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總則。1二、工程概況。1三、應急預案內容。1四、中暑事故應急救援措施。3五、中暑事故預防措施。5六、高溫天氣施工防范措施。7七、應急演練。8八、善后處理工作。9夏季施工及防暑降溫應急預案一、 總則為了保證本工程的順利施工,確保在施工中出現緊急情況時,應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業和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預案。二、 工程概況本工程由廣州富利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廣東重工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保利華南實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佛山保利星座A16區項目,場地地面位于佛平三路旁邊,離建筑物邊線約1.5M,場地南面為一工業廠區,場地西面為擬建佛平二路,場地北面為規劃中的綠化公
2、園。三、應急預案內容(1)本預案是針對施工中各種不同的緊急情況所制定的,保證各種應急的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而且可以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進行,防止因行為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混亂而延誤事故應急,從而降低人員傷亡、較大經濟損失的各類建筑工傷事故。(2)成立緊急事故應急救援小組詳見“安全事故應急求援預案”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項目副經理楊安慶成員: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職能組:聯絡組、救護組、后勤組、調查組聯絡組: 陳盼賓 救護組: 許亮 后勤組:黎啟榮 調查組: 林發進 職能組職責:1 聯絡組 負責了解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及緊急情況影響范圍,每天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及有關部門的聯絡。2
3、救護組:其任務是負責受傷人員的救治和送醫院急救,當事故發生時,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負責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實施有效救護:并及時向醫院轉送。救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進入事故發生區搶救傷員;指導危害區內人員進行自救、互救活動;集中、清點、輸送、收治傷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并組織實施。3 調查組: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經濟損失等,調查情況及時上報公司,有上級、政府部門介入則配合調查。4 后勤組:組織調集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督促檢查各項搶險救災措施落實到位,負責搶險物資、器材器具的供應及后勤保障。(3)、成立防暑降溫保障小組組長:楊安慶組員:張建林、李志強、李旭章、易仁福
4、職責:夏季施工過程中,因建筑行業在作業時,露天作業環境較多;人員作業區域復雜、多變;勞動強度大等方面的影響,給建筑工程在夏季施工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生命、財產安全,為作業人員營造一個有保障、舒適的環境,在作業人員發生高溫不良反應時,由組長立即組織成員,對事故人員進行轉移、與控制,防止周邊施工作業現場事故人員的增加,使應急行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提高行動的效率,以免造成更大的事故 。(4)、當在工程及建筑施工中發生高溫的各各緊急癥狀情況時,應立即啟動本預案,在第一時間分別向項目部應急救護指揮中心、“120”救護中心求助,并向市安全生產監督局等有相關部門通報情況。緊急情況發生后,
5、還應不間斷的向有關領導、部門反饋后續情況。四、中暑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一)、發現情況:當發生中暑事故后,最先出現中暑事故的從業人員速將現場情況報告項目負責人或應急救援小組組長,項目負責人或應急救援小組組立即按規定上報,救援現場人員(安全救護防護組)立即對中暑人員作必要的搶救處理;對于重癥中暑人員送醫院救護;搶救措施見第(二)點。(二)組織搶救措施與事故控制:首先,觀察中暑人員的癥狀表現,分別作出不同的處理方法:1、 中暑癥狀的表現(1) 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扣,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體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能協調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但不
6、會超過37.5。C。(2) 輕度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還有可能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體溫上升37.5。C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3) 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度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著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稍作觀察會發現,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升到40。C 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2、 中暑救援治療1) 先兆和輕度中暑(1) 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安靜休息,并解開衣扣以助
7、身體降溫,適當給予清涼含鹽飲料。(2) 先涂清涼油、服用十滴水、霍香正氣丸(或水劑)、甘和茶,也可用刮痧療法,如有輕微頭痛、 發低熱者可服用解熱止痛藥。(3) 如果中暑病人神志不清可指壓人中,針刺合谷、太沖、大椎、風池、足三里。(4) 體溫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熱。但不可暴飲冰凍開水或冰水。(5) 如有周圍循環衰竭者有條件可給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注射等。2) 重癥中暑(1) 物理降溫: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膚發紅并加風扇降溫,頭部、頸側、腋下及腹溝部放水袋或冰袋,頭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2) 對于休克者讓其安靜、保曖、平臥、少動,并將肢抬高約20度左右。對于
8、體弱可能出現呼吸、心跳驟停者,先通暢氣道,并給予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3) 藥物降溫:立即送醫院進行治療。(4) 不準向中暑者灌飲冰凍開水或冰凍飲料。五、中暑事故預防措施1、組織措施(1)加強防暑降溫工作的領導,在入暑以前,制訂防暑降溫計劃和落實具體措施。(2)要加強對全休職工防暑降溫知識教育,增強自防中暑和工傷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3)應根據本地氣溫情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利用早晨、傍晚氣溫較低時工作,延長休息時間等辦法,減少陽光輻射熱,以防中暑。還可以根據施工工藝合理調整勞動組織,縮短一次性作業時間,增加施工過程中的輪換休息。(4)貫徹勞動法,控制加班加點;加強工人集體
9、宿舍管理;切實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1、技術措施(1)進行技術革新,改革工藝和設備,盡量采用機械、自動化,減輕建筑業勞動強度。(2)在工人較集中的露天作業施工現場中設置休息室,室內通風良好,室溫不宜超過30攝氏度;工地露天作業較為固定時,也可采用活動布幕或涼棚,減少陽光輻射。(3)在室內操作時,應盡量利用自然通風排換氣,也可采用機械通風措施,向高溫作業點輸送涼風,或抽走熱風,降低室內氣溫。3、衛生保健措施(1)入暑前組織醫務人員對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痢疾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工作。(2)
10、對露天和高溫作業者,應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料。供給含鹽濃度0.10.3%的清涼飲料。暑期還可供給工人綠豆汽、茶水、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3)加強個人防護。應避免陽光直接長時間照射頭部,一般宜選用淺蘭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顏色越淺阻率越大。對輻射強度大的工種應供給白色工作服,并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露天作業應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陽光曝曬。六、高溫天氣施工防范措施1、在施工現場設置溫度計,并對每天的天氣情況進行收集、處理,然后上報項目防暑降溫保障小組,依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2、當室外氣溫高于39攝氏度時,各班組應停止現場施工作業。3、后勤組,應能隨時保證作業
11、人員現場的飲水、緊急藥品。、4、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員作息時間表”避開每天氣溫的最高時間(13:0014:00)段進行施工作業。經項目部討論,特制定本項目部夏季(依據佛山市歷年高溫月為7月10月)施工作業時間表,具體如下:上午:6:0011:00(五個小時)下午:15:0018:00(三個小時)注:遇趕工期或其它特殊情況需加班時,再做另行通知。5、對項目部各班組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作業人員對各種情況的應緊處理能力,加強對夏季施工安全宣傳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減溫的安全小常識,提高作業人員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與處理能力等。6、加強項目內部的醫療救護宣傳、保障人員的生命、營造一個人性化的施
12、工現場。7、項目部設置專門的醫務室,配備專業的醫務人員和足夠的應急藥品,每月按時給工人進行體檢,高溫天氣,項目部給作業工人發放降暑藥品和涼茶,加大力度宣傳基本醫學常識和注意事項,切實從工人的根本利益出發,保障工人的身體健康。七、應急演練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項目部或公司每年夏季到來前進行大型救援演練,及時作出總結,對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1、 演練目的1)、測試應急預案和實施程序的有效性及充分程度2)、檢測應急設備3)確保應急組織人員熟知他們的任務和職責4)測試應急人員的協調能力5)辨別和改正計劃中的缺陷6)檢測應急設備的充分性和有效性2、應急預案演練情況
13、了為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應急救援訓練以民為救援隊伍的一項重要工作,所以有應急救援過程中項目部還特別強調以下三點: 1)、演練時人員均必須準時到位,并配帶好各自的防護用品。 2)、在救援過程中做到“自我保護,搶救他人”及積極有效的搶救。 3)、必須嚴格遵守有關領導的指揮,做到“以假論真”,有效地實施搶救措施。3、應急訓練與演習的基本任務是:鍛煉或提高隊伍的突發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或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后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八、善后處理工作 根據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采取針對性強的防范措施,加強對各班組的宣傳、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到每人都懂得保護自己;懂得救護他人,總結經驗教訓,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