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給水排水節能的主要途徑探究摘要:本文通過對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途徑進行分析與探討,對提高水資源的充分利用、避免浪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促進建筑節能的發展及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節能途徑Abstract: based on the water saving energy way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improve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avoid the waste of have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o pro
2、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Key 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ergy-saving way中圖分類號: TU2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建筑節能標準,采用節能型的建筑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系統效率和保溫隔熱性能,加強建筑物
3、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建筑物給排水功能和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減少給水排水系統的能耗。1 建筑給水排水節能的依據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是建設節能建筑的基本技術依據,是實現建筑節能目標的基本要求。目前涉及建筑給水排水方面的節能標準并不多,但隨著節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將逐步得到提高,標準也將不斷完善。建筑給排水專業在建筑節能設計中主要所依據的法規、規范、標準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建設部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建筑給水排水與采暖工程
4、施工質量驗收規程GB50242-2002、建筑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02、城市污水回用設計規范CECS61-1994、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0400-2006、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 等等。2 建筑給水排水節能的主要途徑2.1 給水2.1.1 合理確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熱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額,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嚴格執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額標準。2.1.2合理設計建筑給水系統。主要可通過下列方法實現:充分利用市政管網的壓力,直接供水;合理進行豎向分區,平衡用水點的水壓;采用并聯給水泵分區,盡量減少減壓閥的設置;推薦支管減壓作為節能節水
5、的措施,減小用水點的出水壓力;合理設置生活水池的位置,盡量減小設置深度,以減少水泵的提升高度;優先考慮水池- 水泵- 水箱的供水方式。2.1.3推廣采用節水的衛生器具,合理采納變頻調速泵組供水。例如,采用變頻恒壓變流量時,工作壓力的設定應接近水泵工頻運行時高效段揚程的下限;工作水泵應選用2 臺或2 臺以上,不同級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 的流量梯變,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設氣壓罐小流量給水。2.1.4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具備條件的,應當至少選擇一種可再生能源(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熱水供應。熱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陽能、水源熱泵、地源熱泵
6、技術。2.1.5合理設計熱水供應系統。加強余熱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工業余熱、廢熱、煙氣余熱、蒸凝結水、熱風能量的回收和梯級利用),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城市熱網或區域性鍋爐房的熱水或蒸氣作熱源。從技術可靠、經濟適用的角度出發,應合理配置組合各種不同熱源的比例關系。應合理確定熱水用水量定額、耗水量、耗熱量、供水水溫、水質等熱水系統的基本設計參數。熱水供應管網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給水方式。當采用電作為熱源時,宜采用儲熱式電熱水器,以降低耗電功率。熱水供應系統宜縮短熱水的給水時間,增加機械循環,并平衡冷熱水的水壓。2.2排水和雨水主要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排水應盡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污廢水管道的敷設應就近排放
7、,并應避免壓力提升。中水的利用。利用空調凝結水排水。蒸汽凝結水的回收利用。雨水的收集和綜合利用。2.3自動控制和計量建筑中宜設置建筑給排水自動化的監控系統(溫度設定與控制、水池、水箱的報警和監控)。變頻泵供水方式宜采用管網末端壓力表控制水泵轉速的運行方式。針對不同需要場所及使用條件,應加強給水用水量計量。住宅應設分戶水表計量用水。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應當安設分棟用熱計量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公共建筑應當設計并安裝用熱計量、室內溫度調控、多表遠程操控系統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冷卻水補充水、鍋爐補充水、綠化用水、水景補充水、游泳池補充水、蒸汽應分別設置水表計量。2.4其他在設備、材料的選用中,應選用節能型
8、、節水型等節能高效的產品,禁用淘汰產品。宜推廣化學建材,并執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公布的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推廣目錄以及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術、設備、材料和產品的目錄。3討論建筑給排水節能應用技術是綜合應用的工程技術。在追求節能的同時,需要滿足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基本功能要求,不能出現以節約能源和節約用水的名義做出一些既不節能、節水,也不環保的措施。建筑給排水節能的關鍵是從系統的設計抓起。合理的系統設計需要既滿足使用功能又滿足節能要求。節能需要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結合建筑的特點、地區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節能方式的組合,還要注意,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需要加強與運行管理相結合。節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應兼顧建筑整體的效益,根據功能目標、使用性能、經濟效益達到預期的目的。總之,只有多方面綜合考慮,積極創新,建筑給排水節能工作才能發揮最大效益。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