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夏意匠建筑藝術教學設計 從化中學 鄺正文一、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第三課二、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鑒賞”的學習領域,讓學生對中國建筑藝術的經典宏偉、壯麗的紫禁城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了解建筑對封建皇權大一統思想的具體體現;了解天壇祈年殿等建筑的禮制意義及其藝術成就;了解中國古代園林的種類、特點及代表性作品。以上為教學目的,而我希望表述的是:建筑是技術、藝術與人生的綜合。建筑物雖然是實體的,但它所暗示或揭示的,確包括生活的全部。因為中國古代建筑不但反應了一個時代的技術與科學水準,那個時代的精神,當時的審美觀念,而且忠實記錄了當時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 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中國古代木結構
2、建筑的特點。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美感表達與情感表達能力。3.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體現一種文化的傳承精神。 教學重點: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特點與文化的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從認識古代建筑出發,去反思建筑與文化的關系。三、教學活動過程:1. 教學方法:探究法 講述法 欣賞法 討論法 2. 教學模式:情景導入知識講授探究討論評價反思3. 活動方法:采用小組合作討論方式。四、課程統整方向:1.藝術鑒賞4.對建筑的反思 課程方向3.建筑與文化的關系2.古代建筑的特點 斗拱、屋頂樣式講述 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建筑之“惡” 描繪心中的宜居建筑 生命的建筑 人
3、本精神 故宮、天壇、園林介紹 審美活動:學生表述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板書: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問題:a何為建筑?b有誰去過北京故宮,能說你的感受嗎?閱讀課文,思考并回答問題。.對所學有所了解,個人回答引起其他學生的興趣。藝術鑒賞1.故宮介紹,故宮、天壇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板書),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2請思考:這樣布局體現了什么樣的思想?3. 中國古代園林包括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1觀看課件內容,從結構、人文、形式來鑒賞2.提問題,并大膽說出感受。3.閱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通過圖片引發思考,師生互動,學生作為老師提問,師亦可作為學生回答問題。古代建筑
4、的特點4中國古代建筑體系與其他建筑體系相比,區別在哪里?5. 斗拱、屋頂樣式的講述。6庭院式的組群布局又體現了什么?4.小組討論,反思表達5.認識斗拱與各式屋頂樣式,理解作用。6.思考理解古人的生活追求與境界。傳統文化與視覺文化的結合,體現一種文化的傳承。建筑與文化的關系7.你喜歡在古人的房子居住還是更喜歡現在的?理由是什么?8. 為什么中國古人選擇木材而不是石材建屋,是因為技術落后嗎?7.對比分析,得出自我感悟。8.回到歷史當中,看古代禮制如何反應在建筑的空間上。由問題帶出:不求原物長存之觀念,著重布置之規制。古代建筑代表了生命的期待與意義。對建筑的反思9. 建筑之“惡”在那些方面呢?10. 請描述你心中的宜居建筑。9.可對古代建筑或現代建筑進行批判。10.對于理想宜居建筑的描述。批判性思考。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不刻意追求象征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