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屋安全和建筑質量的基礎概念在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結構設計的目的是在一定經濟條件下,保證結構在預定的使用期限內滿足所預期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等各種功能要求。對這些功能的度量可以用安全系數表示(如結構構件的強度安全系數、使用壽命的安全系數),也可用可靠度表示,后者是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不能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稱為失效概率。現在實用于工程結構設計的是“近似可靠度理論”,其中用“可靠指標”來度量結構構件的安全程度,可靠指標相應于某一失效概率。這一失效概率完全是虛擬的,與實際構件所要求的安全度或失效概率,甚至可有數量級的差別。因此,目前的可靠度理論尚未發展到能為廣大結構
2、工程師可以接受并應用的程度。從廣義上看,房屋建筑物的質量與安全是包含與被包含的概念關系。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國際標準族對質量的定義是:反映實體滿足規定和潛在需要能力的特性總和,可以包括的特性如:實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環境要求、經濟性和美學等諸多方面。據此定義,房屋建筑質量是指房屋滿足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對工程的安全、使用、環境、經濟、美觀等特性的要求的能力總和。可見房屋質量是一個綜合概念,包含適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環境性能、經濟性能和美觀性能等。當前學術界所討論的結構工程質量概念,主要限定于安全性、耐久性和基本
3、適用功能方面,不涉及經濟性、美觀性等方面。在建設與使用過程中的建筑物質量瑕疵直接影響建筑物安全的較少,如建筑物非承重墻的表面開裂,只是對建筑的適用性能、表面觀感造成影響,而不會對建筑物的整體牢固性和抗災害能力形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影響建筑物安全性與耐久性的建筑物質量問題往往是由于沒有依照技術標準與規范或未按照正確的建造程序建造,以及技術標準與規范的內在局限性形成。同時,房屋建筑物安全的部分領域又超出傳統質量概念對建筑物安全性能的涵蓋范疇,其主要包括在建筑物管理過程中對安全風險的評估、轉移和應對等。該部分安全內容不屬于建筑物質量的傳統范疇,而主要是通過建筑物的日常使用管理,分析建筑物在安全風險情況下的暴露程度,通過計劃、措施來分析安全風險并加以有效地應對。基于以上討論,本書對房屋建筑物安全做出以下定義:房屋建筑物安全是指在房屋建筑物在其全壽命周期所面臨的自然的和非蓄意的威脅(如地震、颶風、洪水和突發的一些災難),和有意的人為威脅(如犯罪、恐怖行動和其他危害建筑及其居住者的惡意行為),以及日常使用過程中的自然劣化或其他環境因素影響下,其建筑布置、建筑結構、建筑部件、建筑設備及其部件,具有保障相關人員和財產安全的能力。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