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層建筑測量監理質量控制監理實施意見: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的測量方案是否合理,測量數據是否準確可靠,測量人員的專業水平如何,都直接決定著著工程質量。因此,切實做好測量監理工作是施工質量過程控制的一項重要環節。監理工程師必須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測量方案進行審查,對測量數據進行復核簽證。由于監理的檢查與驗收是測量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這就對監理工程師在測量專業方面的知識掌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監理實施意見如下:1 施工控制網(建筑方格網)測量的監理工作要點建筑施工控制測量的首要任務是建立施工測量控制網。一般情況下,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場地上,施工控制網一般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的格網(稱建筑方格
2、網)。對于擴建工程或改建工程,當建立方格網有困難時,可采用導線網作為施工控制網。建筑施工通常采用建筑坐標系(亦稱施工坐標系),其坐標軸與建筑主軸線應一致或平行,以方便定位和施工放樣。監理工程師在審查、復核施工控制網時,首先應審查建筑方格網的布置情況:(1)建筑方格網的布置是否根據建筑設計總平面圖上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布設,并結合現場的地形情況所擬定。(2)方格網布置時,是否已注意以下幾點基本要求:方格網的主軸線應布設在整個場地的中部,并與總平面上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軸線相平行;方格網的轉折角應嚴格成90度;方格網邊長的相對精度應視工程要求,一般定為1/100001/20000;控制點用樁的位置應選
3、在不受施工影響并能長期保存處。 然后,重點測設復核建筑方格網的主軸線。主軸線的定位是根據測量控制點來測設的,因此,監理工程師首先應將主軸線點的坐標換算成測量坐標,依據附近的測量控制點,通過適當調整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來定出主軸線,以進行復核、對照。最后,詳細測設復核建筑方格網。在主軸線測定以后,監理工程師可詳細測設復核方格網。復核方法:根據主軸線四個端點通過交會定出方格四個角點(用混凝土樁標定),以上述構成“田”字形的各個格點作為基本點,再以基本點為基礎,按角度交會方法或導線測量方法測設復核方格網中所有各點(用木樁或混凝土樁標定)。施工控制網(建筑方格網)是一個建筑工程建設的基礎。因此,監理
4、工程師在審查、復核時,必須事先制定一套完整的測設復核程序,不能簡單沿用施工單位布設施工控制網的順序。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施工單位布設施工控制網存在的偏差和錯誤,并及時糾正。同時,監理工程師要參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的規定,嚴格對施工單位的測量儀器設備的精度和校定情況、測量數據的精度情況進行核查,使其符合規范要求。2 建筑施工測量的監理工作要點(1).對于建筑施工測量,首先應進行建筑物軸線測設。一般應根據總平面圖上所給出的建筑物位置進行定位,也就是把建筑物的墻軸線交點標定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據這些交點進行詳細放樣。建筑物軸線的測設主要有根據規劃道路紅線測設和根據已有建筑物關系測設
5、二種方法。監理工程師在審查、復核主軸線時,應有針對性地采取下列措施:1)當根據規劃道路紅線來測設建筑物軸線時,監理首先應審查核實新建筑物的設計位置規劃道路與紅線的關系是否得到政府規劃部門的批準;檢查核實規劃部門提供的建筑紅線數據、平面控制坐標的準確性;檢查總平面圖上的坐標數據的準確性。然后,根據規劃紅線復核施工單位測設的主軸線,并要求施工單位在軸線的延長線上打樁,以便在開挖基槽后作為恢復軸線的依據。2)當根據已有建筑物關系來測設建筑物軸線時,監理首先應檢查核實總平面圖上新建筑物的設計位置與已有建筑物位置的關系,檢查總平面圖上的坐標數據的準確性。然后,根據已有的建筑物,采用延長軸線法、直角坐標法
6、、平行線法來復核施工單位測設的主軸線。(2).建筑物的主軸線測好后,監理工程師應進一步詳細復核測設建筑物各軸線的交點位置(中心樁),同時應檢查復核建筑物軸線間的距離(誤差不得超過1/2000)。1)在建筑施工測量中,基礎施工測量是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工作包含基槽挖土的放線和抄平、基礎施工的放線和抄平。對于基槽挖土,監理工程師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控制基槽開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準儀在基槽(坑)的壁上每隔23m和拐角處設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樁(平水樁的標高誤差應控制為10mm),這些木樁可作為清理槽底和鋪設墊層的依據。待土方挖完后,監理再根據控制樁復核基槽寬度和標高,合格后方可允許施工單
7、位進行墊層施工。基礎施工在軸線投設時,如建筑物精度要求較高,應用經緯儀投點,再按設計尺寸要求進行復核。標高可直接在模板上定出控制線,監理工程師應根據水準點進行復核。2)高層建筑平面控制:對于高層建筑的施工測量,由于地面施工部分的測量精度要求較高,而高層施工部分因場地較小,測量的工作條件受到限制,并且容易受到施工的干擾,因此,監理工程師應著重注意審查施工測量的方法是否有針對性且符合規范的要求,所用的儀器是否合適、匹配。高層建筑的平面控制網布設于地坪層(底層),其形式一般為一個矩形或若干個矩形,且布設于建筑物內部,以便逐層向上投影,控制各層的細部(墻、柱、電梯井筒、樓梯等)施工放樣。平面控制點一般
8、在埋設于地坪層地面混凝土上面的一塊小鐵板上劃十字線,交點上沖一小孔,代表點位中心。在澆筑上層樓板時,在每層樓面相應的位置上預留2020CM與首層層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小方孔,保證能使激光束鉛垂儀發射出可見的紅色光束,投射到上層預留孔的接收靶上,查看紅色光斑點離靶心最小之點,此點即為第二層上的控制點。其余的控制點用同樣的方法作向上傳遞,從而在整幢大樓得以平面定位,監理工程師在審查、復核時應先檢查平面控制點點位的選擇是否與建筑物的結構相適應,具體要點為:矩形控制網的各邊應與建筑軸線相平行;建筑物內部的細部結構(主要是柱和承重墻)不妨礙控制點之間的通視;在控制點的鉛垂方向上應避開各結構層的橫粱和樓板中的
9、主鋼筋。然后對平面控制網進行檢查、復核并測設,精度控制為:平面控制點之間的距離測量精度不應低于1/10000,矩形角度測設的誤差不應大于10”。同時,要求施工單位注意控制點在結構和外墻(包括幕墻)施工期間的妥善保護。3)高層建筑高程控制:、高層建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網為建筑場地內的一組水準點。待建筑物的基礎和地坪層建造完成后,在首層墻上或柱上通過水準點測設“一米標高線”(標高為十1000m)或“半米標高線”(標高為十0500m),作為向上各層測設設計高程之用。監理工程師應首先檢查建筑場地內的一組水準點(數量不少于3個),然后復核測設“一米標高線”或“半米標高線”是否符合要求。、高層建筑工地上的高程
10、控制點,要聯測到國家水準標志上或城市水準點上,高層建筑物的外部水準點標高系統與城市水準點的標高系統必須統一,因為要由城市向建筑工地敷設許多管道和電纜等。、高層建筑工地所用的水準點必須要固定,以求得施工過程中標高統一。水準測量必須做好野外記錄,觀測結束后及時做好高差閉合差,看是否超限,高程控制的水準點必須滿足工程整個面積之用,而且還要有高精度的絕對標高,必須用二等水準測量確立水準面的標高。二等水準允許線路閉合限差為 4 或 N (L為公里數,N為測站數)結果滿足要求后,即可將水準線路的不符值按測站數進行平差,計算各水準點的高程。4)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無論是平面控制點的垂直投影,還是高程傳遞,對所
11、使用的儀器設備均有一定要求,監理工程師應予以控制。激光鉛垂儀可以用于各種樓層建筑物的平面控制點的垂直投影,而將經緯儀(加裝直角目鏡)用作控制點的垂直投影,一般適用于10層以下的建筑物。高程傳遞一般可采用鋼卷尺垂直丈量法和全站儀天頂測距法進行,本工程最高為32層,精度要求高,應使用全站儀進行高程傳遞。各種儀器的使用技術要求應符合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的規定。5)高層建筑的結構細部(外墻、承重墻、立柱、電梯井、梁、樓板、樓梯等及各種預埋件)測設很重要,特別是對于平面復雜的建筑物。監理工程師應重點進行控制的地方有:首先應審查施工單位編制的測量方案,再檢查其實施情況。同時,監理工程師
12、應通過計算制定相應的監理實施控制細則再予以復核測設。一般對每層建筑結構細部可根據平面控制點用經緯儀和鋼卷尺用極坐標法、距離會交法、直角坐標法等復核測設其平面位置,根據“一米標高線”用水準儀復核測設其標高。3 建筑工程變形測量的監理工作要點本工程高層建筑施工階段的變形觀測主要是建筑物的沉降觀測。因建筑物沉降直接關系到高層結構安全,因此,沉降觀測監控工作非常重要,施工方、監理方要高度重視。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是根據基準點進行的,沉降觀測的基準點是23個埋設于建筑沉降影響范圍以外的水準點。基準點與沉降觀測點不能相距太遠,一般應在100m范圍以內,在與城市水準點連測后,獲得基準點的高程。兩者之間的高差應經
13、常用水準儀測量檢核,以確證其高程的穩定性。在需進行沉降觀測的建筑物上埋設沉降觀測點,觀測點一般是沿建筑物外圍均勻布設,但在荷載有變化的部位、平面形狀改變處、沉降縫兩側、有代表性的柱和基礎上,應加設沉降觀測點。監理工程師在審查、復核沉降觀測時,首先應檢查觀測點的數量和位置是否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況;檢查觀測點是否便于立水準尺進行觀測并能夠長期保存和不容易受到破壞;檢查基準點的布設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然后再審查施工單位沉降觀測的實施方案:包括審查所使用的測量設備和測量的精度控制、施工階段沉降觀測的周期和觀測時間。對于一般建筑,可在基礎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開始觀測;大型或高層建筑,可在基礎墊層或基
14、礎底部完成后開始觀測。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視地基情況與加荷情況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層觀測一次;工業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階段(如基坑回填,安裝柱子和屋架,砌筑墻體,設備安裝等)分別進行觀測。如建筑物為均勻增高,應至少在荷載增加到25、50、75和100的時候各測一次。如遇施工過程中的暫時停工,在停工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另在停工期間,可每隔23個月觀測一次。最后應對施工單位每次沉降觀測的數據進行檢查復核并簽署監理意見。在沉降觀測中,觀測時間、方法和精度要求應嚴格參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8-2007)的有關條款要求。為了保證水準測量的精度,觀測時,視線長度一般不得超過50m,前、后視距離要盡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