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建筑學教育與美術之間的關系思考【摘要】本文從建筑與美術相輔相成的關系入手,闡述了建筑學教育中美術教學的現狀、美術在建筑學教育中的正確見解以及美術在建筑學教育中的發展前景。 /1/view-12178095.htm【關鍵詞】建筑學教育;美術;創意;設計一直以來,每一個初到建筑學院的新生普遍地要經歷一個困惑的階段,對建筑學如何去學習而感到困惑。如何解除困惑呢?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去廣泛的獲得知識。美術的學習就是建筑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如果說建筑學和以前的學習有所不同的話,那么最主要的是建筑是一個具有人文氣息的學科。如果建筑是工程化的,那么用工科的思維去把握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作為人文的建筑學
2、卻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模式。建筑的人文氣息,則是建筑最核心的而我們的教育中又最缺乏的品質。對于剛剛考進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以前的學習方法、思維習慣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甚至會阻礙其思維擴散,影響擴散性思維方法。對于剛接觸的新型的課程感到不適應、困難、迷茫的時候,不要先急于用自己過去的經驗去評判和指導自己。大多數的同學僅僅受過數理邏輯的訓練,簡單化的辯證法,美術上完全無知或者僅受過一點點技能訓練。沒有美術基礎對于建筑學這樣的綜合學科當然是相當不利的,目前來說美術基礎的提高對于建筑學專業是無法逃避的實際問題。一.建筑學教育中美術教學的現狀分析雖然對于建筑學來說美術入學考試固然重要,但是這不是絕
3、對的。不管入學前是否學過美術,入學以后一樣可以學好。重要的不是一種技法練習,而是一種藝術家的思維方法。學好美術對于把握建筑中最難的感性因素非常重要。美術集中代表了感性思維方式的作用,它與所有科學的理性思維相輔相成,特別是對整體思維的共鳴。學習美術其實起步的時候并不是很難,難在下決心入手。美術的學習需要有老師做指導,光靠自己琢磨恐怕比較難,這也是學美術的重要難點之一。其實美術,不僅僅單純只是素描和色彩的學習,還需要有藝術書籍的熏陶。對與西方美術史和中國美術史要有一定的了解。什么是建筑學的基本功?過去的建筑教學一直把墨線、水墨渲染、水彩渲染當作基本功。因為那時候墨線和渲染確實是建筑設計的基本工具。
4、在當今,電腦繪圖已經引領著我們教學,不管是Auto CAD,還是3Dmax、Sketchup、Photoshop的學習都很重要。對于建筑學的基本功來說,手繪能力和電腦繪圖技術已經成為現在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是手頭功夫,容易混淆的是把修養和基本功混為一談。墨線渲染,草圖能力手繪透視,其實屬于藝術修養的內容。雙管齊下,構思草圖用手繪,正式繪圖使用電腦,這樣或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二.美術在建筑學教育中的正確解讀跟藝術沾邊的難免要看重審美能力。要能體味不同層次和類型的藝術的趣味,有的還需要有一定的天賦。不過,見多識廣對于學藝術的人來說卻是相當有必要。如果幼時對藝術一竅不通的,現在抓緊時間來努
5、力補一補還是有一定用處,至少對付建筑設計還夠用。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美學理論知識是目前建筑教育里特別缺乏又特別重要的內容,遲柯的西方美術理論文選以及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等對于美術鑒賞有一定的提升。對于建筑學來說,美術在其中的作用,可以客觀的分三點來說。第一,建筑學的美術基礎訓練,即素描,色彩的培訓。第二,美術思維方式,對于中西美術史的了解,在建筑創作中蘊含其美術思維。第三,美術設計訓練,即平面立體構成。對于建筑學中的美術,我們可以簡單的定義為美術建筑。美術建筑強調表現技法,不論是使用色彩渲染出來的建筑設計,還是馬克筆勾勒出來的效果圖。在建筑中,美術只是輔助于建筑
6、設計的一種理念,絕對服務于建筑,如果相反,設計就是空中樓閣,不能成為現實。應該基于建筑原理和建筑結構,合理的進行創意設計。建筑的美術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其內容和教育對象決定了區別于其他的美術類院校。我們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建筑中的表現技能和建筑設計中的美感問題。對于教師來說,建筑類的學生美術底子普遍比較差,教學方式需要有一定的改善。不能像教美術生一樣放任自由的發揮,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在建筑學學生的教學方式是行不通的。在教學過程中時要把作畫的步驟、規律、技法等要講得具體、透徹,還要配上現場作畫,指導學生繪畫。再加上國內外名作欣賞,讓學生自己總結技法,從而讓他
7、們自己領悟到從有法到無法的境界。三.美術在建筑學教育中的發展前景建筑是一種實用性的藝術,運用建筑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才能使建筑形象具審美價值,具有民族特色。因此我們針對美術的特性,對美術在建筑學教育中的發展前景進行一些探討。首先,我們以著名建筑師格羅皮烏斯在魏瑪將藝術學校和工藝學校合并為一所包豪斯的建筑學校為例,“包豪斯”成為現代主義建筑的思潮的起源地,它是建筑與美術,雕塑等教學融為一體的學校,它的改革,創造了有個性的教學。同時也給建筑設計帶來的開天辟地的變化。雖然包豪斯已然解體,但是它所引領的改革,隨著藝術家,建筑設計師帶到了世界各地,帶動了美術與建筑的發展。從而,后代的子子孫孫都朝著這個改
8、革方向不斷的前進,再加以改革。當今,建筑也起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建筑院校開始重視藝術教育,在建筑專業中同樣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雕塑家、畫家,所以說美術和建筑是分不開的,它們之間有著血源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在建筑類院校開設美術課,是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筑設計做的前提準備。既然是為設計鋪墊的,那么基礎美術課也是與設計有關的,建筑師要研究造型,從內部觀察到外部,從外部觀察到整體,對于形體才能有更新的認識與想象能力,也才能以此為基礎,創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對于美術資料的收集,更是要大量的收集資料。收集美術資料和優秀的作品,除了要清晰的思路外,還要大量閱讀與美術相關的經典書籍,記錄讀書筆記,摘錄和寫
9、感想。突然發現的優秀作品可以隨手就拍下來,放在硬盤里。不管是自己學習也好,還是與同學分享,都是不錯的。對于建筑學的學生來講,學習美術的同時,還可以參加一些藝術類的比賽,提高一下藝術情操。例如海報設計、室內設計、字體設計、LOGO的設計,雖然只是藝術類的設計,但是對于建筑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一種全面的美術教育。更多的培養建筑人才,開拓思維,進行思維碰撞,找出創意新點子,這也是美術在建筑學教育中的發展趨勢。四、結語當代的建筑學教育已經到了創意與設計并存的階段了,這樣才能更適應社會,更具生存力和競爭力。作為建筑學專業的美術教育,教師在教學中勿要循規蹈矩的教學,而是要不斷的翻新,不斷找出新的資料,新的教學方式,以美術基礎課為主的同時,應考慮與其相關學科知識的融合教育。現代美術教學,它應該能開發學生的橫向思維,建立學生的空間意識感,了解相關的結構關系,這對建筑造型藝術甚是重要。而訓練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能力,才能使學生在建筑設計上理念新穎,因此美術教學在建筑學教育中起到引導作用。參考文獻:1 李硯祖 ? 藝術設計概論. 湖北: 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186187.2 王中義、許江 ? 從素描走向設計. 杭州: 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備注:作者簡介 王山水(1986-8),女,江蘇東臺,江蘇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助教,從事建筑美術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