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與控制策略探析云南鐵路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摘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建筑企業的發展也逐漸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建筑工程項目的數量和規模都有所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建筑材料市場需求量的增加。建筑材料是開展建筑工程建設不可或缺的資源,其質量的好壞對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必須做好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與控制工作。本文就針對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與控制策略進行了探討。關鍵詞: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控制策略建筑工程在社會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人們的住宿以及日常休閑、娛樂、學習和工作等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建筑工程,一旦建筑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不僅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威脅
2、,同時也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這足以看出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必須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加強對材料的檢測與質量控制。一、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流程(一)材料的抽樣取樣在開展建筑材料檢測工作之前,首先必須對材料進行抽樣取樣,根據我國現行的建筑材料檢測標準,抽樣取樣的數量、頻率、種類以及方法等都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偟膩碚f,抽樣取樣時應當做到以下兩點:首先,抽取的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說,抽取的樣品必須與取樣對象的實際情況相符,以提高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其次,取樣應按照一定的標準規范進行。檢測結果依賴于抽取的樣品,只有嚴格取樣
3、的規范程序,才能檢測出材料本身的性質,從而編制出科學的檢測報告。(二)材料檢測項目和內容的確定在完成建筑材料樣品抽取工作之后,應當確定材料檢測的項目及內容,檢測項目的確定應當以委托方的要求、樣品類別、性質以及相關檢測標準作為依據,且檢測項目應當避免繁雜、重復,同一類別的建筑材料應當避免多次檢測。其次,在檢測內容的確定上應當根據材料的實際情況決定,一般情況下,水泥的檢測內容應包括其強度、細度、安定性、凝結時間等,鋼材的檢測內容應當包括抗拉強度、屈服點、伸長率等,此處就不一一例舉了,總之,所有建筑材料的檢測內容都應當根據其自身的相關特性決定。(三)誤差與數據處理在進行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難免會
4、出現一些誤差,根據誤差的性質,一般可分為過失誤差、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三種,從性質上看,誤差屬于隨機變量,因此,在處理誤差的時候應當把握標準誤差、數學期望以及變異系數這幾個重要數值。對于檢測過程中出現的過失誤差來說,其偏差通常較大,是由于試驗者的不仔細造成的,因此,在處理數據的時候應當直接去掉。對于偶然誤差來說,其與標準數值之間存在微小差異,在處理的時候通常需要對其進行估計。對于系統誤差來說,它是由試驗方法不正確等因素造成的,應對其進行修正處理。二、建筑材料質量檢測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檢測技術手段落后目前,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技術手段也發生了很大變革,然而,從當前的現狀來
5、看,我國大多數地區在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方面都仍然停留在傳統階段,采取人工統計、手工填表等方法,這些傳統、落后的方法不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現誤差,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給工程建設帶來巨大的安全質量隱患。一些建筑企業雖然引入了許多現代化的技術方法來進行材料質量檢測,但是其應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員工對這些技術方法不熟悉,有的甚至排斥。企業管理者應當意識到這一問題,并對員工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二)檢測標準與程序不統一近年來,我國政府在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方面出臺了一些新的標準規范,但是由于我國省市眾多,有的地區位置偏遠、信息閉塞,對政策的了解不夠及時,因此,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建筑材料檢測標準與
6、程序的統一并不容易,再加上檢測儀器與管理系統的不同,對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三)建筑施工單位對材料的管理不規范許多施工單位在材料的管理方面都不重視,各種材料的堆放不整齊,不同材料堆放處沒有隔斷,有的甚至直接混合堆放。不僅如此,有的倉儲人員根本不顧材料存放的環境,不注意對水泥、鋼材等材料的通風、防潮,導致這些材料由于長時間受潮而發生銹蝕、變質,材料檢測部門的檢測不及時,檢測程序不嚴格,出現錯裝、漏檢等問題,有的檢測人員為了省事,直接將不合格材料認定為合格材料使用,顯然,這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是非常不利的。(四)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工作本身是一項專業要求較高的
7、工作,在檢測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精密儀器進行測量,要求檢測人員不僅要具備全面的專業知識,同時也必須具備強烈的工作責任感,秉承認真仔細的態度對待工作。但是,現實中大多數從業人員的素質并不高,要么專業知識缺乏,要么工作態度不夠嚴謹。這些問題都很容易造成檢測結果的失誤,進而影響到施工質量。三、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與控制策略(一)對進場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檢測要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首先必須在材料進入施工場地之前進行嚴格檢測,包括水泥、鋼材、土建材料以及門窗、幕墻等節能材料,經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能投入使用,該環節的檢測內容應包括材料的尺寸、數量、形狀等主要參數,同時還必須對材料的出廠質量合格證明文件進行檢驗,而
8、且這一項檢測是至關重要的,若不具備質量合格證書,即使其他項目的檢測合格也不能投入使用。材料的檢測主要可分為抽樣送檢、普通送檢、監督抽檢以及不合格復檢四種方式。若出現材料復檢不合格的情況,在允許重新復檢的條件下,應當抽取雙倍數量的樣品進行再次檢測,對于檢測不合格的建筑構件及設備等,應當由現場監理人員在現場進行封存,且必須通知當地質量監督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見證處理。(二)做好材料進場后的質量控制工作盡管在進場前進行了檢驗,但是仍然不能忽略進場后的質量控制工作,現場監理人員應當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對各種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經過質檢員的審批后,材料才可進入現場,同時,質檢員還必須在日常監督和巡查
9、中將材料質量的檢查工作作為重點,在每一次的檢查中都必須仔細記錄材料的剩余數量、類別、編號等信息,并與材料進場時的相關信息進行對比,檢查是否有遺漏,這樣不僅能保證材料的質量,同時也能避免施工人員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施工現場的材料管理員應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工作任務,將原材料按照類別、型號、廠家以及批次的不同進行分別堆放,并在相鄰料堆之間設置隔離帶,以免出現混雜的現象,每一種材料都應當由專門的人員負責管理。若由于管理人員的失誤而造成材料變質、銹蝕等情況,應當由現場監理人員追究其責任。(三)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質量檢測體系從當前的現狀看,我國大多數建筑企業的建筑材料質量管理體系都不夠完善,許多管
10、理者并不重視檢測管理軟件的全面應用,導致有些軟件系統的功能差、作用不全面,僅僅只能作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這對建筑材料的檢測效率和檢測結果是十分不利的。要改善這一狀況,就必須提高對質量檢測管理軟件的重視度,建立健全企業的材料質量檢測體系,首先,應靈活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將質量檢測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檢測不合格項目的情況及時傳遞到相關部門,這樣就能有效提升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從而進一步優化建筑材料的質量。其次,為了清晰地體現各試驗項目的處理結果,應在檢測管理系統中設置多個子系統,負責對鋼材、水泥、砂漿、水泥土等試驗項目進行分類管理,每一個試驗項目之下都應當設置獨立的抽樣窗口,這
11、些窗口的作用在于顯示各個試驗項目的抽樣試驗信息。結語綜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質量對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具有重要影響,要實現我國建筑工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對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與控制,規范材料檢測流程,并針對目前存在的檢測手段落后、檢測程序不統一、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等各種問題,采取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包括完善質量檢測體系、做好進場后的管理工作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建筑材料的質量,確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參考文獻:1革泉.試析工程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及控制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2楊素霞.探討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與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5,(5):120-120.3湯林勇.探討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與控制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3):3864-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