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層建筑材料的檢測與其影響因素分析摘 要: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與控制有其難點,難就難在建筑材料大部分是在建設系統以外生產的,而社會上生產的建筑工業產品偽劣品太多, 需要建設系統采取行政管理手段, 備案措施, 檢驗等措施來保證工程質量。本文介紹了常見的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方法及建筑材料檢測項目, 分析了影響建筑材料檢測結果的因素, 并對如何處理檢測數據及誤差進行了闡述。 關鍵字: 建筑材料檢測; 影響因素; 數據處理Abstract: The inspection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quality has its difficulty, that
2、 i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mostly are not produced by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there are too many shoddy building industry products in society, which needs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to take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recording measures, and inspec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project qu
3、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construction material qual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ing projects,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uilding materials testing results, and discusses how to deal with test data and errors.Key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detection; infl
4、uencing factors; data processing中圖分類號:TU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材料質量標準是衡量材料質量的尺度, 也是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依據,對不同的材料其質量標準也不盡相同。當前常用到的質量檢測方法有外觀檢測,書面檢測,無損檢測以及儀器檢測,書面檢測指的是對提供的材料質量資料,測驗報告等文獻進行審核,書面檢測往往是建筑材料檢測的第一步; 外觀檢測指的是直觀的對建筑材料的品種、 規格尺寸以及相關標志進行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觀缺陷等質量問題; 儀器檢測指的是借助于試驗設備以及儀器對材料的內部組成以及化學成分進行質量鑒定; 無損檢測指的是在不碰壞建筑材料樣品的前提
5、條件下,采用超聲波及X光等技術對材料進行的檢測。一、 水泥試驗1、取樣水泥取樣前首先應確定水泥品種、規格、產地、代表批量使取樣有代表性。在調查中發現有的水泥樣為一整袋, 有的僅為一小信封,這收做法都缺乏代表性。應該以20個以上不同部位取樣品,總量至少 12kg。2、細度試驗由于 (GB1345 一 91)標準代替了 (GB1345 一 77)標準,水泥細度檢驗已采用 80m 方孔篩篩析法。新的試驗篩包括負壓篩、 水篩和手工干篩。 新標準采用了負壓篩析儀,提高了試驗效率,減少了人為因素影響,增加了篩析結果的準確性。在調查中看到許多單位購買了負壓篩析儀,但大多忽略了對試驗篩修正系數的測定。新標準規
6、定,提高試驗結果的可比性,篩析試驗結果應乘以修正系數。這是因為試驗篩網是用金屬絲編織而成,網孔尺寸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全是 80m.因此同一試樣用同種規格不同試驗篩所得的篩析試驗結果很難一致。為了減少試驗誤差,應以國家水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制造的 “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粉” 在本單位的試驗篩上進行試驗標定,計算出試驗篩修正系數,并對本單位進行的水泥細度試驗結果加以修正。3、水泥膠砂流動度的測定根據 GB1752007 通用硅酸鹽水泥 規定,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復合硅酸鹽水泥和摻火山灰質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在進行膠砂強度檢驗時,其用水量按 0.50 水灰比和膠砂流動
7、度不小于 180mm 來確定。當流動度小于 180mm 時, 應以 0.01的整倍數遞增的方法將水灰比調整至膠砂流動度不小于 180mm 時用該水灰比成型膠砂強度試件。 所以流動度測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強度的試驗結果。調查中看到很多試驗室不做這項試驗;有的有跳桌但安裝也不符合要求。跳桌安裝基座應為整體結構,由砼澆筑而成;跳桌應用螺栓固定桌面應呈水平狀態; 跳桌底座下面不允許加任何襯墊; 試驗應嚴格按照( GB2419 一 2005) 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 執行。4、水泥強度檢驗要使水泥強度檢驗準確, 首先應嚴格做好養護設備及養護溫、濕度的控制。但許多試驗室的水泥成型室溫、 濕度不控制,試件成型
8、后有的就長期放在成型室,有的馬上就放入標養室,任水直接噴淋,結果造成試件表面缺陷。 正確的做法應為: 成型后的試件初期養護應放在相對濕度大于 90%的養護箱里,養護箱的構造沒有統一規定,但應滿足溫、 濕度要求。試體連模一起在濕氣中養護 24h 拆模后,可放入水中養護。養護池在底部設置不易腐爛的蓖板條架,并不漏水,不滲水,試體之間應留有間隔或試體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 5mm。成型前水泥試樣應充分拌勻,并通過 0.9mm方孔篩;標準砂用各級預配合以 13505g 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裝。另外還應檢查膠砂攪拌機葉片與鍋壁、 鍋底問隙及下料漏斗三條口的寬度要基本一致;刮平是試件成型時的主要手工操作工序,
9、盡可能避免在刮平時損害試件中膠砂的振實狀態。 還應注意在破型時,加荷速度對強度影響很大,避免加荷速度過快而提高強度。調查中還發現許多單位試驗機不配套,一般試驗機的噸位采用 200300kN 較合適,試驗機容量過大會加大試驗誤差。抗折強度計算中常犯的錯誤是強度數值的取舍不當。當三個強度值中有超過平均值土 10%時,應剔除后再計算平均值。抗折強度數值應精確到 0.1MPa,但很多單位沒有這樣表達。抗壓強度的荷載讀數應精確至 0.1kN, 以一組三個棱柱體上得到的六個抗壓強度測定的算術平均值為試驗結果。 如六個測定值中有一個超出六個平均值的10, 就應剔除這個結果, 而以剩下五個的平均數為結果。如果
10、五個測定值中再有超過它們平均數10的, 則此組結果作廢。以破壞荷載平均值計算該組試件抗壓強度,精確至 0.1MPa.5、試驗報告及結論試驗報告字跡清楚,記錄準確,明確依據標準,結論確切,所有名詞、術語、符號、計量單位表達要規范化。要嚴格按照標準判定合格品、不合格品。如化學指標、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中任一項不符合標準規定為不合格品。二、鋼材試驗鋼材試驗的通病為1、很多單位仍延用舊標準; 2、沒按標準要求的數量取樣;3、鋼筋橫截面積保留位數不一致; 4、 有的單位選用試驗機量程不合理; 5、 鋼筋強度計算修約不正確。 現行鋼筋的主要標準為 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 (GB1499.2 一2007);
11、鋼筋砼用熱軋光圓鋼筋 (GB13013 一 1991);冷拉鋼筋及冷撥低碳鋼絲在 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50204 一 2002)中有規定;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 一 199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 一 2003)。各試驗單位應備有上述技術資料。鋼筋橫截面積保留位數按 (GB1499 一 91); 標準規定應為四位有效數字,但按 (GB/T228 一 2002) 金屬拉伸試驗方法規定應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試驗機選用問題,很多單位只有一臺1000kN 萬能試驗機,做鋼絲及小直徑的鋼筋試驗誤差太大。建議對這些不配套的儀器設備,應停止做相應的試驗以免造成誤判。此外,鋼筋強度
12、的計算修約問題,應該末位數修約到0或5。三、建筑材料檢測的影響因素1加荷速度的影響有研究表有, 大多數建筑材料的力學性能會因加荷速度的不同而發生改變,當加荷速度較快時,荷載的增加超出了材料的變形速度,此時檢測所得的數據就會偏大,相應的,若加荷速度較慢時,檢測所得的數據會偏小。對于材料抗壓試驗, 以建筑材料水泥為例,在標準條件下養護 28 天后進行抗壓試驗,結果發現其抗壓強度隨加荷速度的升高而變大, 再如對一根鋼筋進行不同加荷速度的拉伸試驗,其結果表明其強度隨加荷速度的增加而明顯提高,最快與最慢加荷速度下的鋼筋屈服強度相差達 15Mpa, 極限強度相差約 20Mpa,最后對同一樣品的陶磚進行彎曲
13、試驗,按標準算出荷載的應加速度為20N/s,實際加載荷載速度分別為10N/s,20N/s,30N/s, 結果測得的彎曲破壞值分別為614N、32N,516N。可見隨著加荷速度的增大會導致陶磚的彎曲極限荷載的減小。 由以上三個試驗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若想得到較精確的檢測數據, 就必須按照材料標準及相關操作程序規定的加荷速度對材料進行試驗,當試件變形較大接近破壞狀態時,應停止試驗機油門,直至測得最大荷載值。對鋼筋進行拉伸檢測時,為避免試驗機的振動影響到檢測結果, 通常會在鋼筋出現頸縮現象時逐步的減小油門,直至達到鋼筋極限強度。2溫度與濕度的影響建筑材料會隨著溫度及濕度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性能屬
14、性,因此, 在養護及進行檢測時必須保證材料在規定的溫度及濕度下,如水泥膠砂強度在成型時就必須保證周圍環境溫度在 1822之間,相對溫度不少于 50%。對 SBS等彈性防水材料進行檢測時,應保持其溫度在2125之間,若溫度過高則會使該材料強度變低,反之,溫度過低時會使材料的強度變高,為得到標準的建筑材料性能,應嚴格將溫度及濕度控制在標準規定范圍內。四。、誤差及數據處理1誤差的處理試驗方法須嚴格按標準規定進行。可是有個別試驗人員在做鋼筋拉伸試驗時只試驗到試件出現頸縮而不將其拉至斷裂,這是不正確的, 這樣勢必造成試驗結果的誤差, 但這不屬于試驗誤差, 而是人為造成的誤差。 鋼筋不拉斷, 其測得的伸長
15、率較規定的試件斷后伸長率要低, 與標準規定相違背, 這是不允許的(鋼筋焊接件由于不需要測定伸長率, 可在試件出現頸縮現象后停機)。試驗要求必須準確,以減少誤差。2數據處理由于各種原因, 同一組試件中有時試驗數據結果離散性較大。為使試驗結果準確,標準規定對一些材料的試驗結果數據有取舍的要求。 如水泥膠砂強度抗折試驗,當三個強度值中有一個超出平均值10%的需剔除該數值,以其余兩個強度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混凝土和砂漿的抗壓試件強度平均值的計算等都有各自的取舍方法。應予注意, 切不可簡單地把數據相加計算了事。計算后的數據修約的方法按 GB/T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
16、判定 進行, 其尾數要按四舍五入單雙法進位, 并按標準規定保留數據的有效位數。 試驗結果數據有時會出現比預期的過高或過低,同一組試件中數據相差懸殊,或同一試件各項性能指標相互矛盾等異常現象, 這需要認真對待, 查明原因, 并及時復試和復驗。五、結語建筑材料檢測工作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總質量, 因而每個建筑材料檢測技術人員都應重視材料檢測工作, 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定建筑材料的檢測項目, 并按相關要求有代表性的選取適量建筑材料作為檢測的樣品, 在試驗過程中必須控制好材料的加荷速度以及材料周圍環境的溫度及濕度, 以確保材料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得到檢測數據后,按照相關規范對數據以及誤差進行相應處理,從而得到科學正確的檢測數據,除此以外,相關技術人員還應及時的總結檢測經驗,不斷豐富自己的檢測理論知識,提高檢測試驗水平,確保建筑材料檢測數據的正確性。參考文獻1柯國軍.建筑材料質量控制監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2林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質量措璇J.博爾塔拉報,20073儲穎,王永奎.土木工程施工監理工作中材料的質量控制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