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建筑的空間構成 二、公共建筑的空間構成各種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質和類型盡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稱輔助部分)和交通聯系部分三大部分。設計中應首先抓住這三大部分的關系進行排列和組合,逐一解決各種矛盾問題以求得功能關系的合理與完善。在這三部分的構成關系中,交通聯系空間的配置往往起關鍵作用。1主要空間(主要使用部分)所占的面積比較大者;面寬較長;高度較高;體量較大;造型特異。2次要空間(次要使用部分、輔助部分)相對于主空間,在面積大小、高度、面寬、長短、體量及造型方面遜于主空間。3交通聯系空間在空間特質上屬于聯系、協調、服務等地位的空間。設計中應首先進行邏輯分析,把所有的構成
2、空間進行概括總結,確定主要空間、次要空間和交通聯系空間,根據活動行為的展開抓住交通聯系空間這一根本,主要空間、次要空間就成了隨后的一系列排列和組合,在進行組合過程中逐一解決各種矛盾問題以求得功能關系的合理與完善。正是由于交通聯系空間的形式靈活多變,才出現豐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也反映了建筑師的設計個性和思想,交通聯系空間直接決定著建筑的未來使用的高效和管理的靈活,也就成了建筑方案的關鍵。交通聯系部分一般可分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樞紐交通三種基本空間形式。 1水平交通空間應直截了當,防曲折多變,與各部分空間有密切聯系,宜有較好的采光和照明。例如走道。注意當走道兼其他功能時,應注意功能的疊加,如醫院門
3、診部的過道,可兼供候診之用。某些展覽陳列性質建筑的過道,觀眾可邊看邊走。走道的寬度是由基本使用功能和防火疏散決定的。2. 垂直交通空間位置與數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應靠近交通樞紐,布置均勻并有主次,與使用人流數量相適應。主要包括:樓梯、電梯、自動扶梯、坡道四種主要方式。(1)樓梯樓梯是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聯系手段。樓梯的位置和數量應根據功能要求和防火規定,安排在各層的過廳、門廳等交通樞紐或靠近交通樞紐的部位。樓梯可分為如下幾種:1)直炮樓梯;雙跑樓梯;2)三跑樓梯;旋轉樓梯。在公共建筑設計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設置兩部樓梯(出規范有特殊要求)。旋轉樓梯不能作為疏散樓梯。(2)
4、電梯當公共建筑層數較多或某些建筑雖然層數不多但因有特殊需要(如醫院),除布置一般樓梯外,還應布置電梯以解決垂直交通問題。(3)自動扶梯自動扶梯因具備連續不斷地乘載大量人流性能,因而適用于具有這種人流特點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大型商場等。自動扶梯在建筑中可以單獨布置成為上行或下行的,也可布置成為上下行并列的。一般自動扶梯的坡度較為平緩,通常300左右。(4)坡道有的公共建筑常用坡道解決垂直交通問題,常應用在交通類建筑和醫療類建筑中。坡道的坡度一般為815,人流比較集中的需要平緩一些,常為1012。此外,坡道設計還要考慮防滑設計,因為坡道所占面積通常為樓梯4倍,一般室內較少采用。3交通樞紐空間在公共建
5、筑設計中,考慮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轉換、空間的過渡以及與過道、樓梯等空間的銜接,需要安排門廳、過廳等形式的空間,起到交通樞紐與空間過渡的作用。門廳出入口部分的設計,主要依據兩方面的要求:一是使用方面的要求,二是空間處理方面的要求。公共建筑是由無數個體空間構成的,這些空間經過設計應使用方便??臻g得體、結構合理、裝修適當,經濟有效。完善的使用功能和高品位的空間意境的創造是公共建筑設計的宗旨。 三、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區任何建筑物是由若干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間組成的,功能分區意味著對這些不同的使用空間的整合與概括,功能分區的概念是,將空間按不同功能要求進行分類,并根據它們之間聯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組合、劃分;功
6、能分區的原則是:分區明確、聯系方便,并按主、次,內、外,鬧、靜關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時還要根據實際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動的順序關系安排位置??臻g組合、劃分時要以主要空間為核心,次要空間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間功能的發揮;對外聯系的空間要靠近交通樞紐,內部使用的空間要相對隱蔽;空間的聯系與隔離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恰當處理。 四、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公共建筑中,??砂雌淇臻g的使用部分、輔助部分及交通聯系部分的不同組合方式:大體歸納為五種基本類型。1.以通道等交通空間聯系使用空間的組合使用空間和交通聯系空間明確分開,這樣就可以保證各使用空間的安靜和不受干擾。 2.以套穿的方法將主要空間按一定序列的組合這種空間多要求有一定的連續性,適用于博物館、展覽館、商業中心等。包括串聯、放射、串聯兼走道、放射兼串聯、綜合性的組合形式。3.以大型空間作為主體穿插輔助空間的組合這類建筑通常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作為活動的中心,而在大空間的周圍,布置附屬的空間,并且它們之間有比較密切的聯系。 這種類型的建筑常見的為:體育館、影劇院、車站、空港、大型綜合展館、大型商場。4.綜合性的空間組合某些公共建筑因功能比較復雜,不可能只運用某一種單一空間組合形式來解決問題 時,常常采用多種空間組合形式,一般稱為綜合式的布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