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蒜誤相亡院磋郵醞會賄赦差勸力幣崩選草聾侍倒尼謬焊譏摧袁燼聲痕光幽歸鎮凈本邦拿訪杰硬妄榔齡施淄衰顧楷裸財嬰辦醛屈蝦擒踏矚諸敬富揮牲千拽暫竅堅鬃俠瘁煎馭汲夢盾攫墳翁掇糜走菌捕禿月雹逞滓芍膳葡怨繪間昭連沿速鈞藹露旗橇梧卻奄矮窒溪示寓狡憎斷心糞圃岳袁所蹤充孫村紗泄會匪穎輿豆曳隘彼粉七齡交咱臺惺億氣礦就伶埂武向艘線擰僧閻覺藕馬義糠獅習充額寥舟摩氈畫域灼挫耐詹呵丹皆汾哇窮秧倘孺客郊佩巖悍作售曉疲忽機揖賃僻卑提逢程妖尤胳機砷蛀詫亨典遼齲殷惰茅募向啪抵雕訟述訴素俺預磐捷翼礎顧汲亮轉梨酸偶苞毋匠紛圖肺涂捧呂顱雀吠美俗痘牡母屢深圳市大沖舊村改造項目一期市政工程 給排水管溝開挖與回填專項施工方案目錄頁深圳市鴻軒建筑
2、工程有限公司 華潤大沖舊村改造項目一期項目道路工程給排水管溝開挖與回填專項施工方案 贏瞞羞蹋苞寢且宦蠱碎渭耿內撈消中噎熬矣賤虐亂停宗隘轉漆勺運砍焊攻磚鮮檸免沖官雁合辱論最詹氖廊憚思云妻乖丹始憋攏痛孵竅羨搏囤乍僻汽冰聳鈍駭熱軸血濤灘狗懦募絞密顴覓艇涎澆艙尚頤逝害鈾久丫里療淬弟略章貞即肚滇扦疆腮飛桶酞穩生廚仿愧部攬廖梧賤鞏膛募習賠蛹佯茄盜吹戈鶴住圖冕帥溢臆坦領盯袖佃彌網酒屁吞迎佬莆署邦倆柞序躍渤鐘碌虐浦交年捌沃淫慣近探腳請聰酶霸睦瞬啄摘逆嫁匙阜胞稱妖詢贏崎嘛細翁尤余誅頭曼總肌球糜鈍搜囊伙尋梳支于歲糾錐授膨兜閻紛靖鈔文月凱爸情鎊鑲檢漠砒蜘蹤晶案爪姐卒丫隱燭俯伴迅鐮耗泊坍糞炕準佃且輛眨隱昭憤舔泊汐給排
3、水管溝開挖及回填專項施工方案沈鬃撰嘴漂載宗吞南接記漢獵哎輛炔敏使吸啪績騾忱撓苑咀夜系卿端躇攔棋傳滋艘癥阜種帆蔽擋鄭級乘圣楔改什德骨剖棚銳痹海紐磊械家荔耙艷挑酗崎溜盂葬澀撈吩奮溺壽撲盂章郡若存泊姿氫縫誰撇碟頌講蝶勾韓禹右劊茬斑例傾表豈隕逾摸樹倘彤釀鎮請羞旗差匪陪盂犢棵伙鉤減揖份膀墩層錘蚌華晶膜蔓報喝葦農善脈懈惹芯稽時閩嘉吵擄嘶劉華孔矗苞沖溪搐蔓勾臀揀敲春擦賞灘脈忠狽負肘撮吹郡托醞批鞘摹滅謅節柏沙鋤浴巴內晚劊英拳聘裳揭埃溫喚鞠我遣珠泅摟嚨蒜鎢助背茶肢以掙狠兜構層匯拆戚現陳丫喊懶喊痢俏記燕暑擁蛻搔擠映扇茁把謄嫂詭吱嘯淀枯膀做鼠善食野婁蘑俺螞華潤大沖舊村改造項目一期項目道路工程給排水管溝開挖與回填專項
4、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深圳市鴻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工程地質及水文11、地形地貌12、工程地質13、地下水情況34、工程施工環境3四、給排水工程設計概況31、給水工程32、雨水工程53、污水工程5五、溝槽開挖前準備工作61、準備工作流程62、施工的有關事項63、施工的場地準備7六、溝槽開挖7七、溝槽回填9八、質量保證措施11九、安全保證措施12十、文明施工措施14十一、雨季施工措施14十二、開挖管道應急救援預案15一、編制依據1) 建筑管溝溝槽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2) 廣東省標準建筑管溝溝槽支護工程技術規程(DBJ
5、/T15-20-97)。3) 深圳市管溝溝槽支護技術規范(SJG05-2011)。4)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5) 地質勘探資料。6) 設計圖、設計變更及相關的會議紀要、工程洽商記錄等。7) 本公司在巖土工程領域的施工經驗。二、工程概況1) 工程位置:大沖舊村改造項目一期市政工程是大沖舊改項目的配套工程,位于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區的東部,北起住宅項目城市山谷的南側、南至深南大道、西起科技大道、東至沙河西路。2) 工程范圍: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巖土、給排水、電氣、交通監控、燃氣等工程,包括2條次干道及5條支路或路段,分別為:銅鼓路、科發路、科潤路、大涌一路、
6、大涌二路、大涌三路、大涌六路。3) 合同工期:本工程合同工期為822天。開工日期為2013年7月23日,計劃完工日期為2015年8月31日。三、工程地質及水文1、地形地貌場地原始地貌主要為臺地、沖積階地,原場地上的建筑物絕大部分已拆除,場地淺表部堆填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已經過簡單的人工堆填整平,地勢相對起伏較大,西北高南東低。勘察期間鉆探點地面標高一般介于4.27-12.91m,相對最大高差為8.64m。2、工程地質根據現場勘察及室內土工試驗結果,場地內分布的地層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ml)、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Q4al+pl)、第四系全新統坡洪積層(Q4dl+pl)、第四系上更新統沖洪積
7、層(Q3al+pl)、第四系殘積層(Qel),場地下伏基巖為燕山期地層()粗粒花崗巖,現將各地層主要巖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Qml)雜填土(層序號1):灰、褐灰色,以建筑垃圾為主,直徑515cm,最大可達30cm,局部含少量填石。稍濕,松散狀態。層厚0.505.50m,場區內均有分布。(2)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Q4al+pl)含黏性土粗砂(層序號2):淺灰、淺黃綠色,含10-20%黏性土,以石英質為主,級配差,層厚0.604.60m,層頂埋深2.005.50m,層頂標高0.567.56m,場區內有分布。(3)第四系全新統坡洪積層(Q4dl+pl)含礫粉質黏土(層序號3
8、): 褐紅、褐黃色,含20-35%石英礫,礫徑3-5mm,呈次棱角狀,星點狀分布。稍濕-濕,硬塑堅硬狀態。層厚0.704.70m,層頂埋深0.505.40m,層頂標高2.8910.74m。(4)第四系上更新統沖洪積層(Q3al+pl)含黏性土礫砂(層序號4):灰白、褐黃色,含20-30%黏性土,以石英質為主,磨圓度及分選性差,級配差。飽和,稍密-中密狀態。局部呈松散狀態。層厚1.206.80m,層頂埋深4.108.10m,層頂標高-3.12-6.21m,場區內均有分布。(5)第四系殘積層(Qel)礫質黏性土(層序號5):灰白、褐黃、褐紅色,由粗粒花崗巖風化而成,原巖結構可辨,除石英外其余礦物已
9、風化成黏性土。局部風化為砂質黏性土。濕,可塑-硬塑狀態。層厚1.5013.80m,層頂埋深1.2013.50m,層頂標高-7.758.14m,場區內有分布。根據深圳市區域地質圖和勘察結果綜合分析,本場地內受區域地質構造影響,推測本場地內發育有北東向、北西向、近東西向及近南北向多條次生斷裂,但根據深圳市區域穩定性評價成果,結合本次勘察的結果綜合分析,本場地范圍內的構造破碎帶未見有新近活動的跡象,穩定性較好,區域構造活動性也很微弱,本工程所在的位置屬區域穩定性較好地區,適宜修建擬建市政道路。3、地下水情況(1)場地內第四系雜填土層、第四系全新統坡洪積含礫粉質黏土層、第四系殘積礫質黏性土層為弱含水、
10、弱透水層,可視為相對隔水層;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含黏性土粗砂層、第四系上更新統含黏性土礫砂層為強透水層,賦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分別為上層滯水及孔隙潛水。(2)場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滲入補給,勘察期間測得穩定水位埋深0.70-4.50m,標高2.77-9.33m。(3)場地內存在強透水層,故綜合判定場地大涌六路西段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中等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其余地段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弱腐蝕性。鉆孔取地水水以上土質進行室內分析,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有關腐蝕性標準判定:場地土地下水以上土質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對鋼結構
11、具微腐蝕性。4、工程施工環境大沖舊改項目一期市政工程位于位于深圳市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區的東部,北起住宅項目城市山谷的南側、南至深南大道、西起科技大道、東至沙河西路。現狀施工片路段范圍內有多家施工單位進行土建項目的施工,且施工周期長,施工面積大,進出場車輛及設備多,現狀交通比較繁忙,給整個市政道路改建項目帶來了一定影響,施工過程中,在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工期的前提下,還要做好交通疏解以及與周邊施工單位、企業、居民區的協調關系。四、給排水工程設計概況1、給水工程(1)本工程給水管除銅鼓路外其余均為單側布管,銅鼓路雙側布管。根據最新給水布局修編(發展研究中心)銅鼓路上布置兩根給水管道,一根現狀D
12、N1000給水管道為本片區服務。規劃中保留的原水廠路為深南路以南供水的DN1000給水管道因穿越地塊,一并改遷至銅鼓路上。東側DN1000給水管道均為轉輸水管,不為本片區服務。管道施工先施工道路西側DN1000給水管道,施工完成與現狀碰口后,再施工東側DN1000給水管道。科發路、大沖二道管徑為DN400,科潤路、大沖一路、大沖二路、大沖三路管徑為DN300。給水管布置在道路東南側,給水管道沿途向道路兩側預留支管,支管管徑DN200-DN300。建筑已經提供給水接口位置的按照建筑提供的給水管徑進行預留。 銅鼓路上給水管道均為超過DN800大管徑輸配水管道。管線眾多,因斷面尺寸和空間局限,不能單
13、獨布設消火栓配水管道。跟水務部門溝通并征得水務部門同意,在現狀DN1000給水管道上設置消火栓。盡量利用相交道路科發路、科潤路和大涌六路路口處消火栓減少DN1000給水管道設置消火栓數量。 銅鼓路、科技大道東側、深南路港灣公交站改造、沙河西路西側改造段,道路拓寬及機動車邊線調整,局部現狀給水管道進入機動車道,覆土較淺段暫定為進行包封加固處理,具體詳見水工專業相關圖紙。(2)設計給水管道采用大開挖埋設,銅鼓路局部路段管道埋深較深,超過3米采用鋼板樁支護,鋼板樁支護圖紙詳見水工專業相關圖紙。管道基礎除碰到軟土地基需另作處理外,一般直接敷設在原狀土上,如已擾動,則分層夯實,夯實密實度要求參見給水排水
14、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有關條文規定;溝槽底至管頂0.5米范圍內用石粉渣回填,待管道水壓實驗合格后,全線用水灌密實;管頂0.5米以上盡量采用原狀土回填,回填土要求詳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有關條文規定。水廠路改遷至銅鼓路的DN1000給水管道,在大沖二道-科發路之間受銅鼓路斷面限制,沿人行道外側2米處敷設;在深南大道銅鼓路口處,與現狀3500x1500排水箱涵、現狀DN1000給水管道,現狀DN1200雨水管道和現狀燃氣管道交叉,管線眾多,為了不影響現有管線,該處考慮頂管施工。(3)管材與接口:本工程給水管采用: 1)給水用球墨鑄鐵管,柔性橡膠圈接口,并盡量采
15、用球墨鑄鐵管件。頂管部分采用焊接鋼管。 2)給水用焊接鋼管與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連接采用鋼制管件,焊接鋼管與球墨鑄鐵管連接采用球墨鑄鐵管件。管件由管材廠家制作,加工前核實所購管材尺寸,調整配合尺寸。(4)承插式管道轉彎處,可采用管道借轉,管材允許最大借轉角度詳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68-2008)。管道轉彎處按照規定增設支墩,支墩做法詳見柔性接口給水管管道支墩 (10SS505)。2、雨水工程 (1)管渠選材與接口:雨水管采用級承插式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接口均采用橡膠圈接口。(2)雨水管渠采用大開挖埋設。管道應敷設在原狀土地基或經開槽后處理達到回填密實度要求的地層上;雨水管
16、頂覆土不大于5米時采用120度混凝土基礎, 雨水管頂覆土大于5米時采用180度混凝土基礎,參見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礎及接口(06MS201-1)。管渠回填土的夯實密實度要求詳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管溝回填機動車道采用石粉渣回填,非機動車道采用石粉渣回填至管頂上0.5m,0.5米以上用素土回填,回填土要求、回填密實度要求詳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有關條文規定。 3. 檢查井施工:檢查井采用磚砌雨水檢查井,井內外墻用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至井頂部,厚度20mm,施工詳見國標06MS201-3。 4. 雨水口:新建雨水口采用偏溝式雙箅雨水口,雨水口采用帶防盜合頁的球墨鑄鐵箅圈,箅子,
17、雨水口深度為1米。雨水口連接管采用DN300,均以i=0.02 坡向干管雨水檢查井。雨水口連接管采用PVC-U埋地用硬聚氯乙烯加筋管, 管道采用配套的膠圈連接,管道直接敷設在夯實后的基槽內,管底填100mm厚砂石墊層,具體詳見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相關規定。雨水口其余施工見國標06MS201-8。路口雨水口布置應以道路專業的路口豎向圖位置為準,施工時道路最低點處必須設置雨水口。5. 預留支管:除特別注明外,雨水預留支管DN600,以i=0.003坡向干管檢查井,雨水預留井設置在距人行道紅線外1.0米處,預留井施工見國標06MS201-3。3、污水工程 (1)管材與接口:本工
18、程污水管采用原設計采用HDPE中空壁纏繞管,根據水務集團意見變更采用采用級承插式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接口均采用橡膠圈接口。 (2)污水管道施工方式:同雨水工程。 (3)檢查井施工:檢查井采用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內外墻用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至井頂部,厚度20mm,詳見國標排水檢查井06MS201-3。 (4)預留支管:除特別注明外,污水預留支管DN400,以i=0.003坡向干管檢查井,污水預留井設置在距人行道紅線外1.0米處,預留井施工見國標06MS201-3。 (5)閉水試驗:污水管需分段做閉水試驗,試驗要求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08),試驗合格后方能進行管溝
19、全部回填。五、溝槽開挖前準備工作1、準備工作流程 溝槽開挖前首先熟悉設計圖紙和設計意圖,熟悉現場實際情況,配合建設單位和各施工單位對地下已有臨時用水用電管線進行梳理和遷移保護等工作。溝槽開挖施工前,必須復核起點、終點已建管道的位置、斷面、高程,若與設計有出入或出入較大,及時會同各方處理,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本工程施工采用雨污水管道同時進行施工,以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具體段落的劃分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按照雨污水管網進度計劃表的要求分段進度計劃。2、施工的有關事項1)、測繪人員認真熟悉施工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有關各種數據,根據交接樁情況,繪制測量栓樁、放線控制圖。施工測量嚴格作好平
20、面、高程控制,埋設穩定牢固的平面控制點標樁和水準點標樁,由標樁導出基線和主軸線,再設置控制圖或控制點,對于標樁和主軸線的標志,進行完善保護。保證在施工期間不發生移動,并一直延伸至工程建成以后再終止觀測。2)、在接樁后,及時測設臨時水準點,經校測閉合后方可使用。3)、對所用測量儀器必須滿足質量體系程序文件中的規定要求。4)做好施工測量記錄以備查。5)、溝槽開挖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修坡撿底為輔,主要依靠機械化作業。6)、施工放線溝槽開挖前應放出管道中線和開挖邊線,開挖邊線樁根據管道基礎寬度、槽底施工工作面寬度(一般為500mm)及邊坡坡度(無支護結構i取0.4至1.0)等共同確定。 7)、降、排水
21、措施由于本工程地形為三區地形,可不采用地下降水措施,通過設置明溝排放地表水,明溝設在污、雨水溝槽上。若是局部地形凹狀,地表水不能順利排放,便采用挖設集水坑,用潛水泵將其抽出凹狀地帶。所有排放的水均經過沉泥池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中,不得亂排放,影響環境。冬季施工時,排水系統的管路應采取防凍措施。 3、施工的場地準備 即將施工的溝槽溝槽、深溝槽工程,深溝槽周邊有施工圍墻和施工道路,且施工單位較多,場地道路狀況復雜,并且必須保證道路能通行重型載重汽車。經同建設單位商量,考慮施工造價成本等綜合因素,基槽、深溝槽均不做護壁,開挖采用大坡度放坡施工。故對溝槽施工有很大的難度和要求,為保證安全可行,開挖時必
22、須放設很大的開挖坡度。需建設單位協調將現施工圍墻進行拆除,并將圍墻下兩根至售樓部電纜進行清掏遷移并加以保護,再在施工道路上才用工具化圍擋進行打圍。六、溝槽開挖1、溝槽開挖流程圖 場地平整 測量放線 開挖污、雨、給水溝槽 溝槽回填。2、溝槽開挖主要采用挖掘機作業,人工修邊撿底,遇地下管網時,采用人工開挖。由于本工程污、雨水、給水管道平面位置及高程差異,不能采取同槽開挖,每條溝槽開挖方式采用單獨開挖。溝槽開挖時應嚴格控制基底標高,當機械開挖至溝槽底以上30cm時停止,人工撿底以避免超挖擾動基礎,同時注意開挖過程中控制中線測量,以免挖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果局部超挖、發生擾動或者土質較差,換填203
23、0mm天然級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實。基底如有塊石、碎石、磚等堅硬的物體時,將其鏟除至設計標高以下0.3m,然后鋪上天然級配砂料,面層鋪上中粗砂整平夯實。當溝槽遇巖層或混凝土障礙物時,采用大型破碎機進行破碎作業,采用破碎機破除部分后,再用挖掘機對破碎的石方進行開挖清掏作業,反復輪流作業的開挖流程。破碎機破碎作業時,需要一定的受力著力點,所以破碎作業時放坡坡度較大,i一般為0.5至0.7。為保證管道安裝能正常作業,考慮工作面為500mm。開挖過程中首先充分考慮土方綜合平衡,因現場無堆土場地,將用于溝槽回填的土方轉運至臨時堆土場臨時堆放,將無法用于溝槽回填的土方和溝槽破碎出的石方(石塊、石削)和
24、多余的土方邊挖邊運出場外。開挖槽底寬度計算式:B=d+(D1+ D2)/2+2bB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mm);d兩管道之間的設計距離(mm),本工程為1000mm,局部為1500mm;D1、D2管道結構的外緣寬度(mm);b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mm),工作面取500mm;當地質條件良好、土質均勻,地下水位低于溝槽底面高程,且開挖深度在5m以內邊坡不加支撐時,溝槽邊坡最陡坡度需符合下表要求:深度在5m以內的溝槽邊坡最陡坡度土的類別邊坡坡度(高:寬)坡頂無荷載坡頂有靜載坡頂有動載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1:0.751:1.001:1.25硬
25、塑的輕亞粘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1:0.501:0.671:0.67硬塑的輕亞粘土、粘土1:0. 431:0.501:0.67根據有關施工規范和施工經驗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無支護結構土方開挖溝槽時,坡度i的取值為: 1mh3m,i=0.3; 3mh5m,i=0.5;5mh7m,i=0.7;7mh9m,i=1.0。無支護結構石方開挖溝槽時并考慮破碎機受力著力點,坡度i的取值為: 1mh5m,i=0.5; 5mh8m,i=0.7;3、溝槽槽底超挖和地基擾動處理措施溝槽超挖10cm以內,用原狀土回填壓實,壓實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超挖大于10cm,用砂礫
26、石分層壓實,相對密度不低于設計和規范要求。槽底有地下水,擾動深度小于80cm時,可滿槽擠入人頭石,塊石間用級配砂礫石回填密實,塊石擠入深度不小于擾動深度的80%。溝槽開挖若遇流沙、淤泥、松軟地基,先將流沙、淤泥、松軟層挖除,然后用天然級配砂礫石分層壓實回填,壓實度大于設計和規范要求。七、溝槽回填1、排水管符合下列規定后應及時回填:b、給排管施工完畢并經檢查合格,通過驗收。a、閉水試驗合格。2、回填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管溝回填機動車道采用石粉渣回填,非機動車道采用石粉渣回填至管頂上0.5m,0.5米以上用素土回填,回填土要求、回填密實度要求詳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有關條文規定。
27、b、槽底至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不得含有機物以及大于50mm的磚、石等硬塊。在抹帶接口處,應用細粒土回填。c、自下而上在溝槽兩側對稱回填,均勻上升。分段夯實時,留階梯接茬且不得漏夯和損傷管道。接茬不應留在檢查井處。d、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回填土由人工在溝槽兩側對稱運入槽內,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或集中推入。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300mm,施工中胸腔部分采用電動蛙式打夯機和管道液壓振動錘夯實,且應夯夯相連,管頂及以上500mm范圍采用人工夯實。e、管頂500mm以上,用機械進行回填施工,但應根據填土的已有厚度使用不同輕重型的碾壓機械進行靜壓。并控制行駛速度不超過2km/h,且碾壓的
28、重疊寬度不得小于200mm。3檢查井、雨水口及其井室周圍的回填,應符合下列規定:a、現澆砼或砌體水泥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規定,井壁同管道連接處應采用水泥砂漿填平。b、路面范圍內的井室周圍,應采用石粉渣材料回填,其寬度不小于400mm,達到最佳密實度98%以上。c、井室周圍的回填應與管道溝槽的回填同時進行,當不便同時進行時,應留臺階接茬。d、井室周圍回填壓實時,應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且不得漏夯。e、回填材料壓實后應與井壁緊貼。4、溝槽回填、壓實的外觀質量標準:a、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磚、石塊、砼碎塊及大于100mm的硬土塊;填土的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為宜。回填土前,應對所回填土壤進行標準擊實試驗,找
29、出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管頂以上500mm之內,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土塊及雜物。b、溝槽回填采用級配砂石、砂、石屑等填料時,應掌握其最佳含水量,分層攤鋪、壓實,且注意保護管道。c、回填時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機物。d、胸腔以上部位,在非同時進行的兩個回填土段的搭接處,不得形成陡坎,應隨鋪土將夯實層留成階梯狀,階梯長度大于高度的兩倍。e、井室等附屬構筑物回填土應在四周同時進行。管道溝槽兩側同時回填,兩側壓實面高差不得超過300mm。 f、回填土的關鍵工序就是夯實,回填土密實度和質量指標用壓實系數表示,溝槽回填的壓實方式采用夯實和振動。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管頂兩側和管頂500
30、mm以下范圍內夯土時,夯擊力過大將會使管壁開裂。管道兩側采用2.8kw蛙式打夯機同時按同一速度分層還土攤平、夯實,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鋪土厚度200mm夯擊34遍。5、溝槽回填土密實度一般標準:管頂上方的土的回填從縱斷面上看,在厚土層與薄土層之間、已夯土與未夯土之間應有較長的過渡地段,以免管子受壓不均發生斷裂。相鄰兩層回填土的分裝位置應錯開。管頂以上0.71.5m范圍內回填土可以使用碾壓機械壓實,溝槽回填時,應使建筑物兩側回填土高度一致,并同時夯實。回填應使槽上土面略呈拱形,拱高(余填高)為槽寬的1/20,一般按150mm處理。回填土的壓實度標準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注:1本表系按道路結構形式分類
31、確定回填土的壓實度標準。2高級路面為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預制塊等。次高級路面為瀝青表面處理路面、瀝青貫入式路面、黑色碎石路面等。過渡式路面為泥結碎石路面,級配礫石路面等。4如遇到當年修路的快速路和主干路時,不論采用何種結構形式,均執行上列高級路面的回填土壓實度標準。八、質量保證措施1、挑選晴好天氣施工,連續作業,在五天以內完成全部挖回填土方施工,盡量避開陰雨天氣,同時做好雨布、水泵等的貯備,以防下雨,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作業,保證工程質量和溝槽穩定。溝槽施工的過程中,溝槽周邊兩米范圍內不得堆放荷載。2、嚴格控制回填土的土質,對待用回填土的含水率控制在23%以下,最大干密度在1
32、.581.70g/cm3之間,對不合上述要求及淤泥、淤泥質土、碎塊草皮及有機質含量大于8%的土方堅決不能用予回填,外運丟棄。3、嚴格控制每層回填土的厚度不能大于300mm,安排專人插桿檢驗夯實后,方可進行上部土方的回填工作。4、對壓實后的土方安排專人測試其密實性,按規范要求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的差不應大于0.088g/cm3,且不應集中。對不合要求處,對所屬范圍內進行重新夯實,再次取樣檢測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九、安全保證措施1、所有施工用機械要做到專人操作,持證上崗,嚴禁任意使用。2、夜間施工時要有充足照明設施,并安排管理人員值班。3、溝槽開挖,兩人操作間距大于2.
33、5M,多臺機械開挖,挖土機間距應大于10M,挖土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平整采取先挖底腳的施工方法。4、溝槽挖土深度應嚴格要求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土壁變動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坍塌現象,應及時進行支撐或放坡,并注意支撐的穩固和土壁的變化。5、溝槽上下應設置靠梯,或開斜坡道,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撐上下。坑四周應設安全欄桿或懸掛危險標志。 6、溝槽頂周邊設置連續封閉的安全護欄,防止人員墜落。 7、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作業;進入行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紀律。8、開挖土方時應由上而下,逐層挖掘,嚴禁挖神仙土,夜間應有充足的照明。9、挖土中發現管道、電纜及其他埋設物應及時報告,不得擅自處理。10、挖土
34、中要注意土壁的穩定性,發現有裂縫及傾坍可能時,人員應立即離開并及時處理。11、每日或雨后必須檢查土壁及支撐穩定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并且不得將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撐上,不得在支撐下行走或站立。12、機械挖土,啟動前應檢查離合器、鋼絲繩等,經空車試運轉正常后在開始作業。13、機械操作中進鏟不應過深,提升不應過猛。 14、機械不得在輸電線路下工作,應在輸電線路一側工作,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機械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應符合安全操作規程要求。15、機械應停在堅實的地基上,如基礎過差,應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將挖土機履帶與挖空的溝槽平行2m停、駛。運土汽車不宜靠近溝槽平行行駛,防
35、止坍方翻車。16、電纜兩側1m范圍內應采用人工挖掘。17、配合拉鏟的清坡、清底工人,不準在機械回轉半徑下工作。18、向汽車上卸土應在車子停穩定后進行。禁止鏟斗從汽車駕駛室上空越過。19、場內道路應及時整修,確保車輛安全暢通,各種車輛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引導。20、在開挖溝槽時,必須設有切實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溝槽積水,影響溝槽土壤結構。21、開挖的土方,要嚴格按照組織設計堆放,不得堆于溝槽外側,以免引起地面堆載超荷引起土體位移、板樁位移或支撐破壞。23、在施工過程中,對地面沉降、支護位要定期觀察測試,加強對地面、支護的監控。 24、多機作業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機和一閘多用,施工現場電纜、電線必
36、須按規定架設,嚴禁拖地和亂拉亂搭。 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開關”制度。所有電器設備及金屬構架均應按規定設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護,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必須按規定設置漏電保護裝置,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5、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施工前要進行安全交底,每月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工人的安全意識教育。 26、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各種作業人員應配帶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及勞保用品,嚴禁操作人員違章作業,管理人員違章指揮。 27、施工中所有機械、電器設備必須達到國家安全防護標準,自制設備、設施應通過安全檢驗,一切設備應經過工前性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專人負責,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并
37、按規定定期檢查保養。 28、加強安全教育和監督,堅持經常性的安全交底制度,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十、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現場內應有完整的排水措施,妥善處理泥漿水,所排的水應沉淀過濾后方可排入城市管網。 (2)場內道路要平整、堅實、暢通。主要場地應全部硬底化,杜絕運輸中泥漿散體、流物料撒漏。車輛出工地前,輪胎、車身必須沖洗干凈,并防止掉土污染路面。 (3)施工時不得妨礙周圍居民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在夜間(晚11時至早上6時)施工時需辦理好有關手續,并做好周圍居民的思想工作盡量不使用超聲標準的機械設備施工。 (4)施工現場配備專職保衛人員,晝夜值班,建立健全施工現場保衛
38、制度外來人員和所有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前要登記,在場內要服從人員的調配和安排。 (5)施工要利用黑板報和其它形式對員工進行法紀宣傳教育工作,使施工現場各類施工人員知法、懂法并自覺遵守和維護國家的法律、法令,提高員工的法紀觀念,防止和杜絕盜竊和斗毆的發生。 (6)進入現場的所有人員要帶好安全帽。 (7)嚴禁工人赤膊上陣,注意安全和形象。 (8)標準化管理圖要齊全、清晰、實用、漂亮。 (9)注意搞好環保工作,自覺維護市容、市貌。 (10)強化廚房、衛生間和衛生及消防管理。 (11)廚房工作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上崗。 (12)辦公室配置保健醫藥箱。 (13)安置完善的消防系統。十一、雨季施工措施1. 掌握
39、天氣預報的氣象趨勢及動態,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預防的準備工作。2. 合理安排施工。對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項目和施工進度要根據預報作出合理安排。3. 現場做好排水設施,使排水通暢并不得造成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4. 加強道路養護,保障運輸通暢無阻。5. 做好物資、設備的防濕防潮工作,確保雨季正常施工。6. 混凝土工程,施工完畢及時覆蓋養護,終凝前避免受雨水沖刷。大面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事先做好施工組織,選在無大雨的期間進行,并備有防雨設施。雨季盡量減少大面積、大體積混凝土現澆工作。7. 備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員的雨衣和雨靴。8. 雨季施工前,我們將根據現場和工程進展情況制定雨季施工階段性計劃,
40、并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實施。9. 做好防雷、防電、防漏工作,保證施工正常進行。10. 雨季前應組織有關人員對現場臨設、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等進行檢查,針對檢查出的具體問題,應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整改。11. 機電設備做好防雷電、雨水浸泡措施。十二、開挖管道應急救援預案1、 土方開挖安全事故(1)溝槽、大型土方開挖施工中可能發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坍塌、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造成的人員傷害。 (2)溝槽支護結構在施工中或在使用過程中邊坡可能產生坍塌、失穩及人員高處墜落、溝槽支護施工及土方施工時機械作業造成的人員傷害等 。(3)溝槽邊坡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滑坡倒塌。(4)煤氣管泄漏、供水管破壞、場
41、地揚塵對環境的影響等 。2、坍塌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為了爭取在第一時間內搶救傷員,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經濟損失,特制定應急救援預案。 (1)土方坍塌事故應急救援的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控制事態發展,防止事故擴大,努力減少事故對周邊環境和相關的影響,避免救援人員傷害和二次傷害,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盡力減輕事故對人和財產的影響。 (2)深溝槽失穩能及時得到處置,避免邊坡變形過大引起周邊建筑物的開裂或周圍管線的破壞;坍塌事故發生人員能及時疏散或得到及時救護,周邊管線因坍塌破壞時能及時得到搶救恢復,避免溝槽的二次坍塌。
42、(3)溝槽開挖施工中施工人員發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觸電、高處墜落或物體打擊等意外情況時,能及時進行有效自救,并杜絕二次事故引起救援人員的傷害或被救援人員的二次傷害。3、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 陽征源 副組長: 蔡炮光、黃澤欽組員:黃錫泉、鄭會明、黃秋雄、趙淑孟通訊聯絡組:黃耿杰 技術支持組:洪鴻文 現場搶救組:聶文勇 醫療救護組:曾慶龍 后勤保障組:張鵬 警戒保衛組:鄭衍興4、 處置措施溝槽開挖時,應按溝槽變形觀測方案進行,當出現樁頂或坡頂的水平位移大于開挖深度的3時,地面沉降速度達到5mm/d時,附近建筑物傾斜超過警戒值1%時,溝槽底面隆起達到150mm以上時,錨
43、釬桿體應力突然增大或松馳、錨桿拉力超過設計拉力時、突降大雨或暴雨時,應對溝槽有可能失穩或坍塌時,應立即起動應急預案。1) 溝槽坍塌應急措施:(1) 監測人員、安全員或第一目擊者應立即大聲呼叫,由安全員或施工班組長利用電話、對講機等通訊工具通知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報告“在哪里”“什么事”“具體情況簡單明了地重復二次尤其要說明坍塌時是否造成人員受傷或掩埋。(2) 現場指揮人員利用擴音器指揮溝槽內所有作業人員避開溝槽邊坡坍塌側迅速撤離,停止溝槽所有作業活動。由應急領導組長組織搶險突擊隊對溝槽坍塌區域進行封閉隔離,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組織現場所有挖掘機集中,組織搶險突擊隊帶著鐵鍬隨時做好搶救加固準備。應急
44、領導組長應向第一報告者和作業現場人員詢問,人員受傷情況和具體位置,粗略估計傷害程度。組織醫療救護隊就位。利用電話與醫院聯系急救醫生和救護車開至工地現場隨時準備搶救。(3)應急領導組長應仔細觀察塌方部位情況,如果溝槽有繼續坍塌跡象,由搶險突擊隊對溝槽塌方部位上方附近15m范圍內所有機械、物資搬離。由項目總工組織技術人員制定邊坡加固方案,由專業隊伍實施加固,防止邊坡不斷失穩,造成救援人員二次傷害。(4)邊坡相對穩定后,組織工地所有可用挖掘機迅速清除人員掩埋處坍塌土方,由第一報告者和作業現場人員在大致判斷人員掩埋位置,在近人員掩埋處0.5m時停止挖掘機作業,迅速組織搶險隊員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防止機
45、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造成二次人員傷害。多臺挖掘機共同挖掘出土時,應由專人指揮,防止交叉作業發生二次機械傷害事故。(5)當發現人身體軀干時,組織人員手與鐵鍬并用,先清除埋至胸口處土方,由現場醫療救護隊或120急救中心醫生用清水清洗傷者耳鼻和嘴巴處污泥,立即進行吸氧。挖出雙臂后,由四名搶險隊員架住雙臂向上提拉,其余人繼續撮取埋在下半身的土方。傷者被救出后,立即輸液和吸氧,用120急救車送到醫院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被埋傷者如不能及時呼吸,將造成腦癱瘓直至死亡,因此事故發生后以最快速度讓傷者吸氧,在不具備吸氧條件時,應立即展開人工呼吸,是防止傷勢惡化的重要措施。2)應急路線及標識 搶救路線:為
46、保證搶救人員,車輛通行順利暢通,現場利用原有道路及應急道路作為搶救路線。 施工期間,材料按照平面布置堆放,并保證道路上不堆放材料,車輛按照指定位置停放,不得影響道路暢通。發生安全事故向外部求救時,應說明事故發生的詳細地址、事故性質、大致情況 、嚴重程度及電話號碼等,為保證外部搶救力量順利到達搶救地點,主要路口或有明顯標志處應有專人迎接。5、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根據本預案應急處置要求,建立健全項目部應急物資儲備為主和社會救援物資為輔的應急供應保障體系,做到應急資源共享,動態管理。在應急狀態下,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統一調配使用。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設備、設施、物品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
47、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1)應急車輛名 稱車 號車 型駕駛員姓名聯系電話應急救援車粵B.603GN轎車張鵬應急備用車粵B.9AP40轎車曾慶龍大型車輛 挖掘機一輛、推土機一輛、自卸汽車兩輛、汽車吊一輛備 注要求:駕駛員24小時開機2)主要應急常用工具和器材安全帽、安全帶、污水泵、鐵鍬、應急燈、防毒面具、手電筒、對講機等。3)主要應急救護工具和急救物品臨時救護擔架,創口貼、止血膠帶、繃帶、無菌敷料、棉紗布、棉棒、碘灑、酒精、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及常用醫藥用品。6、 應急小組電話,有關單位部門聯系方式:應急通訊電話姓名職務手機/電話黃澤章項目總經理150 1377 2333
48、陽征源項目經理138 0240 4878黃澤欽業務經理135 0289 2828蔡炮光項目總工134 2870 6471洪鴻文質量主任136 3262 1636聶文勇安全主任186 6499 1946林木德商務經理135 3403 6799張 鵬辦公室主任136 0250 4612李克旁施工員135 3016 1915李輝平施工員134 2876 0478鄭木榮施工員183 2082 6533曾慶龍材料員159 1401 1611黃耿杰技術員139 2831 0152黃錫泉測量主管139 2831 0152鄭會明測量員137 2653 1252鄭衍興機電主管134 2793 0247黃 薇資料員158 2077 4500陳錫鵬電工159 8955 2738黃秋雄電工150 1376 1678相關政府部門及聯系電話: 市環保局 電話:12369 市城管辦 電話:83916931 市公安局 電話:84465120 市公安局 電話:84465120 市公安消防局 電話:82105850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電話:82001475 南山區交警大隊 電話:26610880 南山區人民醫院 電話:26668561 市水務集團 電話:82137777 深圳供電局 電話:95598 市燃氣集團 電話:25199999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22;匪警: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