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解決措施片面地指責監督管理不力是不公平的。客觀地說,我國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謂不嚴。一系列安全法規,都在三令五申建筑施工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負責,施工現場安全由建筑施工企業負責。至于法定代表人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是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更是家喻戶曉。既然有這么多的規章制度,何以安全事故還頻頻發生,屢禁不止?有專家指出:那些規章制度只是行政規定,到下面就變了樣,關鍵是要抓落實。工程質量牽涉到市場和任務,所以普遍比較關心。而安全施工則因為不直接與效益有關,不受重視,所以失控。二、安全管理相對質量管理滯后近幾年的工程建設安全形勢極其嚴峻,這就不
2、得不反思我們現行的安全監督管理模式。目前我國的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是由施工企業負總責的。對待工程質量,相當部分的老總和項目經理深知牽涉到市場和生存,因而舍得投入。而對人命關天的安全防護設備投入則不那么熱情,能少則少,能減則減,甚至能無便無。而在施工現場唱主角的則多是未經過專業培訓的農村建筑隊伍,他們缺少必要的安全自身防護知識,稍有不慎,易出事故。而被政府委以安全監督管理的各級安監站則顯得勢單力薄,心有余而力不足。1安監站與質監站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這一套班子中,從事質監工作的人員和擔負安監重任的人數很不均衡。一個僅數人的安監站,面對著分散在多少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數百個工地的監督任務,即使每天24
3、小時巡檢,也不可能將這些工地走遍。2是收費問題,這是個敏感話題。目前的安全監督是不收費的,連添置一些必備的檢測設備也只能從有限的質監費中挖東墻補西墻。3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標準層出不窮,安監人員理應不斷充電更新知識,然而缺少經費以及人手不足,培訓很難落實。至于安監人員的職稱,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質監人員可以申請評監督工程師,而安監人員的技術職稱至今未定。三、推行安全監理有望減少工程傷亡事故安全施工縱然千難萬險,但人命關天,各級主管部門不會聽之任之,無所作為。但解決的途徑何在?相當部分的質監站(也就是安監站)站長呼吁:既然我們能夠在施工現場推行質量監理,為什么不能推行安全監理?此建議不失為當前遏制工程事故的良策之一。從質量等級制改為竣工驗收備案制,日常的質量監督由監理單位作評估報告,而且在施工現場關鍵部位實行強制性的旁站監理,我們的整體質量受控。那么,在施工現場組織安全保障體系時,何不也借重監理單位?況且,質量與安全本是孿生兄弟,不可能顧此失彼,這種重要的能量浪費豈不可惜。相當部分的監理單位人員平時在現場也發現不少安全漏洞,但又不愿狗捉老鼠多管閑事而得罪人。自然,真的要實行安全監理制,監理單位也需要重新充電,更要提高取費率,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遏止日益膨脹的安全事故,推行安全監理應是一條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