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材料的定義及建筑材料分類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統稱。可分為結構材料、裝飾材料和某些專用材料。結構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屬、磚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裝飾材料包括各種涂料、油漆、鍍層、貼面、各色瓷磚、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專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熱、保溫、密封等。建筑材料長期承受風吹、日曬、雨淋、磨損、腐蝕等,性能會逐漸變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選用至關重要,首先應當安全、經久耐用。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造價,通常建材費用占工程總造價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慮技術性能時,必須兼顧經濟性。 建筑材料定義分類:1.建筑材料
2、的定義及其分類定義: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通稱為建筑材料。知識點滴:萬里成城:(體現我國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表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總長度大約有十萬里以上!所用建筑材料:土、石、木料、磚、石灰。關外有關、城外有城,其材料運輸量之浩大、工程之艱巨世所罕見。 知識點滴:河北趙州石橋建于1300多年前(橋長約51m,凈跨37m),建造該橋的石材為青白色石灰巖。比意大利人建石拱橋晚400多年,但在主拱肋與橋面間設計“敞肩拱”,比外國早了1200多年。分類:(1)按化學組成分類(2)按使用功能分類(3)按用途分2.土木工程與材料的關系(1)材料是保證土木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是構成土木工程
3、建(構)筑物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其質量基礎。在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總造價中,與材料有關的費用占50%以上(2)在實際工程中,材料的選擇、使用及管理,對工程成本影響很大。比如廣東某跨海橋,其橋面原來使用的鋼纖維混凝土,使用一年以后出現了許多裂紋,后來要鏟去重新鋪瀝青混凝土,從而大大增加了工程的造價。(3)材料對土木建筑工程技術進步起了一個促進作用。例如鋼材及水泥的大量應用和性能改進,取代了過去的磚、石、土木,使得鋼筋混凝土結構已占領了土木工程結構材料的主導地位。現代玻璃、陶瓷、塑料、涂料等新型材料的大量應用,又把許多建筑物裝扮得絢麗多彩。3.建筑材料的技術標準國家標準有三大類:(1)國家標準 如G
4、B 175-199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中“GB”為國家標準的代號,“175”為標準編號,“1999”為標準頒布年代號,“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為該標準的技術(產品)名稱,上述標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任何技術(產品)不得低于此標準。此外,以“GB/T”為推薦性國家標準代號,它表示也可以執行其他標準,是非強制性的。(2)行業標準如JC/T 479-92建筑生石灰其中“JC”為建材行業的標準代號,“T”表示推薦標準;“479”為此類技術標準的二類類目順序號;“92”為標準頒發年代號。(3)地方標準(DBJ)和企業標準(QB):國際標準大致有以下幾類:團體標準和公司標準。指國際上有影響的團體和公司的標準。如美國材料與實驗協會標準(ASTM)等。 區域性標準。如德國工業標準(DIN)等。 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代號ISO。4.建筑材料的發展趨勢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石材、木材和泥土,后來發展為使用石灰、磚瓦等,再到后來就到鋼筋混凝土,還發展了各種新型的墻體材料等。(1)輕質、高強; (2)發展多功能材料;(3)廉價、低耗能; (4)由單一材料向復合材料及制品發展;(5)擴大裝配式預制構件的工廠化生產;(6)用工農業廢料、廢渣等代替自然資源為原料,向環保方向發展;(7)發展更多花色品種的裝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