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鋼結構建筑十例以下為搜集到的十例國內鋼結構建筑,同時簡述其結構體系和設計特點。一、武漢站結構體系:首層為鐵路橋梁結構,上層則為大跨度空間流線型金屬鋼結構,主拱最大跨度為116m,高度為50m,最高點距離地面58m。中央站房屋面的支撐結構由五榀主拱、半拱和斜立柱組成,屋面和雨棚都采用正交正放式網殼結構,采用鋼框架結構作為樓面結構的基本形式,樓板采用以壓型鋼板為模板的非組合樓板。設計特點:武漢站站房設計有如一只展翅的大鳥,寓意千年鶴歸、九省通衢及中部崛起。二、國家體育館結構體系:國家體育館是典型的復雜空間混合結構體系,主體結構主要由看臺部分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外圍支撐屋面的型鋼混凝土
2、框架-鋼支撐結構、大跨度雙向張弦空間網格鋼屋蓋結構等三大體系。設計特點:國家體育館以中國“折扇”為設計靈感,充分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奧運理念和“節儉辦奧運”的原則,注重功能設計、環保設計和美感設計相結合,體現了功能第一、技術第一、滿足比賽、遵守規范、節能環保、賽后利用的設計原則。三、國家體育場(鳥巢)結構體系:國家體育館為大跨度鋼結構,主場看臺部分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與主體大跨度鋼結構完全脫開。設計特點:大量采用由鋼板焊接而成的的箱型構件,交叉布置的主結構與屋面及立面的次結構一起形成了“鳥巢”的特殊建筑造型。四、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結構體系:屋面及支撐墻結構為新
3、型多面體空間鋼架結構,建筑外圍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環保節能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結構類型為膜結構和空間鋼架結構。設計特點:“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工程,墻身和頂棚都是用細鋼管連接而成的,有1.2萬個節點。節能而且環保!五、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結構體系:建筑主體結構為大跨度鋼管架和大柱網鋼筋混凝土預應力體系。設計特點:展廳由75m大跨度的鋼桁架承托的弧形屋面所覆蓋。六、蘇州東方之門結構體系:東方之門為非對稱剛性連體超高層建筑。塔樓部分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組合結構柱、鋼柱和鋼梁的混合結構受力體系,頂部連接體主體結構的連接體部分在第4加強層外邊緣分別設置2榀桁架,并與第4加強層的其他雙向桁
4、架構成有效的結構體系。設計特點:東方之門在整體外觀塑造上同代表著蘇州園林典型風格的月洞門之間產生意向上的聯系,同時中空呈塔狀,是以蘇州名塔虎丘塔的輪廊演變而來。以陰刻形式勾勒輪廓,給人留下想象空間。傳達了創建蘇州新門戶的喻意。七、國家大劇院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屋蓋為橢圓形殼體鋼結構。設計特點:國家大劇院中心建筑為半橢球形鋼結構殼體,整個殼體風格簡約大氣,其表面由18000多塊鈦金屬板和1200余塊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組成,兩種材質經巧妙拼接呈現出唯美的曲線,營造出舞臺帷幕徐徐拉開的視覺效果。八、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結構體系:工程主樓采用鋼管樁加筏板的基礎形式,工程上部結構同時采用以下三種抗側力結
5、構體系:1)由巨型柱(主要的結構柱)、巨型斜撐(主要的斜撐)和周邊帶狀桁架構成的巨型框架結構;2)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層79以上為帶混凝土端墻的鋼支撐核心筒);3)連系核心筒和巨型結構柱間的外伸臂桁架。大樓頂部鋼結構采用了空間桁架體系。設計特點:內核心筒的轉換;非穿過式外伸臂桁架的設計;獨特的構件截面形式及節點處理;帶狀桁架與周邊斜撐的設計。九、上海金茂大廈結構體系:金茂大廈主樓上部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與鋼結構外框架相結合的混合體系,包括有核心內筒、外框架、巨型鋼桁架和樓板。金茂大廈五層裙房采用的是一般的多層框架鋼結構體系。設計特點:大廈采用超高層建筑史上首次運用的最新結構技術,主體結構層高變化多,還存在墻體收分和體型變化。是一座融匯中國塔型風格與西方建筑技術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樓。十、深圳大運中心主體育館結構特點:采用了內設張拉膜的鋼屋蓋體系,鋼結構形式為單層折面空間網格結構。設計特點:鋼結構屋蓋集高聳結構和大跨度空間結構于一體,充分發揮了鋼管的受拉受壓特性,形狀輕巧,空間作用顯著。鋼結構構件通過支座、背谷、背峰、肩谷、肩峰、冠谷、冠峰、內環等承力節點進行連接,形成穩定的復雜空間結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