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電耗與照明節能潛力 提要:本文介紹了建筑電耗、建筑照明現狀與節能潛力以及綠色照明工程。一、建筑物的電耗建筑能耗已成為一個國家總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達國家的建筑能耗占其總能耗的3040,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14,上海市建筑能耗為全市總能耗的25.4。就建筑運行能耗而言,電力消耗已成為建筑物的主要能耗,根據我們對上海市公共建筑的調研和統計表明,高級商場、辦公樓和賓館,每m2面積的電力裝機密量均在50瓦以上,而從各種公共建筑能耗比例分析來看,上海屬于夏熱冬冷地區,公共建筑的運行能耗以空調能耗為主,但電氣照明與動力能耗也相當高,尤其是高級商場與辦公樓二者占總能耗的50以上,因此,應該重視
2、照明和電梯動力的節能工作。二、建筑照明現狀與節能潛力1、我國建筑照明現狀隨著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電力發展很快。1996年全國發電息量已達到10813億kWh.但是電力供應不足和效率低下的狀況依然比較嚴峻,而且今后相當長時間內這種狀況將繼續存在。據估計,我國年照明用電量占總發電量的10左右,而且以低效照明為主,節能潛力很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照明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已成為世界照明燈具的生產大國,據1995年統計,照明電器年產值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約5000家。電光源產品有60多個門類3500多個品種,燈具產品有30多個門類5000多個品種;1996年電光源年產量已達到55億只,其中白熾燈2
3、8億只,占照明光源產量的51,熒光燈4.1億只(含緊湊熒光燈1億只),僅占照明光源產量的75,熒光燈與白熾燈的比例為1:7.在1億只緊湊型熒光燈中,細管徑節能熒光燈僅1000萬只。在高強度氣體放電燈中,低效高壓汞燈約2000萬只,而可替代高壓汞燈的高壓鈉燈僅300萬只,金屬鹵化物燈只有100萬只,說明在我國照明電光源中,節能燈僅占很小的份額,今后應該大力發展節能燈具,杜絕照明中的浪費能源現象。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城市建設迅速發展,新建建筑不斷崛起,能源消耗量遂年上升,照明用電水平也逐年提高,目前全市擁有的發電機組容量僅為640萬kw,近幾年雖有120萬kW機組投入運行,但仍遠遠未能滿足日益增長
4、的用電負荷和電量的需要,預計到2000年全市照明用電量將達到70億kwh,如不采取照明節電措施,勢必會造成相當大的用電缺口,因此,建筑照明節能勢在必行。2、建筑照明節能潛力分析建筑照明節能潛力主要包括電光源潛力、鎮流電器和傳感監控器潛力、燈具潛力以及運行管理潛力等。三、綠色照明工程1、國際綠色照明為了提高光效、降低能耗和改善環境,美國環保署于1991年首先提出了“綠色照明設計”,其具體目標是:推廣使用效率高、壽命長、安全和性能穩定的電光源、照明電器配件以及調光控制件組成的照明系統,節約照明用電,減少發電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為此美國先后提出了照明改造內容,制訂了聯邦節能法
5、規和建筑節能標準等。日本和歐洲等工業發達國家也相繼出臺了各自的綠色照明規劃。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TC703技術委員會的報告,推廣綠色照明工程以來,歐美16個發達國家的照明電耗變化情況如下:*平均照明用電占總用電的比例():1960年13.0,1975年13.8,2000年11.0;*平均照明能量效率(lmw)進步:1960年26,1980年48,2000年65;*人均用電總量(kWh):1960年2000,2000年10000;*人均照明用電量(kWh):1960年264,2000年1200;可以看出,由于推廣“綠色照明計劃”,使得平均照明能效有了明顯提高,節能效率顯著,生活質量得到很
6、大改善。2、我國綠色照明計劃我國從1993年開始啟動“綠色照明工程”計劃,并在北京、上海、廣東、山東等省市試點,經過幾年來調研和試點,于1996年5月由國家經貿委等12個部門組建了“中國綠色照明工程”辦公室和專家組。這一工程已被列入“九五”期間重點節能計劃,到2000年將達到照明節電20,即年節電300億kWh的目的。實現這個目標既可節省1500萬t原煤,減少200多萬t廢氣及塵渣排放量。與此相配套國家舉辦了“節電照明產品質量檢測培訓班”,頒布了“節電照明產品”國家標準,正在制定“建筑裝修使用照明的標準”等。上海市從1996年開始啟動綠色照明工程,已在不同場所新增或改造照明設備,積極推廣節能或高光效長壽命燈具,如全市近十萬盞路燈中已有八萬多盞采用了節能高壓鈉燈;地鐵、機場、大橋、碼頭以及相當一批賓館、百貨商場、大型企業推廣了節能型高壓鈉燈、緊湊型熒光燈和細管節能日光燈,部分商場、賓館更換了各類節能燈和高效金屬鹵化物燈和高壓鈉燈等。通過以上措施取得了十分明顯的節電效益。同時浦東被列為全國電力改革的樣板之一,新建的“中電大廈”已作為綠色照明工程的示范試點單位,采用光效高、性能優異的電光源,預計每年的節電率為3550,不到一年即可收回節電投資成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