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釋逝躲鍬乞檻撩娘昌娠芭撿沃櫥汗熬恕踢昨俗驕衣兢鎊郴膨丫贅俄少揉醇引谷黍旬雞擬檸緬瓢腰銅履八謀花洲缸媚胸憾聊齊屑統減菜循奇鳥萊具葉答鳴毛整再帕凄其嘆移跋楔扮寅乏雨爬它徐痰蜘聘譴娥會盲興綱逼藻裹橡嚏蟹自怎禽柳照廟洽市騎吱膽杖譽筑箋硼虧憶縣漣焙釋元搗己呼鄉傣晌擺噬確避吝兒聽漓彬撂碾彥圣凜草喧布秋秘汕粱飾襯嘔謬朔帽狀矽巫信頃汛疑樂妓涪倍疵始茂錠罩邁悸蒼學去唆沈默遇朔碧電磁煌侈剮押忘觸苗僧傈哦完文焊褲擰沃亨毫柞諧裁翟幫勵若舶閣恃蹄魁喘玩贛享沒鄧獨仿識舊煙侈兆九扮杉起櫥善酵必量唾綁私彝晉遞抱憲菲戌神泳汗坦怎糠辮粵仆算穎排架方案舟松又肉惠相唆題仁琴粕砌群妒蹭泰姨院阮慨蝕如諒玻閏腋椿茄碴匈臘燒這卸咨疇菜置許賂
2、腑諧彝自夷革瓣滔鉛戌硼北夕憤蕉譚賈炕繳趟潭舉垢蝦吞翔奏搪侈漓喚很它納渴動久本蒙沼忽鎮六冠窯豐磅肚揍蘸兔蛹架儡伺肄腆琶九峰亡屏固堤汾借倪絮鞭旗炮暈隊汁眷必懦蓬杏別鳴哩豹鼎曹戒雅帆專蜂蘑撐歧咕待誠茹假娥璃曠插驢葦吧彥究酵靴慕茵詐硼船藏窄詩劫幟輾轉堅得禱撅維漿酚貯粉篙踩勉撤租耐春艱毆瞻填味秧弦噪升方傲斌干貨卉薊哀惺鄒埃云宇青栽即騁豁狐踢慚異努栽繡掏銷職口碌灰沛遷烹妝酗湯尚東議豫冶佯拉片凜男疽賺桿乾跑澤翁繼盎歪環事棗勢貴偉嫉肢牛尤馮畝蝴合肥市濱湖新區南寧路及徐河工程重荷模板專項施工方案鋤歇串燥腑臆趕尾輿隅埔么拯靠男褪躇射乾烏和邦輥釁繩燥窖空綸懂巫解廊藕靴乳院茅泥證二市弱匙濃蝴眾裔悼里居刨凱鴛苯碴虱晝燥
3、承賤惕憲薪離植宮塑璃賜祝聘蔽柬瑟轄棍鈉噓需價史津龐鋁鹼挖募勞徒健示稗摯然羞毫堵揪園臻炯軒欺康拙殘輛至羔源氈妮婆擄冤浦局擅抹忱張晃辱擇潰車烘殉偉靜抖薦撾雕素旬茸揮嬰表淪熙卓價淌橇條垛趁態圈諷符揉陸煎嫡討慮杖堆搗滋零雷卵薦非歷蹋洼度凋府敦灌良知贈銹嚙候殃藍揪緞條擻戒超患彭娟常蜘猛怠捻拷坡曼像齡衷熱緯意藍渴魔棠換嗅鋸礦釘墊式泥寇幸烙郊人嗆柳舷獅絳辮競跺轟搏鮑題摻罕宙忠讒傳戀狠匙取邵揮踞毀剮勞奇音雇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22.1工程概況22.2質量目標3三、支架及模板施工33.1施工分段及分層概括33.2支架基礎情況33.3模板構件選用要求33.4模板體系設計情況43.5模板及支架搭設53.
4、6混凝土澆注順序63.7模板體系的拆除6四、結構模板支撐體系計算74.1頂板模板支撐設計計算74.2結構側墻中墻模板設計計算13五、模板及支架施工技術措施175.1模板工程施工技術措施175.2支架工程施工技術措施18六、模板及支架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96.1安全保證體系196.2 一般安全要求196.3模板工程施工安全保證措施206.4支架工程施工安全保證措施21七、應急預案227.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227.2防止支架倒塌救援預案237.3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應急救援預案237.4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47.5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5一、編制依據1、合肥市濱湖新區徐河排澇泵站工程 徐河
5、(井岡山路-泵站)綜合治理子項 施工圖 共四冊 第三冊 南寧路跨徐河橋梁分冊(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相關圖紙;2、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 1302001)4、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 (GBT 17656-2008)5、木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52003) 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JGJ80-91)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8、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選用技術規程(DB11-T583-2008);9、合肥市濱湖新區南寧路(廬州大道-包河大道)工程、徐河(井岡山路-徐河泵站)工
6、程施工組織設計;10、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縮印本;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12、以往類似模板、支撐體系施工經驗。二、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南寧路橋斷面為單箱三室,每室凈空尺寸約(BH)為:11(5.7-6.3)m,兩側墻及兩中墻寬1m,三跨凈寬11m,底板厚1m。南寧路橋與道路45度斜交,橋長52.317m。單幅寬19.99m,兩幅之間設2cm變形縫,頂部橫斷面采用變截面形式。頂板板底采用三段圓弧平順相接,跨中頂板厚0.7m,板根部(中墻及側墻位置)板厚1.3m。箱涵混凝土為C35。該段地基層主要為砂質黃土、黏質黃土、粉質黏土。土的級別為I級非自重濕陷性
7、黃土和松軟土。地下水位于地表砂質黃土層中,水位埋設在13m,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隨季節性雨水變化而變化。主要技術標準:橋梁設計基準期:100年;橋梁設計安全等級:二級;橋梁所處環境類別:類;設計活載:汽車:城-B;人群荷載5.0KN/m2;設計洪水頻率:內河五十年一遇。2.2質量目標施工質量標準,按優質混凝土質量標準實施。混凝土外觀要求應力爭達到:表面平整光滑,線條順直,幾何尺寸準確(在允許偏差以內),色澤一致,無蜂窩、麻面、露筋、夾渣和明顯的汽泡,模板拼縫痕跡有規律性,結構陰陽角方正且無損傷,混凝土表面無需粉刷或僅需涂料罩面即可達到相當于中級抹灰的質量標準。三、支架及模板施工施工工藝流程:土
8、方開挖碎石墊層及混凝土墊層施工底板鋼筋安裝底板模板安裝底板混凝土澆注支架搭設側墻、中墻鋼筋綁扎側墻、中墻、頂板模板安裝頂板鋼筋綁扎側墻、中墻、頂板混凝土澆注混凝土養護支架模板拆除。3.1施工分段及分層概括 分段施工原則:以南寧路中心,橋梁變形縫為界,分兩段施工。分層施工以滿足施工順序和施工便捷要求為準,箱涵結構分兩次澆筑。墻水平向施工縫設置在結構受力較小處,墻面施工縫高出腋角以上300mm左右,水平向施工縫盡量統一取齊。南寧路橋箱涵斷面圖如下:3.2支架基礎情況腳手架搭設在基坑內,頂板施工時支架直接搭設在底板混凝土結構上。3.3模板構件選用要求框架內架結構采用碗扣式滿堂支撐,承重支架由立桿、橫
9、桿、立桿可調頂座及斜桿等組成模板構件選用:大于等于15mm厚竹膠板(木膠板),483.0碗扣式腳手架鋼管、483.0鋼管及配套頂托,12對拉螺桿,9090mm木方及其它建筑材料。所選用的材料質量需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定。鋼管表面平直光滑,無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剌、壓痕和深的劃痕。鋼管上嚴禁打孔。舊扣件使用前,先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3.4模板體系設計情況滿堂碗扣式腳手架的結構構造如下:立桿的縱距(順水向) b=0.6m,立桿的橫距(橫水向)=0.6m(跨中位置板厚為0.7m處為0.9m),橫桿的步距 h=1.2m。面板厚度15mm。次龍骨木方9090mm,間距250m
10、m橫向布置;主龍骨采用12槽鋼,間距(600mm)900mm縱向布置。為加強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腳手架設置剪刀撐;橫向剪刀撐沿支架縱向每7排立桿設置一道,其間距為4.2米(4.5米),一共5道;縱向剪刀撐設置3道。水平剪刀撐設置3道,即支架的頂部、底部和中部,所有同方向的剪刀撐均貫通,扣件連接扣緊。支架四周均設置剪刀撐。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邊墻中墻模板結構構造如下:模板采用大于等于15mm厚竹膠板,采用12對拉螺桿固定,上下左右間距為600mm;次龍骨采用90*90木方,間距250mm豎向方向設置;主龍骨采用雙拼483.0鋼管,間距600mm水平方向設置。中(側)墻模板安裝大樣圖:南寧路箱
11、涵排架橫斷面示意圖:3.5模板及支架搭設3.5.1 碗扣式腳手架搭設1、立桿 立柱的縱橫向間距為0.60.6m 、0.60.9m。 底層縱橫向水平桿作為掃地桿。3、剪刀撐橫向剪刀撐沿支架縱向每7排立桿設置一道,其間距為4.2米(4.5米),一共5道;縱向剪刀撐設置3道。水平剪刀撐設置3道,即支架的頂部、底部和中部,所有同方向的剪刀撐均貫通,扣件連接扣緊。支架四周均設置剪刀撐。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4、扣件安裝 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48)相同。 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 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力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
12、離不應大于150mm。5、支頂架搭設質量要求支架搭設基本要求:橫平豎直、整齊清晰,圖形一致連接牢固,受荷安全不變形。(1)立桿垂直偏差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2)水平桿的水平偏差: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30mm。橫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30mm。(3)支架的步距,立桿橫距偏差不大于25mm。3.5.2側墻模板安裝基坑采用放坡大開挖形式施工。側墻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板進行拼裝,側墻模板采用12對拉螺桿固定。上下左右間距為600mm;次龍骨采用90*90木方,間距250mm;主龍骨采用雙拼483.0鋼管,間距600mm。支撐體系采用48鋼管架體。3.6混凝土澆注順序混凝土采用汽車泵進行澆
13、筑,采用水平澆筑順序法,每層澆筑30cm,施工過程中注意嚴禁超高。混凝土澆筑順序及澆筑速度直接影響到模板及支架體系受力情況,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筑的順序及澆筑速度是保證支架體系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3.7模板體系的拆除1、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底模,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方可拆除。2、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緩慢釋放荷載,板模板拆除時由中間向兩邊拆,側墻模板拆除時由上向下拆。拆底部受力模板應經施工技術人員按試塊強度檢查,確認混凝土已達到拆模強度時方可拆除。3、頂板拆除模板時,首先松動模板頂托,拆除主龍
14、骨雙拼鋼管、次龍骨方木,并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應一次全部拆除完畢,模板拆除后,逐步拆除支頂架直至全部拆除完畢。4、拆除順序,墻體先松動對拉螺栓螺母,依次拆除螺母、主次龍骨及模板,如果模板與混凝土墻面吸附或粘結不能離開時,可用撬棍撬動模板下口,不得在墻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5、拆下的模板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及刷涂隔離劑,以備待用。四、結構模板支撐體系計算箱涵結構三跨凈寬11m,凈高5.7-6.3m。底板厚1m,墻厚1m,頂板厚0.7-1.3m。頂板支架體系:立桿的縱距(順水向) b=0.6m,立桿的橫距(橫水向)=0.6m(跨中位置板厚為0.7m處為0.9m,兩跨),橫桿的步距
15、 h=1.2m。面板厚度15mm。次龍骨木方9090mm,間距250mm橫向布置;主龍骨采用12槽鋼,間距(600mm)900mm縱向布置。邊墻中墻模板結構構造如下:模板采用大于等于15mm厚竹膠板,采用12對拉螺桿固定,上下左右間距為600mm;次龍骨采用90*90木方,間距250mm水平方向設置;主龍骨采用雙拼483.0鋼管,間距600mm垂直方向設置。混凝土自重rc=25KN/m3,強度等級C35,坍落度為14cm,計算時擬采用泵送落料,現場澆筑速度為0.5m/h,混凝土溫度為15,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模板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為11N/mm2,木方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為13N/mm2,鋼材抗
16、拉強度設計值為Q235鋼f=205N/mm2,邊墻屬表面裝修類,允許撓度取/250。4.1頂板模板支撐設計計算隧道結構頂板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板,模板體系的次龍骨采用9090木方,間距250mm橫向布置;主龍骨采用12槽鋼,間距(600mm)900mm縱向布置。模板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為11N/mm2,木方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為13N/mm2,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為Q235鋼f=205N/mm2,邊墻屬表面裝修類,允許撓度取/250。頂板厚0.7-1.3m,選最不利位置計算,頂板厚按1.3m算。1、計算參數: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5.7-6.3m,立桿的縱距 b=0.6m,立桿的橫距=0.6m,步距h
17、=1.2m。面板厚度15mm,抗彎強度11.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4。次龍骨木方9090mm,間距250mm,抗彎強度13.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4。主龍骨采用12槽鋼,間距600mm縱向布置,抗彎強度205N/mm2,彈性模量2.06105 N/mm4。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鋼筋自重25.00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2.00kN/m2。扣件計算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立面簡圖頂板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2、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均布荷載下三跨連續梁計算,
18、取0.6米寬為荷載計算單元。靜荷載標準值:q1 = 25.0001.3000.600+0.5000.600=19.8kN/m活荷載標準值:q2 =20.600=1.200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600.015.015.0/6 = 22.5103 mm3;I = 600.015.015.015.0/12 = 16.875104 mm4;模板面板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1.00N/mm2; M =
19、0.100q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19.8+1.41.200)0.2500.250=0.159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159106/22500=7.07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7.07N/mm2 f=11.00 N/mm2,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q4 / 150EI v = / 250 經計算得到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219.82504/(1506000168750)=0.518mm面板的最大撓度驗算:v =0.518mm250.0/250=1mm,滿足要求!3、次龍骨木方的
20、計算木方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木方按照均布荷載下三跨連續梁計算,取單根木方受力范圍0.25米為荷載計算單元。靜荷載標準值:q1 = 25.0001.3000.250+0.5000.250=8.25kN/m活荷載標準值:q2 =20.250=0.500kN/m木方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909090/6 =121.50103 mm3; I = 90909090/12 = 546.74104 mm4;木方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f 其中 f 木方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木方的最大彎距(N.mm); W 木方的凈截面抵抗矩
21、; f 木方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3.00N/mm2; M = 0.100q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8.25+1.40.500)0.600.60=0.382kN.m經計算得到木方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382106/121500=3.144N/mm2木方的抗彎強度驗算: f =3.144N/mm2 f=13.00 N/mm2,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q4 / 150EI v = / 250 經計算得到木方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28.256004/(15090005467400)=0.174mm木方的最大撓度驗算:v =
22、0.174mm600.0/250=2.4mm,滿足要求!4、主龍骨槽鋼的計算槽鋼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槽鋼承受由木方傳遞來的集中荷載作用,將木方和面板看成整體,將木方的荷載簡化成均布力,取單根槽鋼受力范圍0.6米為荷載計算單元。靜荷載標準值:q1 = 25.0001.3000.600+0.5000.600=19.8kN/m活荷載標準值:q2 =20.600=1.200kN/m12槽鋼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62.1103mm3;I = 391104mm4;槽鋼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f 其中 f 雙拼鋼管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23、); M 雙拼鋼管的最大彎距(N.mm); W 雙拼鋼管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雙拼鋼管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205N/mm2; M = 0.100q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19.8+1.41.200)0.600.60=0.916kN.m經計算得到槽鋼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916106/62.1103=14.7N/mm2槽鋼的抗彎強度驗算: f =14.7N/mm2 f=205N/mm2,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q4 / 150EI v = / 250 經計算得到槽鋼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219.86004/(1502.
24、06105319104)=0.031mm槽鋼的最大撓度驗算:v =0.031mm600.0/250=2.4mm,滿足要求!5、立桿的穩定性計算靜荷載標準值:P1 = 25.0001.3000.6000.600+0.5000.6000.600=11.88kN活荷載標準值:P2 =20.6000.600=0.72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P = 1.20P1 + 1.40P2=1.211.88+1.40.72=15.264kN立桿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15.264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5c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
25、=4.24c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取a=0.65m; h 最大步距,h=1.2m; 0 計算長度,取1.2+20.6500=2.5m; 長細比,為2500/15.95=156.7;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0/i 查表得到0.285;經計算得到=15264/(0.285424)=126.32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26.32N/mm2 f= 205N/mm2,滿足要求!4.2結構側墻中墻模板設計計算結構側墻中墻最大澆注高度為(8-1-0.3-0.3)=6.4m,取混凝土的澆筑高度
26、為6.4m進行驗算。其主要參數表如下: 主要參數表混凝土重力密度混凝土溫度混凝土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混凝土的澆筑高度cT12VH數值單位數值單位數值數值數值單位數值單位2.5t/m3151.21.150.5m/h6.4m1、荷載標準值1、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F1=0.22ct012V1/2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200/(T+15)=200/(15+15)=6.67h混凝土側壓力F1=0.22ct012V1/2 =0.222.5 6.671.21.150.51/2 = 3.58t/m2=35.8KN/m2 混凝土側壓力F2=cH=2.56.4=16t/ m2
27、= 160KN/m2取F1與F2的較小值F1=35.8KN/ m2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 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值:q=2KN/m2。3、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振搗時對垂直模板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為q=4KN/m22、模板驗算模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按照均布荷載下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寬度按0.6米)。靜荷載標準值:q1 = 35.80.6=21.48kN/m活荷載標準值:q2 =(2+4)0.6=3.6kN/m取板寬 b=600m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600.0015.0015.00/6 =22.5103 mm3;I = 60
28、0.0015.0015.0015.00/12 =16.875104mm4;模板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1.00N/mm2; M = 0.100q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21.48+1.43.6)0.2500.250=0.194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194106/22.5103=5.478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8.64N/mm2 f
29、=11.00 N/mm2,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q4 / 150EI v = / 250 經計算得到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221.482504/(1506000168750)=0.664mm面板的最大撓度驗算:v =0.664mm250.0/250=1mm,滿足要求!3、拉桿強度驗算模板總側壓力全部由拉桿承擔。拉桿承受的最大拉力:F拉 = qA=(1.235.8+1.46)0.60.6=18.49KN普通圓鋼抗拉強度設計值是f=195Mpa。 經計算得到拉桿(12拉桿,按10圓鋼截面面積計算)的最大抗拉強度值 f= F拉/Ag=18.49 /78.5=235.54Mpa
30、4、次龍骨木方驗算木方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木方的按照均布荷載下三跨連續梁計算。靜荷載標準值:q1 =35.80.250=8.95kN/m活荷載標準值:q2 =(2+4)0.250=1.5kN/m木方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909090/6 =121.495103 mm3; I = 90909090/12 = 546.7447104 mm4;木方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f 其中 f 木方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木方的最大彎距(N.mm); W 木方的凈截面抵抗矩; f 木方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3.00N/mm2;
31、M = 0.100q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8.95+1.41.500)0.600.60=0.613kN.m經計算得到木方抗彎強度計算值f=0.613106/121495=5.05N/mm2木方的抗彎強度驗算: f =5.05 N/mm2 f=13.00 N/mm2,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q4 / 150EI v = / 250 經計算得到木方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28.956004/(15090003413333)=0.311mm木方的最大撓度驗算:v =0.311mm600.0/250=2.4mm,滿足要求!5、主龍
32、骨雙拼鋼管驗算鋼管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鋼管承受由木方傳遞來的集中荷載作用,將木方和面板看成整體,將木方的荷載簡化成均布力。靜荷載標準值:q1 = 35.80.600=21.48kN/m活荷載標準值:q2 =60.600=3.6kN/m雙拼鋼管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24.49103 =8.98103mm3;I = 210.78104=21.56104mm4;鋼管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強度計算f = M / W f 其中 f 雙拼鋼管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雙拼鋼管的最大彎距(N.mm); W 雙拼鋼管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雙拼鋼管的抗彎強度設
33、計值,取205N/mm2; M = 0.100q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021.48+1.43.6)0.600.60=1.109kN.m經計算得到鋼管抗彎強度計算值 f =1.109106/8.98103=83.2N/mm2鋼管的抗彎強度驗算: f =123.54N/mm2 f=205N/mm2,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v = q4 / 150EI v = / 250 經計算得到雙拼鋼管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221.486004/(1502.0610521.56104)=0.50mm鋼管的最大撓度驗算:v =0.50mm600.0/
34、250=2.4mm,滿足要求!五、模板及支架施工技術措施5.1模板工程施工技術措施(1)模板選用的木方及木板要求要保證厚度一致,且平整度良好,同一規格木方平整度允許偏差1.0mm。腳手架系統選用碗扣式鋼管支撐。在模板安裝前檢查其質量,凡有缺棱掉角的一律不用,以確保模板接縫不漏漿。模板外觀要求模內干凈、無雜物,拼縫嚴密,模板接縫寬度不大于1.0mm,無漏漿縫隙。(2)支頂板前放線人員提供模板標高控制線及軸線,支頂板后質檢員應檢查標高,確保準確無誤。確保墻體平整度,要按模板設計進行模板加工并驗收,施工中正常拆模、吊運,保證模板不變形,做好成品保護。(3)杜絕層間交接處錯臺,要求墻體模板垂直控制在2
35、以內。為防止混凝土接茬處漏漿,在墻模根部貼11海綿條,海綿條貼在模板上,不能貼在混凝土表面上。(4)模內清理:分兩步,第一步:剔除混凝土接茬處浮漿及松散混凝土,保證混凝土露出石子;第二步:墻合模前,清除因混凝土澆筑留下的浮灰、雜物。鋼筋綁扎完畢后清除模內雜物,混凝土施工前用吸塵器將浮灰吸凈。(5)模板支搭完畢后,要進行預檢并辦理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的交接檢手續,經監理公司簽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澆筑混凝土時,需要木工專門負責看管模板。(6)竹膠板拆模后要及時進行清理,拆下木方,并及時起出釘子,將板面混凝土清理干凈,進行分類碼放,便于下次周轉。模板在使用前先刷隔離劑(使用水溶性脫模劑),堆放整齊
36、。(7)脫模劑涂刷: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修理和刷脫模劑,必須先將模板內外和周邊的灰漿清理干凈,用棉絲擦試油質脫模劑,涂刷時要均勻。(8)提前做好預留洞口及墻體混凝土成品保護問題,拆模時注意保護,拆模后在陽角處加設保護角板。5.2支架工程施工技術措施(1)鋼管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鋼管;腳手桿件不得鋼木混搭;立桿嚴禁將外徑不同的鋼管混合使用。(2)鋼管腳手架的桿件連接必須使用合格的瑪鋼扣件,不得使用鉛絲和其它材料綁扎。(3)腳手架的外側邊緣與電線的邊線之間,應按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特殊情況,必須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護措施。(4)嚴格按照設計好的方案搭設支架,不得隨意加大木方、橫桿、立桿的
37、間距。剪刀撐從底到頂設置,斜桿除兩端用旋轉扣件與支架扣緊外,在中部還必須有四個扣接點。扣件應清洗上油,保證無滑絲,保證立桿扣件的擰緊程度,并使用40Nm的扭力扳手抽查扣件的擰緊程度是否符合要求。(5)立桿間距誤差不得超過10cm,水平橫桿豎向間距誤差不得超過10cm。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派專人檢查鋼管架的結構情況和螺栓的松緊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6)腳手架底層縱橫向水平桿作為掃地桿。刀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7)當腳手架搭設尺寸中的步距、立桿縱距、立桿橫距和連墻件間距有變化時,除計算底層立桿
38、段外,還必須對出現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桿縱距、立桿橫距、連墻件間距等部位的立桿段進行驗算。(8)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 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9)腳手架要經施工負責人員檢查驗收后,才能使用,使用期間應該經常檢查。(10)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腳手架的外側、斜道和平臺,必須綁1-12米高的護身欄桿和釘2030厘米高的擋腳板,并滿掛安全防護立網;施工斜道的鋪設寬度不得小于1.2米,坡度不得大于1:
39、3,防滑條間距不得大于30厘米。六、模板及支架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安全保證體系為達到安全生產目標,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在處理工期、效益、安全的關系上,我們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時候不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重視安全工作,認真落實責任,強化安全管理。安全、高效、低耗是我公司的管理宗旨,針對本標段具體情況,項目經理部將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小組組長,親自領導相關安全職能部門,實行層級責任制,對現場施工安全進行管理。支架及高處作業前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高處作業的設施和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檢查確認完好后投入使用。搭
40、設支架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支架搭拆過程中在相應位置設置安全警戒區派人監護,上下同時作業地段必須設置安全隔離防護措施,嚴禁上、下同時拆除作業。高處作業人員的衣著要靈便,腳下要穿軟底防滑鞋6.2 一般安全要求1、所有人員必須遵守項目部安全管理規定,嚴格遵守高支模施工相關工種和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紀律,杜絕“三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安全生產紀律的行為,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和不被他人傷害。2、嚴格按照已審批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不得擅自改變工序。3、所有工序施工前必須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未經交底不得擅自施工。4、所有特種作業人員如架
41、子工、電工、電焊工、塔吊手,司索指揮等,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后,方可上崗作業,并在規定時間內復審。5、嚴禁酒后作業。6、作業前應先檢查使用工具是否安全牢固,作業條件及基礎是否符合安全要求。7、支架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并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立桿上的扣件應交錯布置,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5mm。8、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接設置。9、傳遞鋼管等材料時,嚴禁碰、觸、壓電源電線。扳手、扣件、螺母應放入工具袋,不準拋扔。11、模板尺寸準確,安裝模板必須及時釘(扣)頂牢固,不得留松板或浮板,預留孔口
42、應及時蓋板封閉牢固。12、使用手持電鉆、電鋸應符合安全用電要求,如有故障,應先拉閘斷電,送機修組維修,不準擅自檢修。13、架設完畢必須嚴格驗收,不合格不準進行下道工序作業,不準邊加固邊上鋼筋邊綁扎鋼筋作業,嚴防坍塌事故發生。14、遇有大霧、大雪、六級以上的大風、濃霧等惡劣氣候,應停止施工。15、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如需動火作業,每天作業前必須必須到安全部辦理動火審批手續,落實各項消防措施,專人監護。6.3模板工程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支模過程中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遇中途停歇必須將就位的支頂,模板聯結穩固,不得空架浮擱。拆模間歇時必須將松開的部件和模板全部運走,防止墜下傷人。在4
43、.0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時,不得讓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得大面積同時撬落,操作時必須注意警戒。2、模板安裝與加固時要保護鋼筋綁扎成品,并在緊固時保證原設計鋼筋的位置及保護層厚度;安裝時,應輕起輕放,不準相互碰撞,防止模板變形。3、拆模時不得用大錘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損傷混凝土表面和棱角。4、拆除后的模板要及時清除板面上的灰漿,對變形和損壞的模板及配件要及時修理,以備下次使用。5、所有在露天堆放的木模板,遇雨時應用塑料布進行覆蓋。6、模板組裝或拆除時,指揮拆除和掛鉤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方可操作,嚴禁任何人員隨模板起吊。安裝外模板的操作人員應戴安全帶。7、五級以上應大風停止模板作業。8、模板
44、安裝施工的要求:模板工程的施工質量要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位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性。對模板及其支撐結構進行檢算,以保證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不發生不允許的變形與下沉。模板的接縫要拼貼嚴密,避免漏漿。模板安裝后仔細檢查各構件是否牢固,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孔洞是否有所遺漏,安裝是否牢固,位置是否準確,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是否在規范允許值以內,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整體穩定性是否良好。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經常檢查模板的工作狀態,發現變形、松動現象及時予以調整。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如下:底板混凝土模板支立必須平順,允許偏差為:高程+10-20mm,寬度以中線為準,左右各20mm; 墻體內模板之間
45、連接好并調整凈空合格后固定,外側模板在鋼筋綁扎完后支立。模板支立允許偏差:垂直度2,平面位置10mm; 頂板結構允許偏差為:設計高程加預留沉落量+100mm;中線10mm;寬度+15 -10mm。6.4支架工程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拆除腳手架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拆除腳手架時,必須有專人看管,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非工作人員不得人內。2、腳手架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搭先拆、先搭后拆的順序,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通長水平桿和剪刀撐等,必須在腳手架拆卸到相關的部位時方可拆除。3、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4、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各構配
46、件嚴禁拋擲至地面。5、應在安全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監督下由熟練工人負責搭設;搭拆腳手架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按照設計方案和尺寸進行搭設。6、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撐,以確保搭設過程安全。7、所有扣件必須擰緊。 8、有變形的桿件和不合格扣件(有裂紋、尺寸不合適、扣接不穩等)不能使用。9、搭設工人必須配掛安全帶。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過大。10、沒有完成的腳手架,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以免發生意外。 11、腳手架的檢查分驗收檢查、定期檢查和特別檢查;每次必須由安質部嚴格檢查。12、使用中要嚴格控制架子上的荷載,盡量使之均勻分布,以免局部超載或整體超載;使用時還特別注意
47、保持架子原有的結構和狀態,嚴禁任意拆卸結構桿件和連墻拉結及防護設施。七、應急預案7.1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王佩富副組長:張子揚組 員: 吳傳洋、沈國峰、胡祥寶、孫偉、胡圣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辦公室。 急救電話120應急救援小組值班制度:在項目部現場設置值班室,在施工期間由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吳傳洋、沈國峰、胡祥寶負責輪流值班,并于值班室外張貼值班表和值班人員電話聯系方式,各值班人員聯系電話要保持24小時開機,以便事故發生時能隨時保持聯系。救援領導小組成員職責:1、王佩富負責現場指揮,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工作。2、張子揚負責現場搶救傷員,及時通知當事人的
48、家屬,派人做好接待,善后處理工作。3、張子揚負責現場保護,維護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4、沈國峰負責聯絡調查,受現場指揮小組命令,立即通知當地安全生產監督局。5、吳傳洋負責現場自查自糾,清除隱患,防止同類事故發生。7.2防止支架倒塌救援預案本工程結構凈高6m左右,均采用碗口支架,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支架倒塌事件后,首先查明是否有人員受傷、傷亡,如有人員受傷及時撥打急救電話120,項目部立即啟動安全應急預案,成立應急突擊小組,查明事故原因后,制定搶險方案,應急突擊小組積極展開搶險,搶險完成后,經過安全、質檢等人員檢查,確定安全隱患已排除后,繼續進行相關工序施工。7.3觸電、物體打擊、機械
49、傷害應急救援預案1、呼救(1)當發生觸電傷害時,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應大聲喊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或某某部位發生觸電傷害啦!將觸電傷害事件的信息準確傳出。(2)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管理人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應急響應小組領導處。(3)應急響應小組負責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工作。2、報警(1)報警人員(姓名:胡圣寶)負責打急救電話120或項目部觸電傷害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電話,報告發生傷亡、傷害的地點、傷害類型,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標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2)安全員(姓名:孫偉)負責將傷亡、傷害情況及時報告公司安全保衛部。3、接車接車人員(姓名:胡
50、祥寶)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搶救車輛,引領急救車從具備駛入條件的道路迅速到達現場。4、自救(1)使觸電人員脫離帶電體時,搶救人員必須首先保證自己不被傷害。如在附近有電源開關,應首先采用切斷電源的方法;如附近無電源開關,應尋找干燥木方、木板等絕緣材料,挑開帶電體;如可以迅速呼喚到周圍電工,電工可利用本人絕緣手套、絕緣鞋齊全的條件,迅速使觸電者擺脫帶電部分。(2)急救:觸電者擺脫帶電體后,應立即就地對其進行救護,除非周圍狹窄、潮溫,不具備搶救條件,可將其轉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驟如下:使觸電者仰面平躺,檢查有無呼吸和心臟跳動;如觸電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無明顯呼吸起伏,立即給其做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如觸
51、電者脈搏微弱,應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心臟按摩,在心臟部位不斷按壓、松開,頻率為60次/分鐘,幫助觸電者復蘇心臟跳動;因觸電的不良影響,不是一下子表現出來的。因此,即使觸電者自我感覺良好,也不得繼續工作,應使其平躺,保持安靜,同時保證周圍空氣流通,由醫生來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3)在急救醫生到來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5、現場保護在事故現場內設立警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現場,配合安全管理部門調查傷亡、傷害原因。6、通訊聯絡(1)建立通訊網絡,使各級有關人員能迅速、正確的接受到觸電傷害事故、事件信息;(2)單位內的電話要最大限度地保持暢通,直通現場的電話要設
52、專人接聽,及時傳話。7、設備/設施保障(1)保證救護器材的供給與完好;(2)保證傷員救護等工作的運輸車輛。8、信息發布(1)負責在應急過程中對媒體和公眾的發言人工作;(2)向媒體和公眾發布事故應急救援的有關信息。9、事故后的恢復工作(1)事故后負責終止應急活動,恢復正常秩序;(2)負責事故中受傷人員的善后處理。7.4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報告責任人(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2、接到報告后,立即召集應急指揮小組(項目經理或管理人員),開展搶救工作,各崗位人員迅速到場。3、立即搶救傷員:(1)現場搶救,同時通知醫療急救中心(打120)應務必講清
53、受傷人員、人員受傷情況和工地地點,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導救護車送指定醫院。急救箱、擔架(搶救受傷者須用擔架)存放在工地項目部。(2)派人隨同救護車到醫院,隨時了解傷情,及時反饋傷者情況。(3)通知當事人的家屬,做好接待工作,安慰、穩定家屬的情緒。(4)積極做好善后處理工作。4、立即派人保護現場,設置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疏散人員、召集有關人員做好當事人周邊的問訊取證記錄,了解事故現場情況配合事故調查。5、立即向上級領導(公司及安全科)報告,按程序向上級機關報告,配合做好事故調查、取證、處理。6、立即組織安全自查自糾、消除隱患,確保施工安全;立即組織對體體工作人員的舉一反三防墜落安全再教育,提高安
54、全防范意識,做到遵章守紀,防止同類事故發生。7.5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立即報警。施工現場火災發生信息后,指揮小組要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以便及時撲救火災事故、處理火災事故,并及時通知安全科應急搶險領導小組。2、組織撲救火災。施工現場發生火災后,除及時報警以外,指揮小組立即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和員工進行撲救,撲救火災時要按照“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的滅火戰術原則。并派人及時切斷電源,接通消防水泵電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收散人員,隔離火災危險源和重點物資,充分利用施工現場中的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滅火。3、協助消防隊滅火。在自救的基礎上,當專業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后,火災事故
55、應急指揮小組要簡要地向消防隊負責人說明火災情況,并全力支持消防隊員滅火,聽從專業消防隊的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滅火。4、現場保護。當火災發生時和撲救完畢后,指揮小組要派人員保護好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對事故原因及責任人的調查。同時應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時清理,將火災造成的垃圾分類處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從而將火災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5、加強自查自糾。項目部要吸取事故的教訓,加強對全體作業人員防火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防火意識,同時加強自查自糾,消除隱患,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6、立即組織安全自查自糾、消除隱患,確保施工安全;立即組織對全體施工作業人員的舉一反三防火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做到遵章守紀,防止同類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