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推動建筑業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市建筑業企業在市委市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扶持和幫助下,積極探索發展道路,創新發展方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和經驗,2008年,我市被省住建廳評為“建筑之鄉”,建筑建筑業產值總量逐年攀升,2011年達到了98.8億元,首次貼近100億大關。建筑業在經濟社會總量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對推動經濟社會進步,擴大勞動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市共有建筑業企業118家,其中,總承包一級企業3家,二級企業29家,專業總承包一級企業2家,二級企業9家。雖然建筑企業對推動我市建筑業發展發揮較為顯著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如:一級企業、特級
2、企業還十分缺乏,行業技術力量低,創新能力不足,融資渠道狹窄,盈利水平不高,人才資源缺乏,專業種類還不夠豐富等,所有這些問題都制約著我市建筑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快建筑企業轉型升級成為推動建筑業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一、切實把建筑業放到支柱產業的位置。一段時間以來,中小建筑企業這個群體很大程度上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甚至被“邊緣化”,任其自生自滅。作為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把建筑業放到支柱產業更加明顯的位置,將做大做強建筑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進行通盤考慮,整合各種資源,齊抓共管,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抓緊培育和完善建筑生產要素市場體系,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強對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企業
3、改革的指導,對人才教育培訓、科技創新、發展環境給予政策傾斜,大力扶持建筑企業發展。二、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轉型升級。鼓勵建筑企業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科學地制定出適合自身長期發展的經營戰略,著力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企業自身優勢和占有市場份額,實施以專補缺,以小補大,專精制勝的發展戰略。一是產業結構轉型。積極引導企業提資增項,優化結構調整,扶持企業逐步從傳統的房屋建筑類資質向市政、公路、鐵路、港口等專業領域發展,擴大企業經營范圍,增強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二是增長方式轉型。改變過去那種拼人力、拼消耗的傳統的增長方式,進一步強化科技人才兩大引擎。組織力量開展新技術、新工
4、藝、新材料、新設備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先導性作用。加快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不但要注意培養高級工程師、注冊建筑師等高端人才,還要注意培養一線的高級技工。三是施工方式轉型。改變過去單一的現場施工模式,走建筑工廠化和建筑產業園的新路子。依靠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推廣模塊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節省材料,減少污染,提高效率。如:推廣整體式提升腳手架、把保溫材料預埋到預構件中、建立建筑產業園等。四是經營方式轉型。變傳統的施工總承包為工程總承包,將設計、施工、物資采購等內容由一家工程總承包承擔,積極穩妥地采用建設經營轉讓(BOT),設計采購施工(EPC)等
5、建設方式,不僅有助于節約成本和投資,而且有助于施工質量安全進度的管理三、優化建筑市場環境,促進我市企業發展壯大。從目前建筑業現狀來看,建筑市場秩序、隊伍管理、質量安全監管、建筑工人的權益保障,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和矛盾。作為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快完善建筑市場制度建設,加強建筑市場規范和監管。加大執法力度,認真解決工程項目招投標和建設中的墊資、拖欠工程款、轉包、亂掛靠、“陰陽合同”、“惡性競標”等問題。完善激勵機制,嚴格市場準入和清出,加快建筑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工程投標擔保、支付擔保、履行擔保等制度,建立健全失信懲戒機制。進一步健全勞動合同、工資支付保障、工資
6、支付監管等制度。加強進句隊伍管理,完善外地進句企業管理辦法,落實外地施工企業、監理招標代理企業進入市場備案登記制度。加強行業統一監管,將所有開發區、城鄉各鎮、管委會以及電力等壟斷行業的建設工程統一納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四、加強建筑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建筑業科技水平。建筑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于人才。我市建筑業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大力培訓人才,不斷優化人才資源的配置與組合。對內要因企制宜加強人才培養與啟用,對有發展潛力的員工進行在職培訓,有條件的可以送到專業院校和大公司的項目上培訓;對外要加大投入力度,高薪引聘,為我所用,盡快解決各類專業高級人才的饋乏問題,把培養和造就一批
7、高層次企業技術人才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切實抓好。作為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重點扶持和鼓勵建筑節能環保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以推進新技術為核心,把技術創新水平列為評優創先的重要指標,加大科技投入,促使企業用知識和科技不斷更新提高競爭力。五、切實減輕建筑企業的負擔,為建筑企業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目前,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聯合發布關于公布取消253項涉及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財綜2011127號),要求從2012年2月1日起,取消25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下決心砍掉了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同時,稅收方面要合理確定建筑業稅負,避免對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企業營業稅的
8、重復征收,對現行建筑業企業核定所得稅應稅所得率適當給予照顧,對新建勞務企業適當免征營業稅。把建筑企業與工業企業同樣對待,享受省、市有關信貸、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農民工培訓、設備更新和“走出去”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企業經營業績的促進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認。建筑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鮮明的產業特點,一是建筑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從業人員很大部分來自農村,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人員流動性強,企業文化體現這一特征才有針對性;二是施工現場分散,造成了建筑企業文化建設的離散性,只有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做到施工現場,才具有實際意義;三是建筑產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轉性,要靠科學管理和工人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來保證工程建設,企業文化寓于工程項目建設的一次性過程之中才有文化價值。因此,建筑企業文化要用項目文化的建設來體現,我市建筑企業應加強學習和借鑒,運用企業文化抓好團隊、提升品牌,推動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