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糧米業(虎林)30萬噸稻谷加工項目高支模架施工方案編 制:國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虎林項目部編制日期:2011年3月21日一 、工程簡介大米加工車間軸線尺寸為42.8107.0m,建筑高度19.8m,建筑面積為12530,占地面積為4416.5,共三層,防火分區共6個,耐火等級為二級,最大防火分區建筑面積,車間為3332,辦公室為2241,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維護結構為陶?;炷量招钠鰤K。每層標準層高為6m、5.5m、8m,最大梁截面尺寸為300800mm,板厚110mm。施工工藝選擇:模板均采用木質模板。優點在于裝拆方便,表面光潔,接縫易
2、處理。主要材料采用18mm厚竹膠板、6090木方、48鋼管支撐、頂絲,對拉螺栓加固。腳手架采用扣件式鋼管落地式腳手架滿堂搭設。二、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支設材料選定 針對工程質量要求及文明施工目標的實現,為了確?;炷恋馁|量和美觀,在材料上選用了18mm竹膠板作為梁、柱、墻、板的模板,木檔采用68cm松木方料,支架全部采用48-A3鋼管。三、模板安拆施工 A模板安裝前準備工作 a模板拼裝 模板組裝要嚴格按照模板圖尺寸拼裝成整體,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拼裝好模板后要求逐塊檢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設計,模板的編號與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b模板的基準定位工作 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或者墻軸線,并以
3、該軸線為起點,引出每條軸線,并根據軸線與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內線、邊線以及外側控制線,施工前5線必須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 c標高測量 利用水準儀將建筑物水平標高根據實際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的安裝位置。d豎向模板的支設應根據模板支設圖。e已經破損或者不符合模板設計圖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f支模前對前一道工序的標高、尺寸預留孔等位置按設計圖紙做好技術復核工作。B模板支設1、地下室底板、承臺、地梁 底板下翻,地梁及承臺側模全部采用磚胎模,為增強基坑邊坡強度及穩定性,基槽土方開挖后,由施工員進行放線。外圍梁的側胎模厚為240mm,M5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砂漿飽滿,以防止基坑外出現的滲
4、水。 基坑內部胎模為120mm,M5水泥砂漿砌筑,其高度在基礎底板墊層底標高超深部分及胎模與底板之間的間隙用1:1砂石回填。 底板的側模及底板高低處掛模全部采用九合板模板,鋼管固定,根據設計要求,施工規范及施工組織設計,底板的周側墻板上翻,一次性澆筑,設鋼板止水帶,鋼板止水帶采用焊接固定,因此在墻板支撐上,除鋼管固定外,設中12圓鋼做的穿墻螺栓,中間燒止水片,外用傘型卡加螺帽固定,螺桿間距為450mm。2、柱模板 安裝工藝:搭設安裝架模板安裝就位檢查對角線、垂直和位置安置柱箍安裝梁口的柱模全面檢查校正群體固定。 主要方法:a.基礎面或樓面上彈縱橫軸線和四周邊線,并做好檢查復核工作。b.柱子的竹
5、膠板配制定型模。c.柱、墻根部清理干凈。d.柱根、柱頂及梁端位置應留對角清掃口。e.柱、墻接槎時節此處要密縫。柱子陽角接縫處必須加墊海棉條。f.柱子大于600mm設置12的對拉螺栓,45cm一道。g為了保證柱子的截面尺寸,設置鋼管柱箍,柱箍間距1.5以下不大于450mm,1.5以上不大于600mm。支撐桿與樓板支架連接。3、剪力墻模板 支設工序:檢查清理放模板就位線安放面角模板安放內模安裝穿墻螺栓安裝外模、固定調整模板間隙、找垂直度檢查、驗收模板。 剪力墻支模前必須涂刷水性脫模劑。 模板底部每個轉角處留置清掃口。 所有墻體的豎向模板的阻角、陽角加設50100方木與模板固定,并且在板梁角部也必須
6、加設50100方木。 對于剪力墻的門洞的模板支撐,必須保證水平支撐間距控制在600mm以內,并且在門洞頂部加設45度的斜撐,以確保門洞的側模剛度。 為了碗保剪力墻的質量,內外墻板的拉結設12對拉螺栓(地下室、水池墻板對拉螺桿中間焊止水片),縱橫間距450600,最下一道螺桿離地250-300mm,上部限定在500mm左右。4、梁、板模板 梁模安裝工藝:彈梁軸線并復核搭支模架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側模側模拉線支撐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懸臂構件2米混凝土強度達到t00后方可拆除。 板底模2米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方可拆除。e、模板拆除前必須辦理拆除模審批手續
7、,經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后方可拆除。f、板模拆除,先拆除斜拉桿或斜支撐再卸掉柱箍和串心螺絲,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餛凝土脫離,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到地面。g、墻板拆除,先拆除穿墻螺絲,再拆水平撐和斜撐,再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不得直接往下拋。h、樓板、梁模拆除,應先拆除樓板底模,再拆除側幫模,樓板模板拆除應先拆除水平拉桿,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暫不拆,操作人員應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檔自由墜落,再用鉤子將模板鉤下。等該段的模板全部脫落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過2米。樓層較高,支模采用雙層排架時,先拆除上層排
8、架,使木檔和模板落在底層排架上,上層鋼模全部運出后再拆底層排架,有穿墻螺絲的應先拆除穿墻螺絲,再拆除梁側模和底模。四、模板及其支撐總要求1、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確。2、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3、構造簡單,裝板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荷載澆筑混凝土等要求。4、模板支架縱橫每隔六米置剪刀撐,提高模板剛度和穩定性。5、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設墊板。6、模板接縫嚴密不漏漿。7、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五、技術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落實班組自檢、互檢
9、、交接檢及項目中質檢“四檢”制度,確保模板安裝質量。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23名看模,嚴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穩定性,一旦產生移位應及時調整,加固支撐。3、對變形及損壞的模板及配件,應按規范要求及時修理校正,維修質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發放使用。4、為防止模底爛根,放線后應用水泥砂漿找平。5、所有柱子模板拼縫、梁與柱、柱與梁等節點處拼縫嚴密,樓板縫用膠帶紙貼縫,以確?;炷敛宦{。6、模板安裝應嚴格控制軸線、平面位置、標高、斷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縫隙寬度、高度、脫模劑刷涂及預留洞口、門洞口斷面尺寸等的準確性。嚴格控制預期拼模板精度,其組拼精度要求符合下表要求:項目允許偏差(mm)
10、高層框架1軸線位移基礎5柱、墻、梁32標高+2,-53截面尺寸基礎10柱、墻、梁+4,-54每層垂直度3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16表面平整度57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38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移39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移2外露長度+10,010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截面內部尺寸+10,07、嚴格執行井洞電梯井門洞定位尺寸的控制,門洞邊墻上預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達到上層和卜層門洞兩側尺寸平面錯位誤差不超過5mm,因此,留洞口時,木工嚴格按照墨線留洞。8、每層主軸線和分部軸線放線后,規定負責測量記錄人員及時記錄平面尺寸測量數據,并要及時記錄墻、柱、簡體的成品尺寸,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墻體和柱子的垂直度誤差。并根據數
11、據分析原因,將問題及時反饋到有關生產負責人,及時進行整改和糾正。9、所有豎向結構的陰、陽角均須加設50100方木,拼縫要牢固。10、模板的脫模劑要使用水性脫模劑,以防污染鋼筋。11、對于跨度較大的梁、板,應按照規范適當考慮起拱,以防“塌腰”等現象發生。起拱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梁板跨度4米時,模板應按照設計要求起拱;如無設計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長跨度的1/1000至1/3000。12、陰、陽角模必須按照嚴格模板設計圖進行加固處理。六、安全技術措施1、應遵守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2、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可靠臨時設施。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工作人員不得爬模上下。3、
12、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掛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4、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轉,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5、裝拆模板時,必須搭設腳手架。裝拆施工時,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要戴上安全帶。6、安裝墻、柱模板時,要隨時支設固定,防止傾覆。7、對于預拼模板,當垂直吊運時,應采取兩個以上的吊點,水平吊運應采取四個吊點。吊點要合理布置。8、對于預拼模板應整體拆除。拆除時,先掛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撐及拼裝兩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離開結構表面再起吊。起吊時,下面不準站人。9、在
13、支撐搭設、拆除和澆筑混凝土時,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應在適當位置掛設警示標志,并指定專人監護。10、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安裝板時,應停電作業。當不能停電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11、搭設應由專業持證人員安裝:安全責任人應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及簽證。12、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規定的要求,嚴禁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的規定要求時拆除模板。13、拆模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的原則。附件1:板底支模架計算書附件2:梁底支模架計算書附件1:板底高支模架計算書支撐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稱為扣件式鋼管高支撐架,對于高支撐架的計算規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計算極容易出現不能完全確保安全的計算結果
14、。本計算書以大米加工車間標準層3層作為計算標準。一、參數信息:1.腳手架參數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a(m):1.00;立桿縱向間距或跨距lb(m):1.00;立桿步距h(m):1.5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計算高度H(m):8.00;采用的鋼管(mm):48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的保養情況,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樓板混凝土厚度(mm):110.000;施工均布荷載(kN/m2):3.000;3.木方參數木方彈性
15、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25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二、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其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688/6 = 64 cm3;I=6888/12 = 256 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250.1110-3 = 0.688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16、 0.350.25 = 0.088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p1 = (3+2)10.25 = 1.25 kN;2.方木抗彎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2(0.688 + 0.088) = 0.93 kN/m;集中荷載 p = 1.41.25=1.75 kN;最大彎距 M = Pl/4 + ql2/8 = 1.751 /4 + 0.9312/8 = 0.554 kN.m;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75/2 + 0.931/2 = 1.34 kN
17、;方木的最大應力值 = M / w = 0.554106/64103 = 8.652 N/mm2;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8.652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0 N/mm2,滿足要求!3.方木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V = 10.93/2+1.75/2 = 1.34 kN; 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 1340/(2 60 80) = 0.419 N/mm2;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 = 1.4 N/mm2;方木受剪應力
18、計算值為 0.419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1.4 N/mm2,滿足要求!4.方木撓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q1 + q2 = 0.688+0.088=0.775 kN/m; 集中荷載 p = 1.25 kN; 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 V= 50.77510004 /(38495002560000) +125010003 /( 4895002560000) = 1.486 mm; 方木最大允許撓度值 V= 1000/250=4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486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4 m
19、m,滿足要求!三、木方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0.931 + 1.75 = 2.68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1.005 kN.m ;最大變形 Vmax = 2.822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1.725 kN ;鋼管最大應力 = 1.005106/5080=197.866 N/mm2 ;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 ;支撐鋼管的計算最大應力計算值 197.866 N/mm2 小
20、于 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v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11.725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
21、):NG1 = 0.1388 = 1.107 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11 = 0.35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1110-311 = 2.75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207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2 ) 11 = 5 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 N = 1.2NG + 1.4NQ = 12.049 kN;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22、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12.049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8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89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按下式計算 l0 = h+2a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
23、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 m;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 = h+2a = 1.5+0.12 = 1.7 m;L0/i = 1700 / 15.8 = 108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53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2048.64/(0.53489) = 46.489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46.489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0 = k
24、1k2(h+2a)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85;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7 按照表2取值1.014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1851.014(1.5+0.12) = 2.043 m;Lo/i = 2042.703 / 15.8 = 129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401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2048.64/(0.401489) = 61.445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61.445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5、= 205 N/mm2,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附件2:梁底支模架計算書支撐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稱為扣件式鋼管高支撐架,對于高支撐架的計算規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計算極容易出現不能完全確保安全的計算結果。本方案以最大梁300800mm梁作為計算標準。 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一、參數信息:梁段信息:L1:1.腳手架參數立桿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m):1.0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30;立桿步距h(m):1.50;模板支架計算高度H(m):8.00;梁兩側立桿間距la(m):0.70;承重架
26、支設:無承重立桿,木方垂直梁截面;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塊自重(kN/m2):0.350;梁截面寬度B(m):0.300;混凝土和鋼筋自重(kN/m3):25.000;梁截面高度D(m):0.800;傾倒混凝土荷載(kN/m2):2.000;施工均布荷載(kN/m2):3.000;3.木方參數木方彈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3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30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4.其他采用的鋼管類型(mm):483.5。扣件連接方
27、式:雙扣件,考慮扣件保養情況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二、梁底支撐的計算作用于支撐鋼管的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81=20 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1(20.8+0.3)/ 0.3=2.217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3+2)0.31=1.5 kN;2.木方楞的支撐力驗算 均布荷載 q = 1.220+1.22.217=26.66 kN/m; 集中荷載 P = 1.41.
28、5=2.1 kN; 木方計算簡圖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木方傳遞集中力即支座力分別為: N1=5.119 kN; N2=5.119 kN; 木方按照簡支梁計算。 本算例中,木方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688/6 = 64 cm3; I=6888/12 = 256 cm4;木方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5.119/1=5.119 kN/m; 最大彎距 M =0.1ql2= 0.15.11911= 0.512 kN.m; 最大應力 = M / W = 0.512106/64000 = 7.998 N/mm
29、2; 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 N/mm2;木方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7.998 N/mm2 小于 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 13.0 N/mm2,滿足要求!木方抗剪驗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 = 0.65.1191 = 3.071 kN; 木方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3071.4/(26080) = 0.96 N/mm2; 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 T = 1.3 N/mm2; 木方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96 N/mm2 小于 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木方撓度驗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
30、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木方最大撓度計算值 V= 0.6774.26610004 /(1009500256103)=1.187 mm; 木方的最大允許撓度 V=1.000*1000/250=4.000 mm;木方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187 mm 小于 木方的最大允許撓度 4 mm,滿足要求!3.支撐鋼管的強度驗算 支撐鋼管按照連續梁的計算如下 計算簡圖(kN) 支撐鋼管變形圖(kN.m)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支座反力 RA = RB=5.119 kN; 最大彎矩 Mmax=1.024 kN.m; 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x=2.
31、225 mm; 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 =1.024106/5080=201.535 N/mm2; 支撐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f=205.0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201.535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205.0 N/mm2,滿足要求!三、梁底縱向鋼管計算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v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
32、范):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5.12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5.119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8=1.239 kN; 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0.720 kN; 樓板鋼筋混凝土自重荷載: N4=(1.10/2+(0.70-0.30)/2)1.
33、000.11025.00=2.063kN; N =5.119+1.239+0.720+2.062=9.141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34、取值為:1.15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1.5 = 2.945 m;Lo/i = 2945.25 / 15.8 = 186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207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9140.86/(0.207489) = 90.304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90.304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o = k1k2(h+2a)
35、(2)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67;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2.1 按照表2取值1.011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1671.011(1.5+0.32) = 2.478 m;Lo/i = 2477.658 / 15.8 = 157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284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9140.86/(0.284489) = 65.82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65.82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
36、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六、梁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經驗: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 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 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2.立桿步距的設計: 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 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
37、c.高支撐架步距以0.9-1.5m為宜,不宜超過1.5m。3.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 a.當支撐架高度20m或橫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 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斜桿層數要大于水平框格總數的1/3; c.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 d.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4.剪刀撐的設計: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 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
38、-15m設置。5.頂部支撐點的設計: 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6.支撐架搭設的要求: 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 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 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 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 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