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論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含義及象征2012020601072 吳嘉映哥特式建筑正是在法、英兩地高漲的反教廷統治權的斗爭時期產生和發展的。在建筑形式上。新的哥特式教堂建筑與以往的修道院建筑有很大的區別。作為地方權力中心的修道院,因為同時具有多種功能,因此其建筑以龐大的組群形式為主,而哥特式教堂則是城市和國家權力的象征,以單體建筑形式為主。作為一種獨立王權統治下的產物,教會與教堂建筑拋棄了來自古羅馬的建筑傳統,在綜合以往建筑經驗的基礎上尋求到了一種全新的建筑面貌,并以這種具有高昂精神象征性的建筑形式,來象征獨立地區教廷一如既往的驕傲之感。在這種背景之下。興建規模龐大、裝飾華美的教堂建筑,就會成為各個國
2、家和地區城市間彰顯城市實力和進行城市競賽的最主要途徑。尤其在英、法兩個宗教改革最為熱烈的國家,新的哥特式建筑發展也最為蓬勃興盛。此時的教堂建筑,已經不再是教廷出于顯示其龐大影響力和權威而建造,而是成為新崛起的王權以及城市居民自治權的象征,因此建造哥特式教堂的民眾基礎雄厚,尤其是在各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中,居民們對建造本區標志性的高大哥特式教堂建筑,抱有十分的熱情。哥特式把過去希臘建筑的柱式與花山的特點放在一邊,把羅馬建筑的圓拱和穹隆的特點放在一邊,把拜占庭建筑的高穹頂、帆拱、集中式空間的特點放在一邊,而完全以從所未有的藝術風格及建筑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種新的建筑模式。這種建筑模式不需要,就向人民說明了建筑者向往天國、追求與天上的上帝對話的崇高理想,展示了世俗社會的人們為精神理想所能營造出的最大化的高聳建筑的實體形象,使世界建筑藝術的發展又一次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經院文化為主導的哥特時期就像它的本名來源一樣,是一種被認為是野蠻與原始的文化與建筑風格。從實質上來說,雖然哥特式教堂就是進獻給上帝的產物,但也是從哥特時期起,人類才又繼古典時期之后真正憑借自身探索和實踐,創造了新的結構和新的建筑文化,也讓人們再一次明確看到了其自身力量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