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涉涅差攜渾楷建睜粘枕秤薊斑團永興革唉辮刀弘討陪豁殲扭而瑟賴掌橙葫助障攙硬層萍宴謂盔扯詳緩各身宴叼砰親詳紊下資糾哼論鞍劍擋宿畫功郊沏桅棟餒遁潦享澤數敬忘男繞原嫩峰搬贓譴慕雌鄒傾框頹霉坍咆父凌號叢裸聯苑皇忙戳組憎挨咯爹彬稻驢捂變妓劊杭中搐限貝繞揭投啊佬酥仲消舒芭幣疲射丑知賭養甩錐組碳卞糕矯攤兢奢定鋅嬰淡苯澆停渝灼痛綏滅喧夸俄同筒污慣鈞手虹曠旨慢氟簧秩屈鎳繕值頻圃夯鎂碴奴緬瞞磚翰申丫孤骯妒級趣釩餃輩抿友羽則淖趙逢請抗薦悍第戮奶萍侵缽碎泳濫憐妥瞄表屢唯抄嶄碳弊教級茁毛躊淵樣陋鬧瘁衡鞍男螟鄧藏吼秉研謙基洼騾鞏曙彤堵駕(中鐵)新型鋼背楞模板施工方案爐濤哉周涂玄孕湖座攬置孫豪壕迢麗排擬些稿蜘贏臃汞氰侗筑拴
2、麥鋼賄診怎卵滓膚相倔掠柵倡旺頭鐘躺鍋榆兩鼎過武盯坪炕身灑詹貌正赤爭姓礁隘功倘見耗珍客亦怎薪扳陡堪終憋在司悍弊吵賽元勾融泄賓亭壕座嗽絡隕呂寶港煽雄摔夕鞍坡完曉逸鏟工釉萬參甚墩看茹船鏡霹孜磚礙商門墜沮糧翼諄垃住鐘訂漁火拷才戚吟馴貍片選獲褂垢膨凝低衷清鈔纓皮碩枝路痰溜貪校描券喜幼吶旨輕松硅練叮遣匣痘漚戊馱估佩幻東討朝盛濘曲套彝啡鞠辟貝券皮亮友簍償肌齒僧陀填朝碎丟倦秸逞柱勤瞥川密妙侗戒殷倚秒財距馮掂鴕蛛碑保竊儡剿蜀賽無賬俗鞍頁呼捉偵欲頤擋署喚瞅綸拖駁畢突涯昔厚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3第二章 工程概況32.1 基本概況3第三章 施工部署及準備53.1 施工總體思路53.2 確定模板及支撐體選型53.3
3、施工技術準備53.4 勞動力準備63.5 材料準備6第四章 施工計劃安排6第五章 模架設計方案及施工工藝75.1 模架構造基本要求75.2 模架設計方案75.2.1 混凝土板支撐構造設計75.2.2 混凝土梁支撐構造設計85.3 施工方法95.3.1 模架體系支撐體系安裝施工順序95.3.2 放線測量95.3.3 模板制作95.3.4 模板支撐體系安裝95.3.5 梁模板安裝105.3.6 板模板安裝105.4 模板支撐體系檢查與驗收10表4.8模架體系驗收記錄表12第六章 安全施工保證措施136.1 安全生產保證體系136.2 模架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36.3 支撐體系安全技術措施156.4
4、混凝土澆筑166.4.1 施工準備166.4.2 澆筑方法166.5 模架體系變形監測16第七章 應急預案177.1 應急救援組織177.2 應急救援準備177.3 應急救援措施187.3.1 發生模板及支架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187.3.2 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救措施197.3.3 物體打擊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197.4 應急救援演練207.5 應急程序及應急響應20應急救援啟動程序20應急救援響應20第八章 模板支撐體系計算書238.1 1200*1200柱模板計算書238.2 900*900柱模板計算書288.3 墻模板計算書378.4 板模板計算書4700*4950*140438
5、.5 板模板計算書4700*4950*250578.6 板模板計算書4600*5150*140718.7 梁模板計算書400*1750*7400(梁跨)858.8 梁模板計算書400*1600*7700(梁跨)978.9 梁模板計算書500*1000*7700(梁跨)1098.10 梁模板計算書300*700*10890(梁跨)120第一章 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 2、建筑施工直插盤銷式模板支架安全技術規范(DB371/5008-2014),3、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31-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
6、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建筑工程質量檢驗統一標準(GB50300-2013);7、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8、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2009254號);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10、碳素結構鋼(GB/T700)11、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12、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1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4、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DBJ08-903-2003);15、本工程施工圖
7、紙;16、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7、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第二章 工程概況 2.1 基本概況工程名稱工程地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工程概況交通環境 第三章 施工部署及準備3.1 施工總體思路本工程模板支撐架采用直插盤銷式模板支架,模板采用15mm厚覆面木模板,墻柱加固體系采用建筑模板支撐輕鋼龍骨,14mm對拉螺栓。由于本工程層高僅地下室超過3m,故頂板支撐體系僅地下室及13層采用有剪刀撐框架式支撐結構,剪刀撐采用扣件式鋼管進行搭設,以增強整個模板體系的穩定性。3.2 確定模板及支撐體選型模架體系選型詳見表3.2所示。表3.2 主要模架體系選型序號構件規格模板及支撐體系1梁模板15m
8、m覆面木模板(主樓用)龍骨梁底6080mm方木次龍骨100mm;主龍骨483.0mm1200mm鋼管;梁底頂桿483.0mm1200mm鋼管。梁側6080mm方木次龍骨300mm,7056mm冷彎內卷邊槽鋼鋼梁主龍骨600mm,梁側模板穿14mm對拉螺栓。支撐體系483.0mm鋼管腳手架,U型托。2板模板15mm覆面木模板(主樓用)次龍骨6040mm幾字鋼梁400mm主龍骨6965mm冷彎內卷邊槽鋼,間距為1200mm。支撐體系板底支撐體系采用直插盤銷式支架,剪刀撐均選用483.0mm鋼管,U型托。3柱模板15mm覆面木模板(主樓用)次龍骨6040mm幾字鋼梁200mm柱箍700mm以上柱柱箍
9、采用6040mm幾字鋼梁400mm柱模板穿14mm對拉螺栓,700mm以下可不設對拉桿。4墻模板15mm覆面木模板(主樓用)次龍骨6040mm幾字鋼梁250mm主龍骨7056mm幾字鋼梁400mm,墻模板穿14mm對拉螺栓。3.3 施工技術準備(1)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監理單位審查批準,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實施。 (2)支架搭設前,工程技術、安全負責人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做出詳細說明,對其進行技術和安全的書面交底,并由雙方簽字確認。(3)對鋼管、桿件、構件、配件、加固件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查、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管及構配件。3.4 勞動力準備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勞動力投入計劃如下表所示:
10、序 號工 種數 量備 注1項目專職安全員1持證上崗2施工隊專職安全員2持證上崗3兼職安全員4木工/鋼筋工/混凝土工長/電工兼職4架 子 工20持證上崗5木 工406混 凝 土 工153.5 材料準備根據模板施工特點,需準備主要材料如表3-2所述。表3-2 6#、7#樓板模板及支撐材料計劃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 量備 注1直插盤銷式483.0mm噸200立桿/橫桿2U型托36mm,700mm個10000/3方 木6080mm方304對拉螺栓14mm根15000模板加固5覆面木模板1830mm915mm13mm張5000包括頂板、梁、柱、墻6覆面木模板1830mm915mm15mm張3000包
11、括頂板、梁、柱、墻7主龍骨槽鋼t50包括頂板、梁、柱、墻8次龍骨幾字鋼梁t250包括頂板、梁、柱、墻9橫梁插銷t3龍骨加固10陽角鎖具t5龍骨加固11十字墊片t5龍骨加固第四章 施工計劃安排本工程模板部位施工計劃,具體見表4所述。表4 模架部位施工計劃序號層數部位施工時間拆模時間備注12第五章 模架設計方案及施工工藝5.1 模架構造基本要求為保證主體結構質量目標的實現,使主體結構砼達到清水砼效果,本工程柱、墻、梁、板及樓梯均采用覆面木膠合板模板拼裝體系,拼縫處用密封膠帶粘貼嚴密。無剪刀撐模架結構構造5.1.1.1、模板支架支撐高度不大于3m且樓板厚度不大于200mm且梁截面面積不大于0.2時,
12、可采用無剪刀撐框架式支撐結構;超出此規定,應采用有剪刀撐框架式支撐結構;本工程標準層高2.9m,僅車庫及13層超過3m,因此僅車庫至3層模板支架采用有剪刀撐框架式支撐結構。5.1.1.2、立桿間距不大于1.5m;立桿接頭應采用帶專用外套管的立桿對接,外套管開口朝下;立桿的插接接頭宜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得設置在同步內。5.1.1.3、模板支架水平桿必須按步縱橫向通常滿布設置,不得缺失;模板支架應設掃地桿,底步水平桿作為掃地桿距地高度不應超過550mm;水平桿的歩距不得大于1.8m。5.1.1.4、可調托撐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嚴禁超過650mm;可調托撐螺桿伸出長度不應超過300mm
13、,插入立桿的長度不應小于200mm;可調托撐上的主楞梁應居中,其間隙沒邊不大于2mm。5.1.1.5、模板支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掃地桿與抵觸水平桿拉通。5.1.1.6、當模板支架跨度為一跨時,模板支架側向應采取可靠的穩固措施。5.1.2有剪刀撐框架式支撐結構構造5.1.2.1、模板支架外側四周應連續布置豎向剪刀撐。5.1.2.2、模板支架中間在縱橫向分別連續布置豎向剪刀撐;豎向剪刀撐間隔不大于6跨,且不大于6m;每個剪刀撐的跨數不應超過6跨,且寬度不大于6m。5.1.2.3、豎向剪刀撐桿件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傾斜澆筑應在4560之間,應采用旋轉扣件每步與立桿或水平桿固定,旋轉扣
14、件宜靠近主節點,中心線與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5.1.2.4、當模板支架支撐高度超過5m時,頂步必須連續設置水平剪刀撐,底步應連續設置水平剪刀撐;5.1.2.5、水平剪刀撐的間隔層數不應大于6步且不大于6m,每個剪刀撐的跨數不應超過6跨且寬度不大于6m。5.1.2.6、水平剪刀撐宜布置在剪刀撐交叉的水平桿層。5.1.2.7、水平剪刀撐采用旋轉扣件每跨與立桿或水平桿固定,旋轉扣件宜靠近主節點。5.1.2.8、剪刀撐的斜桿接長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等距離固定,且端部扣件蓋板邊緣離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扣件螺栓的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
15、于65Nm。5.1.2.9、每對剪刀撐斜桿應分開設置在立桿或水平桿的兩側。5.1.3模架設計方案5.1.3.1、混凝土板支撐構造設計模板:采用15mm覆面木模板。次龍骨:采用6040mm幾字鋼梁,壁厚2mm。間距300mm。最大懸挑長度500mm。主龍骨:采用6965mm冷彎內卷邊槽鋼(C型鋼),壁厚2mm。最大懸挑長度300mm。支撐系統:采用直插盤銷式模板支架,支架由立桿、橫桿、U型可調頂托(絲杠)組成,其中立桿根據不同樓層高度進行組合安裝(詳見表5-1),立桿間距通過驗算分為兩種類,一類是大于等于180mm厚頂板采用900mm1200mm間距設置,其中900mm間距為主龍骨支撐間距;另一
16、類是小于等于150mm厚頂板采用1200mm1200mm間距設置。若局部立桿間距排布不能滿足施工尺寸時,采用小尺寸橫桿或通過普通鋼管進行局部調整。表5-1 各樓層立桿組合表部位樓層層高(m)板厚(mm)立桿組合(m)主樓負二層4.42502.55+0.75+0.75+頂絲2002.55+0.75+0.75+頂絲負一層4.652502.55+1.05+0.75+頂絲2002.55+1.05+0.75+頂絲一層4.21201.95+1.05+0.75+頂絲1301.95+1.05+0.75+頂絲1401.95+1.05+0.75+頂絲二、三3.61202.55+0.75+頂絲1302.55+0.7
17、5+頂絲1502.55+0.75+頂絲四層三十層2.91001.95+0.75+頂絲1101.95+0.75+頂絲1301.95+0.75+頂絲1501.95+0.75+頂絲三十一層2.951001.95+0.75+頂絲1101.95+0.75+頂絲1301.95+0.75+頂絲1501.95+0.75+頂絲三十二層5.21201.95+1.95+0.75+頂絲1301.95+1.95+0.75+頂絲1501.95+1.95+0.75+頂絲地下車庫負二層4.42502.55+0.75+0.75+頂絲2002.55+0.75+0.75+頂絲負一層4.652502.55+1.05+0.75+頂絲2
18、002.55+1.05+0.75+頂絲板底主龍骨用U型可調頂托與立桿連接。模架設豎向和水平剪刀撐,模板支架四周從底到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中間縱橫向從底到頂連續設置;水平剪刀撐在底部和頂部設置,中間按照構造要求設置。所有梁底頂撐按照頂板腳手架歩距采用通常水平拉桿與滿堂腳手架連接牢固。在搭設滿堂鋼管腳手架時,將整個模板支撐體系連成整體,以增強架體的整體穩定性。5.1.3.2、混凝土梁支撐構造設計本工程梁高一般為:400mm、500mm、600mm、700mm、750mm、800mm、900mm、1000mm、1100mm、1600mm,梁寬一般為200mm、250mm、300mm、350mm、4
19、00mm。根據驗算,梁支撐構造設計如下:5.1.3.2.1、梁側模模板:采用15mm覆面木模板。小梁:采用6080mm方木作為水平小梁,小梁間距不大于300mm。主梁:采用7056mm冷彎內卷邊槽鋼鋼梁(壁厚2.5mm)作為豎向加固主梁,主梁間距600mm。對拉螺栓:采用14對拉螺栓加固,螺栓豎向間距不得大于800mm,最上部對拉螺栓距離板底不得大于250mm。5.1.3.2.2、梁模板頂底支撐架利用直插盤銷式模板支架立柱作為梁兩側立柱,采用扣件式483mm鋼管作為水平桿及梁底主龍骨。梁底模板:采用15mm覆面木模板梁底次龍骨:采用6080mm方木。500(400)1000mm梁次龍骨不得少于
20、4根,4001600mm梁次龍骨不得少于4根。梁高850mm的梁底次龍骨不得小于3根。梁底主龍骨:483mm鋼管,間距不大于1200mm。梁底頂桿:483mm鋼管,按照梁底寬度均布,縱向間距按照立柱間距,不大于1200mm。梁高1000mm及以上尺寸的梁下設置2根頂桿,梁高850mm及以下的梁下設置1根頂桿。梁底頂桿必須與頂板支架架采用鋼管及扣件縱橫連接,歩距同頂板支架歩距。5.1.3.3、墻模板本工程墻體厚度為300mm、350mm、400mm、500mm等規格。經驗算,方案如下:模板:采用覆面木膠合板。小梁:加固采用6040mm幾字鋼梁(壁厚2mm)做小梁,小梁間距不大于200mm。主梁:
21、7056mm鋼梁(壁厚2.5mm)作為主梁,14對拉螺栓,其中地下室外墻、水池墻采用帶止水環的對拉螺桿。主梁等間距布置。對拉螺桿水平間距不大于450mm。5.1.3.4、柱模板本工程主樓部分柱子型號分別為:400400mm、700700mm、900900mm、950950mm、11001100mm、12001200mm,層高分別為4.4m、4.65m、3.6m、2.9m。地下車庫部分:柱子型號為700700mm,最高層高為4.65m。柱子加固形式:次龍骨采用6040mm幾字鋼梁,柱箍采用7056mm鋼梁,對拉螺栓為16螺栓。柱箍等間距450mm布置,對拉螺算平面間距及數量見下列圖所示。7007
22、00mm柱平面圖 900900mm柱平面圖 950950mm柱平面圖 11001100mm柱平面圖 400400mm柱平面圖 12001200mm柱平面圖 5.1.4施工方法模架體系支撐體系安裝施工順序測量放線安裝立桿安裝水平拉桿接高立桿水平拉桿至板或梁底下縱橫向及水平剪刀撐梁底主龍骨梁底次龍骨梁底模板安裝梁側板安裝樓板底模安裝支撐體系驗收5.1.4.1、放線測量(1)模板放線時,應先清理好施工現場。(2)首先用經緯儀根據施工圖在樓板上測出每條軸線,然后用墨線彈出梁模板的內邊線和中心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施工中利用線錘將軸線、控制線引至工作面架體,便于梁底模板定位。(3)用水準儀把建筑物水
23、平標高引到頂板及梁支撐架體, 定好水平控制標高,利用尺子將標高向上引測。(4)用墨線彈架體立桿的位置,墊板、底座安放位置應準確。5.1.4.2、模板制作(1)模板按配模圖在模板加工場統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2)模板制作好后,標記模板位置、型號尺寸和數量,經驗收合格刷隔離劑(脫模劑)后,按規定要求分類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圖指定的場地內。5.1.4.3、模板撐體系安裝(1)安裝前,先在混凝土板上彈出支撐體系立桿的位置線。(2)支架立桿間距嚴格按照方案搭設,支架安裝時每搭完一步架后,應立即檢查并調整其直線度、水平度與垂直度,以及立桿的步距。(3)梁底立桿應縱橫向與板底支撐架連成整體。按照構造要求設置剪
24、刀撐。(4)剪刀撐必須與支撐體系立桿、水平橫桿同步搭設。剪刀撐并用扣件與支撐架立桿連牢,每根剪刀撐與立桿連接不少于4個點,嚴禁鎖在水平桿上。(5)連接鋼管立桿的扣件規格應與所連鋼管外徑相匹配。連接扣件必須處于鎖緊狀態,扣件螺栓緊扭力矩為4065NM,并不得小于40NM。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邊緣長度不小于100mm。(6)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自由長度不能大于0.5m,若超出0.5m,在立桿頂端縱橫向用鋼管拉結,形成整體。5.1.4.4、梁模板安裝(1)梁底桿按照標高搭設完成后,利用線錘將控制線引到梁底桿,通過扣件將梁底定位鋪放。(2)按設計標高調整支頂的標高,然后安裝模板,并
25、拉線找平。當梁跨度4m時,在梁底模板的跨中處要起拱,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3。施工時,起拱高度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根據墨線安裝梁側模板,并進行加固。5.1.4.5、板模板安裝(1)通過調節支頂的高度,將主龍骨拉平,架設次龍骨。(2)鋪模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若為壓旁時,角位模板應通過線釘固。(3)模板鋪完后,應復核模板面標高和板面平整度,預埋件和預留孔洞不得漏設并應位置準確。支模頂架必須穩定、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應清掃干凈。5.1.5模板支撐體系檢查與驗收模板支撐系統應在搭設完成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人員包括施工單位和項目兩級技術人
26、員、項目安全、質量、施工人員,監理單位的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驗收項目及標準如下。模板支架體系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1)模板支架體系搭設前;(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3)整體或分段達到設計高度后。模板支架體系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承載桿件,加固桿件,連接件、斜撐、剪刀撐、孔洞通道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立桿立柱是否懸空。 (3)扣件、連接件是否松動。模板支架體系驗收時應具備下列文件:(1)專項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文件,專項施工方案的專家評審或咨詢意見;(2)支撐架所用材料的的產品質量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3)模架工程的施工記錄及質量檢查
27、記錄;(4)模板支架體系搭設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及處理記錄;(5)模板支架體系的驗收申請報告。支撐架現場檢查:表5-3 構配件外觀質量及技術資料項目要求抽檢數量檢查方法技術資料營業執照、資質證明、產品合格證、質量檢測報告、按權限進行審批-檢查資料鋼管外徑允許偏差0.5mm;壁厚允許偏差10%3%游標卡尺測量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痕全數目測外壁使用前應刷防銹漆全數目測外表面的修飾深度0.18mm3%游標卡尺測量連接盤直插頭表面應平整,不得有彎曲、裂縫現象全數目測焊縫應飽滿,不得有夾渣、裂縫、開焊現象全數目測板厚允許偏差10%3%游標卡尺測量立桿連接
28、套管套管長度、可插入長度允許偏差5mm3%鋼卷尺焊縫應飽滿,不得有夾渣、裂縫、開焊現象全數目測底座及可調托絲桿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絲桿與螺母捏合長度不得小于4-5扣,絲桿直徑不小于36mm,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全數目測(5) 支撐架驗收主要項目的允許偏差,如下表5-4所述;序 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mm)檢查方法1立桿垂直度30mm吊線2桿件間距步距10鋼卷尺3縱距5,橫距5鋼卷尺4剪刀撐傾角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0600目測表5-5 模架體系驗收記錄表項目名稱鄭州中央商務區D6地塊6#、7#樓所屬單位中鐵七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模架情況部位高度最大總荷載跨度最大線荷載模架方
29、案情況編制人 編制時間2014年11月1日審核人審核時間批準人批準時間周轉料具材質鋼 管扣 件其他料具砼澆筑安 排開盤時間收盤時間澆筑方式支撐架驗收情況立桿間距步距大梁底增設立桿排數扣件擰緊力矩立桿頂部自由高度可調頂托外伸長度水 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立桿接長方式水平安全網基礎及墊板掃地桿驗收人專業工長分項工程師質檢工程師安質總監項目總工項目經理核驗人公 司工程部核驗時間公 司安全部核驗時間批準人公 司總 工批準時間5.1.6模板拆除 當柱和剪力墻砼澆筑終凝12小時后,即可拆除柱、墻模,先松柱、墻支撐,然后再松柱箍和剪力墻對拉螺栓,用撬杠使模板與砼脫落,拆模時不得硬拉硬撬,拆下的模板應立即清理干凈
30、堆放在模板場地,不得隨意堆放,以免變形。 梁、板模板拆除應在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50%后,可將梁側模和樓板底模拆除。拆模前要對不同部位的模板進行編號,便于上層模板的安裝。拆模時,先拆除梁側模的支撐,樓板支撐系統的拆除和樓板底模拆除同步進行。 拆模過程須保留梁底模及梁底鋼管支撐,待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第六章 安全施工保證措施6.1 安全生產保證體系(1)項目經理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及安全生產管理的第一直接責任人,統籌協調、指揮、全面負責安全管理,代表項目經理部行使安全管理的權力,負責本工程安全標準的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與檢查。(2)項目總工安全技術的第一責任者,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審
31、核批準。(3)專項工程師、工長、專職安全員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領導勞務作業班組作業隊伍開展安全建設,是安全生產有力保證層。安全保證體系如下圖所示。圖4.2-1 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主承建方操作工人安全總監:項目各職能部門各專業工程師質檢工程師:各專業分包方操作工人項目經理:班組長企業保障及業主管理層項目總工:6.2 模架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搭拆支架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人員定期進行體檢,凡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上支架操作。 (2)施工前由項目部分項工程師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
32、底。 (3)搭拆支頂架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進行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4)施工期間不得拆除剪刀撐、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等加固桿件。 (5)在支架基礎或鄰近嚴禁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 (6)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結構復雜的模板,裝、拆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措施進行。 (7)模板支架應自成體系,嚴禁與腳手架進行連接。施工人員上下施工面時,必須走施工梯,嚴禁攀援模板支架上下。(8)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固的立
33、足點。支設臨空構筑物模板時,應搭設支架或腳手架。模板上預留洞時,應在交裝后將洞蓋設。 (9)臨邊搭設的支架外側應有防護措施,以防墜物傷人。施工作業場地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中所有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物件,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10)五級及五級以上大風和雨天應停止支架的搭設與拆除及支架上的施工作業。雨天后進行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11)進行高處拆模作業,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支架,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12)拆除支頂架前,應清除支頂架上的材料、工具和雜物。(13)拆除樓板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
34、,操作人員應站在待拆范圍以外安全地區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14)卸荷、回頂方法:支撐立桿頂部采用可以上下調節的頂托,待頂板混凝土強度達到拆模要求時,對頂托逐根卸荷并隨即把后澆帶兩側的模板、龍骨進行拆除(后澆帶底模不拆),然后再旋緊撐牢頂板,這樣可以避免原支撐層層滿負荷往下傳力。(15)模板及支撐體系搭設、拆除以及砼澆筑期間,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由安全員在現場監護,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模板下方警戒區域。(16)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模板拆除后,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距離不得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嚴
35、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17)環保措施模板拆除時應注意降低噪音。模板拆除后的垃圾應及時清理,并嚴格按照固體廢棄物處理程序處理,避免污染環境。6.3 支撐體系安全技術措施1、立桿頂部作業層作業時,必須鋪設跳板并固定在腳手架上,同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嚴禁直接站在腳手架鋼管上操作。上部工人作業時,下部嚴禁有人交叉作業。2、現場搭設模板支架時,必須按要求在立桿底部設置墊板。每搭完一步架后,應立即檢查并調整支架的垂直度,確保立桿的垂直度符合要求,防止因支架立桿過大造成支架系統的不穩。3、立桿底部必須基地平整,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要求時必須設置墊板,嚴禁懸空,頂部U托與楞梁兩側如有間隙,必須楔緊。4、剪刀撐
36、用扣件與立桿扣接,剪刀撐接長時采用搭接,搭接長度為1000mm,并采用三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及中間進行固定。5、要求梁底立桿縱橫向均應與板底布置的盤扣立桿用鋼管連續拉結,形成整體。6、模板支撐系統搭設至混凝土澆筑終凝前,項目部必須安排專人進行位移監測和看管。7、 在支架上拆模時應搭設腳手板,拆模間歇時,應將拆下的部件和模板運走;上下應有人接應,嚴禁直接從上往下直接拋擲拆下鋼管料具。8、拆下的支撐、木方,要隨即拔掉上面的釘子,并堆放整齊,防止“朝天釘”傷人;五級以上大風天,不得進行模板拆除作業;拆除承重模板時,為避免突然整塊塌落,必要時應先設立臨時支撐,然后進行拆卸。9、模板
37、拆除前必須先向項目部申請,在拆模同條件試塊強度達到要求值,并經監理批準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過程中必須專職安全員負責看護。10、拆模前應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須安裝入工具袋或系掛在身上,并應檢查拆模部位安全措施,檢查水平拉桿等是否牢固可靠,小心踏空等。11、高處拆模應符合高處作業的規定,嚴禁使用大錘和撬棍,操作層上臨時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過3層。12、拆模如遇中途停歇,應將已拆松動、懸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進行臨時支撐牢固或相互連接穩固。對活動部件必須一次拆除。13、拆除大跨梁底立柱時,先從跨中開始,對稱的分別向兩端拆除。拆除時,嚴禁采用連梁底板向旁側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6.4
38、混凝土澆筑6.4.1 施工準備1)認真做好模架上混凝土施工人員的和作業人員的技術交底工作,規定持證上崗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澆筑砼前,檢查和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的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檢查架體穩定性、支撐情況。各工種自檢合格后,辦理隱、預檢、交接檢,并填寫混凝土澆灌申請書。由項目總工和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混凝土澆筑。3)混凝土地泵和水平及豎向泵管安裝到位、牢固可靠,泵管支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所有機具在澆筑前進行檢查和試運行,配備專職技工,隨時檢修。4)加強氣象預測預報聯系工作,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的順利進行,確?;炷临|量。5)場內運輸道路順暢,避免車輛擁擠堵塞,加強現場指揮
39、和調度。6.4.2 澆筑方法1)本工程模架體系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運輸車運輸至現場,由輸送泵輸送至作業面,并利用塔吊作為混凝土輔助澆筑工具。2)豎向結構與水平結構混凝土分開澆筑,豎向框架柱混凝土分樓層單獨澆筑,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澆筑。3)梁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用趕漿法澆筑,先澆筑梁,根據梁高采取分層澆筑的方式,對于1m以上的大梁應從中間向兩端對稱澆筑。6.5 模架體系變形監測1、檢測內容和監測要求(1)監測項目:支架沉降、位移和變形。(2)測點布設:沿建筑物縱向每1015m布設一個監測剖面,每個監測剖面布設2個支架水平位移監測點、3個支架沉降觀測點。監測儀器精度應滿足現場監測要求。(
40、3)監測頻率: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實施實時監測,監測頻率2030分鐘一次。2、監測報警指標監測項目 監測報警值支架沉降 5mm支架水平位移 10mm3、監測方法支撐的變形監測采用水準儀進行。做法是:在底層柱的側面標示出觀測基準點,分別在支撐桿上標示觀測點(位置在首層結構面上約1.5m處)。在整個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安排專人在首層外圍進行監測。4、處理方法當監測數據接近或達到報警值時,立即停止澆筑,組織有關各方采取應急或搶險措施。5、測量負責人:李雪松、李乾。第七章 應急預案為了保證本分項工程的施工安全工作落實到實處,針對本工程的特點,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模架體系板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本應急救援
41、預案的目的是當發生緊急事件時,能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及時開展救援,搶救受傷人員,使受困、受傷害人員、財產得到及時搶救,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7.1 應急救援組織項目應急救援小組名單: 1)組 長:李沖 2)副組長:林瑄 電話:3)副組長:劉劍 電話:4)組 員:李鵬成 電話:6)組 員:米 杰 電話:7)指揮部成員:朱寶峰 電話:呂喜昌 電話: 7.2 應急救援準備1)物質裝備應急救援裝備包括值班電話、無線對講機、消防滅火器材、應急藥箱、塔吊、鐵撬及擔架等。外用藥品:雙氧水、紅藥水、碘酒、酒精、消毒的棉簽、藥棉、紗布、膠布、繃帶、創可貼、跌打萬花油、眼藥水、眼膏、磺胺結晶
42、、急救包等。內服藥品:云南白藥等。2)醫院項目部西側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作為我項目部的應急醫院。該醫院距離本工地僅700m。電話:037166902232,地址:二七區京廣北路中段康復前街3號(火車站西廣場對面)。具體位置及行車路線詳見下圖所示。7.3 應急救援措施7.3.1 發生模板及支架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1)當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發現異常時,應立即報告給現場應急救援小組長,由組長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并組織施工人員快撤離到安全地點,人員的撤離由組長安排的組員進行具體指揮,具體指揮人安排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現場安全警戒工作。(2)當發生倒塌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應全員上崗,除應立即報
43、上級主管部門之外,還應保護現場。(3)當發生施工人員被埋,被壓或受困的情總值下,應先對支架進行觀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加固后,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組織人員進行查應有搶救。(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員要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然后送醫院進行治療。(5)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后,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7.3.2 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救措施(1)當發生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員。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處理后,迅速送往
44、鄰近醫院進行檢查治療。(2)搶救傷員時,應先觀察傷員的受傷情況,如傷員發生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3)對于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應將其平臥,面部轉向一側,并注意清除其口中的分泌物,嘔吐物,防止影響呼吸:讓其保持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然后盡快送醫院搶救治療。(4)對于顱腦外傷的傷員,必須保證其呼吸道通暢,對于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若發現傷員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或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應該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覆蓋傷口,并且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立即就近送有條件的醫院治療。(5)對于骨椎受傷的,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等覆蓋傷口
45、,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應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搶救骨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式,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6)對于手足骨折的傷員,不要盲目搬運。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傷肌肉,神經或血管。(7)對于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7.3.3 物體打擊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1)發生物體打擊傷害事故時,必須立須立即對傷者進行救治。搶救的重點放在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創傷性出血的處理上。(2)搶救傷員時,應先觀察傷員的受傷情況,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3)對于
46、顱腦外傷的傷員,必須保證其呼吸道通暢,對于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若發現傷員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或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應該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并且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立即就近送有條件的醫院治療。(4)對于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曖。處理后,應立即送往鄰近醫院檢查治療。(5)對于頭部受傷或懷疑骨折的傷員,即使沒有明顯流血也要送醫院治療。7.4 應急救援演練項目部應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定期組織有關人員演習預案,同時應定期檢查施工現場內的設施,機具及消防器材。演習或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組織人員對應急預案的效果進行評價,必要時進行修訂。
47、7.5 應急程序及應急響應7.5.1應急救援啟動程序發現人項目經理或現場負責人公司經理發現后立即采取力所能及的救助措施(如人工呼吸等),幫助脫離危險,并向項目執行經理或現場負責人報告一旦發生事故,在1小時內報告公司安全部封閉事故現場,迅速組織人員施救,疏散現場其他人員組織醫務人員做臨時傷員搶救,服用應急藥品,撥打120、999急救采取急救措施,以減少人員傷亡及事故擴散,避免二次傷害將受重傷人員送往省級醫院、輕傷人員送往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進行緊急搶救應急響應流程圖應急電話: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電話:037166902232 應急小組組長(李沖): 指揮部組長(朱寶峰):7.5.2應急救援響應
48、發生四級以下的一般事故時,由現場應急小組實施應急響應,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機構發生四級以上重大安全事故時,由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實施應急響應。1)工程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小組:(1)工地現場發生事故以后,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機構;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或119報火警救助。(2)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指揮工作,進行應急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以便有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力求將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
49、,同時注意安排做好事故現場。(3)指揮調動工地現場的一切所需的應急救援物資和人員參與搶救救援,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4)協助公司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5)協助公司及上級有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質,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措施,切實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6)負責安排專人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使各級人員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實做好預防措施和確保安全情況下,上報有關部門,爭取盡快批準恢復工地的正常生產。2)公司應急救援小組:(1)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接到工地重大事故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現場,同時將事故概況(包括傷亡人員、發
50、生時間、地點、原因等)分別用電話和快報的辦法報告上級應急救援組織以及政府有關部門。(2)指揮現場應急救援組織,首先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同時協同現場保護好事故現場。(3)負責協調指揮調動公司的應急救援力量,包括應急物資和人員支持、技術支持,全力保障應急行動的順利完成。(4)協助和接受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5)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分析事故的原因和性質。(6)吸取事故教訓,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重復發生。(7)協同現場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在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上報有關部門復檢認可后,努力爭取盡快恢復生產。3)應急響應中心必須遵循的原則(1)緊急
51、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報警。(2)項目部急救援小組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救援隊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隊伍。(3)事故發生時,應立即疏散人群,保證現場道路暢通,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4)在急救過程中,遇到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5)截斷發生事故的區域或場所處電源,防止事態擴大。(6)項目部設緊急聯絡員一名,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7)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部門負責人應填寫事故有關記錄,并召集相關人員研究防止事故。第八章 模板支撐體系
52、計算書8.1 1200*1200柱模板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柱名稱1200KZ新澆混凝土柱長邊邊長(mm)1200新澆混凝土柱的計算高度(mm)4650新澆混凝土柱短邊邊長(mm)120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混凝土
53、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4.65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5min29.868,111.629.868kN/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5min29.87,111.629.87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
54、9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3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4.74面板彈性模量E(N/mm2)8925柱長邊小梁根數6柱短邊小梁根數6柱箍間距l1(mm)400模板設計平面圖 1、強度驗算 最不利受力狀態如下圖,按四等跨連續梁驗算 靜載線荷載q10.91.35bG4k0.91.350.429.8714.517kN/m 活載線荷載q20.91.40.7bQ3k0.
55、91.40.70.420.706kN/m Mmax-0.107q1l2-0.121q2l2-0.10714.5170.242-0.1210.7060.242-0.094kNm Mmax/W0.094106/(1/6400132)8.378N/mm2f14.7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作用線荷載qbS正0.429.8711.948kN/m 0.632ql4/(100EI)0.63211.9482404/(1008925(1/12400133)0.383mml/400240/4000.6mm 滿足要求! 四、小梁驗算小梁類型內卷邊槽鋼小梁材質規格(mm)8040153小梁截面慣性矩I
56、(cm4)48.9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12.23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小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最低處柱箍離樓面距離(mm)180 1、強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承0.2438.0569.133 kN/m 小梁彎矩圖(kNm) Mmax0.148kNm Mmax/W0.148106/12.2310312.135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正0.2429.877.169 kN/m小梁變形圖(mm) 0.014mm1.5mm 滿足要求! 五、柱箍驗算 柱箍類型內卷邊槽鋼柱箍合并根數2柱箍材質規格(mm)
57、8040153柱箍截面慣性矩I(cm4)48.92柱箍截面抵抗矩W(cm3)12.23柱箍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柱箍彈性模量E(N/mm2)206000模板設計立面圖 1、柱箍強度驗算 長邊柱箍計算簡圖 長邊柱箍彎矩圖(kNm) 長邊柱箍剪力圖(kN) M10.489kNm,N16.983kN 短邊柱箍計算簡圖 短邊柱箍彎矩圖(kNm) 短邊柱箍剪力圖(kN) M20.489kNm,N26.983kN M/Wn0.489106/(12.23103)40.003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柱箍撓度驗算 長邊柱箍計算簡圖長邊柱箍變形圖(mm) 短邊柱箍計算簡圖 短邊
58、柱箍變形圖(mm) 10.073mml/4001.732mm 20.073mml/4001.732mm 滿足要求! 六、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型號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扣件類型3形26型扣件容許荷載(kN)26 N6.9832=13.967kNNtb17.8kN 滿足要求! N6.9832=13.967kN26kN 滿足要求!8.2 700*700柱模板計算書柱模板(設置對拉螺栓)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
59、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柱名稱KZ新澆混凝土柱長邊邊長(mm)700新澆混凝土柱的計算高度(mm)4650新澆混凝土柱短邊邊長(mm)70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4.65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5min29.868,111.62
60、9.868kN/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5min29.87,111.629.87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竹膠合板面板厚度(
61、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4.74面板彈性模量E(N/mm2)8925柱長邊小梁根數4柱短邊小梁根數4柱箍間距l1(mm)500模板設計平面圖 1、強度驗算 最不利受力狀態如下圖,按三等跨連續梁驗算 靜載線荷載q10.91.35bG4k0.91.350.529.8718.146kN/m 活載線荷載q20.91.40.7bQ3k0.91.40.70.520.882kN/m Mmax-0.1q1l2-0.117q2l2-0.118.1460.2332-0.1170.8820.2332-0.104kNm Mmax/W0.104106/(1/6500152)5.569N/mm2f1
62、4.7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作用線荷載qbS正0.529.8714.935kN/m 0.677ql4/(100EI)0.67714.935233.3334/(1008925(1/12500153)0.239mml/400233.333/4000.583mm 滿足要求! 四、小梁驗算小梁類型內卷邊槽鋼小梁材質規格(mm)8040153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48.9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12.23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小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最低處柱箍離樓面距離(mm)180 1、強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承0.23338.056
63、8.88 kN/m 小梁彎矩圖(kNm) Mmax0.981kNm Mmax/W0.981106/12.2310380.19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正0.23329.876.97 kN/m小梁變形圖(mm) 0.842mm1.5mm 滿足要求! 五、柱箍驗算 柱箍類型內卷邊槽鋼柱箍合并根數2柱箍材質規格(mm)8040153柱箍截面慣性矩I(cm4)48.92柱箍截面抵抗矩W(cm3)12.23柱箍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柱箍彈性模量E(N/mm2)206000模板設計立面圖 1、柱箍強度驗算 長邊柱箍計算簡圖 長邊柱箍彎矩圖
64、(kNm) 長邊柱箍剪力圖(kN) M11.582kNm,N16.309kN 短邊柱箍計算簡圖 短邊柱箍彎矩圖(kNm) 短邊柱箍剪力圖(kN) M21.582kNm,N26.309kN M/Wn1.582106/(12.23103)129.318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柱箍撓度驗算 長邊柱箍計算簡圖 長邊柱箍變形圖(mm) 短邊柱箍計算簡圖 短邊柱箍變形圖(mm) 11.024mml/4002.225mm 21.024mml/4002.225mm 滿足要求! 六、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型號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扣件類型3形26型扣件容許荷載(kN)26
65、 N6.3092=12.618kNNtb17.8kN 滿足要求! N6.3092=12.618kN26kN 滿足要求!8.3 墻模板計算書墻模板(木模板)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墻名稱A樓地下室Q1新澆混凝土墻墻厚(mm)400混凝土墻的計算高度(mm)4650混凝土墻的計算長度(mm)5000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
66、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4.65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5min29.868,111.629.868kN/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5min29.87,111.629.87kN/m
67、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布置小梁布置方式水平下部模板懸臂高度(mm)100小梁間距(mm)250小梁一端懸臂長(mm)150主梁間距(mm)400主梁一端懸臂長(mm)100對拉螺栓橫向間距(mm)400對拉螺栓豎向間距(mm)250模板設計立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
68、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墻截面寬度可取任意寬度,為便于驗算主梁,取b0.45m,Wbh2/6450152/616875mm3,Ibh3/12450153/12126562.5mm4 1、強度驗算 qbS承0.4538.05617.125kN/m 面板彎矩圖(kNm) Mmax0.134kNm Mmax/W0.134106/168757.928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4529.87=13.442kN/m 面板變形圖(mm) 0.538mml/400250/4000.625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
69、小梁類型內卷邊槽鋼小梁材料規格(mm)8040153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小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12.23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48.92 1、強度驗算 qbS承0.2538.0569.514kN/m 小梁彎矩圖(kNm) 小梁剪力圖(kN) Mmax0.297kNm Mmax/W0.297106/1223024.3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2529.87=7.468kN/m 小梁變形圖(mm) 0.075mml/400400/4001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R1=4.33
70、9kN,R2=.R18=4.822kN,R19=3.375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內卷邊槽鋼主梁材料規格(mm)8040153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12.23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48.92 1、強度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0kNm Mmax/W0106/122300.004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0mml/400250/4000.625mm 滿足要求! 七、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 對拉螺栓橫向驗算
71、間距mmax400,400/2+250450mm 對拉螺栓豎向驗算間距nmax250,250/2+100250mm N0.95mnS承0.950.450.2538.0564.067kNNtb17.8kN 滿足要求!8.4 板模板計算書4700*4950*250板模板(盤扣式)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承插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2312010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5、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板名稱B新澆混凝土板板
72、厚(mm)250模板支架縱向長度La(m)4.95模板支架橫向長度Lb(m)4.7模板支架高度H(m)4.65 二、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樓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1.0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kN/m2)3泵送、傾倒混凝土等因素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2k(kN/m2)0.25其他附加水平荷載標準值Q3k(kN/m)0.55Q3k作用位置距離支架底的距離h1(m)4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0.310.5=0.15
73、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1風荷載體型系數s0.5抗傾覆計算中風荷載作用位置距離支架底的距離h2(m)6 三、模板體系設計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桿縱向方向立桿縱向間距la(mm)900立桿橫向間距lb(mm)1200水平桿步距h(mm)1000頂層水平桿步距h(mm)400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的距離a(mm)250小梁間距l(mm)500小梁最大懸挑長度L1(mm)100主梁最大懸挑長度L2(mm)150平面圖縱向剖面圖橫向剖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厚度t(mm)15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6.83彈性模量E(N/mm2)9350計算方式簡支梁 按簡支梁 ,取1m單
74、位寬度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 W=bt2/61000152/637500mm3 I=bt3/121000153/12281250mm4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Gb(G1k+(G2k+G3k)h0)+QbQ1k=1.21(0.1+(24+1.1) 0.25)+1.413=11.85kN/m q1靜=Gb(G1k+(G2k+G3k)h0)=1.21(0.1+(24+1.1) 0.25)=7.65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Gb(G1k+(G2k+G3k)h0)+QbQ1k=11(0.1+(24+1.1) 0.25)+113=9.375kN/m 1、強度驗算 Mmax=0.125q1l2=0.
75、12511.850.52=0.37kNm =Mmax/W=0.37106/37500=9.867N/mm2f=16.83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5ql4/(384EI)=59.3755004/(3849350281250)=2.901mm max=2.901 mmmin500/150,10=3.333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小梁材質及類型矩形鋼管截面類型80402截面慣性矩I(cm4)37.36截面抵抗矩W(cm3)9.34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計算方式二等跨梁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Gl(G1k+(G2k+G3k)
76、h0)+QlQ1k=1.20.5(0.3+(24+1.1) 0.25)+1.40.53=6.045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Gl(G1k+(G2k+G3k)h0)+QlQ1k=10.5(0.3+(24+1.1) 0.25)+10.53=4.787kN/m 按 二等跨梁連續梁 計算,又因小梁較大懸挑長度為100mm,因此需進行最不利組合, 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Mmax/W=1.074106/9340=114.989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4.5kN Vmax/(8Iz)bh02-(b-)h2=4.5100040802-(40-4)762
77、/(83736004)18.092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max=0.683mm=minlb/150,10=min1200/150,10=8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3.365kN R2=8.999kN R3=3.365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2.664kN R2=7.125kN R3=2.664kN 六、主梁驗算主梁材質及類型鋼管截面類型483截面慣性矩I(cm4)10.78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25計算方式四等
78、跨梁 取上面計算中的小梁最大支座反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R1,R2,R3/2=max3.365,8.999,3.365/2=4.4995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R1,R2,R3/2=max2.664,7.125,2.664/2=3.5625kN 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Mmax/W=0.843106/4490=187.75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5.936kN 2Vmax/A=25.9361000/42428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max=1.521mm=minlb/150,10=min12
79、00/150,10 =8mm 滿足要求! 七、立柱驗算鋼管類型(mm)483回轉半徑i(mm)15.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0立柱截面面積(mm2)424立柱截面抵抗矩(cm3)4.49支架立桿計算長度修正系數1.2懸臂端計算長度折減系數k0.7 1、長細比驗算 l01=h+2ka=400+20.7250=750mm l02=h=1.21000=1200mm 取兩值中的大值l0=1200mm =l0/i=1200/15.9=75.472=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2、立柱穩定性驗算 不考慮風荷載 頂部立桿段: 1=l01/i=750/15.9=47.17 查表得,=0.841 N1
80、=G(G1k+(G2k+G3k)h0)+QQ1klalb=1.2(0.5+(24+1.1)0.25)+1.430.91.2=13.316kN f=N1/(1A)13.316103/(0.841424)=37.343N/mm2=200N/mm2 滿足要求! 非頂部立桿段: 2=l02/i=1200/15.9=75.472 查表得,=0.672 N2=G(G1k+(G2k+G3k)h0)+QQ1klalb=1.2(1.05+(24+1.1)0.25)+1.430.91.2=14.029kN f=N2/(2A)14.029103/(0.672424)=49.237N/mm2=200N/mm2 滿足要
81、求! 考慮風荷載 Mw=cQklah2/10=0.91.40.150.912/10=0.017kNm 頂部立桿段: N1w=G(G1k+(G2k+G3k)h0)+cQ Q1klalb+Mw/lb=1.2(0.5+(24+1.1)0.25)+0.91.430.91.2+0.017/1.2=12.877kN f=N1w/(1A)+Mw/W=12.877103/(0.841424)+0.017106/4490=39.898N/mm2=200N/mm2 滿足要求! 非頂部立桿段: N2w=G(G1k+(G2k+G3k)h0)+cQ Q1klalb+Mw/lb=1.2(1.05+(24+1.1)0.25
82、)+0.91.430.91.2+0.017/1.2=13.59kN f=N2w/(2A)+Mw/W=13.59103/(0.672424)+0.017106/4490=51.482N/mm2=200N/mm2 滿足要求! 八、可調托座驗算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2可調托承載力容許值N(kN)40 按上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受力 N =13.316kNN=40kN 滿足要求! 九、抗傾覆驗算 混凝土澆筑前,傾覆力矩主要由風荷載產生,抗傾覆力矩主要由模板及支架自重產生 MT=cQ(kLaHh2+Q3kLah1 MT=39.823kN.mMR 滿足要求! 混凝土澆筑時,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傾倒混凝土等因素產
83、生的水平荷載產生,抗傾覆力矩主要由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自重產生 MT=cQ(Q2kLaH+Q3kLah1 MR=GG1k+(G2k+G3k)h0LaLb2/2=1.351.05+(24+1.1)0.254.954.72 MT=20.972kN.mMR 滿足要求! 十、立桿支承面承載力驗算支撐層樓板厚度h(mm)120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立桿底座長a(mm)200立桿底座寬b(mm)100 F1=N=13.59kN 1、受沖切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
84、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h=1.0;當h2000mm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 /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4:當s2時取s=
85、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as=30:對角柱,取as=20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 可得:h=1,ft=1.43N/mm2,=1,h0=h-20=100mm, um =2(a+h0)+(b+h0)=1000mm F=(0.7hft+0.25pc,m)umh0=(0.711.43+0.250)11000100/1000=100.1kNF1=13.59kN 滿足要求! 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
86、參數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按本規范表取值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按本規范第條的規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本規范第條確定 可得:fc=14.3N/mm2,c=1, l=(Ab/Al)1/2=(a+2b)(b+2b)/(ab)1/2=(400)(300)/(200100)1/2=2.449,Aln=ab=20000mm2 F=1.35clfcAln=1.3512.44914.320000/1000=94
87、5.748kNF1=13.59kN 滿足要求!8.5 板模板計算書4700*8200*150板模板(盤扣式)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承插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2312010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5、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板名稱B2新澆混凝土板板厚(mm)150模板支架縱向長度La(m)8.2模板支架橫向長度Lb(m)4.7模板支架高度H(m)4.65 二、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
88、板0.1面板及小梁0.3樓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1.0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kN/m2)3泵送、傾倒混凝土等因素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2k(kN/m2)0.25其他附加水平荷載標準值Q3k(kN/m)0.55Q3k作用位置距離支架底的距離h1(m)4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0.310.5=0.15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1風荷載體型系數s0.5抗傾覆計算中風荷載作用位置距離支架底的距離h2(m)6 三、模板體系設計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桿縱向方向立桿縱向間距la(mm)
89、900立桿橫向間距lb(mm)1200水平桿步距h(mm)1000頂層水平桿步距h(mm)1000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的距離a(mm)450小梁間距l(mm)400小梁最大懸挑長度L1(mm)200主梁最大懸挑長度L2(mm)400平面圖縱向剖面圖橫向剖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厚度t(mm)15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6.83彈性模量E(N/mm2)9350計算方式簡支梁 按簡支梁 ,取1m單位寬度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 W=bt2/61000152/637500mm3 I=bt3/121000153/12281250mm4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Gb(
90、G1k+(G2k+G3k)h0)+QbQ1k=1.21(0.1+(24+1.1) 0.15)+1.413=8.838kN/m q1靜=Gb(G1k+(G2k+G3k)h0)=1.21(0.1+(24+1.1) 0.15)=4.638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Gb(G1k+(G2k+G3k)h0)+QbQ1k=11(0.1+(24+1.1) 0.15)+113=6.865kN/m 1、強度驗算 Mmax=0.125q1l2=0.1258.8380.42=0.177kNm =Mmax/W=0.177106/37500=4.72N/mm2f=16.83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
91、x5ql4/(384EI)=56.8654004/(3849350281250)=0.87mm max=0.87 mmmin400/150,10=2.667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小梁材質及類型矩形鋼管截面類型80402截面慣性矩I(cm4)37.36截面抵抗矩W(cm3)9.34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計算方式二等跨梁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Gl(G1k+(G2k+G3k)h0)+QlQ1k=1.20.4(0.3+(24+1.1) 0.15)+1.40.43=3.631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Gl(G1k+(G2k+G3k)h0
92、)+QlQ1k=10.4(0.3+(24+1.1) 0.15)+10.43=2.826kN/m 按 二等跨梁連續梁 計算,又因小梁較大懸挑長度為200mm,因此需進行最不利組合, 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Mmax/W=0.617106/9340=66.0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2.632kN Vmax/(8Iz)bh02-(b-)h2=2.632100040802-(40-4)762/(83736004)10.582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max=0.376mm=minlb/150,10=min1200/150
93、,10=8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2.45kN R2=5.263kN R3=2.45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1.91kN R2=4.103kN R3=1.91kN 六、主梁驗算主梁材質及類型矩形鋼管截面類型80402截面慣性矩I(cm4)37.36截面抵抗矩W(cm3)9.34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彈性模量E(N/mm2)206000計算方式四等跨梁 取上面計算中的小梁最大支座反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R1,R2,R3/2=max2.45,5.263,2.45/2=2.6315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R1,R2,R3/2=m
94、ax1.91,4.103,1.91/2=2.0515kN 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Mmax/W=1.053106/9340=112.74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3.291kN Vmax/(8Iz)bh02-(b-)h2=3.291100040802-(40-4)762/(83736004)13.231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max=1.293mm=minlb/150,10=min1200/150,10 =8mm 滿足要求! 七、立柱驗算鋼管類型(mm)483回轉半徑i(mm)15.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
95、)200立柱截面面積(mm2)424立柱截面抵抗矩(cm3)4.49支架立桿計算長度修正系數1.2懸臂端計算長度折減系數k0.7 1、長細比驗算 l01=h+2ka=1000+20.7450=1630mm l02=h=1.21000=1200mm 取兩值中的大值l0=1630mm =l0/i=1630/15.9=102.516=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2、立柱穩定性驗算 不考慮風荷載 頂部立桿段: 1=l01/i=1630/15.9=102.516 查表得,=0.46 N1=G(G1k+(G2k+G3k)h0)+QQ1klalb=1.2(0.5+(24+1.1)0.15)+1.430.91.
96、2=10.063kN f=N1/(1A)10.063103/(0.46424)=51.595N/mm2=200N/mm2 滿足要求! 非頂部立桿段: 2=l02/i=1200/15.9=75.472 查表得,=0.672 N2=G(G1k+(G2k+G3k)h0)+QQ1klalb=1.2(1.05+(24+1.1)0.15)+1.430.91.2=10.776kN f=N2/(2A)10.776103/(0.672424)=37.82N/mm2=200N/mm2 滿足要求! 考慮風荷載 Mw=cQklah2/10=0.91.40.150.912/10=0.017kNm 頂部立桿段: N1w=
97、G(G1k+(G2k+G3k)h0)+cQ Q1klalb+Mw/lb=1.2(0.5+(24+1.1)0.15)+0.91.430.91.2+0.017/1.2=9.624kN f=N1w/(1A)+Mw/W=9.624103/(0.46424)+0.017106/4490=53.13N/mm2=200N/mm2 滿足要求! 非頂部立桿段: N2w=G(G1k+(G2k+G3k)h0)+cQ Q1klalb+Mw/lb=1.2(1.05+(24+1.1)0.15)+0.91.430.91.2+0.017/1.2=10.337kN f=N2w/(2A)+Mw/W=10.337103/(0.67
98、2424)+0.017106/4490=40.066N/mm2=200N/mm2 滿足要求! 八、可調托座驗算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2可調托承載力容許值N(kN)40 按上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受力 N =10.063kNN=40kN 滿足要求! 九、抗傾覆驗算 混凝土澆筑前,傾覆力矩主要由風荷載產生,抗傾覆力矩主要由模板及支架自重產生 MT=cQ(kLaHh2+Q3kLah1 MT=65.97kN.mMR 滿足要求! 混凝土澆筑時,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傾倒混凝土等因素產生的水平荷載產生,抗傾覆力矩主要由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自重產生 MT=cQ(Q2kLaH+Q3kLah1 MR=GG1k+(G
99、2k+G3k)h0LaLb2/2=1.351.05+(24+1.1)0.158.24.72 MT=34.741kN.mMR 滿足要求! 十、立桿支承面承載力驗算支撐層樓板厚度h(mm)120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立桿底座長a(mm)200立桿底座寬b(mm)100 F1=N=10.337kN 1、受沖切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h=1.0;當h2000mm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
100、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 /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4:當s2時取s=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as=30:對角柱,取as=20說明在本工
101、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 可得:h=1,ft=1.43N/mm2,=1,h0=h-20=100mm, um =2(a+h0)+(b+h0)=1000mm F=(0.7hft+0.25pc,m)umh0=(0.711.43+0.250)11000100/1000=100.1kNF1=10.337kN 滿足要求! 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按本規范表取值c
102、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按本規范第條的規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本規范第條確定 可得:fc=14.3N/mm2,c=1, l=(Ab/Al)1/2=(a+2b)(b+2b)/(ab)1/2=(400)(300)/(200100)1/2=2.449,Aln=ab=20000mm2 F=1.35clfcAln=1.3512.44914.320000/1000=945.748kNF1=10.337kN 滿足要求!8.6 梁模板計算書400*1750*7400(梁跨)梁模板(盤扣式)計算書 計
103、算依據: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WKL2(18)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7.4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4001750新澆混凝土結構層高(m)4.65梁側樓板厚度(mm)250 二、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
104、1.5混凝土板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Q1k(kN/m2)2.5對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2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非自定義:0.156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65風荷載體型系數s0.8 三、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la(mm)400梁底兩側立柱間距lb(mm)900支撐架中間層水平桿最大豎向步距h(mm)500支撐架頂層水平桿步距h(mm)500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a(mm)15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間距la(mm)、lb(mm)900、
105、900混凝土梁居梁底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底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450板底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s1(mm)450板底右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s2(mm)45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2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寬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側立柱距離(mm)383,517梁底支撐小梁根數6梁底支撐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100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 設計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3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取單位寬度1000mm,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
106、001313/628166.667mm3,Ibh3/12=1000131313/12183083.333mm4 q101.2(G1k+(G2k+G3k)h)+c1.4Q1kb=1.2(0.1+(24+1.5)1.75)+1.42.5157.17kN/m q1靜01.2G1k+(G2k+G3k)hb1.20.1+(24+1.5)1.75153.67kN/m q1活0c1.4Q1kb1.42.513.5kN/m q2G1k+(G2k+G3k)hb0.1+(24+1.5)1.75144.725kN/m 1、強度驗算 Mmax0.107q1靜L2+0.121q1活L20.10753.670.082+0
107、.1213.50.0820.039kNm Mmax/W0.039106/28166.6671.401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632q2L4/(100EI)=0.63244.725804/(10010000183083.333)0.006mml/25080/2500.32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R5=0.393 q1靜l +0.446 q1活l=0.39353.670.08+0.4463.50.081.812kN R2=R4=1.143 q1靜l +1.223 q1活l=1.14353.670.08+1.223
108、3.50.085.25kN R3=0.928 q1靜l +1.142 q1活l=0.92853.670.08+1.1423.50.084.304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R5=0.393 q2l=0.39344.7250.081.406kN R2=R4=1.143 q2l=1.14344.7250.084.09kN R3=0.928 q2l=0.92844.7250.083.32kN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608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3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60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4小梁
109、截面慣性矩I(cm4)256驗算方式三等跨連續梁 為簡化計算,按三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 q1,0.45-0.4/2/21,5.25+1.2(0.3-0.1)0.4/5=5.269kN/m q2,0.45-0.4/2/21,4.09+(0.3-0.1)0.4/54.106kN/m 1、抗彎驗算 Mmaxmax0.1q1l12,0.5q1l22max0.15.2690.42,0.55.2690.120.084kNm Mmax/W0.084106/640001.317N/mm2f13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6q1l1,q1l2max0.65.2690.
110、4,5.2690.11.265kN max3Vmax/(2bh0)=31.2651000/(26080)0.395N/mm21.4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10.677q2l14/(100EI)0.6774.1064004/(10096002560000)0.029mml1/250400/2501.6mm 2q2l24/(8EI)4.1061004/(896002560000)0.002mm2l2/2502100/2500.8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梁頭處(即梁底支撐主梁懸挑段根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q1l1,0.4q1l1+q1l2max1.15
111、.2690.4,0.45.2690.4+5.2690.12.318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61.841kN,R2R52.318kN,R3R41.902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q2l1,0.4q2l1+q2l2max1.14.1060.4,0.44.1060.4+4.1060.11.806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61.663kN,R2R51.806kN,R3R41.469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方木主梁材料規格(mm)5080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96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
112、2)13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213.333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3.333 主梁自重忽略不計,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W0.165106/533333.097N/mm2f=13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3.632kN max3Vmax/(2bh0)=33.6321000/(25080)1.362N/mm21.4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063mml/250383/2501.532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
113、狀態 支座反力依次為R1=0.527kN,R2=5.534kN,R3=5.534kN,R4=0.527kN 七、可調托座驗算荷載傳遞至立桿方式可調托座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可調托座最大受力NmaxR1,R2,R3,R45.534kNN30kN 滿足要求! 八、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支架自重標準值q(kN/m)0.15 1、長細比驗算 hmax=max(h,h+2ka)=max(1.6500,500+20.7150)=800mm =hma
114、x/i=800/15.9=50.314=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查表得,0.829 2、風荷載計算 Mw01.4cklah2/101.40.90.1560.40.52/100.002kNm 根據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公式: 1)面板驗算 q11.2(0.1+(24+1.5)1.75)+1.40.92.5156.82kN/m 2)小梁驗算 q1,0.45-0.4/2/21,5.216+1.2(0.3-0.1)0.4/5=5.235kN/m 同上四六計算過程,可得: R10.526kN,R25.501kN,R35.501kN,R40.526kN 立柱最大受
115、力NwmaxR1,R2,R3,R4+1.20.15(4.65-1.75)+Mw/lbmax0.526,5.501,5.501,0.526+0.522+0.002/0.96.026kN fN/(A)+Mw/W6025.558/(0.829424)+0.002106/449017.58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九、立桿支承面承載力驗算支撐層樓板厚度h(mm)250混凝土強度等級C35立桿底座長a(mm)200立桿底座寬b(mm)200 F1=N=6.026kN 1、受沖切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0.7hft+0.2
116、5pc,m)umh0F1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h=1.0;當h2000mm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 /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
117、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4:當s2時取s=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as=30:對角柱,取as=20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 可得:h=1,ft=1.57N/mm2,=1,h0=h-20=230mm, um =2(a+h0)+(b+h0)=1720mm F=(0.7hft+0.25pc,m)umh0=(0.711.57+0.250)11720230/1000=434.764kNF1=6.026kN 滿足要求! 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
118、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按本規范表取值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按本規范第條的規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本規范第條確定 可得:fc=16.7N/mm2,c=1, l=(Ab/A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ln=ab=40000mm2 F=1.35clfcAln=1
119、.351316.740000/1000=2705.4kNF1=6.026kN 滿足要求!8.7 梁模板計算書400*1600*7700(梁跨)梁模板(盤扣式)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KL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7.7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4001600新澆混凝土結構層高(m)3.9梁側樓板厚度(mm)150 二、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
120、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Q1k(kN/m2)2.5對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2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非自定義:0.156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65風荷載體型系數s0.8 三、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la(mm)900梁底兩側立柱間距lb(mm)900支撐架中間層水平桿最大豎向步距h
121、(mm)1000支撐架頂層水平桿步距h(mm)500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a(mm)20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間距la(mm)、lb(mm)1200、900混凝土梁居梁底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底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450板底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s1(mm)450板底右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s2(mm)45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1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寬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側立柱距離(mm)45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4梁底支撐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200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 設計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
122、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取單位寬度1000mm,按三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1.2(G1k+(G2k+G3k)h)+c1.4Q1kb=1.2(0.1+(24+1.5)1.6)+1.42.5152.58kN/m q1靜01.2G1k+(G2k+G3k)hb1.20.1+(24+1.5)1.6149.08kN/m q1活0c1.4Q1kb1.42.513.5kN/m q2G1k+(G2k+G3k)hb0.1+(24+1.5)
123、1.6140.9kN/m 1、強度驗算 Mmax0.1q1靜L2+0.117q1活L20.149.080.1332+0.1173.50.13320.095kNm Mmax/W0.095106/375002.521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677q2L4/(100EI)=0.67740.9133.3334/(10010000281250)0.031mml/250133.333/2500.533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R4=0.4 q1靜l +0.45 q1活l=0.449.080.133+0.453.50.133
124、2.828kN R2=R3=1.1 q1靜l +1.2 q1活l=1.149.080.133+1.23.50.1337.758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R4=0.4 q2l=0.440.90.1332.181kN R2=R3=1.1 q2l=1.140.90.1335.999kN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鋼管小梁材料規格(mm)80402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小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9.3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37.36驗算方式三等跨連續梁 為簡化計算,按三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分別
125、計算,如下圖: q1,0.45-0.4/2/21,7.758+1.2(0.3-0.1)0.4/3=7.79kN/m q2,0.45-0.4/2/21,5.999+(0.3-0.1)0.4/36.025kN/m 1、抗彎驗算 Mmaxmax0.1q1l12,0.5q1l22max0.17.790.92,0.57.790.220.631kNm Mmax/W0.631106/934067.56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6q1l1,q1l2max0.67.790.9,7.790.24.207kN maxVmax/(8Iz)bh02-(b-)h2=4.2
126、07100040802-(40-4)762/(83736004)16.913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10.677q2l14/(100EI)0.6776.0259004/(100206000373600)0.348mml1/250900/2503.6mm 2q2l24/(8EI)6.0252004/(8206000373600)0.016mm2l2/2502200/2501.6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梁頭處(即梁底支撐主梁懸挑段根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q1l1,0.4q1l1+q1l2max1.17.790.9,0.47.790.9
127、+7.790.27.712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44.759kN,R2R37.712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q2l1,0.4q2l1+q2l2max1.16.0250.9,0.46.0250.9+6.0250.25.965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44.119kN,R2R35.965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
128、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 主梁自重忽略不計,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W0.817106/4490181.855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11.031kN max2Vmax/A=211.0311000/42452.034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185mml/250450/2501.8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支座反力依次為R1=1.44kN,R2=22.062kN,R3=1.44kN 七、可調托座驗算荷載
129、傳遞至立桿方式可調托座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可調托座最大受力NmaxR1,R2,R322.062kNN30kN 滿足要求! 八、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支架自重標準值q(kN/m)0.15 1、長細比驗算 hmax=max(h,h+2ka)=max(1.61000,500+20.7200)=1600mm =hmax/i=1600/15.9=100.629=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查表得,0.475 2、風荷載計算 Mw01.4cklah
130、2/101.40.90.1560.912/100.018kNm 根據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公式: 1)面板驗算 q11.2(0.1+(24+1.5)1.6)+1.40.92.5152.23kN/m 2)小梁驗算 q1,0.45-0.4/2/21,7.702+1.2(0.3-0.1)0.4/3=7.734kN/m 同上四六計算過程,可得: R11.433kN,R221.924kN,R31.433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R2,R3+1.20.15(3.9-1.6)+Mw/lbmax1.433,21.924,1.433+0.414+0.018/0.9
131、22.358kN fN/(A)+Mw/W22357.94/(0.475424)+0.018106/4490114.953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九、立桿支承面承載力驗算支撐層樓板厚度h(mm)150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立桿底座長a(mm)200立桿底座寬b(mm)200 F1=N=22.358kN 1、受沖切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0.7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h=1.0;當h2000mm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
132、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 /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 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4:當s2時取s=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as=30:對角
133、柱,取as=20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 可得:h=1,ft=1.43N/mm2,=1,h0=h-20=130mm, um =2(a+h0)+(b+h0)=1320mm F=(0.7hft+0.25pc,m)umh0=(0.711.43+0.250)11320130/1000=171.772kNF1=22.358kN 滿足要求! 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按本規范表取值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按本規范第條的規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本規范第條確定 可得:fc=14.3N/mm2,c=1, l=(Ab/A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ln=ab=40000mm2 F=1.35clfcAln=1.351314.340000/1000=2316.6kNF1=22.358kN 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