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工程概況二、總體施工方案1三、具體施工工藝11、抱箍安裝12、蓋梁施工托架及平臺23、蓋梁模板工程24、蓋梁鋼筋的安裝35、蓋梁混凝土的澆筑66、蓋梁張拉及壓漿7四、質量保證措施91、質量控制標準92、質量控制基本要求93、外觀要求104、質量意識加強措施105、技術管理執行制度11五、安全保證措施11六、抱箍計算書121、抱箍所受載荷計算122、高強螺栓計算143、鋼帶強度計算14七、貝雷桁架組復核161、貝雷桁架最大支反力計算162、貝雷桁架撓度計算163、貝雷桁架內力計算17一、工程概況縣道X261跨線橋位于XX互通立交范圍,中心樁號K23+010,跨徑 組合為10X25m先簡支后結
2、構連續預應力栓小箱梁,分左右兩幅,雙幅 橋寬33.5m,全橋長255.54m,與下穿縣道交角為65。橋墩部分樁基采 用D150cm嵌巖樁,立柱為直徑130cm圓柱,橋臺采用座板式橋臺,橋臺 樁基為直徑120cm鉆孔灌注樁。本橋蓋梁共18個,采用C40混凝土,蓋梁高1.4m,寬1.7m,標準長 度為16.22m,設有N1 (3股,每股6根鋼絞線),N2 (3股,每股7根鋼絞 線)共6股預應力鋼絞線。二、總體施工方案縣道X261跨線橋采用抱箍法進行施工,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柱頂碇進行鑿毛處理一抱箍安裝一貝雷桁架安裝一底模安裝一復 核底模一測定軸線一吊裝、綁扎蓋梁鋼筋骨架一安裝預應力管道及鋼 絞線一安
3、裝蓋梁側模f澆筑混凝土一拆除側端模一拆除底模、抱箍一 N2鋼絞線束張拉、壓漿一N1鋼絞線束張拉、壓漿(吊梁后)一進入下 一循環。三、具體施工工藝1、抱箍安裝抱箍采用Q345鋼板制作,結構形式見附后D130立柱抱箍設計圖。安裝抱箍前先在墩柱四周用門式支架搭設牢固的操作平臺,根據施工設計圖精確計算好抱箍的安放高度,以保證蓋梁的設計高程和坡度, 然后用吊車將抱箍安裝到位,在抱箍和立柱連接面處平整敷設薄橡膠墊(如釆用薄橡膠墊,不能超過5mm,防止由于橡膠墊產生剪切變形造成 抱箍下滑)或新凈土工布,在抱箍連接處用10.9級M27的高強螺栓擰緊, 使其與墩柱貼合緊密,完成抱箍的安裝。2、蓋梁施工托架及平臺
4、抱箍頂面安裝兩組橫橋向貝雷桁架組,上面鋪設10#槽鋼,槽鋼長4m,間距1.2m,槽鋼伸出部分兼做操作平臺,上鋪跳板。兩槽鋼之間鋪 設10X10X200c m方木,間距02m。為防止槽鋼和貝雷桁架組側向傾覆,其之間采用卡扣進行連接。兩 組貝雷桁架間通過型鋼設剪刀撐或花窗進行連接。貝雷主梁及操作平臺安裝搭設完畢后,即可開始進入拼裝蓋梁模板 工序。3、蓋梁模板工程 蓋梁底模及側模均采用鋼模板,鋼模板間通過M14螺栓連接拼 裝,接縫采用海綿膠密封。側模上下左右利用槽鋼上的孔眼螺栓連接,利用蓋梁支撐系統及鋼 管加固,采用對拉螺栓固定,側模底部、頂部各設置一道對頂對拉,對 拉采用螺桿,底部對頂采用長1.4
5、m16以上鋼筋,頂部對頂采用腳手架 頂托配鋼管進行。底模采用腳手架頂托進行平整度、橫坡的調整。 模板的安裝與鋼筋安裝工作應配合進行,模板在安裝過程中必須 設置由水管撐與鋼絲繩組成的撐拉固定體系,保證模板在施工中不出現 移位、傾覆現象。 模板安裝完畢后,應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 穩定性進行檢查,合格后方能進行下到工序施工。當混凝土澆筑時,發 現模板有超過模板允許偏差變形值的可能時應及時糾正。 墩柱蓋梁側模板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不因拆模而 受損壞方可拆除。 每次模板使用前必須對其進行打磨處理,并使用合格的脫模劑涂 刷。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表31序號檢測項目允許偏差(mm
6、)1模板標高102模板內部尺寸203軸線偏位104模板相鄰兩板高低差25模板表面平整5模板安裝示意圖見附后蓋梁模板施工示意圖。4、蓋梁鋼筋的安裝 鋼筋主骨架片由位于縣道X261線K1+200左側的鋼筋制作場的焊 接成型,通過平板車運輸至現場,采用25T吊機逐片吊裝到蓋梁底模上 面安裝就位,然后進行綁扎。 鋼筋的連接形式應滿足設計要求主骨架片釆用搭接雙面焊,搭接 長度不得小于14cm,在同一接頭區段內鋼筋接頭應錯開,不得有大于總 量50%接頭在同一斷面,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均應符合設計 要求。 鋼筋的交叉點采用鐵絲綁扎結實,必要時用點焊焊牢,蓋梁箍筋 彎鉤在梁中應沿垂直方向交錯布置,其箍
7、筋的起點和終點應分別綁扎在 主筋上。 作好磴保護層厚度的控制工作,準確安放保護層墊塊(采用工廠 加工灰白色硬塑料墊塊),墊塊應與鋼筋扎緊,并相互錯開。墊塊厚度 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鋼筋制作安裝a. 鋼筋加工前如鋼筋表面有油漬、漆污、鐵銹、浮皮等應以清除, 使其表面潔凈。鋼筋除銹可用人工除銹。b. 鋼筋應平直,如局部彎曲度超過標準的,應予以矯直后才可使 用。c. 下料切割時要保證斷料的長度準確性。d. 彎曲成型:根據圖紙和配料單所表示的規格、尺寸彎曲成型,其誤差應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e鋼筋焊接制作施焊時,引弧應在幫條或搭接鋼筋的一端開始,收弧應在幫條或搭 接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多層施焊時,第
8、一層焊縫應有足夠的熔深。 主焊縫與定位焊縫,特別是在定位焊縫的始終端,并保證熔合良好。鋼 筋接頭焊縫搭接長度單面焊不小于10d;雙面焊不小于5d。焊縫高度應 大于等于0.3d,并不小于4mm;焊縫寬度大于等于0.7d,并不小于10mm。f.注意預埋支座墊石、擋塊的鋼筋。鋼筋位置允許偏差表32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間距兩排以上排距5同排墩柱20箍筋-10, +10鋼筋骨架尺寸長土 10寬、高或直徑5保護層厚度墩臺土 10(6)鋼筋焊接質量檢驗與驗收a.夕卜觀檢查鋼筋電弧焊接頭外觀檢查應在接頭清渣后進行冃測或量測,其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焊縫表面平整,不得有較大的凹陷、焊瘤,接頭處不得有裂
9、紋。當有外觀檢查不合格接頭時,經修理或補強后,再提交二次驗收。b.強度檢驗:鋼筋焊接必須做強度檢驗,以300個同類型接頭(同 鋼筋級別、同接頭形式、同焊接位置)作為一批,不足300個時,按一批計。強度檢驗時,從成品中每批切取三個接頭進行拉伸試驗。5、蓋梁混凝土的澆筑縣道X261跨線橋蓋梁混凝土設計標號為C40號混凝土。 混凝土攪拌采用拌合樓集中拌合,混凝土攪拌輸送車運至施工現 場,垂直運輸采用25T汽車吊帶栓料斗送料直接入模,搗固采用插入式 震動棒振搗。 混凝土澆筑時應從中間向兩端分層、對稱進行,分層厚度不大于30 cm,澆筑后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上緣應有一定的距離。混凝土入模時, 要均勻分布。蓋
10、梁殮必須連續澆筑,如因故必須間斷吋,其間斷吋間應 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當氣溫高于25C時,間隔時間不得大丁25 小時,當氣溫低于25C時,間隔時間不得大于3小時。縣道X261跨線橋 每條蓋梁的泯凝土方量為36.3m3,由于采用的是吊車配碗料斗進行澆注, 施工所需時間較長,根據現場立柱澆注施工經驗,每車混凝土料運送方 量不能大于6n?為宜。混凝土的運輸、澆注及間歇的全部允許時間(mim)表33混凝土強度等級氣溫不高于25C氣溫高于25CC30180150蓋梁鋼筋較為密集,混凝土必須振動到位,搗固要密實,不能漏 振、重振和過搗,震動棒不得接觸模板,搗固時不許錯動預埋件位置。振動到混凝土停止下
11、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平坦、泛漿狀態。 混凝土終凝后,應及時對需二次澆筑栓的部位(如支座墊石、蓋 梁擋塊等)表面進行拉毛處理,以便上下兩層栓連接緊密。對不需進行 拉毛處理的部位進行抹光處理。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及時養生,在尚未脫模時在蓋梁頂面澆水養 生,當蓋梁側模拆除(須待磴強度大于2.5Mpa)后及時采用蓋梁上覆蓋 無紡土工布與澆水相配合養生,覆蓋土工布的養生時間不得少于7天。 承重底模的拆除應在碇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 (即 30Mpa)后進行,底模、貝雷組等拆除吊運后再拆除抱箍。6、蓋梁張拉及壓漿蓋梁預應力鋼朿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標準強度fpk=1860Mpa, 錨下控制應
12、力。k=1395Mpao N1束鋼絞線每束6根,張拉噸位為116.3t; N2束鋼絞線每束7根,張拉噸位為135.7t, Nl、N2鋼束均采用雙端張拉。 波紋管采用內徑為60mm的塑料波紋管。當蓋梁混凝土達到100%強度時,對稱張拉N2鋼束,并及時進行壓 漿處理。待壓漿強度達到100%后,方可開始架梁(架梁方案另報)。整 跨梁吊完后,再對N1鋼束進行張拉、壓漿。最后對蓋梁進行封端。完成 一個蓋梁的張拉施工。各工序施工工藝如下: 預應力體系的埋設波紋管安裝按圖紙進行,如在安裝過程中與普通鋼筋發生沖突,可將普通鋼筋位置適當調整。波紋管接頭相互錯開,接頭處用套管連接并纏裹密封透明膠帶,防止漏漿。波紋
13、管定位鋼筋按50cm間距進行布設。預應力鋼束預穿插入波紋管,由于千斤頂長度約為65cm,兩端各伸 出蓋梁外0.8m,以便于張拉,鋼束數量嚴格按圖紙進行安裝。錨墊板的安裝通過端模上的預留孔用螺栓固定在蓋梁端頭模板上, 錨墊板與蓋梁端模間接縫周圍釆用海綿膠帶進行密封。錨墊板與波紋管 之間的連接通過透明膠布密封。螺旋筋應與錨墊板緊密抵住。 澆筑碗時注意事項由于波紋管采用的是塑料波紋管,相對金屬波紋管不容易產生漏漿 現象,但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還是應盡量避免出現振動棒與波紋管直接 接觸的現象。 預應力鋼絞線張拉鋼絞線束采取超長法,其程序為:0初應力ko con (持荷2min錨固)鋼絞線張拉時采用張拉力
14、和伸長量雙控張拉的施工工藝。張拉時采 用專門的工作架和操作平臺,千斤頂安裝采用門架和倒鏈。 預應力管道壓漿(1)張拉端封堵檢測注漿孔及排氣孔是否通暢,然后切除鋼絞線多余部分,采用環氧水泥砂漿進行封堵。(2)注漿壓漿采用活塞式壓漿泵,水泥漿要求泌水率W3%,拌合后3h控制在 2%, 24h后泌水應全部被漿吸收。膨脹率10%o稠度1418S。蓋梁預應力管道較短,孔道注漿壓力可控制在0.50.7Mpa。當注漿 孔壓漿,直至排氣孔出漿,其漿液達到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方可封 排氣孔,此時壓漿泵繼續保持0.5Mpa的壓力2min。 圭寸端混凝土施工蓋梁預應力孔道注漿后,將端頭沖洗干凈并鑿毛,然后按設計和
15、總 監辦下發的穗路增從JL012009049號文進行鋼筋綁扎、支模、澆注混凝 土及養生,不再詳述。四、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控制標準本分項工程執行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 的規定和總監辦下發的穗路增從JL012009049號關于下發橋梁下部 構造、鉆孔灌注樁、小型結構物、路基填挖方施工技術要求的通知 相關內容,并結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進行施工 質量控制。2、質量控制基本要求 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及添加劑的質量規格符合有關規范的要求。按總監辦批復的配合比施工。 不得出現露筋和空洞的現象。 鋼筋混凝土結構在自重荷載下,不允許出現受力
16、裂縫。 檢查項口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公標附錄D檢查2斷面尺寸(mm)20檢查三個斷面3軸線偏位(mm)10用經緯儀縱橫各測兩點4支座處頂面 高程(mm)簡支梁10水準儀每支座檢查1點連續梁+ 5雙支座連續梁25支座位置(mm)5用尺量6預埋件位置(mm)5用尺量3、外觀耍求 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施工縫平順,線條直順。 混凝土蜂窩面積不得超過該面積的0.5%,深度不得超過10mm。 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現非受力裂縫。 封錨端混凝土應密實、平整、方正、順直。4、質量意識加強措施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加強自檢、互檢、交接檢工作。認真檢查、填寫各工序自
17、檢記錄,并及時履行各工序報監手續。嚴格按照監理程序規定進行施工,每項分項工程開工之前向駐地辦報開工申請,經監理工程 師批準后進行技術交底,然后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質量人員要在現場 做技術指導,每道工序完成后質控人員進行口檢,口檢合格后請監理工 程師進行驗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 則對本道工序進行返工,直至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為止,再進行下道工 序的施工。5、技術管理執行制度嚴格執行技術管理制度:圖紙學習、審查和管理制度、技術交底制 度、測量復核制度、施工日志制度。五、安全保證措施1、蓋梁的施工為高空作業,必須在工程負責人的統指揮和監督 下進行,并耍求掛好安全帶。2、工
18、人從事模板及鋼筋安裝工作的時候,應該站在專門搭設的腳 手架上或者其他穩固的結構部分上操作,并設置專用上下施工通道,同 時掛設安全網。3、蓋梁施工區周圍應設立圍欄,掛警告牌,并派專人監護,嚴禁 無關人員進入或逗留。4、作業人員的工具禁止向下拋擲。施工完畢后拆卸下來的各種材 料要及時清理,分別堆放在一定位置。5、澆筑混凝土吋,同時安排專人對模板及支架進行監控,如出現 異常情況應及時停止澆筑,待徹底查出原因后方繼續進行施工,如無法 排除隱患采取用水沖走已澆筑的混凝土的方法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和 蓋梁施工的質量。6、安裝張拉千斤頂時,應保證施工支架和手拉葫蘆的可靠性,工 人應站在兩側工作,盡量避免到正前
19、方和下方。7、安裝錨具、千斤頂和夾片時,認真檢查鋼絞線有無損傷,錨墊 板及周圍碗是否完好,工作夾片和工具夾片應安裝平齊,注意工作錨應 對準錨墊板止口,限位板與千斤頂后止口對準,前后錨具間的鋼絞線應 梳理順直,不得有纏絞,扭麻現象。8、張拉人員在測量千斤頂油缸伸長量時,應在油泵機停止工作時 進行。9、切割鋼絞線時,應站在側面用手提砂輪機,嚴禁站在正前方切 割或用氧割切割。六、抱箍計算書1、抱箍所受載荷計算 蓋梁混凝土根據兩階段施工設計圖第四冊第二分冊縣道X261跨線橋橋墩 一般構造圖(圖號S36 (2)12)及縣道X261跨線橋橋墩蓋梁普通 鋼筋構造圖(圖號S36 (2) -17)可知,每個蓋梁
20、混凝土方量為36.3m3, 取混凝土單位重量為2.5t/n?,故:Gi=36.3 X 2.5=90.75t=907.5kN 蓋梁鋼筋由設計圖紙可知,蓋梁鋼筋規格分三種,分別為22、16及12,用量依次為1202.6kg、2103.0kg和792.3kg,可得蓋梁鋼筋重量為:G2 蓋梁模板重量蓋梁模板采用鋼模,按每平方米模板重量為80kg計算,蓋梁側模板 面積為21.68 X2=43.36m2,底模板面積為(2.34X2+11.69)X 1.7=27.830?, 兩側封端模板面積為1.876X 1.3 X2=4.88m2o合計模板重量為:G3= (43.36+27.83+4.88) X 80=6
21、085.6kg=60.86kN 貝雷桁架主梁、槽鋼分配梁重量貝雷桁架共兩排,每排6片,共計12片,每片按300kg計算(含貝雷 銷、花窗及花窗螺栓等);槽鋼分配梁采用雙10,每根長度6m,按Im 間距在貝雷桁架主梁上等距布設,按每片蓋梁長度為16.22m計算,一個 蓋梁支架共需17根。兩者重量合計為:G4= 12 X 300+17 X 6 X 10 X 2=5640kg=5 6.4kN 施工人員、機具載荷及施工載荷按 180kg/m2計,得G5=180X 16.22X 1.7=4963.32kg=49.63kN 抱箍自重根據抱箍設計圖可知,左、右兩套抱箍自重為G6=260X4= 1040kg=
22、10.4kN綜上,每對抱箍所受的載荷G=G 1+G2+G3+Ga+G5+G6= 1125.77kN。2、高強螺栓計算 單個抱箍所需產生的對立柱的正壓力N=KG/2g,鋼與碗之間的摩擦系數u=035,K為安全系數,取K=1.3, 已知G=1125.77kN,代入可得:所需正壓力 N =1.3X 1125.77/2/0.35=2090.72KN 高強螺栓容許承載力計算抱箍法所用的高強螺栓采用10.9級M27螺栓作為抱箍的連接專用螺 栓,在高強螺栓將兩塊抱箍弧板連接后,并開始承擔蓋梁施工所給予的 載荷時,對立柱所產生的正壓力需通過抱箍連接板上的螺栓進行傳遞。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23、),每個高強螺栓的承載力為0.8P,其中10.9級M27螺栓預拉力P=290kN。NL=0.8X290=232kN 高強螺栓數量rr計算n=2090.72/232=9.01個,抱箍設計利用高強螺栓20個(為將抱箍形 成整體在連接處多設,并考慮增大安全系數),滿足要求。 高強螺栓抗拉強度校核=(2029.72/20)/(4.18X10_4)=242.79Mpa,符合要求,安全。3、鋼帶(弧板)強度計算假定抱箍鋼帶(弧板)受力均勻,各部位所受正壓力均相等,故抱箍對立柱的正壓力N可以表示為N=2nrXBX o已知N=2090.72KN,B=60cm, r=65cmo推算出o i=0.85Mpao立柱
24、采用C30,正應力。i遠低于設計磴強度, 立柱不會受損。由抱篩橫斷面方向受力平衡可得抱篩弧板受力簡圖,見圖61。由圖可得:在Y軸方向,弧板受的拉應力所形成的拉力P與抱箍與立 柱間的正應力o 1之間存在如下關系:2XP=pI sin 9 rBd e =2 o irB因為p= o 2B 8 ,鋼板厚度5 =15mm鋼板所受拉應力 o 2=2 o jB/2 B 5 = o ir/ 5 =0.85 X 650/15=36.83Mpa鋼板采用Q345鋼,o=200Mpa36$3Mpa,滿足使用要求。七、貝雷桁架組復核貝雷桁架所受的載荷的組成為蓋梁混凝土、鋼筋、模板、槽鋼分配 梁和施工時的載荷,最不利情況
25、為澆筑完最后一斗混凝土料,并在進行 振搗施工時,按此種情況貝雷桁架進行復核。1、貝雷桁架最大支反力計算采用軟件對貝雷架的最大支反力進行驗算,計算結 果如下圖71所示:VMIDAS/Ovil POST-PROCESSORREACTION FORCS 內 -XYZ畐亠片蘭 94FX: O.OOOOE*OOOFY: O.OOOOE*OOOFZ: 5.5769E*005 FXYZ: 5.5769E*005MAX : 94 MIN : 93文心:天話絃C乍藥=二:NXs-0.483Z: 0.259= X!: 1Q/23/2OO9圖71貝雷桁架最大支反力根據電算結果,貝雷桁架在抱箍托頂位置存在最大支反力,
26、最大支反力值為Rmax=5.58X 106N=55.8to均分到兩組貝雷桁架,每組貝雷在抱箍頂上的支反力為55.8/2=279。2、貝雷桁架撓度計算貝雷桁架撓度分彈性撓度和非彈性撓度,由于施工載荷引起的撓度可認為是彈性撓度,單組貝雷桁架的彈性撓度在此用f表示,查電算f1=2.02X10_2m/2=10.1mmo 如圖72所示。非彈性撓度為貝雷架拼裝時裝配空隙引起的撓度,用f2表示,在此利用經驗公式近似用簡支梁(支點間距為9.8m,按三片貝雷計)計算, 込=0.3556X (9-1) /8=0.3556cm=3.56mm。故貝雷桁架的撓度為fi+込=10.1+3.56=13.66mmW f=L/400=9820/400=24.55mm,能夠滿足使用耍求。3、貝雷桁架內力計算通過電算建模,求得貝雷桁架的最大支反力為55.8t,代入可得貝雷 桁架各部分受力情況如圖73。由上圖可知,貝雷桁架內力最人值為o=458Mpa/2=229Mpa,貝雷桁架材料為16mm o為273Mpa,可為208Mpa,略大于容許剪應力,為安全起見,貝雷架可加設加強弦桿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