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括帕特農神廟建筑藝術【篇一:概括帕特農神廟建筑藝術】考點名稱:雅典衛城和帕特農神廟雅典城邦和雅典衛城:(1)雅典城邦特點:臨近海洋,工商業發達特征:小國寡民政體:奴隸制的民主政治(2)雅典衛城城邦民主政治鼎盛建筑藝術成就的高超古希臘建筑藝術的代表:帕特農神廟(1)歷史淵源:興建原因:希臘波斯戰爭中,波斯王大流士在距雅典城東北的馬拉松海灣登陸,雅典軍奮勇應戰,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之戰。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傳達,希臘派遣長跑健將迪庇第斯(pheidippides)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全程42.193公里),只說了話:“我們勝利了!”便體力衰竭侄卿功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中,希臘戰
2、勝皮略的功績,希臘執政王決定在雅典衛城的中心建筑了一座雄偉建筑帕特農神廟。名字由來:帕特農神廟的名字出于雅典娜的別號parthenon,意為“處女”。帕特農神廟是希臘祭祀諸神之廟,以祭祀雅典娜為主。地位:帕特農神廟的位置是雄踞雅典衛城頂部,所以從雅典各處都能一睹它的雄姿。它被譽為是“雅典的王冠”、“神廟中的神廟”。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人花了約15年的時間才完成衛城重建工程。新的帕特農神廟不僅是城邦保護神雅典娜的廟宇,也是衛城的主題建筑和戰勝波斯入侵的紀念碑,還是雅典作為全希臘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標志。(2)建筑藝術:整個建筑既莊嚴肅穆又不失精美。被美術史家稱為“人類文化的最高表征”、“世界美
3、術的王冠”。神廟坐西朝東,外形呈長方形,長228英尺,寬101英尺,由46根多立克式立柱環繞構成柱廊,長邊方向每邊17根,短邊方向每邊8根。帕特農神廟的正立面的各種比例尺度一直被作為古典建筑的典范,柱式比例和諧,很多地方經后人測量,發現出現的長方形的長寬比例很多都是接近于黃金比的,視覺校正技術運用純熟,山花(也就是山形墻)雕刻豐富華美。其在建筑方面的細微改良被認為富有傳奇性,特別是柱基的曲度、逐漸向內成錐形的內殿墻壁以及圓柱的微凸曲線之間微妙的一致性”。柱基在東、西的末端向上彎向中央60毫米以及側邊110毫米。屋頂是以板瓦大理石磁磚鋪蓋而成。(3)雕刻藝術:帕特農神廟在古典建筑藝術中之所以成為
4、典范,不僅僅在于它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其雕刻。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雅典衛城設計圖:載!【篇二:概括帕特農神廟建筑藝術】神廟始建于公元前447年,正式是在公元前438年,借著盛大的帕那太耐節奉獻給雅典娜。帕那太耐節是雅典人的重要節日,在節日期間,常常舉行體育競技、歌舞活動和穿過全城直至神廟的巡行。巡行活動中最有特色的是:一件由雅典城少女織成的羊毛長袍被掛在一只船的主桅桿上,船被抬在牛車上,這樣緩緩移向神廟,羊毛長袍最后被奉獻給雅典娜。接著進行的是祭祀活動,獻給女神的犧牲是牛或羊。牲口的選擇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它必須強壯、健康,沒有傷口更沒有缺陷。在出土的眾多陶器上有許多祭神的場面,惟一奇怪的是宰殺
5、牲口的場景總是被省略。品身上的骨頭和肥肉被堆在祭壇上燒,重要的是從這里升起的煙必須升到神像上方,這樣神才能充分享用祭品。這種祭神方式顯然很特別,據傳說是普羅米修斯發明的,在分割犧牲品之后,他誘使宙斯選擇和油肉那一部分,將精肉留給人類。帕特農神廟是希臘全盛時期建筑與雕刻的主要,有“希臘國寶”之稱,也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5世紀中葉,神廟被改為基督教堂,雅典娜神像被移去。1458年土耳其人占領雅典后將神廟改為清真寺。1687年威尼斯人與土耳其人作戰時,炮火擊中了神廟內的一個火藥庫,炸毀了神廟的中部。1801-1803年,英國貴族埃爾金勛爵將大部分殘留的雕刻運走,損失最為嚴重。許多原屬神廟
6、的古物,現在散落在不列顛、盧浮宮、哥本哈根等地。19世紀下半葉,曾對神廟進行過部分修復,但已無法恢復原貌,現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殼。破壞1687年,帕特農神廟遭到大面積的破壞。人派francescomorosini率領遠征隊攻擊雅典和捕獲雅典衛城。奧斯曼土耳其人加強了對雅典衛城的防守,并把帕特農神廟當做一個彈藥軍火庫。正是這個危險的用途導致了神廟的爆炸,作為當地土耳其社區人員避難所的通廊遭到嚴重破壞。9月26日威尼斯人的迫擊炮在費羅帕普斯的山頂開火,瞬間消滅了軍火庫,內部建筑也被部分摧毀。爆炸了大樓的中心部位,造成了內堂的墻壁倒塌,夷為廢墟。希臘建筑師和考古學家korniliachatziaslani寫道:“三圣所的四面墻幾乎面目全非,的雕塑跌壞。大約三百人死于這場爆炸,無數大理石碎片也飛落在這附近。”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