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消防工程5.1、實體安裝要求5.1.1消防噴淋系統5.1.1.1、當鍍鋅鋼管采用法蘭式連接時,鍍鋅鋼管與法蘭的焊接處必須二次鍍鋅;5.1.1.2、管道敷設應順直,坡度符合設計要求;螺紋連接時,變徑采用異徑接頭,特別在轉彎處不得用補心,一律用同心變徑管。三通至多用1個補心,四通至多用2個補心;5.1.1.3、配水干管(立管)與配水支管(水平管)連接,應使用卡箍式或螺紋式三通,不應使用機械三通;5.1.1.4、管道穿越樓板或墻體時應加套管,穿越墻體時,套管的端部應與墻體裝飾面平齊。穿越樓板時,套管的下端面應與天棚裝飾面平齊,套管的上端面應高出裝飾地坪20mm,廚房、衛生間內應高出裝飾地坪5
2、0mm。管道與套管之間的縫隙應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實;5.1.1.5、管道支、吊架設置應均勻、順直,支、吊架的間距不應大于3.6m;5.1.1.6、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鄰兩噴頭之間管段設置支、吊架不應少于一個(當噴頭間距小于1.8m時,可隔段設置);支、吊架與噴頭之間的距離300mm,與末端噴頭之間的距離750mm;5.1.1.7、當消防干管及配水支管管徑50mm時:每一管段設置防晃支、吊架不應少于一個;且防晃支、吊架的間距不應超過15m;在管道改變方向(轉彎處及三通、四通部位)應增設防晃支、吊架;5.1.1.8、豎直安裝的消防配水干管,除中間用管卡固定外,還應在其始、終端設置防晃支架或采用
3、管卡固定;5.1.1.9、溝槽式管道安裝時,直管管段應采用剛性接頭,但在管段上每45個連續的剛性接頭間,應設置一個柔性接頭。且接頭不得埋設在承重的墻體、梁、板、柱內,接頭與結構外壁的凈距不得小于200mm;5.1.1.10、溝槽式(卡箍式)連接管道支、吊架(托架)設置要求:a、立管支架:當樓層高度5m時,每層安裝支架不少于1個;當樓層高度5m時,每層安裝支架不少于2個;當立管上無支管接出時,支架安裝高度應距地面1.2m1.6m;b、橫管支、吊架(托架)間的距離不得大于下表規定:橫管支、吊架(托架)允許最大間距(m)公稱直徑DN(mm)20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
4、00350400450600剛性接頭2.102.103.003.654.255.155.707.00撓性接頭2.403.003.604.204.805.406.00c、橫管支、吊架(托架)應設置在接頭(剛性接頭、柔性接頭、支管接頭)兩側和三通、四通、彎頭、異徑管等管件上下游連接接頭的兩側。支、吊架(托架)與接頭的凈間距應保持在150mm300mm之間;5.1.1.1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噴淋頭應成排成線,高度、方向一致;噴淋頭濺水盤與吊頂、頂棚、樓板、屋面板的距離應保持在75mm150mm之間;5.1.1.12、在吊頂、屋面板、樓板下安裝邊墻式噴頭時,其兩側1m范圍內和墻面垂直方向2m范圍內均
5、不應有障礙物,噴頭距吊頂、屋面板、樓板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不大于150mm,距邊墻的距離不小于50mm,不大于100mm;5.1.1.13、當噴頭濺水盤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寬度小于1.2m的通風管道、排管、橋架腹面時,其最大垂直距離應符合以下列表的有關規定:注:1天花板或屋頂;2噴頭;3障礙物。噴頭與梁、通風管道、排管、橋架等障礙物的距離a、直立與下垂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噴頭與梁、通風管道、排管、橋架的水平距離a(mm)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排管、橋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b(mm)a3000300a60090600a900190900a120030012
6、00a1500420a1500460b、邊墻型噴頭與障礙物平行時,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噴頭與梁、通風管道、排管、橋架的水平距離a(mm)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排管、橋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b(mm)a15025150a45080450a750150750a10502001050a13502501350a16503201650a19503801950a2250440c、邊墻型噴頭與障礙物垂直時,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噴頭與梁、通風管道、排管、橋架的水平距離a(mm)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排管、橋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b(mm)a1
7、200不允許1200a1500251500a1800801800a21001502100a2400230a24003605.1.1.14、噴淋頭的布置應與裝飾相協調,不得因裝飾、裝修而影響噴灑的實際效果,噴淋頭不得被污染;5.1.1.15、消防水力警鈴應安裝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墻上,并安裝檢修和測試用的閥門;5.1.1.16、水力警鈴和報警閥的連接應采用熱鍍鋅鋼管,當鍍鋅鋼管的公稱直徑為20mm時,其管道長度不應大于20m。5.1.2室內消火栓系統5.1.2.1、箱式消火栓安裝,應栓口朝外并安裝在遠離門軸側,栓口中心距地面為1.1m;5.1.2.2、消防箱內的消火栓閥門中心距箱體側面距離
8、為140mm,距箱后內表面距離為100mm;5.1.2.3、消火栓主干管(立管)與支管的連接不應使用機械三通;5.1.2.4、公共區域的室內消火栓管道應采取保溫措施,保溫層應嚴密、平整;5.1.2.5、暗裝的消火栓在外部必須有醒目的標識,箱門開啟應靈活且方向正確,栓口及閥門的高度、位置、方向等均必須符合規范要求。5.1.2.6、室內消火栓系統安裝完成后,應取屋頂層(或水箱間內)試驗消火栓和首層取兩處消火栓試射試驗,應滿足設計要求,并做好記錄;5.1.2.7、系統管道安裝完成后,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水壓試驗并做好記錄,確保系統無滲漏。當設計工作壓力1.0MPa時,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
9、不得小于1.4MPa。當設計工作壓力1.0MPa時,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加0.4MPa;5.1.2.8、系統安裝完成經壓力試驗無滲漏后,應粘貼(或噴涂)設備、管道功能及介質流向標識。5.1.3消防泵房5.1.3.1、泵房內設備安裝前,應對設備的安裝位置、管線的布置、走向,進行慎密的二次優化設計。做到設備布置成排成線,同類設備標高一致。管線布局合理,走向順直、整齊;5.1.3.2、各種設備的基礎應堅固、美觀,減震裝置齊全有效;5.1.3.3、泵房內地面應進行有組織排水。水泵基礎地面周邊及報警閥組地面亦應設置集水槽及排水口(地漏)實現有組織排水;5.1.3.4、平行敷設的同類管線,應盡可能設置同一
10、標高,共用支架;5.1.3.5、設備、管線支、吊架的制作應規整。吊架角鋼橫梁的兩端應倒角,吊桿螺栓長度不應凸出角鋼橫梁的立邊外緣。支、吊架應涂刷防銹漆和面漆;5.1.3.6、配電橋架應敷設在消防管道管上方;5.1.3.7、所有消防水泵及配電設備的金屬機座,均應做可靠接地。消防水泵的金屬機座,應做接地軟跨接,接地跨接線采用截面積不小于10mm2的黃綠花色塑料絕緣銅線,接地跨接線兩端壓線鼻子應掛錫;5.1.3.8、金屬管道的球型軟連接處,應做可靠接地跨接,跨接線采用銅質多芯塑料絕緣黃綠花色導線或銅編織線,截面積不小于6mm2 (依據管徑大小確定)。5.1.3.9、引進消防水泵的配電金屬軟管,應使用
11、普利卡金屬軟管。軟管與設備及接線盒、鋼管的對接應使用專用接頭。軟管引進消防水泵接線盒時應設置反水彎。5.1.3.10、成排濕式報警閥安裝,應排列整齊、高度一致。信號線的引入應配普利卡金屬軟管,金屬軟管與報警閥及橋架、管道的連接,應使用專用接頭;5.1.3.11、所有設備、管線安裝完成后,應粘貼相應的功能標識及介質流向標識。管道功能標識字體的大小尺寸不小于管道外徑的23。設備功能標識字體尺寸的大小依設備大小而定,一般不小于100mm。5.2精品工程樣板圖片 機械式三通卡箍式三通、四通主干管(立管)與支管連接使用卡箍式三通溝槽式管道三通、四通管件示意圖1直立型噴頭;2異徑管噴頭;3裝飾罩;4三通;5下垂型噴頭。1閉式噴頭2異徑管噴頭;3裝飾罩;4三通。頂棚上、下噴頭支管布置頂棚上、下噴頭的布置1頂板;2直立型噴頭;3下垂型噴頭;4排管(或梁、通風管道、橋架等);5管道。 障礙物下方增設噴頭圖示直立上噴式消防噴頭遇障礙物時增設下垂型噴頭濕式報警閥信號線配管規范,反水彎設置正確 消防水泵基礎四周設置集水槽、地漏,實現有組織排水 消防管道球型軟連接處,接地跨接線設置規范、美觀 管道井內管道功能及介質流向標識,字體尺寸一般不小于 管道直徑(包括保溫層)的23注:栓口應朝外,并安裝在遠離門軸側。平面圖 單栓室內消火栓箱安裝圖示梯間消火栓立管在首層、頂層可靠接地,穿樓板鋼套管設置規范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