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給排水監理控制要點及措施1、建筑給水排水的施工應按照批準的工程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施工,修改設計應有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變更通知單。2、建筑給水排水的施工單位應審查施工單位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經監理批準后方可實施。3、建筑給水排水的施工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工程質量驗收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4、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所使用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設備必須具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應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或設計要求。進場時應做檢查驗收,并經監理工程師核查確認。5、所有材料進場時對品種、規格、外觀等進行驗收。包裝應完好,表面無劃痕及外力沖擊破損。6
2、、主要器具和設備必須有完整的安裝使用說明書。在運輸、保管和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損壞或腐蝕。7、閥門安裝前,應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應在每批(同牌號、同型號、同規格)數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個。對于安裝在主干管上起切斷作用的閉路閥門,應逐個作強度和嚴密性試驗。閥門的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閥門的強度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1倍;試驗壓力在試驗持續時間內應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閥瓣密封面無滲漏。閥門試壓的持續時間不少于表1的規定。閥門試驗持續時間表18、管道上使用沖壓彎頭的外徑應與管道外徑相同。9、隱蔽工程應在隱蔽前經監理驗收各方檢驗合
3、格后,才能隱蔽,并形成記錄。10、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外墻有管道穿過的,應采取防水措施。對有嚴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須采用柔性防水套管。11、管道穿過結構伸縮縫、抗震縫及沉降縫敷設時,應根據情況采取下列保護在墻體兩側采取柔性連接。在管道或保溫層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凈空。在穿墻處做成方形補償器,水平安裝。12、在同一房間內,同類型的采暖設備、衛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13、明裝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互相平行。曲線部分:當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時,應與直線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時,彎曲部分的曲率半徑應一致。14、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
4、定:位置正確,埋設應平整牢固。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鋼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間距表2滑動支架應靈活,滑托與滑槽兩側間應留有35mm的間隙,縱向移動量應符無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垂直安裝。有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向熱膨脹的反方向偏移。固定在建筑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15、鋼管水平安裝的支、吊架間距不應大于表2的規定。16、鋼管垂直或水平安裝的支架間距應符合表3的規定。鋼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間距表317、管道及管道支墩(座),嚴禁鋪設在凍土和未經處理的松土上。18、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生間及
5、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穿墻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19、彎制鋼管,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熱彎:應不小于管道外徑的3.5倍。冷彎:應不小于管道外徑的4倍。焊接彎頭:應不小于管道外徑的1.5倍。沖壓彎頭:應不小于管道外徑。20、管道接口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4的規定。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表4(2)熔接連接管道的結合面應有一定均勻的熔接圈,不得出現局部
6、熔瘤或熔接圈凹凸不勻現象。(3)采用橡膠圈接口的管道,允許沿曲線敷設,每個接口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2。(4)法蘭連接時襯墊不得凸入管內,其外邊緣接近螺栓孔為宜。不得安放雙墊或偏墊。(5)連接法蘭的螺栓,直徑和長度應符合標準,擰緊后,突出螺母的長度不應大于螺桿直徑的1/2。(6)螺紋連接管安裝后的管螺紋根部應有23扣的外露螺紋,多余的麻絲應清理干凈,并做防腐處理。(7)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時,油麻必須清潔、填塞密實,水泥應捻入并密實飽滿,其接口面凹入承口邊緣的深度不得大于2mm。(8)卡箍(套)式連接兩管口端應平整、無縫隙,溝槽應均勻,卡緊螺栓后管道應平直,卡箍(套)安裝方向應一致。21、各種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水壓試驗,非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灌水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