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夏意匠建筑藝術說課稿 課時:一課時 課型:欣賞評述 一、教材分析: 華夏意匠建筑藝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中第一部分中國美術鑒賞的第三課。作為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內容之一,本課內容設置主要是通過欣賞一些優秀的中國古代建筑物,讓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了解古代建筑的表現手法和藝術特色,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立場。 (1)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了解故宮的布局以及建筑對封建皇權思想的具體表現,認識古 代園林設計的藝術特色。 (2)幫助學生掌握鑒賞建筑藝術的基本方法,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典型分析,讓學生了解 相關的美術規律。
2、重在理解,養成獨立的分析能力。 (3)學生可以利用其他學科的知識和自己已知的知識,結合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做出自 己的分析判斷,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 二、學生分析: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鑒賞能力,有一定的文學歷史知識的積累。欣賞是欣賞者對作品內涵意義及其價值的認識,欣賞需要一定的知識和修養,高中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卻力不從心,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和鍛煉。 三、教學目標: (1)了解紫禁城的整體布局,以及建筑對封建皇權思想的具體體現。 (2)了解天壇祈年殿等建筑的禮制意義及其藝術成就。 (3)認識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藝術特色。 四、教學重點: 結合實例講解中國古代建筑
3、的藝術特點。 五、教學難點: 古代建筑中有較多的專業術語,需要結合具體圖像講述。 六、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講解法、討論法 七、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美術教科書 學生準備:美術教科書,中國古代歷史教科書 八、教學過程(課件展示): (1)組織教學,導入新課(5分鐘) 讓學生交流課前通過歷史課本所了解到的有關中國古代建筑方面的知識,并談一談 為什么歷史書會出現這些古代建筑,它與美術鑒賞有何聯系? 展示課題:華夏意匠建筑藝術 (2)講授新課(30分鐘) 縱貫北京城的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宮殿建筑群: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體的 前朝區;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主體的內廷區。作為中軸
4、線前奏的天安門午門,作為中軸線終結的御花園和神武門。以紫禁城為中心,由皇城、內城、外城共同構成的北京城總體布局。 (板書)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特點:木結構;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故宮總體規劃(板書)(圖示)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故宮整體布局及原因 古代建筑屋頂樣式的等級區分: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攢尖頂,硬山頂 (幻燈片展示屋頂樣式) 城內多種建筑、雕刻、彩畫等綜合構成的金碧輝煌的皇家氣象與森嚴的等級區分。 天壇祈年殿建筑結構及金漆彩畫體現人與天地和諧統一理念。 (板書)古代建筑彩畫等級的體現 古代建筑彩畫的分類:和璽彩畫,用于主要宮殿 旋子彩畫,用于不同建筑上 蘇式彩畫,多用于園林建筑 園林藝術的藝術
5、手法。 (板書)中國古代園林分類:a.皇家園林: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 b.私家園林:留園,拙政園,網師園 園林藝術的構成:a.自然環境的山形水勢,包括人工疊山和開鑿的泉流湖水 b.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內涵 c.園林內的樹木花卉 d.園外大環境的景觀氛圍 (幻燈片展示)讓學生觀察并討論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的差異 各類型課件出示一個作品,讓學生進行分析 (3)課堂小結(5分鐘) 由故宮的別稱皇權的象征:故宮建筑群與天壇(課題)主體依次介紹了中國建筑的特點。重點:故宮建筑群和天壇(從結構、人文、形式來鑒賞)。充分突出主題“皇權的象征”,鑒賞了中國皇家建筑的根本點。 而園林藝術作為中國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滲透了封建文人的藝術情趣,它取法自然,高于自然,榮建筑和自然美為一體,充滿了文人氣息和詩情畫意,這不僅是中國園林的精髓,也是造園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