維護等方面的規程、規范和標準。2套提交給招標方,1套提交設計院。5.2 設計聯絡會議關于聯絡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和人員提出下面的建議方案。我方在報價書內提出具體意見,在雙方合同談判時確定。5.2.1 第一次聯絡會議時間:合同簽訂后2周內。期間:1個星期左右。地點: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山西 太原)。參加人:招標方10人左右。會議主要內容:我方介紹電廠間接空冷散熱器選型和布置,招標方和我
42、方互提必要的技術文件和資料,商談設計和供貨接口的有關事項。討論空冷散熱器的土建需要資料和提資進度。c) 必要時我方訪問合同電廠現場。d) 確定第二次聯絡會議的時間、內容。e) 其他技術問題。5.2.2 第二次聯絡會議時間:第一次聯絡會議商定。期間:2個星期。地點:我方設計所在地。參加人:招標方約10人。招投標雙方在會議召開日7天前將需要討論和交流的文件和資料互送對方手中。會議主要內容:我方選擇一座有代表性的空冷電廠作為參考電廠,組織我方現場訪問該電廠,并介紹該電廠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的情況。我方組織參觀我方散熱器的生產車間、整體試驗設施、工廠檢驗、實驗設備等。我方詳細介紹散熱器的組裝、布置中需注
43、意的問題。招標方確認我方交貨進度的計劃。對設計接口進一步確認。確定第三次聯絡會議的時間、內容。其他技術問題。5.2.3 第三次聯絡會議時間:第二次聯絡會議商定。期間:2個星期。地點:招標方所在地。參加人:我方約10人左右。招投標雙方在會議召開日7天前將需要討論和交流的文件和資料互送對方手中。會議主要內容:對設計接口作進一步的確認。其他技術問題。5.2.4 除上述三次設計聯絡會外,如因工作需要,招標方認為必要舉行的工作會議,我方應派人員到招標方所在地參加會議。5.3 培訓5.3.1 我方負責培訓招標方安裝、運行、檢修及維護人員,并編制培訓大綱及細則,使受培人員掌握所供應設備和所設計系統安裝、運行
44、、檢修及維護的技術和內容。5.3.2 安裝、運行、維護及檢修人員的培訓由我方負責。5.3.3 時間:從培訓開始直至培訓結束。5.3.4 培訓項目包括機械、控制專業的安裝、運行、維護及檢修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及知識。5.3.5 培訓用品:包括儀器、專業工具、設備與器材、以及保安裝置。5.3.6 培訓所需的技術資料如:規程、標準、圖紙及其他有關資料,并應允許受訓人員將他們的筆記本、技術資料和別的有關資料帶回受訓單位。5.3.7 在培訓結束時,我方為受訓人員在培訓課程期間進行一次評定,并直接交給招標方。5.3.8 培訓人數15人次,培訓期間10天,在此期間免費提供食宿。5.3.9 上述費用單獨列入報價
45、書中。5.4 工作語言和計量單位5.4.1 工作語言標書文件、談判和各種會議均以中文為工作語言。5.4.2 計量單位和符號整個工程應使用以下計量單位和符號。量的名稱單位名稱單位符號備 注長度千米km米m厘米cm毫米mm面積平方米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用于電纜截面體積立方米m3立方厘米cm3質量千克kg重量噸t千克kg克g力牛頓N熱量焦耳J千焦耳kJ電功率瓦W千瓦kW兆瓦MW電能千瓦時kWh也可以用GWh流量千克每小時kg/h立方米每小時m3/h立方米每秒m3/s密度噸每立方米t/m3克每立方厘米g/cm3電流千伏安培kVA安培A毫安mA頻率轉數每分鐘r/min赫茲Hz加速度米每秒平方
46、m/s2g為重力加速度壓力帕斯卡Pa千帕斯卡kPa兆帕MPa力矩牛頓米Nm噪聲分貝dB(A)溫度攝氏度時間小時h也可以用分(min)秒s速度米每秒m/s厘米每秒cm/s電壓千伏kV伏V螺栓和螺母毫米mm電容法拉F微法mF濃度克每升mg/L毫克每升g/L電導率西門子/厘米S/cm微西門子/厘米mS/cm電阻率W.cm電感亨利H粘度泊P6 投標者資格哈空調間接空冷業績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參數用戶名稱機組類型數量投產時間備注1間接空冷系統200MW內蒙豐鎮電廠海勒系統419892間接空冷系統325MW伊朗薩漢德電廠海勒系統619963間接空冷系統325MW伊朗阿拉克電廠海勒系統619974間接空冷系統
47、200MW華電卓資電廠海勒系統42005此外:山西大同二電管束備件均由我方提供內蒙古豐鎮4200MW 機組電廠空冷塔內蒙古卓資4200MW電廠空冷塔福哥型空冷器冷卻三角形伊朗5325MW間接空冷機組7 檢驗、調試和驗收試驗7.1 概述7.1.1 按招標書要求提供的設備和系統檢驗、調試、性能試驗、保證及驗收,用以驗證設備和系統符合招標技術規范書的所有性能要求。7.1.2 所有設備和系統按照招標技術規范書中所要求應遵循的法規、標準為原則,進行從檢驗到驗收的工作。未涉及到的任何設備和系統,從檢驗到驗收的項目均經招標方審查。7.1.3 整個系統和設備檢驗、調試、性能試驗、保證及驗收,在我方的指導下,由
48、招標方負責進行。7.1.4 從檢驗到驗收的程序大綱及細則由我方制定,并得到招標方的批準。7.2 檢驗7.2.1 間接空冷散熱器系統及其附屬設備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招標方將派出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工廠檢驗及出廠驗收。7.2.2 招標方要求檢驗的設備,主要包括冷卻元件、百葉窗、儀表和控制設備等(不限于)。7.2.3 系統安裝完成后,在我方的指導下由招標方根據檢查大綱進行詳細的檢查。7.3 調試7.3.1 安裝及檢查工作完成后,在我方的指導下,國內調試單位進行現場調試。現場調試包括冷態和熱態調試,調試工作結束后,提交一份完整的調試報告。7.3.2 冷態調試的基本內容包括執行機構的設定、所有儀表信號和功能試
49、驗等。7.3.3 熱態調試的基本內容包括循環水系統的運行和信號的試驗、排水及回水控制系統的功能試驗、按設計各工況連續運行試驗等。7.3.4 我方將提供調試時間計劃表,以便招標方安排。7.3.5 我方在調試以前將提供運行手冊并完成運行人員的培訓。7.4 驗收試驗7.4.1 驗收考核試驗及性能試驗必須按照有關國內和國際的標準進行,如果有兩個以上標準或發生矛盾時,按較高標準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DL/T552-95:火力發電廠空冷塔及空冷散熱器試驗方法。 VDI2049:干式冷卻塔驗收及性能試驗導則。 其它國際標準。7.4.2 我方在投標書中提出一份關于對整個空冷系統及部分部件進行驗收考
50、核和性能試驗的詳細試驗大綱。內容包括試驗條件和要求,測量儀表及測試方法,試驗數據整理及試驗結果的評價方法。7.4.3 我方在投標書中提出一套關于對整個空冷系統及部分部件進行驗收考核和性能試驗的標準。7.4.4 進行從性能試驗到驗收的工作,在我方的指導下,根據大綱、細則由招標方負責進行。8 管束技術特點應用在此冷卻廠的水-氣熱交換器是哈空調引進匈牙利全套技術的第五代Forgo類型的多孔板徑向散熱片全鋁熱交換器。此Forgo 類型的熱交換器具有非常好的熱傳遞特性、可清洗性和機械強度。熱交換器表面完全按照冷法(而不是通過焊接或釬焊方法)進行安裝,因此該項技術非常清潔,不會由于殘余焊接或釬焊助焊劑的存
51、在而導致發生腐蝕的危險。整個表面由純鋁制成,該材料的抗腐蝕能力非常強,因此盡管表面與大氣完全接觸,也不會有被腐蝕的危險。并且,由于這種出色的抗腐蝕性,以及共同的板-管矩陣模塊結構(對于防止振動或任何機械作用具有極佳的機械強度),因此這種先進的Forgo 類型的熱交換器已經顯示出非常可觀的耐久性,這一點已經在30多年的工業化應用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基于這些經驗,只要進行正確的清潔和維護,這種空氣冷卻器的使用壽命預期將超過30年。福哥型散熱器的傳熱元件鋁管鋁翅片均為純鋁(99.5%)制成,它具有以下特點:(1)鋁的傳熱系數比鋼高。在同等條件下,采用鋁制散熱器的片數比剛制散熱器少。(2)鋁的相對
52、密度比鋼小,鋁為2.71,鋼為7.85,加之鋁管壁比鋼管壁薄一倍,因此每個鋁管鋁翅片散熱器冷卻三角比鋼管鋼翅片散熱器的冷卻三角輕。安裝費用和運輸費用都比較低,這點在已投運采用該管束的工程中得到證實。(3)鋁管鉛翅片散熱器加工簡單,鋁的延展性好,容易加工。鋁翅片用沖壓法成型,鋁管與鋁翅片采用脹接,制造速度較快。(4)鋁管鋁翅片散熱器用MBV法處理后,防腐性能好,在使用過程中不需特殊防護。9 偏差表(無)10 投標專題報告投標專題報告目錄及說明1、專題報告之一間接空冷塔優化專題報告2、專題報告之二間接空冷塔結構優化專題報告專題報告之一間接空冷塔優化專題目 錄1優化目的482原始數據482.1 氣象
53、條件482.2 冷卻塔散熱量和環境設計溫度503優化計算523.1 優化參數的選用523.2 優化計算的方法533.3 優化結果534推薦意見551 優化目的優化的目的是根據招標書給定的環境溫度、風速、排熱量等條件,在滿足招標書要求的情況下,對不同尺寸的空冷塔進行優化分析,提供推薦意見,供招標方參考。2 原始數據以下原始數據摘自本工程的間接空冷系統招標文件(第四卷)。2.1 氣象條件1)常規氣象要素近10年平均氣溫8.0多年極端最高氣溫37.9多年極端最低氣溫-34.5多年平均最高氣溫13.2多年平均最低氣溫-0.6多年平均氣壓886.4hPa多年平均相對濕度57 %最小相對濕度0%2) 典型
54、年小時氣溫統計廠址處典型年(2002)小時氣溫累積頻率統計表量級出現次數累積次數累積頻率3535.8880.093410180.213329470.5432581051.231671721.9630722442.7929793233.69281034264.8627885145.87261186327.21251427748.842417995310.8823196114913.1222192134115.3121260160118.2820259186021.2319230209023.8618288237827.1517238261629.8616274289032.99152623152
55、35.9814229338138.613224360541.1512191379643.3311231402745.9710208423548.349173440850.328157456552.117179474454.166185492956.275156508558.054218530360.543186548962.662215570465.111217592167.590230615170.22-2469662075.57-4514713481.44-6370750485.66-8296780089.04-10271807192.13-12185825694.25-141588414
56、96.05-16146856097.72-1864862498.45-2027865198.76-2218866998.96-2418868799.17-2617870499.36-2825872999.65-3024875399.92-30.7-30.1787601002.2 冷卻塔散熱量和環境設計溫度2.2.1 汽輪發電機組運行工況尾部參數工 況主機排汽壓力kPa主機排汽流量t/h主機排汽焓值kJ/kg小汽機排汽流量t/h小汽機排汽焓值kJ/kg主機功率MW運行工況一(THA)121162.212431.6113.102537.6660.000運行工況二(TMCR)121247.95242
57、9.6120.52528.6703.9736運行工況三(TRL)271240.272529.5150.932610.5660.000運行工況四(VWO)121257.662429.6139.742526.3713.10632.2.2 本工程表面式凝汽器為哈爾濱汽輪機廠產品,表面式凝汽器參數資料如下:序號項 目單位數據1.凝汽器的總有效面積m2400002.流程數/殼體數1/23.傳熱系數Kcal/h.m2.30307.74.循環水流量t/h640005.管束內循環水最高流速m/s2.36.冷卻管內設計流速m/s2.17.清潔系數0.98.VWO工況循環水溫升11.69.凝結水過冷度0.510.
58、THA工況凝汽器設計端差511.TRL工況凝汽器設計端差3.512.水室設計壓力MPa.g0.413.管子總水阻KPa6514.凝汽器汽阻KPa0.415.殼側設計壓力MPa.g-0.1016.凝汽器出口凝結水保證氧含量mg/l2017.凝汽器管束材料TP316L18.管板材料TP316L +Q235-B19.管板厚度mm4020.螺釘與螺母材料45#、35#21.凝汽器殼體材料Q235-A22.凝汽器殼體厚度mm2023.冷卻管尺寸mm250.5 /0.72.2.3 設計溫度、設計背壓循環水量及空冷塔循環水出水水溫(1)THA工況設計氣溫:15設計背壓:12 KPa循環水量:64000m3/
59、h空冷塔循環水出水水溫:32.40(2)TRL工況設計氣溫:28.6設計背壓:27 KPa循環水量:64000m3/h空冷塔循環水出水水溫:502.2.4 系統設計環境風速按冷卻塔零米以上10米高處環境風速為4m/s(測點距離空冷塔外界凈距20m40m的開闊地帶)進行空冷系統設計。3 優化計算3.1 優化參數的選用(1)通過散熱器的迎風面流速根據電廠當地環境風速和招標書的要求,取三座不同尺寸的空冷塔進行優化,通過散熱器的迎風面流速分別取1.80 m/s、1.90 m/s和2 m/s。(2)空冷塔塔型l 國家對冷卻塔的規范l 當地氣象條件l 已經運行的空冷塔和即將建設的空冷塔l 已經運行的濕冷塔
60、l 招標文件給定的空冷塔最外緣直徑160米的要求確定。(3)冷卻三角a. 以100%熱負荷優化確定散熱器面積。b. 散熱器面積增加10%,同時換熱量也增加10%(單臺機組換熱量為960.313MW)。c. 按照49.08、55.8和60三種冷卻三角角度進行優化。d. 為使空冷塔各冷卻扇段配水均勻,確定方案時各扇段的冷卻三角數盡量一致。3.2 優化計算的方法空冷塔的優化,取空冷塔設備和塔筒土建總費用最低為最優方案。3.3 優化結果優化結果見表3-1.表3-1 各塔型方案優化結果匯總表(100%換熱面積)方 案單位方案1方案2方案3空冷塔底部直徑m142135130空冷塔散熱器外緣直徑m15114
61、4139空冷塔出口直徑m83.6079.1378.34空冷塔喉部直徑m78.074.074.0空冷塔高度m152156170空冷塔進風口高度m27.027.027.0空冷塔喉部高度m117.04120.12130.90空冷塔總抽力kPa98105112空冷塔總阻力kPa98105112空冷塔總風量m3/s397674002040572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m/s1.922.1冷卻三角數個182174168散熱器管束尺寸/數量mm25/36425/34825/336翅片管/翅片特征尺寸mm18/6001500.318/6001500.318/6001500.3翅片管/翅片材質AL/ALAL/ALA
62、L/AL空冷散熱器迎風面面積m2209302001019320空冷散熱器翅片管總面積m2174702716702341612640平均傳熱系數W/m2.k35.6836.6637.59管束及百葉窗阻力Pa73.3880.3487.54水側壓降mH2O2.773.033.25總體重量t254824362352循環水量m3/h640006400064000工程總價(塔土建+設備等)萬元193921817318353注:空冷塔土建費用不考慮地基處理費用。表3-2 冷卻三角夾角優化結果匯總表(110%換熱面積)方 案單位110%換熱面積冷卻三角夾角49.08方案4冷卻三角夾角55.8方案5冷卻三角夾角
63、60方案6空冷塔底部直徑m150161165空冷塔散熱器層直徑m159170174空冷塔出口直徑m97.12101.66101.83空冷塔喉部直徑m929697空冷塔高度m165153147.5空冷塔進風口高度m272727空冷塔喉部高度m125.4117.81118空冷塔總抽力kPa101.9397.797空冷塔總阻力kPa10197.496.6空冷塔總風量m3/s441604432144581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m/s2.02.052.13冷卻三角數個192188182散熱器管束尺寸/數量mm25/38425/37625/364翅片管/翅片特征尺寸mm18/6001500.318/6001
64、500.318/6001500.3翅片管/翅片材質AL/ALAL/ALAL/AL空冷散熱器迎風面面積m2220802162020930空冷散熱器翅片管總面積m2184301718046211747027平均傳熱系數W/m2.k36.336.837.6總體重量t268826322548循環水量m3/h640006400064000管束及百葉窗阻力Pa80.3180.179.8水側壓降mH2O2.492.72.9空氣出口溫度51.351.150.9空氣出口溫度下的空氣密度Kg/m30.9740.9530.953工程總費用(塔土建+設備等)萬元197601998019853(1)工程費用對100%換
65、熱面積優化方案,方案2工程費用最低,約為18173萬元,比方案1低約約1219萬元,比方案3低約180萬元。對110%換熱面積,不同冷卻三角夾角優化方案中,冷卻三角夾角49.08的方案工程費用最低。(2)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對散熱器散熱面積的影響通過散熱器迎面風速對散熱器散熱面積影響較大,較低的散熱器迎面風速,其散熱器散熱面積較大,較高的散熱器迎面風速,其散熱器散熱面積較小,即隨著散熱器迎面風速的增大,冷散熱器翅片管面積減少,如方案1的冷散熱器翅片管面積比方案2的冷散熱器翅片管面積增加約76973m2,比方案3的冷散熱器翅片管面積增加約134387m2(3)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對空冷塔塔型的影
66、響越低的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需要的散熱器面積較大,塔的底部直徑較大,由于較低的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所需要散熱器和百葉窗所需阻力較小,這樣所需空冷塔高度較低,空冷塔塔型為低胖型空冷塔;越高的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需要的散熱器面積較小,塔的底部直徑較小,由于較高的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所需要散熱器和百葉窗所需阻力較大,這樣所需空冷塔高度較高,空冷塔塔型為高瘦型空冷塔,如方案1的空冷塔底部直徑比方案2的空冷塔底部直徑增加約7m,塔高減小約4m,比方案3的空冷塔底部直徑減少約12m,塔高增加約18m。空冷塔塔型除受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影響外,受當地風壓影響較大,如果電廠所處地區風壓較高,不宜建設高
67、瘦型空冷塔。4 推薦意見從表3-1看出,方案2總投資費用較低,再結合本地區的氣象條件,冬季時間較長,氣溫較低和風壓情況,本工程推薦方案2。從表3-2看出,冷卻三角夾角49.08方案總投資費用較低,本工程冷卻三角夾角推薦49.08。推薦的散熱面積100%的空冷塔配置主要參數如下:散熱器布置形式:垂直布置空冷塔底部直徑:135m散熱器外緣直徑:144m塔高:156m空冷塔出口直徑:79.13m空冷塔喉部直徑:74m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2m/s空冷散熱器迎風面面積: 20010m2空冷散熱器翅片管總面積:1670234m2冷卻三角數:174個投標推薦的散熱面積110%的空冷塔配置主要參數如下:散熱
68、器布置形式:垂直布置空冷塔底部直徑:150m散熱器外緣直徑:159m塔高:165m空冷塔出口直徑:97.12m空冷塔喉部直徑:92m通過散熱器的迎面風速:1.95m/s空冷散熱器迎風面面積: 22080m2空冷散熱器翅片管總面積:1843017m2冷卻三角數:192個專題報告之二間接空冷塔結構優化專題報告目 錄1工程概述601.1 電廠性質601.2 設計依據601.3 設計范圍601.4 本專題的研究范圍602自然條件612.1 氣象條件612.2 工程地質613冷卻塔結構設計依據的主要熱力尺寸624投標階段技術設計方法635主要設計荷載635.1 結構自重635.2 風荷載635.3 雪荷
69、載635.4 塔外設計氣溫635.5 抗震設防645.6 設計工況646結構選型656.1 塔型選擇656.2 穩定分析及塔型優化656.3 內力分析726.4 本工程各方案冷卻塔結構基本尺寸727冷卻塔地基748國內超大型冷卻塔結構技術現狀與本工程冷卻塔749聯合體的承諾751工程概述1.1 電廠性質xx發電廠2600MW級工程廠址位于呼和浩特市xx格爾縣縣城東南方向約40km、新店子鄉上惱亥行政村南側約1km處。電廠地處富煤的蒙西地區,地勢較為平坦開闊,交通運輸便利。電廠規劃容量為2660MW21000MW,并留有擴建余地。本期工程安裝2660MW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發電機組,汽輪機排汽冷凝
70、系統將采用表凝式間接空冷系統。1.2 設計依據1xx發電廠2660MW超臨界空冷機組工程間接空冷系統招標文件技術規范書(第四卷)(招標編號:0651D0802117)2現行國家及行業設計規范GB50009-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T50102-2003 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DL/T5339-2006 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191-93 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17-2003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153-92 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
71、0025-2004 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1.3 設計范圍根據招標文件,投標商的設計范圍為空冷塔外1米以內的基本設計。地基處理不在投標商設計范圍之內。1.4 本專題的研究范圍本結構優化專題根據工藝專業各設計方案冷卻塔的熱力尺寸,結合標書提供的本工程相關氣象參數及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嚴格執行招標文件中要求采用的設計規范,在滿足工藝熱力尺寸、屈曲安全穩定等要求的前提下,經過結構多方案優化比選,初步確定了各個方案的空冷塔基本結構尺寸。2自然條件2.1 氣象條件設計基本風壓 50年一遇基本風壓為0.55kN/m230年一遇最低設計氣溫-34.5 (招標文件中未提供,現階段暫取極端最低氣溫)全年主導風
72、向ENE夏季主導風向ENE2.2 工程地質2.2.1 地形地貌廠址所在地區較為平坦開闊,地面坡度1.93.8,場地南、北、東三面高而西側低,自然地面標高在1198.081234.88m(1985國家高程基準)之間。2.2.2 地層巖性及分布特征冷卻塔區域主要地層分布如下:(1-1)層 耕土,由于該層較薄且物理力學性質差,不能滿足建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層的要求,應當清除。(2-1)層 黃土(粉土)(Q3al+eol),由于該層具級自重濕陷性且物理力學性質差,不能滿足建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層的要求,應當按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進行處理。 (2-2) 層 黃土(粉土)(Q3al+eol
73、),土質較均,中等壓縮性,壓縮模量9.0Mpa左右,承載力為160kPa。該層地基土不滿足主要建(構)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層的要求,但可滿足一般附屬建筑物持力層的要求。 (3-1)、(3-2)、(3-3) 層(粉土、粉質粘土) (N2),土質均勻,分布也較均勻。工程特性良好,滿足地基設計的各項指標,可作為樁基持力層。(3-4)層 卵石(N2),工程特性良好,可以滿足地基設計的各項指標。可作為樁基持力層的良好下臥層。2.2.3 巖土工程性能評價廠區上部地基土主要為黃土狀粉土或狀粉質粘土,下部為卵石。其中(2-1)層黃土具級自重濕陷性,且物理力學性質差,不能滿足建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層的要求,應當按濕陷性
74、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進行處理。根據招標文件提供的信息,冷卻塔地基為人工復合地基,其承載力標準值暫按300kN/m2考慮。2.2.4 不良地質現象場區內除分布厚層黃土之外,地表未見明顯的不良地質作用。2.2.5 場地地震參數根據xx電廠新建工程初步設計預審查會議紀要:擬建廠址的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86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35s(對應地震烈度為7度)。2.2.6 地下水條件招標文件中未提及廠區地下水埋藏深度,根據蒙西地區其它工程的經驗,地下水位埋深一般較深,暫不考慮地下水對地基基礎的影響。3冷卻塔結構設計依據的主要熱力尺寸本工程間接空冷塔按一臺機組配備一座冷卻塔進
75、行設計。在本次投標中,工藝專業首先對100%冷卻能力的垂直布置間冷方案(方案13)進行了比較,其中方案2綜合指標最優。根據招標文件對100%冷卻能力的優選方案(方案2)再增加10%的散熱量和10%的散熱面積的要求,并針對不同的散熱器的夾角,制定了110%冷卻能力的間冷方案(方案46),通過技術經濟綜合比選,最終推薦方案4。各方案間接空冷冷卻塔主要熱力尺寸如下:表3.1 各方案熱力優化結果匯總表(散熱器垂直布置) 方案熱力尺寸單位100散熱面積110散熱面積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方案6空冷塔底部直徑m142135130150161165空冷塔散熱器層直徑m1511441391591701
76、74空冷塔出口直徑m807674949899空冷塔喉部直徑m787474929697空冷塔高度m152156170165153147.5空冷塔進風口高度m2727272727274投標階段技術設計方法為評價各冷卻塔方案的結構可靠性,確保工程安全,現階段,我們根據國內現行規范并參考國外冷卻塔設計規范,利用聯合體現有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對各方案的冷卻塔結構進行結構方案的優化比選,在滿足工藝熱力尺寸、滿足結構屈曲安全穩定和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確定了現階段的冷卻塔基本結構尺寸。中標后,我們將在下一階段對冷卻塔方案進行進一步優化設計。5主要設計荷載5.1 結構自重根據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DL/T 533
77、9-2006),計算結構自重時,鋼筋混凝土容重采用25kN/m3。5.2 風荷載根據標書提供的風荷載資料,本工程設計基本風壓為0.55 kN/m2。風荷載隨高度、陣風因素等產生的變化將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和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進行考慮。風荷載參數取值如下:(1) 基本風壓:按照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DL/T5333-2006),冷卻塔設計基本風壓采用五十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風壓作為基本設計風壓,即設計基本風壓按0.55kN/m2考慮。(2)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B類地貌Kz0.32采用。(3) 風振系數按1.9采用。(4) 冷卻塔平均風壓分布系數,現階段按火
78、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DL/T5333-2006)給出的塔筒外表面子午向加肋塔的緯向平均風壓分布系數進行考慮。5.3 雪荷載根據標書提供的雪荷載資料,基本雪壓0.4 kN/m2,雪荷載變化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考慮。5.4 塔外設計氣溫現階段三十年一遇極端最低氣溫暫按-34.5考慮。5.5 抗震設防根據xx電廠新建工程初步設計預審查會議紀要:擬建廠址的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86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35s(對應地震烈度為7度)。抗震設防烈度按7度考慮,抗震類別按乙類。5.6 設計工況荷載分項系數和荷載組合系數按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DL/T5333-2006)中的有關規定采用。對于塔
79、筒優化計算,其荷載組合如下:S=GSGk+W SWK+tSTK (1)S=GSGk+WWSWK +TSTK (2)地震作用按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要求進行考慮。對于地基承載力驗算,其荷載組合如下:SK=1.1G+SWK/+tSTK (3)對于基礎上拔力平衡驗算,應采用下列組合:S=SGK+1.2SWK (4)上述式中: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GK按永久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WK按風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TK按計入徐變系數的溫度作用標準值計算的效應值;w風荷載效應組合系數,一般取0.6;t溫度作用效應組合系數,一般取0.6;G永久荷載分項系數,當其效應對結構有利時,取1.0;當其效
80、應對結構不利時在基本組合中,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35,在偶然組合中取1.2;W風荷載分項系數,取1.4T溫度作用分項系數,取1.06結構選型冷卻塔結構選型計算采用比利時哈蒙公司薄膜理論冷卻塔結構選型程序。該程序計算時可考慮靜載、風荷載作用,還可計算溫度及內吸力產生的應力,是冷卻塔選型計算常用的分析程序。該程序殼體屈曲穩定計算采用Mungan公式。根據Hamon公司資料,為保證塔體安全,Mungan屈曲安全系數應5.0。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GB/T50102-2003)及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DL/T5339-2006)均要求屈曲安全
81、系數應不小于5.0。塔筒模板高度現階段暫按國內使用較為普遍的1.3米/節考慮;冷卻塔斜支柱采用支柱,塔基礎采用環板基礎;冷卻塔筒壁子午向母線為兩段雙曲線(以喉部為界)+一直線錐體段組成。6.1 塔型選擇冷卻塔屬薄殼結構,風荷載對其影響很大,風在冷卻塔上引起的作用大小,取決于來流的特性、塔的幾何形狀以及塔表面的特點。冷卻塔按殼體外表面是否縱向加肋可分為“加肋塔”和“無肋塔”兩種,由于塔筒外表面糙率不同,二者沿環向的平均風壓分布曲線也不同。一般認為加肋塔在風荷載作用下負峰值有所降低,在同等風壓、同等屈曲安全度條件下,加肋塔塔筒內力值略有降低。加肋塔在國外采用較為普遍,國內過去采用較多的是無肋塔,近
82、幾年,也有若干座加肋塔陸續建成,施工單位在施工加肋塔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考慮到本工程風壓較大,且塔的規模也較大,為降低塔的內力,本工程采用加肋塔作為設計方案。6.2 穩定分析及塔型優化冷卻塔塔筒穩定分析包括塔筒整體穩定分析和塔筒局部彈性穩定分析兩部分,二者必須同時滿足穩定要求。6.2.1 塔筒整體穩定分析6.2.1.1 塔筒整體穩定分析公式GB/T 50102-2003 (2.6.14-1)GB/T 50102-2003 (2.6.14-2)式中:KB穩定安全系數;qcr塔筒屈曲臨界壓力值(kPa);塔頂設計風壓值(kPa);C經驗系數,其值為0.052;E混凝土彈性模量(kPa);r0
83、塔筒喉部半徑(m);h塔筒喉部處壁厚(m)。從式中可知,在風壓一定的情況下,塔筒整體穩定主要與喉部塔筒壁厚h和塔筒混凝土彈性模量C成正比,提高混凝土強度或加大筒壁厚度均可達到提高整體穩定系數的目的。本工程各方案冷卻塔整體穩定安全系數見表6.2.2-2。6.2.2 塔筒局部彈性穩定分析及塔型優化冷卻塔塔筒作為薄殼結構,滿足屈曲穩定是殼體設計的重要工作。根據冷卻塔設計規范(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及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的要求,除滿足塔的整體穩定外,尚應驗算塔筒的局部穩定,以保證殼體各個部位滿足穩定要求。局部屈曲文件驗算方法采用屈曲應力狀態方法(Buckling stress state (BSS
84、) approach): (11.7.1-2)(11.7.1-3)(11.7.1-4)應滿足。式中:、 由曲穩定核算荷載組合產生的環向、子午向壓應力;、塔筒環向、子午向的屈曲臨界壓力值(kPa);喉部直徑(m);H 塔筒壁厚(m);混凝土泊松比,取0.2;K1、K2幾何參數,見表6.2.2.1;表6.2.2-1 K1、K2幾何參數表 0.5710.6000.6280.6670.7150.8000.833K10.2500.1050.1020.0980.0920.0810.0630.0560.3330.1620.1570.1500.1380.1240.0960.0850.4160.2220.216
85、0.2100.1980.1850.1630.151K20.2501.2801.3301.3701.4501.5601.7601.8500.3331.2001.2501.3001.3701.4901.7301.8300.4161.1301.1701.2301.3101.4301.6801.820注:喉部直徑(m);塔筒殼底半徑(m)塔筒喉部至殼底的距離(m)本次投標中,我們利用哈蒙結構選型程序用Mungan公式判別局部穩定性,屈曲穩定安全系數均滿足規范要求,見表6.2.2-2。表6.2.2-2 本工程冷卻塔整體穩定、局部屈曲穩定計算一覽表 計算參數參 數 取 值說 明垂直布置100%垂直布置11
86、0%123456C0.052規范經驗系數1.90風振系數E(kPa)3.25107混凝土彈性模量(塔筒C40)0(kPa)0.5550a設計基本風壓Z(m)152156170165153147.5塔高d0787474929697喉部內模直徑h(m)0.2300.2200.2200.2750.2850.285喉部處壁厚(最小壁厚)r0(m)39.1237.1137.1146.1448.1448.64喉部中面半徑(kPa)2.4962.5172.5872.5632.5022.472塔頂標高處設計風壓qcr(kPa)12.51612.75412.75412.91312.71212.413塔筒屈曲臨界
87、壓力值,KB5.0145.0674.9295.0395.0825.021整體穩定系數規范要求5KB5.0335.0725.0075.0015.0495.070局部屈曲穩定系數規范要求5推薦方案(110%冷卻能力,垂直布置,方案4)的冷卻塔結構不同標高處的局部屈曲穩定系數見下表:表6.2.2-3 冷卻塔結構不同標高處的局部屈曲穩定系數 模板編號標高壁厚Mungan屈曲安全系數備注026.8051.600109.465殼底128.0701.39687.885229.3341.20969.579330.5951.04054.120431.8540.88941.217533.1110.75630.71
88、3634.3660.64022.483735.6180.54216.326836.8670.46211.944938.1150.4008.9861039.3600.3567.1301140.6020.3296.1271241.8410.3205.1311343.0800.3205.1671444.3190.3155.0131545.5600.3155.0151646.8010.3155.0181748.0430.3155.0341849.2860.3155.0681950.5300.3155.1122051.7750.3155.1532153.0210.3105.0042254.2680.31
89、05.0112355.5170.3105.0072456.7660.3105.0052558.0160.3105.0142659.2670.3105.0382760.5190.3105.0692861.7730.3105.0962963.0270.3105.1113064.2830.3105.1113165.5390.3105.1043266.7970.3105.1013368.0560.3105.1103469.3170.3105.1313570.5780.3105.1583671.8400.3055.0013773.1040.3055.0143874.3690.3055.0173975.6
90、350.3055.0174076.9030.3055.0244178.1710.3055.0444279.4410.3055.0754380.7120.3055.1114481.9840.3055.1444583.2580.3055.1694684.5320.3005.0024785.8080.3005.0234887.0850.3005.0544988.3640.3005.1005089.6430.3005.1575190.9240.2955.0255292.2060.2955.0795393.4890.2955.1295494.7730.2955.1805596.0580.2905.040
91、5697.3440.2905.1115798.6320.2905.1985899.9200.2855.08959101.2100.2855.18460102.5000.2805.06961103.7920.2805.15662105.0840.2755.04363106.3770.2755.15264107.6710.2755.28465108.9660.2755.43566110.2610.2755.59267111.5570.2755.75368112.8540.2755.91969114.1520.2756.10270115.4500.2756.32571116.7480.2756.59
92、972118.0470.2756.92073119.3460.2757.26474120.6450.2757.59675121.9450.2757.89176123.2450.2758.16477124.5450.2758.46778125.8450.2758.880喉部79127.1450.2759.49580128.4450.27510.37781129.7450.27511.56082131.0440.27511.49083132.3430.27511.32984133.6420.27511.21385134.9410.27511.11386136.2400.27510.98187137
93、.5380.27510.79388138.8350.27510.51189140.1330.27510.23590141.4300.2759.97891142.7260.2759.87992144.0230.2759.82593145.3190.2759.78194146.6140.2759.72095147.9100.2759.63696149.2050.2759.54697150.5000.2759.47698151.7940.2759.44399153.0890.2759.446100154.3830.2759.465101155.6770.2759.478102156.9710.275
94、9.468103158.2650.2759.441104159.5600.31212.856105160.8550.34817.015106162.1500.38522.062107163.4450.42228.167108164.7400.45835.521塔頂從上述局部屈曲穩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塔筒喉部區域的局部屈曲穩定安全系數尚在8左右,僅從滿足局部屈曲穩定要求(規范要求系數不小于5.0)而言,塔筒最小壁厚似乎可以減薄,為此我們也對喉部取最小壁厚分別為0.270m、0.260m、0.250m進行了對比分析驗算,結果顯示其局部屈曲穩定安全系數仍能滿足5.0的要求。但是,現行冷卻塔設計規范要
95、求整體穩定分析安全系數和局部屈曲穩定安全系數均應不小于5.0,為滿足規范對整體穩定的要求塔筒的最小壁厚應不小于0.275m。因此,本工程冷卻塔最小壁厚取0.275m。在優化過程中,我們綜合考慮塔筒的應力分布、風產生的上拔力、塔體工程量的大小及施工難易程度等因素,并參考國外同規模冷卻塔塔型,擬定了本工程現階段的設計方案。見“”。6.3 內力分析我們用彈性地基上冷卻塔整體靜力分析程序LBS和彈性地基上冷卻塔整體抗震分析程序LBSD對本工程現階段選定的冷卻塔方案進行了內力分析,根據內力分析結果知,本塔塔筒配筋量約為125kg/m3左右。工程經驗表明,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配筋水平。6.4 本工程各方案冷
96、卻塔結構基本尺寸根據我們的初步分析和工程經驗,并參考國內外大塔資料,初步確定現階段冷卻塔結構尺寸(表6.4.1)表6.4.1 間接空冷各方案結構優化尺寸匯總表(散熱器垂直布置)單位100%散熱面積110%散熱面積1234 (推薦方案)56冷卻塔本體主要幾何參數底部直徑(0.0m)m142.0135.0130.0150.0161.0165.0喉部直徑m78.074.074.092.096.097.0喉部標高m117.04120.12130.90125.40117.81118.00塔頂出口直徑m83.6079.1378.3497.12101.66101.83冷卻塔塔高m152156170165.0
97、153.0147.5進風口高度m27.027.027.027.027.027.0進風口直徑m124.72117.72113.26132.72143.18147.18最小壁厚m0.2300.2200.2200.2750.2850.285殼底最大壁厚m1.61.61.61.61.61.6殼底斜率0.320.320.310.320.330.33斜支柱型式斜支柱對數464442485050斜支柱截面尺寸m0.91.50.91.50.91.50.91.50.91.50.91.5冷卻塔基礎型式環板基礎環板基礎環板基礎環板基礎環板基礎環板基礎冷卻塔基礎截面尺寸m9.01.89.01.89.51.9102.0
98、10.52.010.52.0冷卻塔本體主要工程量塔筒m3129501176013120158001650016400斜支柱m3357034603320375039003900支墩m3850700700900950950環基m374007010750096001080011050從初步的結構分析結果和國內外同類規模的冷卻塔對比分析來看,初選的結構方案幾何尺寸基本控制在比較合理的水平。根據已掌握的資料和現有的分析設計手段,我們認為通過詳細的分析論證擬建的冷卻塔結構方案是可靠的。7冷卻塔地基根據招標文件對設計范圍的劃分,冷卻塔地基處理不在投標商設計范圍內。根據標書提供的信息,冷卻塔地基采用人工復合地
99、基,承載力特征值暫按300kN/m2考慮。地基承載能力的驗算按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DL/T5339-2006)“9.4.17條”進行。經過初步分析,各方案基底反力均不大于300 kN/m2.中標后將根據地基處理載荷試驗提供的最終設計值,對冷卻塔環基尺寸進行優化。8國內超大型冷卻塔結構技術現狀與本工程冷卻塔目前國內幾個規模較大的典型的冷卻塔有: 鄒縣發電廠四期工程12000m2濕式自然通風冷卻塔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四期擴建工程,建設21000 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采用帶自然通風冷卻塔的單元制二次循環供水方案,一臺機組配一座自然通風冷卻塔。冷卻塔淋水面積為12000m2,塔高165.00m,環
100、基直徑133m,已于2006年建成投運,是目前國內已建成投運的規模最大的冷卻塔。 (西北電力設計院設計) 寶雞第二發電廠擴建工程間接空冷冷卻塔國電寶雞第二發電廠擴建工程建設2600MW燃煤機組,各配備一座間接空冷冷卻塔,塔高170米,環基直徑145.29米,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間接空冷冷卻塔。目前正在建設之中;(西北電力設計院設計) 北方電力長城電廠21000MW機組新建工程間接空冷冷卻塔北方電力長城電廠新建工程,擬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各配備一座間接空冷冷卻塔,塔高195米,零米直徑185米。可行性研究階段。(西北電力設計院設計) 華電瓜州21000MW火力發電新建工程間接空冷冷卻
101、塔華電瓜州火力發電新建工程,擬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各配備一座間接空冷冷卻塔,塔高210米,零米底徑185米。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西北電力設計院設計) 寧海電廠二期擴建海水二次循環冷卻塔浙江國華寧海電廠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強蛟鎮西北,位于象山港的底部。一期工程裝機4600MW,采用直流冷卻系統,已建成投產。二期擴建工程裝機21000MW, 采用帶冷卻塔的海水二次循環冷卻系統。冷卻塔塔高177m,淋水面積 13000m2,48對人字柱,環板基礎。目前正在建設之中;(西南電力設計院設計) 山西陽城發電廠二期工程間接空冷塔二期擴建工程建設2臺600MW無煙煤亞臨界機組,采用間接空冷
102、技術。塔高150m;進風口高度26.3m,進風口上沿半徑59.34m,最大壁厚1.6m,最小壁厚0.18m;40對型支柱。與以上工程的冷卻塔結構尺寸相比較,本工程推薦方案的冷卻塔結構尺寸和設計風壓都算不上非常突出,應該沒有不可克服的設計困難。9聯合體的承諾如我們有幸承擔該項目,我們將在下一階段進行以下工作: 擬充分利用超大型冷卻塔的研究成果,對冷卻塔結構方案進行進一步地優化; 采用哈蒙程序和聯合體冷卻塔專用程序對本工程冷卻塔進行穩定分析和內力分析; 同時利用國際通用的ANSYS程序對塔的應力和穩定進行復校; 按照招標文件中的相關條款對技術及進度的要求,完成間冷塔的基本設計,并做好與招標人委托的
103、設計院之間的聯絡及配合工作。聯合體承諾:我們將為本工程設計一座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的冷卻塔。 參考文獻 塔肋對雙曲線冷卻塔的風壓和內力的影響 (K86-S07 北京大學力學系 華北電力設計院) 雙曲型冷卻塔穩定性試驗文獻總結及穩定性計算方法的評述 (1982.12 北京大學力學系固體力學教研室 上海華東電力設計院水工室) 火力發電廠水工設計規范(DL/T5339-2006) Natural Draught Cooling Towers (1984 IASS-RUB, Proceedings of the 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Natural Draught
104、Cooling Towers)Natural Draught Cooling Towers (1996 IASS-UNI K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tural Draught Cooling Towers) Water Cooling Towers Part 4. Code of practice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SI BS4485:Part 4:1996) 12000m2超大型冷卻塔設計研究與工程應用,xx集團公司科研項目,依托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四期21000MW擴建工程11 投標文件附圖投標圖紙目錄序號圖 號圖 名1TB598-K01間接空冷系統儀表與控制系統圖2TB598-S01表凝式間接空冷系統流程圖3TB598-S02空冷塔平面布置圖4TB598-S03空冷塔剖面圖5TB598-S51間接空冷冷卻塔立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