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建筑防火策略研究摘要: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冇許多先人遺留下來的古建筑。而這些 古建筑的日常消防安全則是至關重耍的。木文針對古建筑的防火策略問題 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通過分析以往古建筑火災的特點,列舉實例說明了提 高消防安全意識,完善消防設施,增強應急能力可以有效地改善消防安全 問題。關鍵詞:古建筑消防火災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A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而古建筑正是古代文明程度的體現也是 古代文化的傳承與見證。我國的古建筑很多,分布廣泛,并且多為木質結 構,如果長期處于潮濕壞境容易腐爛。而更危險的是一旦發生火災,那后 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古建筑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是古代的勤勞的能工
2、巧匠們留給后人的精美的藝術品。因此,對古建筑的H常維護和管理工作 提出了很高要求,重中之重就是要預防火災。傳統的古建筑消防安全策略, 更加偏重于對人員逃生方面的設計,而我們同時也應該加強對古建筑本身 的保護。一部分古建筑分布在城市屮,但還冇一部分處在深山野林屮,一 旦發生了火災,那么消防人員一方面有可能無法及時到達,另一方面在深 山野林中無法直接施救,這種問題的存在不但影響對古建筑火災的撲救還 會牽扯到整片林區,引發更大的火災,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安全。一、我國古建筑火災的特點我國的古建筑大多采用木質結構1。并且,多數古建筑表面都有油 漆彩繪,正是這些油漆彩繪十分易燃。一旦局部發生了火
3、災,火勢會沿著 彩繪迅速蔓延,導致整個古建筑完全燃燒起來。而燃燒過程中,古建筑重 要的梁柱結構會受熱變形,致使整個建筑的不穩定,繼而發生坍塌。這也 是古建筑火耐火等級低的主要原因。在格局設計上,我國古建筑基本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2。 這兩種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間,如果其屮一處起火,一時得 不到有效控制的話,毗連的木結構建筑很快就會出現大面積燃燒,容易形 成火燒連營的局面。而古建筑是反映了歷史某個地區、某個時代文化和文 明的情況,是不可復制的。因而,一旦發生火災,那就是毀滅性的破壞。1980年12月13日,河北省涉縣清泉寺住寺內社員燒飯,引燃柴草起 火,大火延燒6小時,大殿4
4、間、配殿85間、石雕碑刻30余塊全毀;1990 年1月25日,青海同徳縣石藏寺大經堂,因掛在佛像前的綢緞被風吹落 在油燈上引起火災,燒毀兩層木質結構的大經堂一座,面積2040平方米, 殿內的佛經、佛像等文物大部分被毀,7名喇嘛受傷;1988年2月8 口, 澳門媽祖廟失火,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天后大殿全部被毀;2004年6月 20日,北京護國寺發生火災,七百余年古殿毀于一旦1 這些火災造成 了一個乂一個古建筑的消隕,不論是對于古建筑的研究學者們來說還是對 于熱愛古代文化的群眾來說都是令人感到痛心疾首的。二、我國古建筑火災的預防策略(-)提高消防安全意識通過對古建筑火災的研究,多數火災的都是由于管
5、理不善或是消防安 全意識弱導致的。因此,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才是最大程度上杜 絕古建筑的火災的有效手段。而需要提高防火意識的不僅僅是古建筑消防 安全的維護和管理人員,還有參觀的游客。對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維護、管理人員,應當重視和加強古建筑的消 防工作,認真落實各級的消防責任以及崗位責任制,落實各項消防措施, 確保古建筑的安全。比如,落實夜間巡查制度。制訂正規的巡查制度,將 具體的人員安排、區域劃分、巡邏時間都嚴格規定,不允許私自竄改。又 如,定期地対消防安全負責人進行培訓,組織開展防火宣傳教育并組織防 火安全檢查,做到了解所負責的區域的消防安全情況,有存在火災隱患的 地方要及時整改。另外
6、,還可以建立防火檔案,制訂滅火應急方案,并組 織消防演習、滅火疏散演練等。目前,有一些古建筑是對外開放的,這就要求游人也能夠把消防安全 重視起來。當地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部門可以制定一些規則,比如在游 客進行游覽Z前,安排統一的基本消防安全常識介紹,可以山導游或者古 建筑負責方來進行。另外,古建筑群比較集中的地區,應多多設置防火安 全標識,例如禁煙標識等。當然,前提是不能夠影響古建筑的美觀性更不 可以破壞古建筑本身。(二)完善消防設施,增強應急能力一部分占建筑分布在城市中,但還有一部分處在深山野林中,一旦發 生了火災,那么消防人員一方面有可能無法及時到達,另一方面在深山野 林中無法直接施救,這
7、種問題的存在不但影響對古建筑火災的撲救還會牽 扯到整片林區,引發更大的火災,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因 此,提高古建筑消防安全負責人員在緊急情況下自救的能力是十分必要 的。筆者認為必須完善消防設施,以使火災在初期階段得到有效控制,減 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比如在規定區域面積內安置規定數目的消防設 施,一旦發生小范圍的火災,古建筑的管理人員可以及時將火撲滅,減少 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更是避免了更大范圍的古建筑受到下一步的破壞。 強化防患于未然,城市屮的古建筑應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網,在古建筑內 安裝消火栓,配置消防滅火器材。而有些古建筑受到其自身特殊條件或者 地域性的限制,在救火過程中有困難,如郊野、山區中的古建筑,那么相 關的消防安全負責部門就應修建消防水塔、消防水缸等設施,以保證消防 應急用水,方便火災發生時的使用。如果古建筑臨近天然水源,那么,則 可以修建消防碼頭,以便在火災發生時,供給消防車停靠取水。結語: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而那些古老的建筑正是這幾千年文化進步 的象征和體現。因此,我們應該提高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保護祖先留 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參考文獻1劉希臣我國古建筑防火保護策略的研究D重慶人學,2008.2賀煜華古建筑防火策略的討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